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國美人講述杭州亞運會浸潤多少江南文化符號
從杭州西湖涌金廣場出發(fā),一路途經(jīng)湖濱路、西泠橋,最后來到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全長5.2公里。這是亞運火炬?zhèn)鬟f杭州路線,也被人們稱作“錦繡繁華新天堂線”。
美麗與財富兼具,自然與人文共生。進入金秋亞運會時光,杭州這座“人間天堂”愈發(fā)光彩照人,自信地站在全亞洲的聚光燈下,把屬于江南的文化符號傳遞到更遠的地方。

以水為媒,湖光潮聲兩相宜
“對于杭州來說,水是不可或缺的意象。”杭州亞運會獎牌“湖山”設計者、中國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系主任章俊杰在接受半月談記者專訪時說,南宋繪畫大師、杭州人馬遠從水紋入手,繪就《十二水圖》,水的靜謐、靈動躍然紙上,給了章俊杰豐富的靈感。
章俊杰認為,水和水承載的故事,最能反映江南的人文氣質(zhì)。“從‘湖山’獎牌,到取意于西湖水面的頒獎托盤,水所蘊含的曲線美富于表現(xiàn)力,這也是我追求的藝術審美?!?/p>
杭州不僅有晴好雨奇的西子湖,還有浪奔潮涌的錢塘江。金秋時節(jié),亞運會在錢塘江畔盛大開幕,會徽“潮涌”借來一江秋水、萬馬濤聲。負責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教授袁由敏告訴半月談記者,錢塘江和錢江潮頭是會徽的形象核心,可以傳遞出浙江兒女勇立潮頭的精神內(nèi)核。
向杭州郊區(qū)富陽區(qū)行進,600多年前,畫家黃公望結(jié)廬隱居富春江畔,留下傳世名畫《富春山居圖》。如今,當?shù)亟栌缮剿男雾?,打造富陽水上運動中心,這里一躍成為運動健兒奮力劃槳的賽場。同樣,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畔的自行車館將“漁文化”與動感的體育項目有機融合,從遠處看,場地猶如魚躍水面濺起的一滴水花。
9月23日,以“潮起亞細亞”為主題的杭州亞運會開幕式在亞運主會場“大蓮花”舉行。開閉幕式總導演沙曉嵐介紹,“水”是貫穿開幕式全場的核心元素。主會場由28片大“花瓣”和27片小“花瓣”構(gòu)成,宛若一朵綻放在錢塘江畔的“蓮花”,建筑體態(tài)則模擬錢塘江水的動態(tài)。擁江納湖的杭州,正等待亞洲健兒們弄潮踏浪。

以文化人,文化遺產(chǎn)活化賦美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眮嗊\會吉祥物共有3個形象,合稱“江南憶”,它們出現(xiàn)在杭州的地標建筑、大小街巷乃至紅綠燈上。3個形象分別名為“宸宸”“琮琮”“蓮蓮”,代表著杭州3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京杭大運河、良渚遺址和西湖。
以亞運火炬“薪火”為例,設計指導、中國美術學院工業(yè)設計研究院院長王昀表示,炬冠正是從良渚文化的代表禮器玉琮的形象特征提煉生成。
一系列極具識別度的“亞運設計”,均由中國美院的設計師們擔綱完成。中國美院副院長韓緒教授表示:“我們在進行視覺藝術設計時,更多地體現(xiàn)出江南的文化底蘊,突出江南的杭州悠閑和浪漫的氣質(zhì)?!贝笮腕w育活動是展現(xiàn)主辦國和主辦城市文化面貌的絕佳平臺。在主辦方和設計團隊看來,杭州亞運會不僅僅是一次體育盛會,也是一場文化交流的盛會。

進入亞運時間,各類文化展覽美不勝收。浙江非遺館的古戲臺輪番展演越劇、昆曲等傳統(tǒng)戲劇折子戲,浙江博物館展出難得一見的《富春山居圖》,中國絲綢博物館展出“五彩亞細亞-亞洲服飾展”,浙江圖書館推出亞運之城百年影像主題展,浙江美術館陸續(xù)推出“意造大觀:宋代書法及影響特展”……
在位于西湖龍井茶核心產(chǎn)區(qū)的中國茶葉博物館,半月談記者看到,“茶中日月長——亞洲茶文化展”中的上百件展品琳瑯滿目,生動講述著中華茶文化與亞洲茶文化的美美與共。
浙江大學教授黃健曾經(jīng)參加過廣州亞運會的對外傳播工作。他認為,中國文化多姿多彩,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秦晉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湖湘文化、嶺南文化、江南文化等多種類型。當年的廣州亞運會主打嶺南文化,前不久的成都大運會側(cè)重巴蜀文化,而杭州亞運會的重點當然是江南文化?!氨緦脕嗊\會可以充分呈現(xiàn)出江南文化中精致、典雅、細致、精美的特性?!?/p>
以人為本,讓“美麗的發(fā)展”人人共享
在章俊杰眼中,開放包容、經(jīng)濟興旺,山水秀麗、人文薈萃的杭州是一座“趨近理想化的中國城市”。因而,廣大市民由衷熱愛這座城市,并積極參與到城市的共建共享中。
在錢塘江南岸的錢江世紀公園,一顆碩大的“松果”特別引人駐足。這是亞洲花卉主題園的種子廣場,一葉葉由浙江安吉竹子編織而成的鱗片聚攏,既象征著“亞洲大團結(jié)”,又詮釋了綠色亞運的理念。
“亞洲花卉主題園源于杭州市民的樸素愿望?!焙贾菔袌@林文物局局長高小輝說,今年2月收到市民建議后,園文部門聯(lián)合浙江大學、中國美院、杭州植物園等團隊,共同謀劃建設了這一匯聚亞洲各地特色植物、融合杭州宋韻文化的花卉主題展園。

亞運臨近,群眾參與城市公共活動熱情持續(xù)升溫。8月底開始,為期65天的“文藝秀全城·賦美迎亞運”集中展演活動拉開序幕。戲曲清唱、民樂演奏、歌舞表演……由全市文藝志愿者隊伍參與的約千場即興演出,讓杭州街頭亮點紛呈。對此,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江山舞表示:“我們既要展現(xiàn)出杭州的悠久歷史人文傳統(tǒng),也要體現(xiàn)出城市的創(chuàng)新活力和民眾的參與感、獲得感?!?/p>
在亞運村文化屋,近6米的“千里江山”銅雕、杭州刺繡、西湖綢傘等非遺工藝作品獨具匠心,觀者絡繹不絕。在文化屋西泠文化學堂,展示著由西泠印社當代社員創(chuàng)作的金石篆刻作品,“百印墻”成為亞運村的一處熱門打卡地。
體育是城市的“邀請函”,而文化是八方來客心心相通的“通行證”。透過亞運窗口,杭州市民和各地游客、各國健兒在這里看到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可能性和生命力,共同分享“第二個結(jié)合”的驚艷成果。
“杭州最讓人驕傲之處,是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與文化保護、繁榮同步提升,杭州的發(fā)展步伐從來沒有丟掉文化的靈魂。”杭州市委書記劉捷認為,新時代杭州的發(fā)展是獨具杭州特色的一種美麗的發(fā)展。

來源:半月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