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jīng)中的這5種家教理念,最容易養(yǎng)出有出息的孩子!(越早看到越好)
作為父母,沒有人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沒有人不希望將孩子教養(yǎng)好。
但是現(xiàn)在,在各種紛繁雜亂的教育觀念及方式的干擾下,很多父母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們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中國人濃厚的家庭觀念和根本的教育理念,可以說都來源于《易經(jīng)》。
今天恰逢六一兒童節(jié),我們分享《易經(jīng)》中的5個家庭教育理念,助你培養(yǎng)有出息、有前途的好孩子。
01
龍馬精神—乾坤的教育之道
《易經(jīng)》中有乾坤兩卦。乾是龍,因為乾卦六爻都是龍。
坤是母馬,雖然坤卦爻辭沒有一個馬字,但是卦辭告訴我們,”利牝馬貞”。牝馬就是母馬,不是公馬。

乾坤用在教育方面,就是龍馬精神。
我們教自己的孩子,都是望子成龍,這個當(dāng)然沒有錯,可是還要方法對才行。
其實(shí),龍就是馬,馬就是龍,因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坤中有乾,乾中有坤,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我們現(xiàn)在的教育就是這一環(huán)搞錯了。
如果參透了乾坤兩卦,就會知道,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應(yīng)該是放在心里頭的,不能說出來。
要教育孩子,應(yīng)該先把他當(dāng)馬來培養(yǎng)。把他培養(yǎng)成良馬,有一天他實(shí)力夠了,飛上天去,那就是真正的龍。
如果一開始就把孩子當(dāng)龍培養(yǎng),整天只想飛上天,最后眼高手低,連像馬一樣在地上奔跑馳騁都不會,就是在耽誤他。
02
嚴(yán)父慈母—家教寧嚴(yán)勿寬
《易經(jīng)》里面的家人卦,是一個對我們每一個人都很重要的卦。
它告訴我們,父親要嚴(yán),母親要慈,而且家教一定嚴(yán)。

這是什么道理?
因為母親跟小孩兒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母親很嚴(yán)厲的話,這個小孩兒就會比較可憐。
幸好母親比較慈,小孩子才會放心把心里話告訴母親,母親也能適時給予指導(dǎo)。
所以母親要慈,但是父親一定嚴(yán)。人總要有一個害怕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否則就無法無天了。
父親一般在外面工作,在家里的時間相對要少一些,在孩子心中是有一定距離和畏懼感的,最適合這個嚴(yán)厲的角色。
在家庭教育教育中,父母除了要扮演好各自不同的角色,還要通力合作,讓小孩兒知道,這個家庭是有規(guī)矩的,所以家教一定要嚴(yán)。
寧可嚴(yán)不能寬。因為嚴(yán)了要放松很容易,但松了要緊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03
否極泰來—要從小接受磨煉
《易經(jīng)》有泰否兩卦。
泰在《易經(jīng)》六十四卦里是第十一卦,而否是第十二卦,可見由泰入否太容易了,只有一步之遙;
但是由否入泰卻太難了,因為六十四卦循環(huán)一周,否極才會泰來。

這個道理,如何用在教育孩子身上?
換句話說,一個人小的時候到底是吃點(diǎn)兒苦好,還是有機(jī)會享受好?
西方人主張讓兒童過快樂的日子,中國人不是。
我們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磨煉他,只有這樣他長大以后才會有免疫力,才會有抗壓性,父母就不用替他擔(dān)心了。
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吃好的、穿好的,萬一將來吃不到山珍海味,只能吃糠咽菜的時候,他就很難下咽;
萬一買不起絲綢,讓他穿布衣,他就全身難受。如果小時候穿慣了粗布,將來穿什么都會覺得非常舒服。
所以做父母的要記住,從小就要給孩子提供一些磨煉的機(jī)會。
現(xiàn)在越愉快,越好過日子,不知道挫折是什么,將來一旦碰到什么問題,就會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么化解。
現(xiàn)在越多磨煉,孩子將來處事越有章法,越會有大出息。
04
陰陽結(jié)合—父母要相互配合
《易經(jīng)》講: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道理自然也適用于家教上。
在家庭教育中,父親尊重母親是陰,母親尊重父親是陽,這陰陽一結(jié)合,就完全不一樣了。
小孩兒不聽話的時候,媽媽可以放心地對小孩兒說:”你再不乖,爸爸回來你就該挨打了?!?/p>
爸爸回來,媽媽要偷偷地告訴爸爸今天孩子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讓爸爸去處理。
母親要在子女面前尊重父親,樹立他的權(quán)威;父親要以母親為重,常常告訴小孩兒不能氣媽媽。
小孩兒不敢氣父親,所以父親可以放心地跟孩子說:“你可以氣我,你不可以氣媽媽?!?/p>
而且爸爸還要告訴小孩兒:“媽媽每天那么辛苦,你還這樣惹她,哪一天惹到爸爸不想工作了,專門在家里盯著你,你就該后悔了。”
然而現(xiàn)在的家庭不是這樣,往往媽媽出賣爸爸,爸爸出賣媽媽,家庭也就變成叛逆團(tuán)體,這還得了?怎么會家和萬事興呢?
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命脈,如果不重新搞好,我們的后代就會很危險。
05
損上益下—全力付出必有滿意收獲
《易經(jīng)》序卦傳中講到損益時,說:損而不已,必益。

這就好像否極泰來一樣,損到無可損的時候了,就增益了,因為物極必反,這是必然的。
所以損卦之后,緊接著就是益卦。益,不是損人,而是自損的結(jié)果。損人是不利己的,必須要自損,才會益。
只有損上益下,最終才能互益互惠,這也是一種齊家之法。
孩子小的時候,是父母增益子女;子女長大后,回過頭來去增益父母,兩方都互惠,這個家庭就很美滿。
很多父母,自己再艱苦,也要全力培養(yǎng)自己的子女。有些父母雖然自己不識字,卻從小教育小孩好好學(xué)習(xí),送他去進(jìn)好的大學(xué)。
這就是自損,自損到最后,就會獲益。
怎么獲益呢?小孩爭氣,整個家庭都被別人看得起,就算沒有物質(zhì)上的改善,精神上也會獲得很大的安慰。
何況小孩也是有良心的,看到自己的父母這么艱苦,還全力栽培他,心想有朝一日獲得了成就,一定回來照顧家里面。
同時,他還會擴(kuò)大范圍,照顧?quán)l(xiāng)里,讓父母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有面子。
其實(shí),這就是真正的大孝道。大孝道就是讓父母因為自己而獲得榮譽(yù),這也是整個家庭的大福報。

大家從《易經(jīng)》這個角度去看,就會明白,家庭永遠(yuǎn)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最溫暖的港灣。
我們要先把自己的家顧好,叫作固本。把小孩兒培養(yǎng)好,這是長遠(yuǎn)的。
尤其是,家規(guī)要立起來,小孩兒就知道怎么樣去約束自己,將來才會更有出息。
自己在家里面規(guī)規(guī)矩矩,到外面自然也會以身作則。
這樣我們的社會風(fēng)氣就會越來越好,我們子孫后代的成長環(huán)境也才會越來越好。

本文內(nèi)容:曾教授著述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