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古典名篇(先秦)《墨子·親士》賞析

2023-08-09 16:00 作者:jxfzylr  | 我要投稿

《墨子·親士》


1.入國而不存其士[1],則亡國矣。見賢而不急[2],則緩其君矣[3]。非賢無急,非士無與慮國[4]。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5],未曾有也。

注釋:

[1]入:返?!叭雵?,返國,此處指得國,掌理國政。存,存問,體恤?!2]急:急切。此句“急”與下句“則緩其君矣”之“緩”相對而言。 [3]緩:遲緩,怠誤?!4]無與慮國:“無與之慮國”之省,是說沒有可以共同謀劃國事的人。古代漢語介賓詞組“與之”作謂語動詞的狀語時,代詞賓語“之”往往省去。 [5]存:存在(與“存其士”之“存”義異)。

原邊注:

此章論述存恤、任用賢士是關系到國家存亡的大事,國君必須具有“非士無與慮國”的意識?!叭雵淮嫫涫俊敝按妗迸c“而能以其國存者”之“存”二字,為本章之“眼”,因為國君存(恤)士而國存(在)。

2.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1],桓公去國而霸諸侯[2],越王句踐遇吳王之丑[3],而尚攝中國之賢君[4]。三子之能達名成功于天下也[5],皆于其國抑而大丑也[6]。太上無敗[7],其次敗而有以成,此之謂用民[8]。

注釋:

[1]文公:晉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春秋時晉君。曾為其父獻公寵姬驪姬所陷害,流亡十九年,后得秦穆公之助,入國為君。用狐偃、趙衰等賢士輔弼,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正天下:為天下之長。正,長,君,治。 [2]桓公:齊桓公,姜姓,名小白。春秋時齊君。曾避其兄襄公,去國奔莒。襄公被弒,歸國為君,任管仲為相,成為“春秋五霸”之首?!3]句踐:或作勾踐(?—前465)。春秋時越君。先曾為吳王夫差所敗,后任用范蠡、文種等忠臣,臥薪嘗膽,一舉滅吳。遇吳王之丑,正是指其為吳王所敗的丑事。丑,惡,恥?!4]尚攝中國之賢君:是說猶能成為威懾中原各國的賢良君主。尚,尚且,猶。攝,通懾。懾,威懾,懼服。中國,中原各國?!5]達:通,通顯?!6]皆于其國抑而大丑:是說他們都曾在各自國家蒙受壓抑而遭遇奇恥大辱?!耙侄蟪蟆迸c上句“達名成功”相對而言。抑,按抑,屈抑。 [7]太上:最上等次。與下句“其次”相對而言。 [8]用民:即“用人”,亦即“用臣”,民與君相對而言。

原邊注:

此章以晉文、齊桓、越勾踐三君王之例,論述“于其國抑而大丑”的國君,一定要善于“用民”(臣),才能最終取勝,“達名成功于天下”。

3.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1]?!笔枪示幼噪y而易彼[2],眾人自易而難彼。君子進不敗其志[3],退(內)究其情[4]。雖雜庸民[5],終無怨心,彼有自信者也。是故為其所難者,必得其所欲焉;未聞為其所欲,而免其所惡者也[6]。是故偪臣傷君[7],諂下傷上[8]。君必有弗弗之臣[9],上必有詻詻之下[10]。分議者延延[11],而支茍者詻詻[12],焉可以長生保國[13]。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則喑[14],遠臣則唫[15],結怨于民心,諂諛在側,善議障塞,則國危矣。桀紂不以其無天下之士邪[16]?殺其身而喪天下!故曰:“歸國寶[17],不若獻賢而進士。”

注釋:

[1]非無安居也:以下四句是說,并非我無安居之處,(而是民眾無安居之處,所以)我心不安;并非我無足用之財,(而是民眾無足用之財,所以)我心不足。這充分體現(xiàn)了墨子貴兼,“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之義。 [2]君子自難而易彼:是說有道君子勞苦自己而寬待別人。難,苦難,勞苦。易,寬容,寬待。 [3]進:升進,進仕,得意?!4]退:原作“內”,從俞樾校改。退,避位,退身。退究其情,是說遭遇冷落而退身,當探究其情由。這句與上句“進不敗其志”相對而言?!5]雖雜庸民:是說雖然廁身平庸百姓之中。雜,混雜,廁身?!6]未聞為其所欲:以下兩句是說,未曾聽說唯逞己意而為之,而能避免其所憎惡的結果的。惡(wù),厭惡,憎惡,與上句“欲”相對而言?!7]偪:同逼,侵迫,相逼。逼臣,權重迫君之臣?!8]諂下:諂諛阿主的臣下。諂,諂諛,佞說。 [9]弗弗:即拂拂。弗,通拂。拂,相違,矯正。拂拂,拂違之重,表示語氣之深。拂拂之臣,指敢于犯顏直諫以正君聽之臣。 [10]詻(è)詻:直言論辯。詻,論爭。詻詻,或作咢咢,亦作諤諤。咢,直言。諤與咢同。詻詻之下,即“諤諤之下”,指直言論爭輔佐君上的臣下?!11]分議者延延:是說持有不同意見者可以反復論辯,暢抒己意。延延,長的樣子?!12]支茍者詻詻:是說懷忠敬事之臣直言廷爭。支茍,持敬,懷忠敬事。支,持。茍,敬?!痘哿找袅x》卷一百“亟開”注引《韻英》:“茍,敬也。” [13]焉:乃,于是?!14]喑:通瘖。瘖,啞?!15]唫:通噤。噤,閉塞其口?!16]桀紂不以其無天下之士邪:是說夏桀與商紂身死國亡,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天下之賢士輔佐嗎?桀紂,夏桀與商紂,桀,名履癸,夏末代帝王。暴虐恣肆,荒淫無道,商湯伐桀,桀奔南巢(今安徽巢縣西南)而死,夏遂亡。紂,或作受、帝辛,名辛,世稱紂王。商末代帝王,好酒淫樂,暴斂重刑。周武王伐紂,紂自焚死,商遂亡。以,因?!17]歸:通饋。饋,贈,與。

原邊注:

本章先論有道君子不因進退而改變其情志,再論權臣傷君,指出國君必須擁有敢于犯顏直諫之臣,并使之暢其言、盡其忠,國家才可長治久安。

4.今有五錐,此其铦[1],铦者必先挫[2];有五刀,此其錯[3],錯者必先靡[4]。是以甘井近竭[5],招木近伐[6],靈龜近灼[7],神蛇近暴[8]。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9];孟賁之殺,其勇也[10];西施之沉,其美也[11];吳起之裂,其事也[12]。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13],故曰:“太盛難守也[14]”。

注釋:

[1]今有五錐:以下兩句是說,今有五件針錐,而這件最鋒利。錐,錐子,鉆孔工具,即《經說下》:“段、椎、錐俱事于履”之“錐”。铦(xiān),尖,銳利?!2]挫:挫折,折斷?!3]錯:鏤,磨,整治加工?!4]靡:損,壞?!5]甘井近竭:是說甜水井招人前往汲水,這就離枯竭不遠了?!6]招:通翹(招,《集韻·宵部》祁堯切,qiáo)。翹,舉,危。招木,高大翹舉的樹木。 [7]灼:炙,燒灼。古人多以龜甲占卜吉兇禍福。龜甲先行鑿鉆,以出淺穴,加火燒灼,則鑿跡顯現(xiàn)縱紋,鉆跡顯現(xiàn)橫紋,卜史以縱紋為主,以橫紋為輔,觀其深淺、長短、走向而口占之。事畢,刻文字于坼紋旁,稱為甲骨卜辭?!8]暴(pù):即曝,曝曬。古人有以神蛇曝曬求雨的風俗?!9]比干之殪(yì):以下兩句是說,忠臣比干死于非命,在于其為人剛直。比干,商紂叔父,官少師,忠良之士。屢諫紂王止虐慮國,遭剖心而殪。殪,死??梗怪?,敢于直言?!10]孟賁之殺:以下兩句是說,武士孟賁慘遭殺害,在于其生性忠勇。孟賁,戰(zhàn)國時齊(一說衛(wèi))國勇士?!11]西施之沉:以下兩句是說,美人西施沉死江中,在于其天生美貌。西施,春秋末越國苧羅(今浙江諸暨南)人。越王勾踐將其獻于吳王夫差。吳亡,西施沉死江中?!12]吳起之裂:以下兩句是說,兵家吳起被車裂,在于其變法的事功。吳起,戰(zhàn)國時兵家、法家、改革家。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曹縣北)人。入楚后,輔佐悼王變法圖新,國富民強。悼王死,失勢貴族反撲,起被車裂而死?!13]寡:少?!14]太盛難守:是說太過強盛,難保長久,即《老子》:“揣而銳之,不可長?!敝?。

原邊注:

本章舉眾多事例喻“太盛難守”之理,其中飽含賢德君子易于受挫的隱情。既告誡士子們謹遵“用行舍藏”之教,亦希冀國君對此深予同情,大力發(fā)現(xiàn)、起用和保護賢良人士。

5.故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父,不愛無益之子。是故不勝其任而處其位[1],非此位之人也;不勝其爵而處其祿,非此祿之主也。良弓難張,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良才難令[2],然可以致君見尊[3]。是故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無辭也,物無違也[4],故能為天下器。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鎰之裘[5],非一狐之白也。夫惡有同方不?。ㄈ〔唬┒⊥海ㄈ⊥眩┱吆鮗6]?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7],大水不潦潦[8],大火不燎燎[9],王德不堯堯者[10],乃千人之長也[11]。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狹(陝)者速涸[12],游(逝)淺者速竭[13],峣埆者其地不育[14]。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15]。

注釋:

[1]勝:任,堪,勝任。 [2]令:命,使令?!3]致君見尊:使君王受人尊敬。致,引而至。見,被,受。用于動詞前,表示被動?!4]物:指人?!5]鎰(yì):重量單位名。二十四(或二十)兩為一鎰?!6]夫惡(fú wū)有同方不取而取同己者乎:原作“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從俞樾校改。這句是說,豈有不取同于道法而惟取同于己意之理?夫,發(fā)語詞,無實義。惡,何,怎么。用為疑問副詞。方,道,法,即《非命上》“大方論數(shù)”之“方”。同方,同于道法。同己,同于己意?!7]天地不昭昭:是說天地并非恒久顯清明之狀。昭昭,明顯的樣子。昭,明?!8]大水不潦(lǎo)潦:是說大水并非恒久顯積聚之狀。潦潦,積聚。潦,雨積?!9]大火不燎燎:是說大火并非恒久顯光亮之狀。燎燎,光耀。燎,庭火,引申為明亮之義?!10]王德不堯堯:是說君王道德并非恒久高尚。堯堯,至高的樣子。堯,高?!11]乃千人之長:是說這才是人世真實英杰人物的本色。千人之長,指英杰?!盾髯印と逍А罚骸捌渫ㄒ灿⒔芑??!睏顐娮ⅲ骸氨肚嗽挥ⅰ!薄12]陝:當作陜,或作狹(狹),即《備突》:“使度門廣狹”之“狹”。涸(hé),干涸?!13]游:原作“逝”,從王引之校改。游,流。游淺,即“流淺”,與上句“谿狹”對言?!14]峣埆(qiāo què):明道藏本作“埆”,或作“磽確”,指貧瘠之地。以上三句暗喻君王記取“谿狹者速涸、游淺者速竭、峣埆者其地不育”的教訓,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招賢納士?!15]王者淳澤不出宮中:以下兩句是說,君王的恩澤如不流布于宮闈之外,便不可能流被全國。淳澤,淳厚的恩澤。流國,“流于國”之省。

原邊注:

本章論述有道君王應具備海納百川的氣度,廣收賢良,這才是“兼王之道”。

點評:

本篇論述國君必須具備“非士無與慮國”的意識,親近、任用“弗弗(持有異議)之臣”和“詻詻(敢于直諫)之下”。諍臣在側,善議才不致障塞,民心才不致結怨,從而達到“長生保國”的目的。晉文、齊桓、越勾踐任用賢才,變被動為主動,最終稱雄天下。而夏桀、商紂廢棄賢才,招致殺身之禍,最終喪權敗亡。應該看到,君子有“自難而易彼”(自律嚴而待人寬)的人格修養(yǎng)和經緯天下的資質能力,但“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太盛難守”,國君必須體諒其苦衷,尊重之,愛惜之,不拘一格,廣為延攬。只有如此,良才賢士才能源源前來,為君所用。

汪中云:“《親士》、《修身》二篇,其言淳實,與《曾子·立事》相表里?!睂O詒讓云:“后人因其持論尚正,與儒言相近,遂舉以冠首耳?!睉撜f,二氏之言在情理之中。據(jù)此可以推證《親士》或為墨子早期之作?!痘茨献印ひ浴罚骸澳訉W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侻,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之語,實非虛言。至于汪中以為文中錯入道家語,則未必然。墨子先曾習儒者之業(yè),也極有可能受《老子》“物壯則老”“堅強者死之徒”等言論的影響,于是有“太盛難守”的喟嘆。謂墨子早期哲學思想中或包含《老子》“柔之勝剛,弱之勝強”的因子則可,謂《親士》篇中錯入道家語則不可。

本篇語言運用富有特點,排比句式較多,猶似格言警語,哲理包孕其中,“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分議者延延,而支茍者詻詻”,便是一例。由此可見,淺議《墨子》一書行文板滯雜沓之辭,實由未作深考所致。或有重復拖連章節(jié)出現(xiàn),亦恐出于“層遞”手法之所需,面對資質未達的生徒,不得不作如此表述,實乃情非得已。


古典名篇(先秦)《墨子·親士》賞析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龙海市| 临高县| 金湖县| 鄄城县| 墨江| 大兴区| 读书| 荆州市| 卢龙县| 汉阴县| 庄浪县| 晋州市| 北票市| 蒲江县| 河源市| 金平| 宁南县| 西乌珠穆沁旗| 文昌市| 盐边县| 葵青区| 自贡市| 佛冈县| 怀柔区| 天峨县| 营口市| 南涧| 资溪县| 朝阳区| 呼玛县| 萨嘎县| 三穗县| 东明县| 甘谷县| 集贤县| 宜都市| 静安区| 中山市| 怀远县| 济南市| 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