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寫一些有的沒的(1)
把這玩意兒放到專欄里可能不太配。畢竟只是我的內心獨白,沒什么營養(yǎng)。但是我還是希望分享我自己的故事(盡管聽起來很扯就是了)。而我要分享的,其實就是我的高中生涯的。
引出這個獨白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我的昵稱是這個?我姐姐是哪來的?一次元又是哪兒?】
這個問題在兩年前我看海綿寶寶直播的時候有觀眾問過我,甚至很多主播包括游客也問過我:一次元是哪?條形碼咩?
事實是:【我是獨生女,米有姐姐。一次元指文字世界。】
換而言之:【我在自己的文字世界里構想出了自己有個姐姐。】
這要追溯到我至今為止最動蕩的2016-2017年兩年。
之前因病休學的我嘗試在初中考出點成績,然而事與愿違。
2016年,已經對中考不抱任何希望的我“不負自己期望”地考砸了,只進了一個只排進市前50%的區(qū)重點高中。
后半年原本狀態(tài)恢復地還不錯,甚至收獲了段看似真切的羅曼史。
遺憾的是,由于自己的任性,疏忽和諸多原因。2017年2月,羅曼史也走到了終點。我在心灰意冷之余希望用相對和睦的家庭氛圍給自己療傷。禍不單行的是:也就是在那一年三月,家庭出現了危機,一來就是又一年。
這一年可以說是我成年之前最痛苦的一年了。自己的學習狀態(tài)就一股生化奇兵的美式頹廢風;白天上學被同學或關心或吐槽地提及我分手的事兒(還得被班里各種男女朋友的親親我我攪和得卑微心肆起);晚上回家基本就是在戰(zhàn)火中瑟瑟發(fā)抖。至于我,兩邊都哄都勸成了常態(tài)。
終于,2017年6月底,我拿著倒退30名的成績單出現在了家門口,一邊大吼一邊祈求“?;稹薄?/p>
爸媽是知書達禮里的人,他們沒有責怪我成績下降,也承認了他們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反觀我當時,已經不愿相信他們了。
6月底到7月初這幾天,我只想做一件事:能不能暫且從這些繁雜的“瓜田”里逃避開去?
從來不愿意入二次元坑的我第一次苦苦尋覓一部治愈搞笑的戀愛番。
很巧的是,我找到的第一部番叫《姐姐來了》。
看完了全部13集以后,我感覺眼里放光:一香的過分熱情和可愛的一面觸動到了我內心。我感覺每一幕都像在細細撫慰自己許久得不到治療的創(chuàng)傷。
第一次看完番的我對自己說:“你戀姐嗎?”
當時的我毫不遲疑地回答:“現在看起來是咯”
從此我就自作主張地給自己貼了張小標簽,叫“sister complex”患者(姐控患者)
于是為了收藏這部番,我注冊了嗶哩嗶哩的賬號。
寫昵稱的時候,自己滿腦子都是一香萌萌的三角嘴,滿腦子都是一香對阿朋中二的寵愛。
我有問你自己:“我會不會也有機會云一個姐姐呢?就像一香這樣的?”
我回答:“機會可以自己撈”
我問“怎么撈?”
我回答:“寫文吧,只寫給自己看的那種。”
我認為:文字世界應該是一次元
于是我的昵稱變成了:我姐姐在一次元。
換而言之:【我走上了一條在虛擬世界里找自己夢中情人的路】
我對自己說:
“自己回歸單身沒關系,自己寫文云一云羅曼史”
“家里又有沖突沒關系,自己寫文避一避爭吵聲”
“成績跌入低谷沒關系,自己寫文修一修壞心態(tài)”
講到這兒可能我的故事已經開始變得荒誕無奇或者滑稽可笑了。
但也許(2)的故事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吧。誰知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