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推薦27寸顯示器上4K

發(fā)一下文案:
首先,請大家注意部分信息的時效性,因為幾年后這個視頻所提到的各種問題和弊端可能都不叫事兒了。
22-24寸1080P我們都是開的100%縮放,以它為標準來看。
32寸用2K分辨率可以保證和24寸1080P獲得相同的精細度。
而如果用27寸開4K分辨率,系統(tǒng)默認是150%縮放,換算一下2160P除以1.5,即1440P,也就是和2K顯示相同的內容(DPI相同),只不過更精細(PPI更高)。
比如你在1080P,100%縮放下瀏覽網頁時,它所顯示的界面是100%內容。
而你在4K,100%縮放下瀏覽網頁時,它就可以顯示400%的內容,
或者說你可以同時看4個100%大小的網頁。
但若是你開了200%縮放,那你在4K下就只能瀏覽100%內容的網頁了。
你實際觀看內容并沒有增加,而網頁中的矢量文字當你在推薦視距下觀看時,并不會有明顯的清晰度區(qū)別。
至于圖片、視頻若是本身源清晰度不夠4K的話,那這點分辨率帶來的視覺提升不能說完全沒有,只能說非常有限。
另外雖然48寸4K是相當于4個24寸1080P顯示器拼接,但你不可能用24寸的距離去看48寸的顯示器,你48寸肯定得放得更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PPI小的問題。
那么到了游戲里,高分辨率所帶來的提升確實非常顯著,但它對你配置所帶來的負擔更加顯著。
2K到4K分辨率提升是2.25倍,拋開DLSS3和尚未出世的FSR3,
滿足低-中特效4K60FPS的入門顯卡基本需要3DMARK TIME SPY能跑18800分的6800xt(姑且當非礦),目前售價是3600元。
以這個檔次來看,用18800除2.25,同水平跑2K只需要TIMESPY跑8355分,取能跑9700分的6600XT,價格是1700元。
但我們追求的不是60幀啊,我們要120啊。那么直接拿6800xt的分數(shù)X2,不超頻的話,目前基本上只有4090能達到了。
注意,以上推論并不嚴謹,但大體相差不多,僅供參考。
還一個問題,很多非3A大作的游戲它并不支持UI縮放,你開4K分辨率UI就特別小,你開1080P它又略微的有點糊。
這一點用2K屏筆記本的玩家應該深有體會,反正就是怎么都難受。
很多人擔心分辨率低會“大果粒”,那完全是拿手機的思路看WINDOWS,
首先你根本不會貼臉去用顯示器,更何況MINILED發(fā)熱大還烤臉。
其次WINDOWS很多第三方軟件對高PPI的適配就是差,你開了縮放它就是糊。
所以目前階段,如果要上4K,我推薦至少32寸(150%縮放),最好是42-48寸。
而且32寸2K目前非常便宜,1000左右就能下來,而同水平的32寸4K價格則要翻三倍,如果加miniled價格則要翻5倍。
那么接下來就涉及到目前miniled的背光響應速度、低頻PWM調光、分區(qū)調光調教水平的問題了。
目前鮮有具體的數(shù)據(jù)支持,這個基本上,它就沒法說。
只能說我見到很多人用miniled加上HDR,因其高亮度、高亮度變化導致眼疲勞。
而大家給出的解決方法普遍是關閉分區(qū)背光,調低亮度。
那我買miniled圖個什么呢?
莫得辦法。
那最后再總結一下,27寸不是不能上4K,只是目前階段不推薦上4K,性價比上2K完爆4K。
但過幾年就說不好了。
尤其是國產顯卡成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