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中國人慢性疾病根本病因
大家好,我是營養(yǎng)調(diào)理師空谷阿亮,今天的主題是:導致中國人慢性疾病根本病因,
現(xiàn)在進入主題:
醫(yī)生們通常習慣上把心血管疾病的問題歸罪于多吃肉、蛋、奶,而糖尿病的問題歸罪于多吃甜的水果,而對于癌癥,則歸罪于遺傳或者不知名的因素,而我要提醒世人一個顯而易見卻很少人注意的問題,那就是:食用精致的米、面是中國人易患各種疾病的一個關鍵因素。
至今為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患上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癥,以及其他的慢性疾病。撇開運動、心理、環(huán)境的因素不談,在飲食上,真正出現(xiàn)的問題是什么?
重點提示
主要導致血液黏度
升高而引發(fā)心血管疾
病的并不是肉類、油脂
和膽固醇,而是米飯和
面條。
其實,我們的父母親,生活的整個時代里,他們從小不但有運動,而且有勞動,他們的大部分生存的時間里,環(huán)境還沒有惡化,他們心理上的負擔也比我們這一代簡單一些,他們真正的問題就在食物的結構上。
比如,年輕的時候,他們正逢國家貧窮,其實根本就吃不起肉;稍微富裕一點的時候,買的肉,大部分都是給我們這些孩子吃了;現(xiàn)在到了晚年,剛想吃一點,醫(yī)生又說因為年齡所以不能吃了!他們一生就沒有吃多少肉,他們的心血管疾病為何說是吃肉引起的呢?對于蛋和奶,情況也完全一樣。
那么,檢討一下他們的飲食吧,我們終于發(fā)現(xiàn)一個在眼皮底下發(fā)生的可怕的事實,那就是,他們60多年的生活里,整個食物的結構。幾乎全部是米飯、面條,這些大量的淀粉——糖的來源!而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都嚴重缺乏。
所以主要導致血液黏度升高而引發(fā)心血管疾病的并不是肉類油脂和膽固醇,而是米飯和面條。
中國一直是個以米飯、面食為主食的國家,這樣的習慣日益變成健康的殺手。社會發(fā)生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1980年以前,人們主要從事重體力活動為主的勞動,使身體需要大量的、快速的熱量來源,廉價的白米飯就成了人們的主食。
1980年以后,許多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轉變,吃完飯不是站著就是坐著,運動和勞動的時間大減少,熱量的需求發(fā)生巨大的改變。時至今日,這種現(xiàn)象日趨明顯。
汽車的推廣、電梯的運用、各種便捷的工具大大減輕了人們的體力負擔而加重了腦力、心力的負擔。勞動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人體對所需要的食物營養(yǎng)素的數(shù)量、搭配及品質(zhì)的要求發(fā)生改變。遺憾的是,許多醫(yī)生和營養(yǎng)專家們,都一成不變地嘮叨著早已過時并成為有害的飲食習慣,而不根據(jù)新的變化提出適合現(xiàn)代人生活方式的營養(yǎng)建議。
重點提示
中國人愛吃的白米
飯、白面條、白面白
饅頭、糖,都應該退出
餐桌。換成地瓜、玉米、
土豆、芋頭、山藥、甜
菜、花生。
把米飯和面食當作主食,帶來了大量的糖和熱量,同時,消耗了寶貴的消化酵素,是各種慢性疾病和衰老蔓延的一個關鍵因素。
很多人慕名而來,也許是通過“空谷阿亮”這四個字,在網(wǎng)上找到我,竟然十分興奮的說:全網(wǎng)查找“空谷阿亮”這四個字的結果,竟然全網(wǎng)都是您。非常激動并且迫不及待的提出各自健康問題,空谷阿亮也非常高興可以為大家答疑解惑。只是健康問題,需要自己承擔健康第一責任人,自己主動長期學習,健康需要理念,也就是把原先導致自己疾病的舊理念,改變成,目前你正聽帶的新理念,這是讓你走向健康的國際性的前沿理念,理念的形成需要時間,也需要認同后,就嚴格要求自己執(zhí)行,需要行動。
好了,本次健康知識,暫時分享到這里
空谷阿亮每天會通過線上,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課堂,歡迎大家學習,期間,會安排答疑解惑,希望可以解除您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