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倒計時5天,延期碩士學習日記,8月13日,是耐耐的小時光~
一、學習筆記——背書方法整合:
·背書邏輯:
1、背書背不進去的原因(沒有動腦子背書+沒有行成知識的聯(lián)系)
2、我們背書的核心思想(背意思而不是背句子)
3、我們高效背書方法(關鍵詞背書法+框架背書法)
4、背書的一些注意點和小技巧。
·背書核心:
首先要有:關鍵詞+框架意識。(偏理解型的學科)
把書本翻到目錄,把目錄上的大標題一個個的列到白紙上,找那種大一點的紙張,A4啊,一個個列好,再細分出小標題,空出足夠的距離來留著寫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這些標題靠腦海的回憶一級一級分別寫出每一章節(jié)每一個教學點的重點,再次根據(jù)重點把所涉及的公式、要點列出。
一定要靠自己腦子的回憶,不要先翻書,能寫一點是一點,一本書都回憶結束再翻開書本對照,當然,如果你沒學到的部分就不用列了。
其次,純記憶型學科。
比如說法條的背誦??梢再I很多各種顏色的熒光筆,然后把書本里每一條要記憶背誦的知識點都涂上顏色,看第一遍書的時候把自己想畫下來覺得是重點、要背的用個黃色或綠色啥的全部畫下來,看第二遍的時候就換一個顏色,比如說藍色或紅色,直到紅橙黃綠藍靛紫全部涂完我覺得題主一定整本書都會背了呢,說不定還可以畫個彩虹在書上呢。
輔助方法是把法條抄下來裁成小紙條,想貼哪里貼哪里~
最后,掃題,
針對考證型學科。題海戰(zhàn)術最有效啦沒辦法(攤手。。。)對于各種各樣的考證型學科,目前來講我覺得試用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先掃題后看書。
之前考會從和初會的時候就是書都沒碰就先開始做題目,一整套做下來會清晰的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哪里不會呀,哪里記得不清楚呀,之后對照式看書,然后再次做題目、總結哪里不會、看書,重復10~20次不等。
·記憶過程,從眼熟到熟識的大致走向:
1、 能認出這個單詞、能讀出來、能拼出來;
2、知道它的常用含義、其他及衍生含義;
3、知道這個詞在不同句型、固定搭配中變換方式、該詞的其他形態(tài)(及使用場景)、它的近義詞(區(qū)別點是什么)和反義詞(具體反的是哪個含義)……
·記憶小貼士:
1、復述記憶法:第一,梳理。第二,復述。第三,回憶。
(1)梳理方法:第一,分塊,第二,穿線,第三,定點。
①分塊方法:第一個方法,按照對比關系;第二個方法,按照同一屬性來記;第三個,按照邏輯去分。
②穿線方法:首先,你要從底層邏輯出發(fā),去理解一下。第二點,就是我們要找出表達邏輯,然后認可這個表達邏輯。第三步,就是我們要學會去創(chuàng)造一個邏輯,去結合自己的實際經(jīng)驗。
③定點方法:就是把你需要記的內(nèi)容濃縮為關鍵詞。
(2)復述方法:第一個要求,是一定要把書放下,看著書永遠都記不下來。第二點,就是要有儀式感。找完全不懂的人,給她講明白。第三點,就是如果你忘了,講不下去了,你要做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從頭開始,第二件事情,你從哪斷了,拿一個筆把它圈下來,這個點就叫斷點,一定要記下來,你也不要直接接第 6 點,你要從頭到尾順下來,讓斷點給接上才可以。
復述的時候,如果忘記了,要從頭再來,記錄斷點,特別記憶。
(3)回憶——提?。ㄖ攸c,反復)
第一種,順序提取。按章節(jié)、按先后順序,反復提取。
第二種,亂序提取。把前面內(nèi)容打亂,再提取。在順序提取的基礎上,反復多次亂序,隨便從哪個點開始提取信息都可以,三次左右基本搞定。
亂序可以是試題,要求做簡答題而不是選擇題。
亂序記憶要與搭框架+關鍵詞聯(lián)系起來,共同使用。
第三,間隔時間。根據(jù)考試倒推復習時間,建議六個月考試,第一次學習后3-5周,要復習一次。
二、學習日記

今天目標√:
背單詞背+考,復習163+81+60(? ?? ? )
畫點什么(? ??? ? )
學期強國打卡(? ??? ? )
寫論文-梳理已完成材料-(? ??? ?)
寫論文-重訂骨架(? ?? ?)
看-背書方法整理? (? ??? ? )
梳理-教學理論四章知識點? (? ?? ?)
運動 一一丟丟-(? ??? ? )
處理雜事123? ?(? ??? )
三、今日分享:
人的一生,真的非常短暫。
人的成長,也真的非常緩慢。還容易曲折出錯。
世俗的聲音,不理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畢竟,堅持,從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
在可以做的年紀,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畢竟,天災人禍,可能發(fā)生在每個人身上。
誰也不知道每天會變成什么樣……也許更壞,也許更好。
我們能做的太有限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努力爭取吧。加油奮進!
行動起來才能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