運動生物化學習題庫
《運動生物化學》習題集
一.名詞解釋
運動生物化學
二.是非判斷題
1、人體的化學組成是相對穩(wěn)定的,在運動的影響下,一般不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2、運動生物化學是研究生物體化學組成的一門學科。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環(huán)的代謝理論。
4、《運動生物化學的起源》是運動生物化學的首本專著。
三.填空題
1、運動時人體內三個主要的供能系統(tǒng)是____、____、____。
2、運動生物化學的首本專著是____。
3、運動生物化學的研究任務是____。
四.單項選擇題 ??
1. 運動生物化學成為獨立學科的年代是( )。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運動生物化學是從下列那種學科發(fā)展起來的( )。
A. 細胞學 ???B. 遺傳學 ??C. 生物化學 ?D. 化學
3. 運動生物化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 )。
A. 研究運動對機體組成的影響 ???B. 闡明激素作用機制
C. 研究物質的代謝 ?????????????D. 營養(yǎng)的補充
4. 運動生物化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 )。
A. 人體 ????B. 植物體 ??C. 生物體 ???D. 微生物
五.問答題
1.運動生物化學的研究任務是什么
2.試述運動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簡史
緒論
一、名詞解釋
運動生物化學是生物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用生物化學的理論及方法,研究人體運動時體內的化學變化即物質代謝及其調節(jié)的特點與規(guī)律,研究運動引起體內分子水平適應性變化及其機理的一門學科。
二、是非判斷題
1、錯 ??2、錯 ??3、對 ??4、錯
三、填空題
1、磷酸原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有氧代謝系統(tǒng)
2、《運動生物化學概論》
3、揭示運動人體變化的本質、評定和監(jiān)控運動人體的機能、科學地指導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
四、單項選擇題 ??
1、A ?2、C ?3、A ?4、A
五、問答題
1、運動生物化學的研究任務是什么
答:(1)揭示運動人體變化的本質
(2)評定和監(jiān)控運動人體的機能
(3)科學地指導體育鍛煉和運動訓練
2、試述運動生物化學的發(fā)展簡史
答:運動生物化學的研究開始于20世紀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較大發(fā)展,尤其是該時期前蘇聯(lián)進行了較為系統(tǒng)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運動生物化學的專著《運動生物化學概論》,初步建立了運動生物化學的學科體系,到60年代,該學科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至今,運動生物化學已
經成為體育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理論學科。
第一章 物質代謝與運動概述
一.名詞解釋
1、新陳代謝2、酶3、限速酶4、同工酶
5、維生6、生物氧化7、氧化磷酸化8、底物水平磷酸化
9、呼吸鏈
二、是非判斷題 ?
1、酶是蛋白質,但是所有的蛋白質不是酶。
2、通過長期訓練可以提高酶活性、增加酶含量。
3、一般意義上的血清酶是指那些在血液中不起催化作用的非功能性酶。
4、人體攝入的糖類要經過小腸粘膜的上皮細胞進入血液,成為血液中的葡萄糖。
5、通常我們認為脂肪的吸收有淋巴途徑、血液途徑,以淋巴途徑為主。
6、食物中的水分可以由胃來吸收。
7、CP是骨骼肌在運動過程中的直接能量供應者。
8、生物氧化發(fā)生的部位在細胞質。
9、生物氧化中生成的水由有機物脫羧產生,二氧化碳由碳和氧結合生成。
10、氧化磷酸化要求必須保證線粒體內膜的完整性,但是有無氧氣參與均可。
三、填空題
1、人體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7大類物質構成。 ??
2、酶根據(jù)其化學組成可分為___、___兩類。 ??
3、相同運動負荷量運動后,運動員血清酶水平___非運動員。
4、生物氧化的意義在于___、___、___。 ?
5、呼吸鏈有2條,分別是___、___。 ?
6、能促進鈣、磷吸收的是維生素___,能合成視紫紅質的是維生素___,能抗強氧化作用的是維生素___。 ?
7、ATP是由___、___、___構成的核苷酸。 ?
8、在肝臟中合成并儲存的糖稱為___;在肌肉中合成并儲存的糖稱為___。 ?
四、單項選擇題
1、骨骼肌快肌中___相對較豐富。 ???????????????( ?)
A LDH1 ???B LDH2 ???C LDH3 ???D LDH5
2、下列哪個化學物質不屬于運動人體的能源物質。 ????( ?)
A 葡萄糖 ??B 維生素C ??C 氨基酸 ??D 軟脂酸
3、食物中的水分吸收主要由___完成。 ???( ?)
A 小腸 ??B 大腸 ??C 胃 ??D 咽
4 正常成年人每24小時的最低尿量是___。 ?( ?)
A 1000毫升 ??B 500毫升 ??C 400毫升 ??D 600毫升
5 下列哪項不符合無機鹽的生理學功能( ?)。
A 維持體液的滲透壓 ?????????B 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
C 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 ????D 參與體內的物質運輸
6、缺乏下列哪種物質,會影響對視力有要求的運動項目( ?)。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C ???C 維生素E ????D 維生素D
7、下列物質中哪個不屬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 ???
A 甘油酸-1,3-二磷酸 ??B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 琥珀酰輔酶A ???D 果糖-6-磷酸
8、經NADH氧化呼吸鏈測得的P/O為( ?)。
A 2 ???B 3 ???C 4 ???D 6
9、經琥珀酸氧化呼吸鏈測得的P/O為( ?)。
A 2 ???B 3 ???C 4 ???D 6
10、ATP的分子結構構成中不包含以下哪一種( ?)。
A 腺嘌呤 ??B 核糖 ???C 磷酸基團 ??D 核酸
五、問答題
1、簡答運動對人體化學物質的影響
2、酶催化反應的特點
3、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4、ATP的生物學功能
5、簡述運動時ATP的再合成途徑
6、生物氧化合成ATP的方式有哪兩種,分別解釋
答案
第一章 物質代謝與運動概述
一.名詞解釋
1、新陳代謝:新陳代謝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體內物質不斷地進行著的化學變化,同時伴有能量的釋放和利用。包括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或分為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2、酶:酶是由生物細胞產生的、具有催化功能和高度專一性的蛋白質。酶具有蛋白質的所有屬性,但蛋白質不都具有催化功能。
3、限速酶:限速酶是指在物質代謝過程中,某一代謝體系常需要一系列酶共同催化完成,其中某一個或幾個酶活性較低,又易受某些特殊因素如激素、底物、代謝產物等調控,造成整個代謝系統(tǒng)受影響,因此把這些酶稱為限速酶。
4、同工酶: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反應,而催化特性、理化性質及生物學性質不同的一類酶。
5、維生素:維生素是維持人體生長發(fā)育和代謝所必需的一類小分子有機物,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由食物供給。
6、生物氧化:生物氧化是指物質在體內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實際上是需氧細胞呼吸作用中的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又稱為細胞呼吸。
7、氧化磷酸化:將代謝物脫下的氫,經呼吸鏈傳遞最終生成水,同時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過程。
8、底物水平磷酸化:將代謝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團直接轉移給ADP生成ATP的方式。
9、呼吸鏈:線粒體內膜上的一系列遞氫、遞電子體按一定順序排列,形成一個連續(xù)反應的生物氧化體系結構,稱為呼吸鏈。
二、是非判斷題 ??
1、對 ?2、對 ?3、對 ?4、對 ?5、對 ?6、錯 ?7、錯 ?8、錯 ?9、錯 ?10、錯
三、填空題
1、糖類、脂類、蛋白質、無機鹽、水、核酸、維生素
2、單純酶、結合酶
3、低于
4、逐漸釋放能量以持續(xù)利用、合成ATP、產生熱量以維持體溫
5、NADH呼吸鏈、琥珀酸呼吸鏈
6、D A E
7、腺嘌呤、核糖、3個磷酸基團
8、肝糖原、肌糖原
四、單項選擇題
1、D ?2、B ?3、A ?4、B ?5、D ?6、A ?7、D ?8、B ?9、A ?10、D
五、問答題
1、簡答運動對人體化學物質的影響
答:(1)構成人體的化學物質在機體中復雜聯(lián)系,并處于動態(tài)變化中,既實現(xiàn)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又受到運動的影響;
(2)運動時人體內物質的化學反應加快,各種化學物質的含量和比例也發(fā)生相應的變化;
(3)運動還影響體內的調節(jié)物質,如激素、遞質等。
2、酶催化反應的特點
答:(1)高效性;(2)高度專一性;(3)可調控性
3、影響酶促反應速度的因素
答:(1) 底物濃度、酶濃度對反應速度有影響;
(2)PH對反應速度有影響
(3)溫度對反應速度有影響
(4)激活劑、抑制劑對反應速度有影響
4、ATP的生物學功能
答:(1)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ATP水解釋放的能量可以供應合成代謝和其他所有需能的生理活動;
(2)合成磷酸肌酸和高能磷酸化合物
5、簡述運動時ATP的再合成途徑
答:(1)高能磷酸化合物如磷酸肌酸快速合成ATP;
(2)糖類無氧酵解再合成ATP;
(3)有氧代謝再合成ATP:糖類、脂類、蛋白質的有氧氧化
6、生物氧化合成ATP的方式有哪兩種,分別解釋
答:ATP的合成方式包括氧化磷酸化和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將代謝物脫下的氫,經呼吸鏈傳遞最終生成水,同時伴有ADP磷酸化合成ATP的過程;底物水平磷酸化:將代謝物分子高能磷酸基團直接轉移給ADP生成ATP的方式。
第二章 糖質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糖酵解2、糖的有氧氧化3、三羧酸循環(huán)4、糖異生作用
二、是非判斷題
1、常見的低聚糖是麥芽糖、半乳糖和蔗糖。
2、糖是機體唯一能在無氧和有氧條件下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質
3、長時間運動時,血糖下降是運動性疲勞的重要因素之一。
4、糖酵解是不需氧的代謝過程,故缺氧是糖酵解產生乳酸的必要前提。
5、生物體內二氧化碳產生的方式是有機酸脫羧,這時不伴隨能量釋放。
6、運動時人體內氧化乳酸的主要部位是心肌。
7、以最大速度進行短跑至力竭時,運動肌糖原接近耗盡。
8、亞極量運動時,運動肌不但是乳酸生成部位,也是乳酸的消除部位。
9、盡管NADH+H+和FADH2要分別經NADH和FAD氧化呼吸鏈進行氧化,但它們釋放的能量合成的ATP數(shù)是一樣的。
10、糖酵解的底物在短時間激烈運動中主要是肌糖原。
11、運動時肌糖原是重要的能量物質,當運動時間同為一小時,則肌糖原的消耗量完全由運動強度決定。
12、乳酸的糖異生過程是通過乳酸循環(huán)來完成的。
13、多糖一般無甜味,而且不易溶于水。
14、長時間運動時人體內糖異生的主要原料是乳酸。
15、1分子葡萄糖經無氧酵解最終生成2分子丙酮酸。
16、水和二氧化碳是葡萄糖代謝的最終產物。
17、葡萄糖分解代謝三條主要途徑的分歧點是丙酮酸
18、糖有氧氧化產生ATP,既有氧化磷酸化,也有底物水平磷酸化。
19、腦組織糖原儲量很少,正常大腦生理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血漿游離脂肪酸。
20、肌糖原可以大量分解成葡萄糖釋放進入血液維持血糖穩(wěn)定。
三、單項選擇題
1、一般所說的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 )。
A 果糖 ???B 糖原 ??C 葡萄糖 ???D 6-磷酸葡萄糖
2、維持大腦正常生理機能所需的能源物質主要來自( )。
A 大腦的糖儲備 ???B 肌糖原 ???C 肌肉中的葡萄糖 ???D 血液中的葡萄糖
3、多糖在動物體內的儲存形式有( )。
A 肝糖原 ???B 淀粉 ???C 血糖 ???D 糖脂
4、下列有關糖酵解敘述錯誤的是( )。 ?
A 活化葡萄糖必須消耗ATP
B 磷酸丙酮異構酶能確保己糖分子兩部分都能用掉
C 3-磷酸甘油醛的氧化是一種耗能過程
D 重新氧化NADH+H+的方法是利用NADH+H+,把丙酮酸還原成乳酸
5、三羧酸循環(huán)得以順利進行的關鍵物質是( )。 ?
A 草酰乙酸 ???B 檸檬酸 ???C a-酮戊二酸 ???D 琥珀酰輔酶A
6、一分子乙酰輔酶A徹底氧化釋放的能量可合成( )ATP。 ?
A?12 ???B?15 ???C 24 ???D 30
7、大強度運動持續(xù)30秒至90秒時,主要由( )提供能量供運動肌收縮利用。 ?
A 糖異生 ???B 糖酵解 ???C 糖有氧氧化 ???D 脂肪有氧氧化
8、( )不是糖異生的原料。 ?
A 甘油 ???B 乙酰輔酶A ???C 乳酸 ???D 生糖氨基酸
9、長時間運動血糖下降時首先受影響的是( )。 ?
A 肺 ???B 肝 ???C 腦 ???D 心
10、糖的有氧氧化過程是在( )中進行的。 ?
A 細胞漿和線粒體 ???B 細胞漿 ???C 線粒體 ???D 中心體
11、 肌糖原的儲量是( )運動的主要限力因素。 ??
A. 極量強度 ???B. 60-85%VO2max ??C. 60%VO2max以下 ??D. 90-120%VO2max
12、糖異生作用主要在( )之間進行。 ?
A. 心肌-骨骼肌 ??B. 腎臟-骨骼肌 ??C. 肝臟-骨骼肌 ???D. 脾臟-骨骼肌
13 正常人空腹血糖濃度為( )。 ?
A. 70mg% ??B. 80-120mg% ??C. 130mg% ???D. 45mg%
14. 1分子丙酮酸經三羧酸循環(huán)凈生成ATP總數(shù)為( )。 ?
A. 15 ??B. 30 ??C. 12 ??D. 24
15、在肌細胞或神經細胞中,1mol葡萄糖經有氧釋放的能量可凈合成( )mol ATP。 ?
A. 35 ??B. 36 ??C. 34???D. 33?
四、填空題
1、糖酵解中合成ATP 的反應有____、____。
2、糖酵解過程中的關鍵酶有____、____、____。
3、糖酵解的終產物有____、____。
4、糖有氧氧化的終產物有____、____、____。
5、運動時,影響肌糖原利用的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多糖常見的形式是____、____;動物多糖又稱為____。
7、1分子乳酸、丙酮酸、乙酰輔酶A徹底氧化分別可以生成____、____、____分子ATP。
8、運動時糖異生的主要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
9、在進行1-2分鐘的短時間大強度運動時,骨骼肌主要由____供能,血糖濃度變化情況____。
10、人體內糖的存在形式有____、____、____。
五、問答題
1、運動時糖的生物學功能
2、列表比較糖的無氧酵解與有氧氧化過程(進行部位、產生ATP方式、數(shù)量反應過程,生理意義)。
3、簡述血乳酸的來源和去路
4、試述耐力訓練對肝糖原利用的影響
答案
第二章 糖質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糖酵解:糖在氧氣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經細胞液中一系列酶催化作用,最后生成乳酸的過程稱為糖酵解。
2、糖的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條件下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該過程稱為糖的有氧氧化。
3、三羧酸循環(huán):在線粒體中,乙酰輔酶A與草酰乙酸縮合成檸檬酸,再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最后生成草酰乙酸;接著再重復上述過程,形成一個連續(xù)、不可逆的循環(huán)反應,消耗的是乙酰輔酶A,最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循環(huán)首先生成的是具3個羧基的檸檬酸,故稱為三羧酸循環(huán)。
4、糖異生作用:人體中丙酮酸、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非糖物質在肝臟中能生成葡萄糖或糖原,這種由非糖物質轉變?yōu)槠咸烟腔蛱窃倪^程稱為糖異生。
二、是非判斷題
1、錯 ?2、錯 ?3、對 ?4、錯 ?5、對 ?6、錯 ?7、錯 ?8、對 ?9、錯 ?10、對 ?11、錯 ?12、對 ?13、對 ?14、錯 ?15、對 ?16、錯 ?17、錯 ?18、對 ?19、錯 ?20、對
三、單項選擇題
1、C ?2、D ?3、A ?4、C ?5、A ?6、A ?7、B ?8、B ?9、C ?10、A
11、B ?12、C ?13、B ?14、A ?15、B ?
四、填空題
1、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
2、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
3、乳酸、ATP?
4、二氧化碳、水、ATP
5、運動強度、運動持續(xù)時間、運動類型、訓練水平、飲食、環(huán)境因素
6、淀粉、纖維素;糖原
7、18,15,12
8、乳酸、丙酮酸、甘油、生糖氨基酸
9、肌糖原酵解;保持不變
10、血糖、肝糖原、肌糖原
五、問答題
1、運動時糖的生物學功能
答:(1)糖可以提供機體所需的能量;(2)糖對脂肪代謝具有調節(jié)作用;(3)糖具有節(jié)約蛋白質的作用;(4)糖可以促進運動性疲勞的恢復
2、列表比較糖的無氧酵解與有氧氧化過程(進行部位、產生ATP方式、數(shù)量反應過程,生理意義)。
答:
?
糖酵解
糖有氧氧化
底物
肌糖原、葡萄糖
肌糖原、葡萄糖
產物
乳酸
二氧化碳、水 ??
反應部位
細胞質
細胞質、線粒體()
反應主要階段
1、G(Gn)→丙酮酸
2、丙酮酸→乳酸
1、G(Gn)→丙酮酸
2、丙酮酸→乙酰輔酶A
3、乙酰輔酶A→CO2、H2O
氧化方式
脫氫
脫氫 ???
反應條件
不需氧
需氧
ATP生成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
ATP生成數(shù)量
3ATP、2ATP
36(38)ATP
意義
在供氧不足時劇烈運動能量的主要來源
1 產生能量多,是機體利用糖能源的主要途徑
2 三羧酸循環(huán)式糖、脂、蛋白質代謝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
3、簡述血乳酸的來源和去路
答:安靜時機體供氧充足,骨骼肌存在低速率的乳酸生成;同時紅細胞、皮膚、視網膜等組織通過糖酵解獲能。因此安靜時這些組織中產生的乳酸進入血液成為血乳酸的主要來源。運動時骨骼肌局部供氧不足,依靠糖酵解系統(tǒng)供能,產生大量乳酸,成為運動時血乳酸的主要來源。
運動后乳酸的消除主要有如下途徑:
1) 乳酸的氧化—安靜狀態(tài)、亞極量強度運動時和運動后乳酸主要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主要部位在心肌和骨骼肌。
2) 乳酸的糖異生---正常生理條件下乳酸隨血循環(huán)至肝臟,經糖異生途徑合成葡萄糖或肝糖原。
3) 在肝中合成其他物質,如酮體、丙氨酸等。
4) 少量乳酸經汗、尿排出。
4、試述耐力訓練對肝糖原利用的影響
答:耐力訓練適應后,運動肌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提高,引起運動肌吸收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防止肝糖原的過多分解。這種適應性變化的意義在于提高血糖正常水平的維持能力,有利于保持長時間運動能力和防止低血糖癥的發(fā)生。
第三章 脂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脂肪2、必需脂肪酸3、脂肪動員4、β-氧化5、酮體
二、是非判斷題
1、脂肪在人體中的儲備量豐富、產能多,因此被稱為是人體的儲能庫。
2、人體內的膽固醇可以通過食物攝取獲得,也可以自身合成。
3、運動時,骨骼肌氧化利用血漿游離脂肪酸的比例隨運動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
4、丙酮、乙酰乙酸、β-羥丁酸總稱為酮體。
5、肝臟含有生成酮體的酶系,但缺乏利用酮體的酶系。
6、1分子甘油完全氧化釋放能量可合成22分子ATP,故甘油是運動肌主要能量供應者。
7、脂肪酸完全氧化釋放的能量數(shù)取決于脂肪酸碳鏈的碳原子數(shù)。
8、脂酰CoA進入線粒體的過程需要肉堿參與。
9、運動時,當肝臟酮體生成速度大于肝外組織酮體氧化速度時,血漿酮體的濃度增高。
10、長時間運動時,甘油作為糖異生原料合成糖對維持血糖恒定起著重要作用。
11、運動時酮體可作為大腦和肌肉組織的重要補充能源。
12、脂酰CoA進行β-氧化,需經脫氫、水化、再脫氫、硫解等四個過程。
13、在運動強度低,氧供應充足,并且有糖存在時,肌細胞能大量氧化脂肪酸。
三、單項選擇題
1、脂肪酸β-氧化中第二次脫氫的受體是( )。 ?
A. NAD+ ???B. FAD ??C. FMN ??D. NADP+
2、甘油進入糖代謝途徑時,首先形成化合物是( )。 ?
A. 3-磷酸甘油酸 ???B. 3-磷酸甘油醛 ??C. 1,3-二磷酸甘油酸 ??D. 甘油醛
3、脂肪氧化、酮體生成和膽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間產物是( )。 ?
A. 乙酰輔酶A ??B. 乙酰乙酸 ??C. 乙酰乙酰輔酶A ??D. 丙二酰輔酶A
4、活化脂肪酸不能直接穿過線粒體內膜,需要借助內膜上的( )轉運機制。 ?
A. 肉堿 ??B. CP ??C. 磷酸甘油 ??D. 蘋果酸
5、脂肪酰COA在肝進行B-氧化,其酶促反應的順序是( )。 ?
A. 脫氫、再脫氫、水化、硫解 ???B. 硫解、脫氫、水化、再脫氫
C. 脫氫、水化、再脫氫、硫解 ???D. 脫氫、脫水、再脫氫、硫解
6、長時間耐力運動時,血中含量明顯增加的物質是( )。
A. 乳酸 ???B. 酮體 ???C. 丙酮酸 ???D. 膽紅素
7、血液中的游離脂肪酸主要是與血漿( )結合而運輸?shù)摹?/p>
A. 球蛋白 ??B. 血紅蛋白 ???C. 白蛋白 ??D. 纖維蛋白
8、通常將血漿( )濃度作為脂肪分解強度指標的物質。
A. 乳酸 ???B. 甘油 ???C. 丙酮酸 ???D. 檸檬酸
9、肉堿含量較多的食物是( )
A. 瘦肉 ???B. 肥肉 ???C. 蔬菜 ???D. 水果
四、填空題
1、1摩爾20碳脂肪酸可進行___次β-氧化,分解成___摩爾乙酰輔酶A,β-氧化的產物是___,最終產物是___。
2、長時間運動時,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運動開始后數(shù)分鐘內出現(xiàn)暫時___,然后逐漸___,大約運動3-4小時后達到___。
3、肌細胞氧化利用脂肪酸的數(shù)量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___、___、___、___、___、___。
4、酮體是在___中脂肪酸不完全氧化時的中間產物;短時間劇烈運動后血酮體濃度___,長時間運動時,血酮體水平___。
5、脂肪在運動中的生物學功能有___、___、___、___、___
6、根據(jù)脂質的化學組成分為3類___、___、___
7、根據(jù)脂肪酸碳鏈中是否含有不飽和鍵,可分為___、___。后者包括___、___
五、問答題
1、運動時酮體生成的生物學意義?
2、運動時甘油代謝的途徑及生物學意義?
3、脂肪酸β-氧化的過程
4、計算軟脂酸(C16)經β-氧化最終可生成ATP的數(shù)目。
第三章 脂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脂肪: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1分子甘油縮合形成的化合物。
2、必需脂肪酸: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以完成營養(yǎng)需要的脂肪酸。如亞麻酸、亞油酸等。
3、脂肪動員:脂肪細胞內儲存的脂肪經脂肪酶的催化水解釋放出脂肪酸,并進入血液循環(huán)供給全身各組織攝取利用的過程,稱為脂肪動員。
4、β-氧化: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作用下,β-碳原子被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個碳原子的乙酰輔酶A和比原來少2個碳原子的脂肪酸的過程。
5、酮體:在肝臟中,脂肪酸氧化不完全,生成的乙酰輔酶A有一部分生成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這三種產物統(tǒng)稱酮體。
二、是非判斷題
1、對 ?2、對 ?3、對 ?4、對 ?5、對 ?6、錯 ?7、錯 ?8、對 ?9、對 ?10、對
11、對 ?12、對 ?13、對
三、單項選擇題
1、A ?2、B ?3、A ?4、A ?5、C ?6、B ?7、C ?8、B ?9、A ??
四、填空題
1、9,10,乙酰輔酶A,CO2、H2O ?
2、下降、升高、最高值
3、運動強度和持續(xù)時間、血漿游離脂肪酸濃度、飲食、耐力訓練水平、肌肉局部因素、環(huán)境溫度
4、肝臟,變化不明顯,升高
5、脂肪氧化分解釋放能量、構成細胞成分、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防震和隔熱保溫作用、能降低蛋白質和糖消耗
6、單純脂、復合脂、衍生脂
7、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亞麻酸、亞油酸
五、問答題
1、運動時酮體生成的生物學意義?
答:(1)酮體是體內能源物質轉運的一種形式:能溶于水、可透過血腦屏障等;(2)參與腦組織和肌肉的能量代謝;(3)參與脂肪酸動員的調節(jié);(4)可以評定體內糖儲備情況
2、運動時甘油代謝的途徑及生物學意義?
答:甘油三酯分解釋放甘油,隨血循環(huán)運送至肝、腎等組織進一步代謝。在肝臟中,甘油生成磷酸二羥丙酮,進一步轉化為3-磷酸甘油醛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1)在氧氣充足時徹底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2)缺氧時沿糖酵解途徑生成乳酸;(3)經糖酵解生成糖。
意義:(1)氧化供能;(2)維持長時間有氧運動中的血糖平衡;(3)指示脂肪分解程度。
3、脂肪酸β-氧化的過程
答:1)脂肪酸活化為脂酰輔酶A。
2)脂酰輔酶A進入線粒體內膜。
3)脂酰輔酶A的β-氧化:包括脫氫、加水、再脫氫、硫解。
最終脂肪酸經過β-氧化過程裂解為乙酰輔酶A,再經三羧酸循環(huán)和呼吸鏈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和ATP。
4、計算軟脂酸(C16)經β-氧化最終可生成ATP的數(shù)目。
答:C16脂肪酸經β-氧化完全生成水、二氧化碳
(1)經過【(Cn÷2)-1】次β-氧化,每次β-氧化生成5ATP。
(2)生成乙酰輔酶A(Cn÷2)個,每個乙酰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生成12ATP。
(3)脂肪酸活化需要消耗1個ATP。
(4)因此生成ATP數(shù)目為:{【(Cn÷2)-1】×5+(Cn÷2)×12}-1(
(5)代入數(shù)據(jù),求得1摩爾16碳原子的飽和脂肪酸完全氧化為水、二氧化碳時產生ATP為130摩爾。
第四章 蛋白質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氧化脫氨基作用 2、轉氨基作用 3、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
4、必需氨基酸 5、氮平衡
二、是非判斷題
1、蛋白質必須具備四級結構才具有生物學功能。
2、非必需氨基酸是人體不十分需要的氨基酸。
3、長時間運動時,蛋白質的氧化是運動肌主要的能源來源。
4、蛋白質的功能多樣性是由于它的結構復雜性所決定的。
5、長時間的耐力訓練可以使骨骼肌線粒體數(shù)目增多,體積增大,蛋白質量和酶活性提高。
6、耐力運動時,機體蛋白質分解速率超過合成速率,存在蛋白質凈降解的現(xiàn)象。
7、氨是弱堿,易透過細胞膜,在體內大量積累容易造成氨中毒。
8、氨基酸庫不包括來自體內合成的非必需氨基。
9、長時間運動時,從肌肉釋放入血液的丙氨酸主要來自肌肉蛋白質的分解。
10、運動訓練時血清GPT增高即可判斷肝臟損傷。
11、谷氨酰胺的生成是體內儲氨運氨解除氨毒性的一種重要方式。
12、尿素是蛋白質分解代謝的終產物之一,運動時,當?shù)鞍踪|代謝加強,血液尿素濃度上升。
三、單項選擇題
1、肽鍵的正確表示法是( )。 ?
A. -CO-NH- ??B. NH2-CO ??C. -NO-CH- ??D. -CH-NO-
2、a—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是( )。
A. a—碳原子上連接—NH2 ???B. a—碳原子上連接—COOH
C. a—碳原子上連接酮基 ????D. a—碳原子上連接—NH2和—COOH
3、能在運動中氧化提供能量合成ATP的蛋白質是( )。
A. 功能性蛋白質 ???B. 非功能性蛋白質 ???C. 肌球蛋白 ???D. 結合蛋白質
4、 一塊雞肉定量分析,其含N量為4克,這塊雞肉應含蛋白質( )克。
A. 25 ???B. 50 ??C. 60 ???D. 100
5、 有關蛋白質一級結構的不正確描述是( )。
A. 是蛋白質的基本結構 ???B. 是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C. 基本連接鍵是肽鍵 ?????D. a-螺旋是其典型結構
6、有關血紅蛋白的說法不正確是( )。 ?
A. 是具有攜帶、運輸氧氣功能的蛋白質 ??B. 是具有四級結構的蛋白質
C. 由四個相同的亞基組成 ??????????????D. 由四個不同的亞基組成
7、與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無關的是( )。
A. a-酮戊二酸 ???B. NAD+ ???C. 轉氨酶 ???D. IMP
8、谷氨酸經轉氨反應生成( )。
A. a-酮戊二酸 ???B. 丙酮酸 ???C. 琥珀酸 ???D. 蘋果酸
9、在長時間大強度運動時,與氨基酸代謝供能有關的一組氨基酸是( )。
A. 精氨酸、甘氨酸、瓜氨酸 ??????????B. 鳥氨酸、瓜氨酸、精氨酸
C. 丙氨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 ??????D. 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
10、氨在肝臟進行的反應是( )。
A. 乳酸的氧化 ???B. 酮體的利用 ???C. 合成膽固醇 ???D. 鳥氨酸循環(huán)
11、蛋白質代謝的終產物是( )。 ?
A. 乙酰CoA ???B. CO2和H2O ???C. 乳酸 ???D. CO2、H2O和尿素
12、氨基酸分解代謝的中間產物能進一步氧化供能的物質是( )。
A. NH3 ???B. a-酮酸 ???C. CO2 ???D. 胺
13、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是( )。
A. 氨基酸氧化酶與轉氨酶的聯(lián)合 ??????B. 轉氨酶與谷氨酸脫胺酶聯(lián)合
C. 轉氨酶與谷氨酸脫羧酶的聯(lián)合 ??????D. 轉氨酶與谷氨酸脫氫酶的聯(lián)合
四、填空題
1、蛋白質的基本結構單位是___。蛋白質分子結構包括___結構和___結構。
2、人體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大約有___種,其中8種被稱為___。
3、蛋白質的一級結構是一個氨基酸的___與另一個氨基酸的___脫水縮合形成___,依次排列組成。
4、支鏈氨基酸包括___、___、___。
5、氨的代謝去路有___、___、___等。
6、常見的脫氨基作用有___、___、___。
五、問答題
1、試列舉人體內8種必需氨基酸的名稱?
2、簡述運動使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的原因
3、試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過程并說明生物學意義
第四章 蛋白質代謝與運動
一、名詞解釋
1、氧化脫氨基作用:通過氧化脫氨酶的作用,氨基酸轉變?yōu)閬啺被幔偎鉃棣?酮酸和氨的過程。
2、轉氨基作用:是指某一氨基酸與α-酮戊二酸在轉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氨基轉移反應,生成相應的α-酮酸和谷氨酸的過程。
3、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運動時,骨骼肌內糖分解生成的丙酮酸與蛋白質分解釋放的支鏈氨基酸之間發(fā)生轉氨基作用,丙酮酸生成丙氨酸釋放入血,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肝臟,經糖異生作用合成葡萄糖,并轉運到骨骼肌的代謝過程。
4、必需氨基酸:人體不能自身合成,必須從外界攝取以完成營養(yǎng)需要的氨基酸,稱為必需氨基酸。
5、氮平衡:人體攝入的食物中的含氮量和排泄物中的含氮量相等的情況稱為氮平衡。
二、是非判斷題
1、錯 ?2、錯 ?3、錯 ?4、對 ?5、對 ?6、對 ?7、對 ?8、錯 ?9、對 ?10、對
11、對 ?12、對
三、單項選擇題
1、A ?2、D ?3、B ?4、C ?5、B ?6、C ?7、D ?8、A ?9、C 10、D 11、D ?12、B ?13、D
四、填空題
1、氨基酸、初級結構、空間結構2、20,必需氨基酸
3、氨基,羧基,肽鍵4、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
5、通過鳥氨酸循環(huán)在肝臟合成尿素、合成谷氨酰胺、合成銨鹽排出
6、轉氨基、氧化脫氨基、聯(lián)合脫氨基
五、問答題
1、試列舉人體內8種必需氨基酸的名稱?
答: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色氨酸、賴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
氨基酸在人體代謝的基本途徑是哪些?
2、簡述運動使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的原因
答:(1)訓練狀態(tài):運動員在劇烈訓練的初期,由于細胞破壞增多,肌紅蛋白和紅細胞在生成等合成代謝亢進,以及運動應激和神經調節(jié),使蛋白質凈降解;(2)訓練類型:耐力訓練使肌肉中能量物質被大量消耗,引起蛋白質分解代謝加強;(3)激素變化:運動使促進蛋白質合成的激素濃度下降、促進分解的激素濃度升高;(4)酶活性變化:酶活性增強,促進蛋白質分解增強。
3、試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環(huán)過程并說明生物學意義
答:過程:(1)運動時肌內糖分解代謝活躍,丙酮酸的濃度逐漸升高,丙酮酸經谷-丙轉氨酶的轉氨基作用,生成丙氨基;(2)丙氨酸進入血液后被運輸?shù)礁闻K,作為糖異生的底物,轉變成葡萄糖;(3)新生成的葡萄糖釋放入血,隨血液循環(huán)進入骨骼肌氧化利用。
第五章 運動時骨骼肌的代謝調節(jié)與能量利用
一、名詞解釋
1、磷酸原
2、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3、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
4、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二、是非判斷題
1、ATP是人體細胞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
2、CP是骨骼肌內的儲能物質。
3、糖,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可稱為細胞燃料。
4、肌內CP儲量比ATP儲量高3-5倍,因此CP儲量的下降速度比ATP慢。
5、以最大速度進行短跑至力竭時,運動肌內糖原儲量接近耗竭。
6、在最大強度運動30-60秒鐘時,糖酵解速率達到最大值。
7、丙酮酸是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的共同中間代謝產物。
8、生物體內二氧化碳的產生方式是有機酸脫羧,這時并不伴有能量釋放過程。
9、三羧酸循環(huán)一周消耗一分子葡萄糖。
10、?安靜時骨骼肌的能量供應以氧化脂肪酸為主。
11、同等質量的脂肪和糖在體內完全氧化時,釋放的能量相同。
12、糖在缺氧時生成乳酸,脂肪酸在缺氧時生成酮體。
13、糖在體內容易變成脂肪,也能轉變?yōu)榉潜匦璋被?,不能變?yōu)榈鞍踪|。
14、三羧酸循環(huán)是糖,脂肪和蛋白質分解代謝的最終共同途徑。
15、人體內各種能量物質都能以有氧分解和無氧分解兩種代謝方式氧化供能。
16、細胞水平的調節(jié)方式是通過細胞內某些物質濃度的變化,使某些酶活性改變,從而調節(jié)代謝速度。
三、單項選擇題 ?
1、發(fā)展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對提高( ?)運動能力尤其重要。
A.?速度????B.?速度耐力????C. 耐力????D. 爆發(fā)力?
2、神經系統(tǒng)對代謝的調節(jié)屬于( )。
A. 細胞調節(jié)水平 ??B. 器官調節(jié)水平 ??C. 整體調節(jié)水平 ??D. 無氧代謝的調節(jié)
3、長時間運動時,分泌量減少的激素是( )。
A. 胰高血糖素 ??B. 腎上腺素 ??C. 去甲腎上腺素 ??D. 胰島素
4、 隨著耐力運動的持續(xù)和肝糖原儲備的大量消耗,維持血糖恒定主要是( )。
A. 肌糖原分解為葡萄糖?????????B. 肝糖原分解為葡萄糖
C. 糖異生合成葡萄糖???????????D. 蛋白質轉變成葡萄糖?
5、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過程的限速酶,其抑制劑不包括( )。
A. ATP ??B. CP ??C. ADP ??D. 檸檬酸
6、乳酸脫氫酶是同工酶,心肌型(LDH1)的主要作用是( )。
A. 催化乳酸生成丙酮酸 ????????B. 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
C. 丙酮酸與乳酸轉化 ??????????D. 不明確 ?
四、填空題
1、細胞內可以提供能量合成ATP的分解代謝途徑主要有___、___和___三條。
2、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可維持最大強度運動時間是___;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在運動時間___達到最大糖酵解速度,是___時間全力運動的主要供能方式。
3、骨骼肌能源物質供應的最大功率輸出的順序,由大到小依次為___、___、___、___。
4、三羧酸循環(huán)一周有___次脫羧,___次脫氫,共放出4對氫,其中3對交給___,生成___,另一對交給___,生成___。
5、三羧酸循環(huán)是糖、脂肪和蛋白質在體內氧化供能的___,也是三大物質代謝相互轉換的___。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經聯(lián)合脫氨基作用,分別轉換成___,___,___。
6、在人和高等動物體內,代謝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為___、___、___。
7、運動肌可利用的糖有兩個來源:___、___;運動肌吸收和利用血糖的速度加快時,要求肝內___和___的代謝速度作出相應改變,以維持血糖水平的正常狀態(tài)。
8、有氧代謝的供能能力受___和___的調節(jié),隨著運動強度增大,___的供應和利用對運動能力的影響越來越大;隨運動時間延長,___對運動能力的影響成為主要矛盾。
9、脂肪酶的活性受多種激素的調節(jié),促進脂解作用的激素主要有___,___和___等;抑制脂解作用的激素主要是___。運動時,使酶活性升高的激素分泌___,使酶活性降低的激素分泌___,這有利于脂肪分解代謝。
五、問答題
1、簡述運動時磷酸原供能的調節(jié)過程
2、論述運動時三大供能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關系
3、簡述三大供能系統(tǒng)的特點
答案
第五章 運動時骨骼肌的代謝調節(jié)與能量利用
?
一、名詞解釋
1、磷酸原:由于ATP和CP分子結構中均含有高能磷酸鍵,在代謝中通過轉移磷酸集團的過程釋放能量,所以將ATP-CP合稱為磷酸原。
2、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由ATP-CP分解反應組成的供能系統(tǒng)稱為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3、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運動過程中,骨骼肌依靠糖質無氧分解生成乳酸并釋放ATP提供能量的方式,稱為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
4、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運動過程中,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在有氧的條件下完全氧化分解并釋放大量ATP提供能量的方式,稱為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二、是非判斷題 ?
1、對 ?2、對 ?3、錯 ?4、錯 ?5、錯 ?6、對 ?7、對 ?8、對 ?9、錯 ?10、對 ?11、錯 ?12、對 ?13、對 ?14、對 ?15、對 ?16、對
三、單項選擇題 ?
1、B?2、C?3、D?4、C 5、C 6、A
四、填空題
1、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有氧氧化供能系統(tǒng)
2、6-8秒,30-60秒,30秒-2分鐘
3、磷酸原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糖有氧氧化系統(tǒng)、脂肪酸有氧氧化系統(tǒng)
4、2,4,NAD+,NADH(H+),F(xiàn)AD,F(xiàn)ADH2
5、最終共同途徑,樞紐,丙酮酸,β-酮戊二酸,草酰乙酸
6、細胞水平的調節(jié)、器官水平的調節(jié)、整體水平的調節(jié)
7、肌內儲存的糖原,肌肉吸收由肝臟釋放入血的葡萄糖,糖原分解,糖異生
8、組織供氧量,可供組織利用的能源物質,氧,能源物質的利用和調節(jié)
9、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胰島素,增多,減少
五、問答題
1、簡述運動時磷酸原供能的調節(jié)過程
答:運動時,肌質網釋放鈣離子,激活肌原纖維上ATP酶的活性,引起ATP分解和肌纖維收縮。ATP濃度下降,ADP濃度升高,[ATP]/[ADP]比值降低,立即激活肌酸激酶(CK),催化CP分解,重新合成ATP。ADP+CP→ATP+C,在CP耗盡之前,ADP不會積累。
當運動6-8秒鐘后,CP接近耗竭,ADP濃度逐漸上升,[ATP]/[ADP]比值稍有下降,激活肌激酶(MK)反應,應急性合成ATP,并引起AMP濃度急劇上升。2ADP→ATP+AMP,AMP水解為NH4+和IMP。肌激酶的結果是降低ADP濃度,使[ATP]/[ADP]比值保持在稍低于安靜狀態(tài)水平,即實現(xiàn)磷酸原系統(tǒng)的調節(jié)功能
2、論述運動時三大供能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關系
答:運動時骨骼肌的三大供能系統(tǒng)包括磷酸原系統(tǒng)、糖酵解系統(tǒng)、有氧代謝系統(tǒng)
1 運動中各系統(tǒng)同時發(fā)揮作用,肌肉可以利用所有的能源物質。
2 各供能系統(tǒng)的最大輸出功率差異較大,以磷酸原系統(tǒng)輸出功率最大。
3 各系統(tǒng)維持運動的時間不同:以最大輸出功率運動,磷酸原系統(tǒng)能運動6-8秒鐘;糖酵解系統(tǒng)可維持運動2-3分鐘;3分鐘以上的項目主要由有氧代謝系統(tǒng)供能,時間越長、強度越小的運動,肌肉利用脂肪供能的比例越大。
4 運動后能源物質的恢復及代謝產物的清除,必須依靠有氧代謝系統(tǒng)。
3、簡述三大供能系統(tǒng)的特點
(1)ATP的再合成包括磷酸肌酸分解、糖酵解及有氧氧化三條途徑,形成了運動時骨骼肌內三個供能系統(tǒng)。前2者合稱為無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后者稱為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2)極量強度運動時,ATP依靠CP轉移其分子內的高能磷酸基團快速再合成,并構成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具有快速和最大功率輸出的特點,是短時間、最大強度或最大用力運動中的主要供能系統(tǒng)。
(3)在超過數(shù)秒的激烈運動中,糖酵解釋放能量合成ATP構成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對需要速度、速度耐力的運動項目十分重要,是2-3分鐘大強度運動的主要供能系統(tǒng)。
(4)在有氧情況下,糖、脂肪和蛋白質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釋放能量合成ATP,構成有氧代謝供能。超過3分鐘以上的全力運動,基本上由有氧代謝供能。其中糖有氧氧化供亞極量強度運動約90分,脂肪酸是中等強度、低強度、長時間運動的主要供能系統(tǒng),蛋白質在超過30分鐘的激烈運動中參與供能,但供能總量不超過總能耗的18%。
第六章 運動性疲勞及恢復過程的生化特點
一、名詞解釋
1、運動性疲勞2、超量恢復3、半時反應4、中樞疲勞
5、外周疲勞
二、是非判斷題
1、運動性疲勞時運動訓練和體育鍛煉中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
2、運動性疲勞即我們常說的疲勞過度。
3、運動性中樞疲勞產生后,大腦中抑制性神經遞質分泌增多。
4、5-HT是色氨酸的代謝產物,與運動性疲勞的產生有關。
5、舉重比賽時乳酸的堆積是限制其運動能力的主要因素。
6、長時間大強度的有氧運動,肌糖原儲備是限制其運動能力的主要因素。
7、目前認為,運動性疲勞主要以外周性疲勞為主導。
8、在持續(xù)0-5秒鐘的全力運動中,乳酸堆積是導致疲勞的主要因素。
9、發(fā)展有氧耐力對提高足球專項能力起重要作用。
10、脫水是長時間耐力運動產生疲勞的重要因素之一。
11、疲勞鏈假說是用來解釋運動性外周疲勞發(fā)生機制的。
12、神經-內分泌-免疫和代謝調節(jié)網絡假說從機體代謝的整體角度闡述運動性疲勞的產生原因。
13、應激-適應學說是以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理論為基礎的,而超量恢復學說側重于能源物質的恢復。
三、單項選擇題
1、下列物質中屬于興奮性神經遞質的是( ?)
A. 乙酰膽堿 ???B. 色氨酸 ??C. γ-氨基丁酸 ??D. 氨
2、對馬拉松運動來說,導致其運動性疲勞的主要因素是( ?)
A. 磷酸原的耗盡 ???B. PH的下降 ??C. 肌糖原的耗盡 ??D. 蛋白質的耗盡
3、當乳酸大量堆積使骨骼肌細胞PH值下降到( ?)時,機體產生疲勞。
A. 7.0 ???B. 6.4 ???C. 6.9 ???D. 7.1
4、1-2分鐘全力運動肌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磷酸肌酸的耗竭 ??B. 血糖的減少 ??C. 乳酸的堆積 ??D. 肌糖原的耗竭
5、不同體育項目其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的特點不同,決定其代謝特點的因素是( ?)
A. 運動強度 ??B. 運動時間 ??C. 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 ??D. 運動員的機能狀況
6、在一定范圍內超量恢復的程度受( ?)影響。
A. 運動時間 ??B. 運動負荷強度 ??C. 恢復狀態(tài) ??D. 運動總量
7、磷酸原半時反應是( ?)。
A. 20-30秒 ???B. 10秒 ??C. 2-3分鐘 ??D. 60-90秒
8、持續(xù)性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后在糖供應充足情況下,肌糖原完全恢復需要( ?)小時。
A. 46 ???B. 24 ???C. 10 ???D. 72
四、填空題
1、運動性疲勞分為___和___,在運動中疲勞以___為主導,并且在和___相互影響下發(fā)展起來,運動性疲勞常伴隨___性抑制的發(fā)展。
2、根據(jù)運動時物質和能量代謝體系,可將競技體育項目分為以下幾種代謝類型:___、___、___、___、___。
3、能源物質超量恢復存在著異時性,其恢復的時間順序分別為___、___、___。
4、在同一時間運動中,機體中能源物質的消耗量主要取決于___,在一定范圍內___越大,其消耗___,在恢復期出現(xiàn)的___越明顯。
5、運動負荷強度的大小不僅影響能量物質的___過程,而且還能影響其___過程,運動負荷程度適當,則___出現(xiàn)的明顯,運動負荷過大則___出現(xiàn)延時甚至不出現(xiàn)。
五、問答題
1、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和短時間大強度運動后肌糖原恢復的特點是什么?
2、中樞疲勞、外周疲勞主要有什么生化特點?
答案
第六章 運動性疲勞及恢復過程的生化特點
一、名詞解釋
1、運動性疲勞:機體的生理過程不能持續(xù)其機能在一特點水平或不能維持預定的運動強度的狀態(tài)。
2、超量恢復:在運動中能量物質被消耗,在一定強度范圍內運動強度愈大,則消耗越明顯,在恢復期的某一時段恢復超過原來水平的現(xiàn)象。
3、半時反應:運動中消耗或生成的物質,在運動后恢復期恢復到原來水平的二分之一或生成的代謝產物消除二分之一所需的時間。
4、中樞疲勞:由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不同的抑制過程,從而影響運動能力的現(xiàn)象。
5、外周疲勞:指肌肉接點和肌肉收縮活動能力下降,引發(fā)因素如能源物質的消耗、PH值下降等。
二、是非判斷題 ?
1、對 ?2、錯 ?3、對 ?4、對 ?5、錯 ?6、對 ?7、錯 ?8、錯 ?9、錯 ?10、對 ?
11、對 ?12、對 ?13、對
三、單項選擇題
1、A ?2、C ?3、B ?4、B ?5、C ?6、B ?7、A ?8、A
四、填空題
1、中樞疲勞、外周疲勞、中樞疲勞、外周疲勞、保護
2、磷酸原代謝、磷酸原-糖酵解代謝、糖酵解代謝、糖酵解-有氧代謝、有氧代謝
3、磷酸原、糖質、蛋白質
4、運動強度,運動強度,越明顯,超量恢復
5、消耗、恢復、超量恢復、超量恢復
五、問答題
1、長時間大強度運動和短時間大強度運動后肌糖原恢復的特點是什么?
答:長時間:肌糖原恢復速率慢,受膳食含糖量的影響。在恢復期最初10小時恢復最快,此時機體內糖異生作用較強,同時肌中糖原合成酶活性較高,應注意補糖,基本恢復大約需要46小時;短時間:肌糖原恢復速率較快,不受膳食中含糖量的影響或影響不大。肌糖原消耗較少,糖酵解生成乳酸增多,激素調節(jié)的結果使血糖上升,另有糖異生作用,因此運動后5小時恢復最快,24小時基本恢復。
2、中樞疲勞、外周疲勞主要有什么生化特點?
答:中樞疲勞的生化特點:1)ATP濃度降低,[ATP]/[ADP]比值降低,γ-氨基丁酸濃度升高,產生中樞抑制作用;2)血液色氨酸與支鏈氨基酸濃度比值增高,使5-HT拮抗進入血腦屏障,對中樞抑制加強;3)運動使氨基酸代謝加強,腦氨增多,抑制作用加強。
外周疲勞的生化特點:1)能源物質消耗:CP、肌糖原的耗竭,引起脂肪酸大量供能,做功能力下降;2)代謝產物堆積:運動引起機體乳酸、酮體、氨等產物增多,導致ATP合成能力下降和肌力減弱。
第八章 運動人體機能的生化評定
一、名詞解釋
1、運動性貧血2、運動性蛋白尿3、血尿素4、尿肌酐系數(shù)
二、是非判斷題
1、血乳酸只能評定糖酵解供能能力。
2、優(yōu)秀短跑運動員的尿肌酐系數(shù)較高。
3、尿肌酐是CP的代謝產物。
4、400米全力跑是評定糖酵解供能能力的方法之一。
5、采用30米沖刺法時,運動后的血乳酸增加值高,說明其磷酸原供能能力好。
6、經測定發(fā)現(xiàn),所有人的乳酸閾閾值都是4mmol/L。
7、運動員正確選材是運動訓練科學化的關鍵。
8、尿肌酐日泄量增加時,可能是肌肉機能降低的反映。
9、運動員進行大運動負荷訓練后,尿中不會出現(xiàn)蛋白是機能狀態(tài)良好的表現(xiàn)。
10、運動員安靜時血尿素逐日提高是身體機能提高的良好反應。
三、單項選擇題
1. 尿肌酐是( )的代謝產物。
?A. 血紅蛋白 ??B. 肌紅蛋白 ??C. 磷酸肌酸 ??D. 蛋白質
2. 尿肌酐系數(shù)主要是評定( )的供能能力。 ?
?A. 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B. 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 ??
C. 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D. 磷酸原+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
3. 10秒的極大強度運動,乳酸生成量少,而所做的總功率增加,這是( )能力提高的表現(xiàn)。 ?
?A. 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B. 糖酵解供能系統(tǒng)
?C. 有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D. 無氧代謝供能系統(tǒng)
4. 在自行車功率計上運動45秒,所做的總功率高,而血乳酸的增加值不高,說明其速度耐力素質( )。 ?
?A. 較差 ???????B. 一般 ????C. 較好 ????D. 無法評定
5. 盡力完成10秒鐘劇烈運動時,血乳酸升高,主要是由于( ?)
A. 體內磷酸原增加 ??B. 磷酸原供能減少 ??C. 有氧供能增加 ??D. 有氧供能減少 ?
四、填空題
1、血紅蛋白正常范圍一般成年男子___,女子___。
2、運動后血乳酸濃度的恢復速率可以反映機體有氧代謝能力,恢復速度快代表___。
3、尿肌酐排量減少,可能引起肌肉___。
4、血睪酮/皮質醇比值高時,是___的表現(xiàn),當___,其比值下降。
五、問答題
1、運動訓練中生化指標評定的意義
2、如何應用血乳酸評定運動員有氧、無氧代謝能力
第八章 運動人體機能的生化評定
一、名詞解釋
1、運動性貧血:是由于體育運動引起的血紅蛋白濃度或紅細胞數(shù)量低于正常值的現(xiàn)象,稱為運動性貧血。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視為貧血。
2、運動性蛋白尿:是由于體育運動引起的尿中蛋白質含量增多的現(xiàn)象。與病理性蛋白尿不同的是,運動性蛋白尿在運動結束后能迅速地自行復原。
3、血尿素:指血液中存在的尿素。正常生理狀態(tài),尿素的生成和排泄處于動態(tài)平衡,血尿素保持相對穩(wěn)定;當運動引起蛋白質分解代謝增強時血尿素升高。
4、尿肌酐系數(shù):24小時每千克體重排出的尿肌酐毫克數(shù)稱為尿肌酐系數(shù)。正常范圍男性:18-32,女性10-25。
二、是非判斷題 ?
1、錯 ?2、對 ?3、對 ?4、對 ?5、錯 ?6、錯 ?7、對 ?
8、錯 ?9、錯 ?10、錯
三、單項選擇題
1、C ?2、D ?3、A ?4、D ?5、B
四、填空題
1、120-160克/升,110-150克/升
2、有氧代謝能力強
3、機能下降
4、機能狀態(tài)好或運動負荷適宜,身體疲勞或對負荷不適應時
五、問答題
1、運動訓練中生化指標評定的意義
答:是運動員正確選材的科學依據(jù);科學控制運動負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評定運動員機能狀態(tài)的客觀指標;判斷運動性疲勞的有效途徑;預測運動成績的理論依據(jù);運動員合理營養(yǎng)的參考依據(jù)。
2、如何應用血乳酸評定運動員有氧、無氧代謝能力
答:運動時乳酸生成和清除的代謝變化是運動時能量代謝變化、掌控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在速度耐力項目中,訓練水平高者血乳酸最大濃度高;在耐力項目中,完成相同運動量時,優(yōu)秀運動員血乳酸濃度較低;對同一個體訓練前后乳酸濃度的差異,可以比較訓練效果;運動后血乳酸的恢復速率的快慢反映有氧代謝能力的強弱。
第九章 兒童少年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骨鹽
二、是非判斷題
1、兒童少年的有氧代謝能力較成人差,而無氧代謝能力較成人好。
2、兒童少年的肌肉收縮力和耐力都比成年低,因此不宜過多過早地進行負重和力量練習。
3、對參加和不參加體育運動的兒童少年研究發(fā)現(xiàn),訓練能使瘦脂體重增加,體脂下降。
4、少兒階段的最大攝氧量和負氧債的能力高于青、成年人。
5、少兒階段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氧合能力也較低,加之能源貯備少,導致少兒的有氧氧化供能能力也低,且年齡越小越明顯。
6、兒童少年的性激素分泌量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在青春期增加更快。
7、兒童少年骨組織中無機鹽所占比例小,骨骼鈣化程度低,因而彈性大、硬度小。
三、選擇題
1、下面不是骨骼的主要化學成分( )。
?A. 水 ????B. 無機鹽 ???C. 有機物 ???D. 蛋白質
2、兒童少年在發(fā)育階段肌肉彈性強,韌帶伸展性好,要把握時機發(fā)展( )。 ?
?A. 柔韌素質 ???B. 力量素質 ???C. 速度素質 ???D. 耐力素質
3、兒童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的旺盛時期,體內組織的蛋白質合成速度( )分解速度。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等于或小于
4、生長激素(GH)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十分重要。在( )期間分泌最多,身體生長發(fā)育最明顯,因此合理的體育鍛煉對兒童少年的身高起了很重要的意義。 ?
?A. 9-12歲 ??B. 13-14歲 ??C. 15-17歲 ??D. 18-19歲
5、兒童少年最大乳酸穩(wěn)態(tài)時的血乳酸濃度一般在( )左右。
A. 1.5毫摩爾/升 ???B. 4.0毫摩爾/升 ??C. 3.5毫摩爾/升 ??D. 2.5毫摩爾/升
四、填空題
1、兒童少年的肌纖維較成人 ____,肌肉蛋白質數(shù)量____,能量儲備____,肌力____,所以耐力差、易疲勞。
2、兒童少年脂肪有氧供能的能力比成人差,因為兒童少年的____和____較成人低。
3、兒童少年易利用____、____、____方式散熱,具有減少____和____丟失的優(yōu)點,但散熱速度____,對運動能力產生____影響。
4、兒童少年乳酸閾對應的血乳酸濃度____成人,一般在____毫摩爾/升。
五、問答題
1、試述兒童少年不宜從事高強度的力量性訓練的原因
2、兒童少年無氧、有氧代謝的特點
第九章 兒童少年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骨鹽:是骨的組成成分之一無機鹽,主要是磷酸鈣、碳酸鈣構成,沉積在骨的有機質中,使骨質鈣化、堅硬。
二、是非判斷題
1、錯 ?2、對 ?3、對 ?4、錯 ?5、對 ?6、錯 ?7、對
三、選擇題
1、D ?2、A ?3、A ?4、A ?5、D
四、填空題
1、細、少、低、弱
2、脂肪動員、肌肉氧化脂肪酸
3、傳導、對流、輻射,水分、無機鹽,慢,不利
4、低于,2.5
五、問答題
1、試述兒童少年不宜從事高強度的力量性訓練的原因
答:兒童少年骨組織和肌肉有如下特點(1)骨質無機鹽含量低于成人、水和有機物相對較多,因此骨質鈣化程度低、較疏松,彈性大而硬度小,在從事高負荷力量訓練時易變形彎曲;(2)肌纖維較細、肌力小,肌肉能源物質儲量少,耐力差、易疲勞。因此兒童少年不宜從事高強度的力量性訓練。
2、兒童少年無氧、有氧代謝的特點
答:兒童少年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能力低于成人:肌肉CP的絕對、相對儲量均低于成人;糖酵解能力低于成人:糖酵解酶活性較低、肌糖原儲量較少。
有氧代謝能力低于成人:最大攝氧量、血紅蛋白、肌紅蛋白、肌糖原儲量均低于成人,而且脂肪動員能力差。
因此,兒童少年無氧、有氧代謝能力均低于成人。
第十章 女子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骨質疏松
二、是非判斷題
1、女子有氧代謝酶的活性高于男性,因此女子耐力運動能力較高于男性。
2、女子骨骼肌中ATP和CP的儲量基本與男子相同,磷酸原的供能能量也基本相同。
3、長時間耐力運動時,女子肌肉中利用脂肪酸供能的比例顯著高于男子。
4、女子在月經期間不宜進行體育鍛煉。
5、長期運動訓練影響女子運動員的內分泌機能,導致月經失調、骨質疏松、貧血等癥狀。
三、選擇題
1、女運動員由于運動量大,而且限制膳食控體重,因而易出現(xiàn)( )丟失造成運動性貧血。
A. 鐵 ???B. 鈣 ??C. 鉀 ??D. 鎂
2、女運動員可通過有意識的補充( )來滿足機體對蛋白質合成代謝的要求。
A. 葉酸 ???B. 無機鹽 ??C. 維生素 ??D. 水
3、長時間耐力訓練可能造成女性運動員骨質疏松癥狀( )
A. 緩解 ???B. 加劇 ??C. 基本無相關性 ??D. 未知
四、填空題
1、女子一生經歷新生兒期、____、____、性成熟期、____、絕經期,各時期的機能變化與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有關。
2、在訓練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女子運動員特殊營養(yǎng)物質的補充,如____、____、____、____等。
3、女子的最大攝氧量比男子____,但其骨骼肌中糖有氧代謝酶的活性____,甚至____男子,而且女子能更多利用____供能,因此女子耐力存在很大潛力。
五、問答題
簡述女子運動時的代謝特點
答案
第十章 女子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骨質疏松:是由于骨礦物質的丟失使骨質變脆造成易發(fā)骨折的疾病。骨礦的丟失男性一般從50歲開始,女性從20-30歲就開始。因此骨質疏松癥是對中老年尤其是女性危害極大的疾病。
二、是非判斷題 ?
1、對 ?2、錯 ?3、對 ?4、錯 ?5、對
三、選擇題 ?
1、A ?2、A ?3、B
四、填空題
1、幼兒期、青春期、更年期,遺傳、環(huán)境、體育運動、營養(yǎng)條件
2、鈣、鐵、維生素、葉酸
3、低、較高、超過,脂肪酸有氧氧化
五、問答題
簡述女子運動時的代謝特點
答:女子的磷酸原供能能力低于男子,表現(xiàn)為最大做功能力低于男子;女子糖酵解能力低于男子,有氧代謝能力也低于男性。女子在長時間耐力運動中能夠更多利用脂肪供能,動用脂肪酸的比例明顯高于男子。女子肌肉利用血酮體的能力高于男子。女子在運動中血清酶 活性變化小于男子。因此,女子在耐力項目上存在很大潛力。
第十一章 中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1、衰老2、亞健康狀態(tài)3、冠心病
二、是非判斷題
1、中老年人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數(shù)量減少,減少最明顯的是肌肉組織。
2、隨年齡增長,機體內水分逐漸減少,由此引發(fā)便秘、血流減慢、皮膚干燥等癥狀。
3、老年人肝、肌糖原儲量減少會引起糖酵解能力下降。
4、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可以提高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加速對糖的利用,及時降低血糖。
5、運動促進脂肪消耗、降低血脂水平,能夠防治心血管疾病。
三、單項選擇題 ?
1、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可以提高肌肉組織對組織細胞的( ?)敏感性,增加糖的代謝能力,加速組織對糖的利用,達到使血糖降低的目的。 ?
?A. 胰高血糖素B. 胰島素 C. 腎上腺素 ?D. 去甲腎上腺素
2、老年人細胞內( ?)的堆積是造成衰老原因之一。 ?
?A. 脂褐素 ???B. 乳酸 ???C. 纖維素 ???D. 脂肪
3、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時要遵循( ?)原則。
A. 大運動量 ??B. 循序漸進 ??C. 小運動量 ??D. 長時間
四、填空題
1、老年人骨質中____、____相對減少,骨質較疏松,因此骨的____和____均降低,所以采用____方式運動不適宜。
2、老年人脂代謝的特點是____、____。
3、健身運動能延緩衰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問答題
簡述中老年人機體代謝能力的特點
第十一章 中老年人體育鍛煉的生化特點與評定
一、名詞解釋
1、衰老:是人體隨年齡增長而發(fā)生的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學過程。包括機體內組織器官、細胞和亞細胞、代謝及其調節(jié)等機能水平的降低,自身調節(jié)代償能力和應激能力的逐漸衰退。
2、亞健康狀態(tài):介于健康與疾病狀態(tài)之間的第三狀態(tài)。主要表現(xiàn)為“一多三退”,即疲勞多、活力減退、適應能力減退、反應能力減退。
3、冠心病:是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是指供應心臟本身血流的冠狀動脈硬化、管壁狹窄,血流減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臟病。
二、是非判斷題 ?
1、對 ?2、對 ?3、錯 ?4、對 ?5、對
三、單項選擇題 ?
1、B ?2、A ?3、B
四、填空題
1、有機物、無機鹽,硬度、彈性,強度過大的力量性
2、脂肪氧化供能能力減弱、血脂水平升高
3、促進物質代謝,使合成、分解代謝趨于平衡;提高細胞酶活性;改善組織器官營養(yǎng)與機能;提高神經、激素的調節(jié)功能;增強機體免疫力
五、問答題
簡述中老年人機體代謝能力的特點
答:糖酵解能力下降:肌肉中糖酵解相關酶活性降低,肝糖原、肌糖原儲量減少;有氧氧化能力下降:血紅蛋白減少、心肺功能減退、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酶活性降低;脂肪動員和肌肉氧化脂肪酸的能力下降;蛋白質分解速率大于合成,出現(xiàn)負氮平衡。因此,老年人耐受最大負荷的能力和耐力都減弱,易疲勞且恢復慢。
第十二章 提高運動能力方法的生化分析
一、名詞解釋
1、乳酸閾2、乳酸閾訓練3、乳酸耐受力訓練4、過度訓練
5、訓練適應
二、是非判斷題 ?
1、在發(fā)展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訓練中,運動強度在90%最大攝氧量,組間休息間歇在30-90秒。
2、在發(fā)展磷酸原供能能力的訓練中,適用于不超過10秒鐘的 100米跑等速度型運動項目。
3、經最大乳酸間歇訓練后,血乳酸可高達32毫摩爾/升,這個數(shù)值可以作為乳酸耐受訓練的標準。
4、進行高原訓練時,海拔高度在4000米左右最佳,持續(xù)時間3-4周。
5、在進行400米跑專項訓練時,可采用的訓練方法是最大乳酸訓練法。
6、經過系統(tǒng)耐力訓練后,骨骼肌線粒體的數(shù)目增多、體積增大,線粒體內有氧氧化酶活性增加。
7、力量訓練引起肌肉壯大,主要由于膳食中蛋白質攝入增加。
8、停訓后消退速度最快的是柔韌性,因此應堅持訓練。
9、在長時間運動中,通過補充高滲飲料進行補液。
10、在長時間運動中補充糖的種類為單糖和低聚糖的混合物。
三、單項選擇題
1、乳酸耐受力訓練的運動負荷強度一般控制在使血乳酸達( ?)毫摩爾/升左右。
A. 15 ???B. 4 ????C. 12 ??D. 32
2、在乳酸閾訓練中的運動負荷強度控制在使血乳酸達( ?)毫摩爾/升左右。
A. 15 ???B. 4 ????C. 12 ???D. 32
3、高原訓練是發(fā)展機體( ?)供能能力的訓練方法。
A. 無氧代謝 ??B. 有氧代謝 ??C. 磷酸原系統(tǒng) ??D. 所有代謝系統(tǒng)
4、停訓后通過訓練所獲得的生物適應消退速度最慢的是( ?)。
A. 肌肉力量 ??B. 肌肉耐力 ??C. 酶活性 ??D. 柔韌性
5、在高原進行大強度運動量訓練時應注意( ?)
A. 強度相對較大,量相對較小 ?????B. 強度相對較小,量相對較小
C. 強度相對較小,量相對較大 ?????D. 強度相對較大,量相對較大
四、填空題
1、通常選擇發(fā)展磷酸原系統(tǒng)供能能力的訓練方法是___,其訓練原則為:運動負荷強度___、運動時間___,組內休息間歇不少于___秒,組間休息應在___分鐘,經系統(tǒng)訓練后,骨骼?。撸撸邇α吭黾樱趋兰≈校撸撸呙?、___酶活性提高。
2、發(fā)展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訓練方法有___和___。
3、提高機體有氧代謝能力的訓練方法有___、___、___、___。
4、停訓對訓練效果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___、___、___、___、___。
?
五、問答題
1、簡單介紹運動飲料
2、系統(tǒng)速度、耐力訓練適應后,骨骼肌的生物學適應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在高原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第十二章 提高運動能力方法的生化分析
一、名詞解釋
1、乳酸閾:遞增負荷運動時,由主要以有氧代謝向無氧代謝過度的臨界值。此時血乳酸值一般為4毫摩爾/升。
2、乳酸閾訓練:在訓練中控制運動強度使血乳酸達4毫摩爾/升左右的長時間運動,以發(fā)展最大有氧代謝供能能力的訓練方法。
3、乳酸耐受力訓練:以1-2分鐘的較大強度進行間歇運動,休息間歇在4-5分鐘,每次運動后使血乳酸維持在12毫摩爾/升左右,可多次重復運動,使機體長時間承受較高但非最高的酸環(huán)境刺激,從而產生生理上的適應和提高酸耐受力的訓練方法。
4、過度訓練:當訓練計劃安排不當。運動負荷量過大,超過運動員機體的承受能力時,這樣的訓練既為過度訓練。過度訓練可以是一次性的短期行為所致,也可以是長期積累的結果。
5、訓練適應:機體對不同運動方式所引起的化學特性發(fā)生適應性變化的現(xiàn)象。
二、是非判斷題 ?
1、錯 ?2、對 ?3、錯 ?4、錯 ?5、對 ?6、對 ?7、錯 ?8、對 ?9、錯 ?10、對
三、單項選擇題 ?
1、C ?2、B ?3、B ?4、A ?5、C
四、填空題
間歇訓練法、最大、10秒鐘以內、30-90、4-5、CP、ATP、CK
2、最大乳酸訓練法、乳酸耐受訓練法
3、間歇訓練法、乳酸閾訓練法 、持續(xù)訓練法、高原訓練法
4、肌肉力量的消退、肌肉耐力的消退、肌肉能量儲存量的減少、酶活性消退、柔韌性消退
五、問答題
1、簡單介紹運動飲料
答:運動飲料是指根據(jù)運動員訓練時的特點而配制的飲料。運動飲料必須具備下述條件:促進飲用;迅速恢復和維持體液平衡;提供能量和增進運動能力。因此,理想的運動飲料必須含有適當?shù)奶菨舛?、最佳的糖組合和多種可轉運的糖,并具備合理的滲透壓濃度以促進胃排空和小腸吸收,滿足快速補充體液和能量的需要。
2、系統(tǒng)速度、耐力訓練適應后,骨骼肌的生物學適應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速度訓練:a、CP儲量增加;b、糖原酶活性提高;c、快肌纖維選擇性肥大;d、肌肉緩沖酸的能力改善。
耐力訓練:a、線粒體數(shù)目和體積增加;b、有氧代謝酶活性提高;c、肌紅蛋白含量增加;d、運動肌微血管密度增加;e、肌肉內能量物質儲量增加。
3、在高原訓練中應注意的問題
答:a、最佳高度:海拔2000-2500米;b、適宜訓練強度;c、訓練的持續(xù)時間:3-4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