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fēng)】英雄冢(3)——亂起


大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夜,寒風(fēng)刺骨,駐守范陽郡的“曳落河”紛紛開出營房。這支大多數(shù)由同奚、契丹、室韋等少數(shù)民族出身的士兵組成的部隊(duì)是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老底子部隊(duì)。
晨,校場上祿山稱接到密旨,要進(jìn)京“清君側(cè)”,討伐在玄宗身邊的奸臣楊國忠,但凡膽敢反對、擾亂軍心者,立即斬首并誅三族!命范陽節(jié)度副使賈循守范陽,留平盧節(jié)度副使呂知誨守平盧,別將高秀巖守大同。
午,飯后祿山令全軍盡發(fā),這支由15萬少數(shù)民族出身的士兵,號稱20萬大軍。起兵南下,一場叛亂就此拉開帷幕。
……
一路上摧枯拉朽,各地幾乎望風(fēng)而降。只用了三十四天,叛軍就奪取了洛陽。這一日,大雪盈尺,祿山率兵縱馬入城,殺人放火, 奸淫擄掠?……雪——染成了紅色。
洛陽失陷后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關(guān),玄宗卻聽信邊令誠讒言以其喪師失地將二人處死。又任命尚在病中的哥舒翰守潼關(guān)。楊國忠與哥舒翰素有罅隙,遂屢勸玄宗逼哥舒翰出擊,并遣中官為特使,持詔至潼關(guān)宣旨。
六月初四,晨,哥舒翰迫于無奈引兵出關(guān)。
六月七日,午,靈寶會戰(zhàn)。哥舒翰大敗,十萬之眾潰敗只余8000殘兵退入潼關(guān)。
六月九日,晨,蕃將火拔歸仁等胡族將領(lǐng)劫持哥舒翰投降安祿山,潼關(guān)終于被叛軍攻陷。
六月九日,夜,長安終日不見平安烽火,玄宗甚為不安。
六月十日,晨,召宰相謀議,國忠倡幸蜀之策。
六月十日,夜,玄宗攜楊貴妃惶惶離京。
六月十一、十二兩日,城中的百官及百姓,驚憂奔走,紛紛逃往山中鄉(xiāng)里。
六月二十三日祿山遣孫孝哲攻入長安,大肆搶掠?!按笏魅?,民間財(cái)資盡掠之”。
……
開元、天寶之盛世變成了天寶之亂又稱——
安史之亂!

一只烏鴉掠過荒地,本能地追尋下方的腐尸的味道,在空中留下一串串呱呱的鳴叫。
擦過半人高的野草,它撲棱了幾下,便直直地落下去,站在被血液浸透的土地上,一跳一跳的向一片冰冷的已無生命的尸體湊過去。那里有很多它的伙伴,正在大快朵頤!
……
殘刀斷箭橫插于大地,入目之處盡皆死寂荒涼。
尸體腐爛成汁流入草木,過于旺盛的肥力竟然使一部分花草枯萎,更多的尸體堵塞河道竟使得小河斷流,生機(jī)涅滅。
黃昏將至,狼嚎聲聲。
……
在這狼嚎和鴉鳴聲中一個個頭不高、皮膚白皙,雙臂細(xì)長、身形勻稱,頭戴斗笠,黑巾蒙面的家伙一腳就踏進(jìn)了這個“修羅場”!
他的目標(biāo)是刺殺安祿山,結(jié)束這場已經(jīng)持續(xù)快兩年的亂世!
安祿山必須——
死!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