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收藏用】戰(zhàn)艦世界中埃德加號輕型巡洋艦的數(shù)據(jù)資料

本專欄僅為個人收藏用,并不提供任何游戲指導信息。?


英國皇家海軍1947年巡洋艦計劃ZA方案米諾陶級巡洋艦改型?埃德加(HMS Edgar)
長度:207.54米
寬度:24米
艦體全高:24米
甲板高度:5米
排水量:20616噸
動力:130000匹馬力
最大航速:34節(jié)

右舷側面視角,埃德加是一艘假設米諾陶級輕型巡洋艦得以建造并經(jīng)歷現(xiàn)代化升級改造的輕型火炮巡洋艦,相比米諾陶安裝了額外的一座雙聯(lián)裝152mm高平兩用火炮,同時安裝了相較于其設計的年代“過于先進”的防空武器,在反潛武器方面也是安裝了非常有特色的“地獄邊境”深彈投射裝置。是米諾陶級輕巡洋艦的終極發(fā)展可能結果。

側面視角,埃德加相比起米諾陶裝甲布局更加合理了一些,但是還是在較大口徑的炮彈面前相當危險,仍然可能發(fā)生類似米諾陶遭到重創(chuàng)的可能性。埃德加艦體側面有類似膠囊的物體排列在側舷,或許就是救生艇吧?

艦艏正前方視角,埃德加可以說和米諾陶在艦艏視角差別不算很大,同樣的三座雙聯(lián)裝152mm炮塔,不過由于埃德加的艦體更長一些,所以埃德加的二號炮塔不需要在默認位置翹起炮管。

艦艉正后方視角,埃德加采用了英國海軍艦船傳統(tǒng)的方形艦艉,這種設計使得艦船能夠以更快的速度進行航行。這種方形艦艉也很有可能遭到大口徑炮彈的襲擊而造成重創(chuàng)。?

俯瞰視角,相比起米諾陶,埃德加無疑是在武備方面更進一步。埃德加更像是一艘冷戰(zhàn)時代的巡洋艦,艦艉有供直升機起降的平臺,同時安裝了“地獄邊境”深彈投射裝置,是一艘最為“矛盾”的巡洋艦:即在冷戰(zhàn)導彈時代依然在走著火炮巡洋艦思路。


武器裝備:
主要火炮配置:
50倍徑Mk.V型QF152mm高平兩用火炮(搭載在六座雙聯(lián)裝Mk.XXVI型炮塔中)
該主炮能夠在短時間內連續(xù)齊射三次,同時提升穿甲炮彈的穿深和威力,并進入較長時間的裝填狀態(tài)?

防空火力配置:
62倍徑奧托-梅萊拉緊湊型76.2mm高平兩用艦炮(搭載在八座單裝炮座中)

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是意大利奧托梅萊拉公司研制生產(chǎn)的海軍艦炮,由于該艦炮射速高,體積緊湊,適合在中小型艦艇上使用,且同時兼顧防空,反導和對陸攻擊能力,被各國海軍廣泛使用的艦炮。
奧托·梅萊拉76mm艦炮的射速高達每分鐘120發(fā),全自動電腦操作機炮,也可以由炮手遙控操作,可作為近距反導、防空、打擊水面艦艇以及岸轟火力支援等多元化目標使用。由于在設計時已考慮小型艦艇安裝的要素,因此重量與后坐力控制在護衛(wèi)艦或是巡邏艇大小的小型艦艇可承受的范圍,加上冷戰(zhàn)時期主要國家并未開發(fā)出適合的防空用速射炮,因此奧托·梅萊拉76 mm艦炮成為西方世界船艦防空火炮的唯一選擇,大受歡迎,有53個國家的海軍使用。

魚雷武裝配置:
四座四聯(lián)裝533mm QR Mk?II型魚雷發(fā)射管(搭載533mm Mk?IXM型魚雷)
該魚雷發(fā)射管能單管逐一發(fā)射魚雷

值得一提的是,埃德加采用了獨特的反潛深彈發(fā)射方式,這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地獄邊境(Limbo)”反潛迫擊炮。該迫擊炮能將180公斤深彈發(fā)射到400米之外。它與聲吶系統(tǒng)連接,目標進入射程可按指令自動開火,比傳統(tǒng)深彈發(fā)射器效能提高9倍。1982年馬島戰(zhàn)爭中,英軍就用這種反潛武器對付阿根廷海軍潛艇。






實戰(zhàn)演習中的記錄







米諾陶級輕巡洋艦屬于英國戰(zhàn)后巡洋艦的建造計劃——1947年巡洋艦計劃-方案ZA。原本計劃在1951年至1953年期間,每年建造2艘本級巡洋艦(共六艘),每艘需要3年的建造時間。然而,由于缺乏預算,且英國海軍的優(yōu)先事項轉變?yōu)榻ㄔ旌娇漳概?、發(fā)展反潛部隊相關設備,所以這些計劃從未付諸實現(xiàn)。
米諾陶級巡洋艦設計工程的基本構想是,借助美國的技術及武器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一艘可與伍斯特級巡洋艦相媲美的艦艇。然而,英國人最終發(fā)現(xiàn)米諾陶的152mm火炮不能使用美國的彈藥,而且美國的雙聯(lián)裝76mm高炮無法安裝在35噸重的英制炮塔上。除此之外,炮塔下艙室還裝有一個自動彈藥補給裝置,而僅14噸重的美制炮塔并沒有備有類似的自動裝置。事實上,英制炮塔的射速為美制炮塔的兩倍。與伍斯特級一樣,這艘艦艇主要旨在用于對抗敵方航空武力,并擊退敵方輕型艦艇部隊的攻擊。不過,這艘艦艇搭載了有魚雷發(fā)射器,但并未配備艦載機。?

工程師在二戰(zhàn)期間開始設計主炮,但直至1949年才完成設計。這是152mm炮首次搭載殼分裝裝填系統(tǒng),而非使用傳統(tǒng)的分裝裝填系統(tǒng)。以前使用的分裝裝填系統(tǒng),要將彈藥裝到絲綢粉袋或粉罐,然后再裝填至火炮中;而在新系統(tǒng)中,彈藥則是裝在金屬殼中,如此一來,能有助于提升發(fā)射的速度。在進一步研發(fā)炮座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許多與液壓驅動裝置有關的問題,這些裝置正是炮塔操作自動化和彈藥補給控制的基礎。
雖然該級艦的建造計劃被取消,但為之設計的雙聯(lián)裝152mm高平兩用主炮和雙聯(lián)裝76.2mm高炮武器系統(tǒng)被搭載于1960年代早期完成的虎級巡洋艦中。

埃德加的命名來自英國按照中世紀國王命名規(guī)則所命名,歷史上采取此命名的是是在1900-1921 年皇家海軍9艘一等裝甲巡洋艦的首艦。這艘船的名字是為了紀念10世紀的英格蘭國王,和平者埃德加。然而,自從17 世紀以來還有5艘同名的巡洋艦前輩。海軍部在1920年代之后并沒有忘記這個名字,但后來建造的另外2艘埃德加號并不走運:一艘在1944年開建的航空母艦在滑道上被重新命名,而一艘巡洋艦的訂單在1946年被取消。
(埃德加一世(古英語:ēadgār;943年8月7日-975年7月8日),也被稱為和平者埃德加、和平者。為英格蘭國王(959年-975年)。是埃德蒙一世的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