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味道是什么?《一人之下》漫畫 618話解析
寫在開頭
大家好,我是婺江墨客,這一話雖然劇情不長,但是卻險些成為碧蓮小隊在納森篇的告別演出。陸玲瓏中槍重傷,李慕玄情緒失控,理智達人張楚嵐評估出自身水準,名錄高層“嫉妒”反水破局,不論是已經(jīng)無力再戰(zhàn)的玲瓏,還是嫉妒反水破局,這一場戰(zhàn)斗即便貝希摩斯全滅,各種客觀條件都已經(jīng)大變。以咱“理智張”的一貫作風,在墨客看來,這場本就以“幫老爺子出氣”為動機的搗亂之旅,會在李慕玄對陸家的愧疚之情,這種更強烈的情緒死結(jié)下無疾而終,下一步勸說李慕玄認清現(xiàn)實,知難而退,或者改變策略,避免硬剛,恐怕才是最“適合”當前所有人情緒出口的正確選擇。

我們先來看看這場遭遇戰(zhàn)給他們帶來的變化吧。
變數(shù):告別演出
變數(shù)1:對于李慕玄來說,這一戰(zhàn)他們以有心算無心,在有著偷襲近身肉搏的先發(fā)優(yōu)勢之下,但仍舊差點全軍覆沒,陸玲瓏還因此中槍受傷。哪怕老李頭想“出氣”的氣性再大,他也不得不認清當前的納森島之戰(zhàn),已經(jīng)不是他這種老牌異人所能涉足的。
客觀現(xiàn)實上,現(xiàn)代武器的威力能讓懷特心有余悸,也能夠打臉李慕玄。
而主觀情緒上,故人之后因為保護他受傷,生死未卜,本就對陸家人心有愧疚的老李頭,恐怕也很難在情緒上繼續(xù)“任性”下去。

變數(shù)2:對于陸家兄妹來說,幫李慕玄出氣是承諾,一諾千金的陸家人在達成目標之前不會妥協(xié),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這對兄妹同樣感情極深,陸玲瓏的中槍顯然已經(jīng)失去了戰(zhàn)斗能力,陸琳的情緒必然爆發(fā),下一步如果繼續(xù)帶著重傷的陸玲瓏摻和下去,想必陸琳說什么也不會同意,但是把人留下會更危險,唯有撤離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變數(shù)3:對于張楚嵐來說,通過和這兩個小boss劍客的對抗,理智如他已經(jīng)對自身實力以及幫李慕玄出氣這件事,有了相當明確的認知。
硬剛是不可能硬剛的。
就像當初從尸魔涂君房手中救出陸玲瓏和枳瑾花那次,在不可力敵的情況下,他所能做的必然不會是任由老李“發(fā)泄出氣”式的繼續(xù)襲擊貝希摩斯小隊,低調(diào)潛伏搞事或者知難而退都是可行的,但唯獨不能和貝希摩斯或者其他異勢力繼續(xù)發(fā)生直接沖突。

變數(shù)4:對于嫉妒來說,他對陸玲瓏這個“特殊的眷屬”顯然無比上心,甚至不惜冒險反水偷襲。雖然目前墨客尚不能確定嫉妒或者名錄組織對待陸玲瓏的真實態(tài)度,但是卻可以從他反水的態(tài)度上,確定兩點:
1、嫉妒或者名錄組織絕對不會容許貝希摩斯得到名錄組織的任何成員,哪怕此刻不出手,他也會在后面的行動中出手。從嫉妒滅口惡病這件事上就已經(jīng)證明,哪怕是逃離名錄的叛徒,他們也不會允許惡病落入貝希摩斯的手中。

2、嫉妒或者名錄組織對于“一般的眷屬”是不在乎死活的,更不用說還要冒險被貝希摩斯高層發(fā)現(xiàn)“嫉妒”參與到了納森島事件中。但陸玲瓏顯然并非屬于“一般眷屬”的范疇,她有“角”,有著和嫉妒相同的“角”,這就證明了,至少目前在嫉妒的眼中,陸玲瓏這個極為特殊的個體,極有可能是屬于“有名字”的高級存在。如果,嫉妒的猜想確定,那么陸玲瓏的價值就遠遠大于“一般眷屬”,因為“有角”的陸玲瓏甚至可以是與“嫉妒”(七宗罪之一)擁有同等價值的存在。

因此,從目前的劇情看來,陸玲瓏中槍重傷事件,直接導致了嫉妒反水屠殺貝希摩斯的狙擊手,再不出手,陸玲瓏必然會涼。而張楚嵐小隊雖然暫時脫離了危險,但最能打的李慕玄在硬抗了數(shù)十發(fā)反器材子彈后,估計已無再戰(zhàn)之力;陸玲瓏重傷昏迷,不但無法繼續(xù)接下來的行動,而且由于她所中的是反器材子彈,即便陸玲瓏變異的身體非常強壯,也急需救治。而嫉妒的立場目前難以判斷,單論戰(zhàn)力,不論他是要搶走還是殺死陸玲瓏,單憑寶嵐琳三人都是難以對抗的,嫉妒顯然更不會允許陸玲瓏繼續(xù)摻和李慕玄的“出氣行動”。

味道的本質(zhì):氛圍感
張楚嵐在與貝希摩斯的這兩位刀客對決時,又一次提起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味道
而在墨客看來,這種寶兒姐口中的味道,其實有這一個比較現(xiàn)代的叫法:“氛圍感”。殺氣,其本質(zhì)上也是一種氛圍感。

氛圍感的根源:情緒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沒有這種經(jīng)歷,當你進入一個房間,明明所有人都沒有在說話,但是你的直覺告訴你,這個屋子里人剛剛吵過架或者心情很好。這種直覺的根據(jù)就是來自這個房間里彌漫的氛圍感,而這種氛圍感能夠告訴你在場中人的情緒狀態(tài)。在平時的生活中,人的許多行為、情緒反應(yīng)和思維是習慣化了的,往往在人還沒有意識到就做出了反應(yīng),呼吸的急緩、肌肉的松緊、心跳的快慢等等,人在當下的情緒狀態(tài)都會通過軀體的各種指標反應(yīng)被他人解讀出來。

在心理學的領(lǐng)域當中,其實有一個叫微表情學的分支,微表情學其實就是研究人類的微表情和行為習慣等等,學習如何去推測人類的內(nèi)心。人類的情緒表達往往都是會通過做一些表情才能把內(nèi)心感受表達給對方看,所謂喜怒形于色,但在人們做的不同表情之間,或是在某個表情里,臉部卻會“泄露”出其它的信息。

漫畫中的肖哥就是一位微表情解讀大師,他甚至能夠通過他人長期微表情所積累呈現(xiàn)的面部特征,從而推斷一個人的真實性格狀態(tài)。這一點,在中國古代也被稱為相面。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個性、心思與作為都是可以通過面部特征表現(xiàn)出來。這里的“相”不是指一時相貌的改變,而必須從長期的角度來理解。

除了表情之外,人的情緒還會通過五臟六腑甚至皮膚毛發(fā)透露信息。古代先輩們在創(chuàng)造成語時其實早就留下了玄機,因羞愧到極點會“惱羞成怒”,難過時會“撕心裂肺”,焦慮時會“腹熱心煎”。在古代中醫(yī)觀念中,當人產(chǎn)生喜、怒、哀、樂等情緒波動時,對應(yīng)著身體內(nèi)部不同器官也會產(chǎn)生相應(yīng)的感受。
在PNAS 《美國科學院院報》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研究人員招募了 701 個志愿者,讓他們想象自己正在經(jīng)歷某種情緒時的感受,然后在一張身體的空白輪廓圖上標出哪些部位的感受被增強了,哪些部位的感受被減弱了。隨后,為了讓情緒感受更加接近真實情景,還增添了一系列和情緒相關(guān)的詞語、故事、視頻和面部表情。同時又擴大了樣本范圍,共有1026 個人參與實驗。

實驗結(jié)果表明,無論是歐洲人還是亞洲人,在情緒的身體感受上都有著驚人的一致。比如憤怒感主要在頭和手,焦慮主要在胸部,悲傷聚集在胸部和頭部。中醫(yī)經(jīng)典《素問·舉痛論》中有云:“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jié)”?!?span id="s0sssss00s" class="nolink">靈樞.本神》中則記載了:“肝氣虛則恐,實則怒?!?/p>
這些由情緒影響的身體變化,則會通過人的身體充分反映出來,甚至可以說是能夠明顯的在外部被他人感知到,比如中醫(yī)中著名的“望診”便可以通過觀察對方的目光神態(tài)、面部表情、形體動作、語言氣息、反應(yīng)能力等信息,從而判斷一個人身體的長期隱疾。

特殊的氛圍感:殺氣
殺氣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情緒氛圍感。不僅人有此感覺,動物也如此。不管物種是否相同,只要它們互相對望一下,便會有一只屈服、畏懼于另一只。有時當目光觸碰到一個陌生人,便能從眼神知曉其的為人,品性、來者善否。有的人在你面前站著,你便能感到他是個“惡爺”野蠻人。
這一點黃四郎老同志深有感觸。

殺氣其實說到底,就是動物之間在攻擊對方時候所發(fā)出來的一種信號。人類過于長久的脫離自然,這種感覺慢慢弱化,但是沒有消失,那些戰(zhàn)場上活下來的老兵往往就能感覺到對面是否有埋伏的敵人,或是那些一輩子都生活在森林里面打獵的獵人,這些長久穿越生死的人,就能夠慢慢的激發(fā)這種氣場。

而在漫畫中,這種殺氣是可以鍛煉的,甚至是可以消弭的。因為過度強烈的殺氣甚至還沒有出手就已經(jīng)暴露了自身的存在,而專業(yè)的殺手則可以通過淡化對生死的情緒反應(yīng),降低甚至消除自身所產(chǎn)生的殺氣,也就是當殺意變得和吃法喝水一樣,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殺氣了。
對于控制殺氣,并不是說一定要像唐門或者寶兒姐那樣,把殺氣徹底消弭才是正確的修行方式,也可以利用殺氣增強自身的手段,比如陸瑾老爺子引導殺意,從而避免被十二勞情陣催動其他情緒影響自身,也比如老天師的殺氣可以凝練到無比純粹,同樣是不會收到他人的情緒攻擊影響。

說到底,殺氣只是修行人對于自身情緒把控所產(chǎn)生出來的“外物”,如何利用好才是關(guān)鍵。唐門是殺手流派,隱秘潛伏不被人發(fā)現(xiàn)是基本要求,消弭殺氣則必然是他們對于自身殺氣的修行方向。其他門派并沒有潛伏刺殺的需要,則可以利用殺氣增強自身氣勢,甚至轉(zhuǎn)化為力量輔助自身。
但所有的修行方向最終都是修自身,殊途同歸,殺氣終歸還是“外物”。當修行者看淡生死甚至跨越生死之后,自然不會再產(chǎn)生殺意的本源:情緒。
人不會因為要拉開易拉罐而產(chǎn)生殺氣,更不會因為吃飯喝水而產(chǎn)生情緒,仔細觀察老天師和寶兒姐在殺人時的狀態(tài),不難發(fā)現(xiàn),他們都不會因為“外物”產(chǎn)生“味道”。
但是,
有慣例就會有例外,除了上述兩種針對自身“情緒”所產(chǎn)生的“氣味”之外,還有一種特例。
消化味道

六庫仙賊的修行者除了夸張的長生和消化一切活物的手段之外,消除自身氣息也是其中一大特點。常人有七情六欲,對應(yīng)的五臟六腑會在情緒的驅(qū)動下散發(fā)出獨特的信息素,嗅覺敏感的人或動物都能夠分辨出來。而動植物因為自身天性自然,并不存在克制自身味道的動機和手段。所以寶兒姐才會說任何生物都會有其自身的氣味。哪怕老馬改頭換面之后,味道依舊不變。

但是六庫仙賊所打造出來的這套“消化系統(tǒng)”不但能夠如巴倫自己所說的那樣,完美的消化分解一切進入身體的活物,從消化自身氣味的角度上來說,六庫仙賊的消化系統(tǒng)也在消解使用者自身的一切“外物影響”。
這種外物影響簡單來說就是進食所產(chǎn)生的附加屬性?!痘茨献印分杏休d:“食水者善游能寒, 食土者無心而慧,食木者多力而,食草者善走而愚,食葉者有絲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氣者神明而壽,食谷者知慧而夭。不食者不死而神。”而六庫仙賊則干脆把所有因“食”所產(chǎn)生的“附加屬性”也都消化了,全部轉(zhuǎn)化為“先天一炁”來進食,所以包括阮豐、巴倫和王國平在內(nèi)的六庫仙賊掌握者,都出現(xiàn)了“食氣者神明而壽”和“不食者不死而神”這兩種特性。

而在現(xiàn)實中,道家修煉手段中著名的“辟谷法”正是這種修行方式的的原型?!妒酚洝ち艉钍兰摇酚浭隽艉顝埩挤A體多病,采用導引、辟谷等術(shù)療疾并習練輕身之功。《漢武帝外傳》載,東漢方士王真“斷谷二百余年,肉色光美,徐行及馬,力兼數(shù)人”?!逗鬂h書·方術(shù)傳》載:“孟節(jié)能含棗核、不食,可至五年十年?!辈苤病掇q道論》載郗儉善辟谷事,謂曾“躬與之寢處”以試之,“絕谷百日,行步起居自若也”。曹操招致的方士群中,甘始、左慈、封君達、魯女生等皆行辟谷術(shù)?!赌鲜贰る[逸傳》載,南岳道士鄧郁“斷谷三十余載,唯以澗水服云母屑,日夜誦《大洞經(jīng)》”,《南史·隱逸傳》載,南岳道士鄧郁“斷谷三十余載,唯以澗水服云母屑,日夜誦《大洞經(jīng)》”。

用現(xiàn)代醫(yī)學的眼光看待辟谷之法,其實這種方法的目的就是在于切斷食物的來源,為體內(nèi)胃,腸道等器官提供重新修正的機會,排除腸道多年積結(jié)的宿便穢氣,凈化血液系統(tǒng),人的身體本就個極為精密的組織,身體的自愈能力往往比許多藥物來的更為有效。

寫在最后
墨客未來幾周可能無法更新了,單位領(lǐng)導安排出差,沒辦法,只能先跟各位告?zhèn)€罪嘍


考據(jù)不易,跪求點贊?。?!關(guān)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