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頭重炮大俯角,卻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它為什么讓人如此頭疼?
各位車長老爺大家好啊!自從中系重坦二線加入之后,“鑒坑大師”萊茵就開始了爬線之旅。在萊茵這純手打,全局藍圖一點沒用的爬線過程中,最讓我難受的就是線上的八級車,BZ-166了。那么為什么它明明有鐵頭重炮大俯角,卻依然如此弱勢如此令人難受呢?
這怪異的首上……
BZ-166有歷史原型嗎?應(yīng)該是沒有的,現(xiàn)在的坦克世界就是這樣,無比的群魔亂舞。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游戲中獨樹一幟的階梯式首上了,不過實際效果相較于傳統(tǒng)首上并沒有什么巨大優(yōu)勢,也不知道WG又在整什么活。
敗絮其中的火力
關(guān)于BZ-166的這門炮,我剛開始看火力數(shù)據(jù)時看到這420的單發(fā)還覺得“這炮不錯誒”,可除此之外這門炮就沒有什么出眾的地方了。221/270的穿深是夠用的,不過對我這種基本不打金幣彈的平民玩家來說相較于其他坦克并不會有什么優(yōu)勢。1626的DPM則是相當離譜,都快趕上122TM了,劣勢極大。
單發(fā)高,但僅此而已
它的炮控更是重量級,0.44的裸精度讓它打起來像一桿霰彈槍一樣,與此同時它0.20/0.20/0.16的三擴也相當差勁。它并不像鋼鐵阿諾一樣雖然精度稍低但是實際手感很好,它這門炮的手感比IS上那門D-25T都沒什么優(yōu)勢。10度的俯角很不錯,但是有個問題:在賣頭的時候,這門炮真能打到對手的弱點嗎?概率真的不大。
單發(fā)高,血壓更高
BZ-166的這門炮非常難玩。主要問題就是它的炮控,離D-25T水平都不遠了,在如今瞬息萬變的八級房里它能有多少慢慢縮圈反復(fù)試錯的開火機會?
中規(guī)中矩的防御
BZ-166有兩個炮塔。白板炮塔沒有頭包,但是頂蓋(不是前段頭皮)厚度只有30毫米,會被90毫米口徑以上的火炮碾壓。至于圖中的完全體炮塔,后部頭皮依然如此,還多了好打的頭包。車體首上并不是弱點,但是賣側(cè)的時候它的肩膀很脆弱。首下就不用說了,并沒有什么防御力。側(cè)面厚度100mm,確實不錯,但是賣側(cè)的時候記住不要露肩膀。
頭包還是很好打的
機動:除了噴射一無是處
BZ-166雖然有火箭推進模式,但它的機動一點都不算好。在正常情況下它的功重比也不到15,再加上它的極速只有30/15,它是完全跑不快的;29.2的旋轉(zhuǎn)速度也不怎么樣,它普通情況下機動就是肌肉重坦水平。它一共有4次噴射機會,每次10秒,在噴射時它確實能達到45的極速,但是極其不靈活。除了搶點趕路之類的活,它的噴射意義真的不大。
配置
我給BZ-166上了改進耐久+輸彈機+垂穩(wěn)的配置。上改進耐久還能讓它不再需要換履帶,省經(jīng)驗小妙招。垂穩(wěn)和輸彈機可以拯救一下它離譜的三擴和DPM,雖然拯救了之后還是那樣。它很不適合帶高光,因為它哪怕?lián)Q了炮塔視野也只有350而已,它就安安心心打炮吧,點燈不適合它。
總結(jié)
現(xiàn)在在俄服所有八級銀幣重坦里,BZ-166的三環(huán)環(huán)線排在第九名,妥妥的中下游水準。它裝甲其實沒什么大問題,機動也說得過去,但是這門炮實在是讓人難受。除了單發(fā)之外幾乎一無是處,沒有輸出能力怎么能有好的表現(xiàn)呢?
果斷沖擊拉炮線
WG腦海中的中系二線重坦應(yīng)該是那種在正面對決中不輸肌肉車、在對方防線略有松動時又能依靠火箭噴射果斷打開缺口的“尖刀”角色。可現(xiàn)在第一個前提就已經(jīng)達不到了,它即使在面對不少銀幣重坦時都可能會落入下風。即使拋開BZ-176的因素,我還是認為,這輛車的強度設(shè)計得太保守了,它本應(yīng)有更高的強度,有更好的表現(xiàn)。它現(xiàn)在不是尖刀,而是尖刀最愿意面對的突破口。
這里是坦克空間站,永遠為玩家著想的坦克公眾號。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喜歡我們文章,還請轉(zhuǎn)發(fā)分享宣傳,讓更多的車長們回到屬于咱們自己的陣地上。也歡迎各位車長在下方評論與小編討論。最后祝各位車長炮炮擊穿,炮炮高傷!公眾號的運營發(fā)展離不開各位老爺們的支持,如果可以請您多多點擊文章中微信投放的廣告,如果在軍武商城中購物那就更好了!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