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電機控制基礎(chǔ)3——定時器編碼器模式使用與轉(zhuǎn)速計算

2021-06-02 00:00 作者:碼農(nóng)愛學(xué)習(xí)-B站  | 我要投稿

上篇介紹了定時器捕獲輸入脈沖的原理,那種方式是根據(jù)捕獲的原理,手動切換上升沿與下降沿捕獲,計算脈沖寬度的過程原理比較清晰,但編程操作起來比較麻煩。

對于電機測速用到的正交編碼器,測速時需要捕獲2路脈沖,如果使用上一篇介紹的方法,編程就較為復(fù)雜。還好單片機的通用定時器具有專門的正交編碼器接口,只需配置相應(yīng)的寄存器,就可實現(xiàn)編碼器輸入的上下沿自動捕獲與計數(shù),非常便于編碼器的測速。

下面就來介紹下定時器的編碼器模式的使用:

1 正反轉(zhuǎn)計數(shù)原理示例

編碼器模式下,計數(shù)器的計數(shù)方向代表的電機的正轉(zhuǎn)與反轉(zhuǎn),計數(shù)的大小代表了轉(zhuǎn)速的大小。

如下圖,電機正轉(zhuǎn)時,編碼器的通道A(TI1)的信號超前通道B,計數(shù)器向上計數(shù),反轉(zhuǎn)時,通道A的信號滯后,向下計數(shù)。

設(shè)置信號的極性反相,可以使向下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2 定時器編碼器模式配置

以STM32 芯片為例,其內(nèi)部有專門用來采集增量式編碼器方波信號的接口,這些接口實際上是STM32 定時器的其中一種功能。不過編碼器接口功能只有高級定時器TIM1、TIM8 和通用定時器的TIM2~TIM5 才有。

正交編碼器有兩路正交的輸入信號(關(guān)于正交編碼的介紹,可查看之前的文章:),根據(jù)實際需要,可以設(shè)置只捕獲某個通道的上升沿或下降沿,也可以設(shè)置同時捕獲兩個通道的上升沿與下降沿,這樣就可以提高編碼器的計數(shù)精度,實現(xiàn)倍頻。

編碼器模式的配置實際上是通過配置SMCR寄存器和CCER寄存器來實現(xiàn)。

2.1 SMCR寄存器配置觸發(fā)模式

SMCR即從模式控制寄存器(slave mode control register),查閱STM32F4的參考手冊,可以找到類似如下信息,現(xiàn)在我們只需關(guān)注SMS這幾位:

  • 位 15 ETP:外部觸發(fā)極性 (External trigger polarity)

  • 位 14 ECE:外部時鐘使能 (External clock enable)

  • 位 13:12 ETPS:外部觸發(fā)預(yù)分頻器 (External trigger prescaler)

  • 位 11:8 ETF[3:0]:外部觸發(fā)濾波器 (External trigger filter)

  • 位 7 MSM:主/從模式 (Master/Slave mode)

  • 位 6:4 TS:觸發(fā)選擇 (Trigger selection)

  • 位 3 保留,必須保持復(fù)位值

  • 位 2:0 SMS:從模式選擇 (Slave mode selection)

    • 000:禁止從模式––如果 CEN =“1”,預(yù)分頻器時鐘直接由內(nèi)部時鐘提供。

    • 001:編碼器模式 1––計數(shù)器根據(jù) TI1FP1 電平在 TI2FP2 邊沿 遞增/遞減計數(shù)。

    • 010:編碼器模式 2––計數(shù)器根據(jù) TI2FP2 電平在 TI1FP1 邊沿 遞增/遞減計數(shù)。

    • 011:編碼器模式 3––計數(shù)器在 TI1FP1 和 TI2FP2 的邊沿計數(shù),計數(shù)的方向取決于另外一個信號的電平。

    • 100:復(fù)位模式––在出現(xiàn)所選觸發(fā)輸入 (TRGI) 上升沿時,重新初始化計數(shù)器并生成一個寄存器更新事件。

    • 101:門控模式––觸發(fā)輸入 (TRGI) 為高電平時使能計數(shù)器時鐘。只要觸發(fā)輸入變?yōu)榈碗娖?,計?shù)器立即停止計數(shù)(但不復(fù)位)。計數(shù)器的啟動和停止都是受控的。

    • 110:觸發(fā)模式––觸發(fā)信號 TRGI 出現(xiàn)上升沿時啟動計數(shù)器(但不復(fù)位)。只控制計數(shù)器的啟動。

    • 111:外部時鐘模式 1––由所選觸發(fā)信號 (TRGI) 的上升沿提供計數(shù)器時鐘。


上面的SMCR寄存器介紹中,關(guān)于TI1、TI2等的函數(shù):

TI1TI2對應(yīng)編碼器的A、B兩相輸入信號。

TI1FP1TI2FP2 是進行輸入濾波器和極性選擇后 TI1 和 TI2 的信號,如果不進行濾波和反相,則 TI1FP1=TI1,TI2FP2=TI2。


從上面的SMCR寄存器的功能介紹可知,選擇編碼器接口模式時:

如果計數(shù)器僅在 TI2 邊沿處計數(shù),在 TIMx_SMCR 寄存器中寫入 SMS=001

如果計數(shù)器僅在 TI1 邊沿處計數(shù),寫入 SMS=010

如果計數(shù)器在 TI1 和 TI2 邊沿處均計數(shù),則寫入 SMS=011


定時器的編碼器模式根據(jù)兩個輸入的信號轉(zhuǎn)換序列,產(chǎn)生計數(shù)脈沖方向信號。根據(jù)該信號轉(zhuǎn)換序列,計數(shù)器相應(yīng)遞增或遞減計數(shù),同時硬件對 TIMx_CR1 寄存器的DIR位進行相應(yīng)修改。任何輸入(TI1 或 TI2)發(fā)生信號轉(zhuǎn)換時,都會計算 DIR 位。

2.2 CCER寄存器配置極性

通過編程 TIMx_CCER 寄存器的 CC1P 和 CC2P 位,可以選擇 TI1 和 TI2 極性。實際上就是設(shè)置TIxFP1 是否與TIx反相,來設(shè)置正轉(zhuǎn)時是向下計數(shù)還是向下計數(shù)。

  • 位 15、11、7、3 CCxNP:捕獲 /比較x 輸出極性 (Capture/Comparex output Polarity)

  • 位 14、10、6、2 保留,必須保持復(fù)位值

  • 位 13、9、5、1 ?CCxP:捕獲 /比較x 輸出極性 (Capture/Comparex output Polarity)。

    • 00:非反相/上升沿觸發(fā)電路對 TIxFP1 上升沿敏感(在復(fù)位模式、外部時鐘模式或觸發(fā)模式下執(zhí)行捕獲或觸發(fā)操作), ? ? TIxFP1 未反相 (在門控模式或編碼器模式下執(zhí)行觸發(fā)操作)。

    • 01:反相/下降沿觸發(fā) 電路對 TIxFP1 下降沿敏感 (在復(fù)位模式、外部時鐘模式或觸發(fā)模式下執(zhí)行捕獲或觸發(fā)操作), TIxFP1 反相 (在門控模式或編碼器模式下執(zhí)行觸發(fā)操作)。

    • 10:保留,不使用此配置。

    • 11:非反相/上升沿和下降沿均觸發(fā) 電路對 TIxFP1 上升沿和下降沿都敏感(在復(fù)位模式、外部時鐘模式或觸發(fā)模式下執(zhí)行捕獲或觸發(fā)操作),TIxFP1 未反相(在門控模式下執(zhí)行觸發(fā)操作)。編碼器模式下不得使用此配置!!!。

    • 0:OCx 高電平有效

    • 1:OCx低電平有效

    • CCx 通道配置為輸出:

    • CCx 通道配置為輸入

      CCxNP/CCxP 位可針對觸發(fā)或捕獲操作選擇 TI1FP1 和 TI2FP1 的極性。

  • 位 12、8、4、0 ?CCxE:捕獲 /比較 x 輸出使能 (Capture/Comparex output enable)

注:在編碼器模式下,極性的作用是設(shè)置TIxFP1 是否反相,不要被”上升沿敏感“誤導(dǎo)為是只捕獲上升沿信號!

”上升沿敏感“是在非編碼器模式下的功能。所以,編碼模式下,只能配置為0001。

另一方面來看,編碼器模式下,只能通過SMCR的模式設(shè)置倍頻,要么是2倍頻,要么是4倍頻,貌似不能設(shè)置1倍頻(只對1個通道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計數(shù))。

2.3 CCMR寄存器配濾波參數(shù)

如果需要,通過配置CCMR寄存器的IC1F與IC2F,還可以對編碼器輸入信號進行濾波配置:

這些寄存器的說明在上篇文章已有介紹,這里不再展開。

3 計數(shù)方向?qū)φ毡斫庾x

編碼器模式下,計數(shù)器的計數(shù)方向(遞增計數(shù)還是遞減計數(shù))會根據(jù)增量編碼器的速度和方向自動進行修改,因此,其計數(shù)值始終表示編碼器的位置。計數(shù)方向?qū)?yīng)于所連傳感器的旋轉(zhuǎn)方向。下表匯總了可能的組合(假設(shè) TI1 和 TI2 不同時切換)。

注:STM32 的編碼器接口在計數(shù)的時候,并不是單純采集某一通道信號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而是需要綜合另一個通道信號的電平。(通俗的講就是,使用編碼器接口時,編碼器的兩個輸入通道A與通道B都需要進行電路連接!??!,雖然你設(shè)置了僅在某一個通道上計數(shù),但這個通道的計數(shù)時機需要參考另一路通道的信號)表中“相反信號的電平”指的就是在計數(shù)的時候所參考的另一個通道信號的電平,這些電平?jīng)Q定了計數(shù)器的計數(shù)方向。

3.1 僅在TI1處計數(shù)

這里的僅在TI1處計數(shù),就是僅統(tǒng)計編碼器的通道A的信號跳變,先以電機正轉(zhuǎn)為例:

注:以下的介紹中,“通道A“代表TI1,“通道B“代表TI2。

3.1.1 電機正轉(zhuǎn)(向上計數(shù))

假定電機正轉(zhuǎn)時,編碼的通道A的信號比通道B提前1/4個周期(也即相位提前90度),在通道A的上升沿與下降沿均計數(shù)(如下圖TI1波形中的綠色和紅色箭頭),因為計數(shù)的方向代表的電機轉(zhuǎn)動的方向,所以,在正轉(zhuǎn)的情況下:

  • 通道A上升沿,通道B為低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 通道A下降沿,通道B為高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3.1.2 電機反轉(zhuǎn)(向下計數(shù))

反轉(zhuǎn)的情況,編碼的通道A的信號比通道B滯后1/4個周期:

  • 通道A下降沿,通道B為低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反轉(zhuǎn)

  • 通道A上升沿,通道B為高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反轉(zhuǎn)


3.2 僅在TI2處計數(shù)

僅在TI2處計數(shù),就是僅統(tǒng)計編碼器的通道B的信號跳變,同樣可以分為正轉(zhuǎn)和反轉(zhuǎn)兩種情況,具體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參考上面的”僅在TI1處計數(shù)“自行分析,實際上通道A與通道B從自身來說功能是等價的。

3.3 在TI1與TI2處均計數(shù)

在TI1與TI2處均計數(shù),就是講編碼器的通道A與通道B的信號均統(tǒng)計并進行計數(shù),這樣可以提高計數(shù)頻率,實現(xiàn)倍頻。

這里還以電機正轉(zhuǎn)為例*

觀察下圖,編碼器在開始階段可依次捕獲到:通道A上升沿、通道B上升沿、通道A下降沿、通道B下降沿,所以有:

  • 通道A上升沿,通道B為低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 通道B上升沿,通道A為高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 通道A下降沿,通道B為高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 通道B下降沿,通道A為高電平,向上計數(shù),代表電機正轉(zhuǎn)


4 編程實現(xiàn)

4.1 定時器編碼器模式配置

這里使用的通用定時器中的 TIM4,配置定時器最基礎(chǔ)的功能就是要配置時基,使用輸入功能還要配置定時器的GPIO輸入通道

#define ENCODER_TIM_PSC 0 ? ? ? ? ?/*計數(shù)器分頻*/
#define ENCODER_TIM_PERIOD 65535 ? /*計數(shù)器最大值*/
#define CNT_INIT 0 ? ? ? ? ? ? ? ? ?/*計數(shù)器初值*/

void TIM4_ENCODER_Init(void) ? ? ? ? ? ? ? ? ? ? ?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 ? ? ? ? ?/*GPIO*/
TIM_TimeBaseInitTypeDef ?TIM_TimeBaseStruct; /*時基*/
TIM_ICInitTypeDef TIM_ICInitStruct; ? ? ? ? ?/*輸入通道*/
? ?
? ?/*GPIO初始化*/ ? ?
RCC_AHB1PeriphClockCmd(RCC_AHB1Periph_GPIOB, ENABLE); /*使能GPIO時鐘 AHB1*/ ? ? ? ? ? ? ? ? ? ?
GPIO_StructInit(&GPIO_InitStruct); ? ? ? ?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GPIO_Pin_6 | GPIO_Pin_7;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AF; ? ? ? ?/*復(fù)用功能*/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 = GPIO_Speed_100MHz; /*速度100MHz*/
GPIO_InitStruct.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 ? ? ? ?
GPIO_Init(GPIOB, &GPIO_InitStruct);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6,GPIO_AF_TIM4);
GPIO_PinAFConfig(GPIOB,GPIO_PinSource7,GPIO_AF_TIM4);

/*時基初始化*/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4, ENABLE); ? /*使能定時器時鐘 APB1*/
TIM_DeInit(TIM4); ?
TIM_TimeBaseStructInit(&TIM_TimeBaseStruct); ? ?
TIM_TimeBaseStruct.TIM_Prescaler = ENCODER_TIM_PSC; ? ? ? /*預(yù)分頻 */ ? ? ? ?
TIM_TimeBaseStruct.TIM_Period = ENCODER_TIM_PERIOD; ? ? ? /*周期(重裝載值)*/
TIM_TimeBaseStruct.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 ? ?
TIM_TimeBaseStruct.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連續(xù)向上計數(shù)模式*/ ?
TIM_TimeBaseInit(TIM4, &TIM_TimeBaseStruct);

/*編碼器模式配置:同時捕獲通道1與通道2(即4倍頻),極性均為Rising*/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4, TIM_EncoderMode_TI12,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Polarity_Rising);
TIM_ICStructInit(&TIM_ICInitStruct); ? ? ? ?
TIM_ICInitStruct.TIM_ICFilter = 0; ? /*輸入通道的濾波參數(shù)*/
TIM_ICInit(TIM4, &TIM_ICInitStruct); /*輸入通道初始化*/
TIM_SetCounter(TIM4, CNT_INIT); ? ? ?/*CNT設(shè)初值*/
TIM_ClearFlag(TIM4,TIM_IT_Update); ? /*中斷標志清0*/
TIM_ITConfig(TIM4, TIM_IT_Update, ENABLE); /*中斷使能*/
TIM_Cmd(TIM4,ENABLE); ? ? ? ? ? ? ? ?/*使能CR寄存器*/
}

這里將定時器的計數(shù)溢出值設(shè)為65535,即TIM4的計數(shù)最大值(TIM4為16位計數(shù)器)。目的是避免計數(shù)器溢出,簡化后續(xù)的速度計算方式(計數(shù)器器若溢出,在計算轉(zhuǎn)速時,還要將溢出的次數(shù)考慮進去)。

編碼器模式設(shè)置為TIM_EncoderMode_TI12,即兩路信號均計數(shù),實現(xiàn)4倍頻。

編碼器兩個輸入的極性均設(shè)置為TIM_ICPolarity_Rising,即極性不反相。

這里編碼器模式的設(shè)置,調(diào)用了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函數(shù),其內(nèi)部即是對相關(guān)的寄存器進行配置:

void TIM_EncoderInterfaceConfig(TIM_TypeDef* TIMx, uint16_t TIM_EncoderMode, uint16_t TIM_IC1Polarity, uint16_t TIM_IC2Polarity)
{
?uint16_t tmpsmcr = 0;
?uint16_t tmpccmr1 = 0;
?uint16_t tmpccer = 0;
? ?
?/* Check the parameters */
?assert_param(IS_TIM_LIST2_PERIPH(TIMx));
?assert_param(IS_TIM_ENCODER_MODE(TIM_EncoderMode));
?assert_param(IS_TIM_IC_POLARITY(TIM_IC1Polarity));
?assert_param(IS_TIM_IC_POLARITY(TIM_IC2Polarity));

?tmpsmcr = TIMx->SMCR;/* Get the TIMx SMCR register value */
?tmpccmr1 = TIMx->CCMR1; /* Get the TIMx CCMR1 register value */
?tmpccer = TIMx->CCER;/* Get the TIMx CCER register value */
?tmpsmcr &= (uint16_t)~TIM_SMCR_SMS;/* Set the encoder Mode */
?tmpsmcr |= TIM_EncoderMode;

?/* Select the Capture Compare 1 and the Capture Compare 2 as input */
?tmpccmr1 &= ((uint16_t)~TIM_CCMR1_CC1S) & ((uint16_t)~TIM_CCMR1_CC2S);
?tmpccmr1 |= TIM_CCMR1_CC1S_0 | TIM_CCMR1_CC2S_0;

?/* Set the TI1 and the TI2 Polarities */
?tmpccer &= ((uint16_t)~TIM_CCER_CC1P) & ((uint16_t)~TIM_CCER_CC2P);
?tmpccer |= (uint16_t)(TIM_IC1Polarity | (uint16_t)(TIM_IC2Polarity << (uint16_t)4));

?TIMx->SMCR = tmpsmcr; /* 配置數(shù)據(jù)寫入 SMCR 寄存器 */
?TIMx->CCMR1 = tmpccmr1; /* 配置數(shù)據(jù)寫入 CCMR1 寄存器 */
?TIMx->CCER = tmpccer; /* 配置數(shù)據(jù)寫入 CCER 寄存器 */
}



4.2 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速計算

這里使用一款直流減速電機:

  • 減速比是34(即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1圈,電機本身要轉(zhuǎn)34圈)

  • 電機轉(zhuǎn)一圈的物理脈沖數(shù)是11

所以,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1圈時,可以產(chǎn)生的物理脈沖為34*11=374個,又由于編碼器器模式實現(xiàn)了4倍頻計數(shù),所以,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1圈時,定時器可以計數(shù)374×4=1496個。


對于轉(zhuǎn)速的計算,這里使用M法測速(M法測速的具體原理參考之前的文章:),即統(tǒng)計固定時間間隔內(nèi)的編碼器的脈沖數(shù),來計算速度值。

,單位為:轉(zhuǎn)/秒

  • C:編碼器單圈總脈沖數(shù)

  • 每次的統(tǒng)計時間(單位為秒)

  • :該時間內(nèi)統(tǒng)計到的編碼器脈沖數(shù)

比如,對于本次實驗的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1圈時,定時器計數(shù)1496個,即C=1496個,對應(yīng)程序中的TOTAL_RESOLUTION。T0可以選擇100ms,即0.1s。

程序編寫如下,這里通過另外一個定時器7來實現(xiàn)每100ms調(diào)用一次calc_motor_rotate_speed()函數(shù)來進行轉(zhuǎn)速的實時計算,每次使用read_encoder()讀取編碼器器的值后,都將計數(shù)值CNT設(shè)為初始值0,重新開始計數(shù),這樣就可以保證每次讀到的都是上個100ms的計數(shù)值。

另外,這里通過將CNT的uint32類型的計數(shù)值, 轉(zhuǎn)為int16類型,就可以利用正負來區(qū)分上個100ms電機整體的轉(zhuǎn)動方向(正轉(zhuǎn)CNT從0向上計數(shù),轉(zhuǎn)為int16還是正值;反轉(zhuǎn)CNT從0向下計數(shù),會溢出,轉(zhuǎn)為int16就為負數(shù))。

#define ENCODER_RESOLUTION 11 ? ?/*編碼器一圈的物理脈沖數(shù)*/
#define ENCODER_MULTIPLE 4 ? ? ? /*編碼器倍頻,通過定時器的編碼器模式設(shè)置*/
#define MOTOR_REDUCTION_RATIO 34 /*電機的減速比*/
/*電機轉(zhuǎn)一圈總的脈沖數(shù)(定時器能讀到的脈沖數(shù)) = 編碼器物理脈沖數(shù)*編碼器倍頻*電機減速比 */
#define TOTAL_RESOLUTION ( ENCODER_RESOLUTION*ENCODER_MULTIPLE*MOTOR_REDUCTION_RATIO )

// 讀取定時器計數(shù)值
static int read_encoder(void)
{
int encoderNum = 0;
encoderNum = (int)((int16_t)(TIM4->CNT)); /*CNT為uint32, 轉(zhuǎn)為int16*/
TIM_SetCounter(TIM4, CNT_INIT);/*CNT設(shè)初值*/

return encoderNum;
}

//計算電機轉(zhuǎn)速(被另一個定時器每100ms調(diào)用1次)
void calc_motor_rotate_speed()
{
int encoderNum = 0;
float rotateSpeed = 0;

/*讀取編碼器的值,正負代表旋轉(zhuǎn)方向*/
encoderNum = read_encoder();
/* 轉(zhuǎn)速(1秒鐘轉(zhuǎn)多少圈)=單位時間內(nèi)的計數(shù)值/總分辨率*時間系數(shù) */
rotateSpeed = (float)encoderNum/TOTAL_RESOLUTION*10;

printf("encoder: %d\t speed:%.2f rps\r\n",encoderNum,rotateSpeed);
}

5 實驗演示

通過串口發(fā)送指令,控制另外一個定時器產(chǎn)生指定占空比的PWM來控制電機進行恒速轉(zhuǎn)動,然后測試編碼器讀到的速度值。

視頻中,串口打印的encoder為100ms內(nèi)讀到的編碼器器的計數(shù)值,正負號代表正反轉(zhuǎn),speed為根據(jù)編碼器的計數(shù)值計算的電機輸出軸的轉(zhuǎn)速,單位為圈每秒。

首先是全速正反轉(zhuǎn),轉(zhuǎn)速接近5圈每秒。

然后通過調(diào)整pwm,使得電機轉(zhuǎn)軸轉(zhuǎn)速接近1圈每秒,由于轉(zhuǎn)1圈的脈沖理論上有1496個,現(xiàn)在是每100ms讀一次,所以能讀到149個左右,符合理論值。




電機控制基礎(chǔ)3——定時器編碼器模式使用與轉(zhuǎn)速計算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喀什市| 陈巴尔虎旗| 门源| 桓仁| 莲花县| 博白县| 兴宁市| 深州市| 富民县| 通江县| 万州区| 宁津县| 通州市| 湖北省| 南靖县| 平远县| 中方县| 许昌市| 太白县| 临漳县| 栾城县| 南雄市| 惠安县| 大余县| 扎囊县| 汝城县| 江都市| 靖江市| 来宾市| 乐至县| 乌拉特前旗| 麻江县| 五家渠市| 牟定县| 旌德县| 宜州市| 昌都县| 惠安县| 南投市| 屏东市|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