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是什么樣的帝王之術(shù)?

雍正王朝世界之中,共有兩位皇帝出場,一個是在位時間最久的康熙帝,一個是推行新政而飽受爭議的雍正帝。
如果以帝王之術(shù)來說,康熙是剛?cè)岵?,晚年由于對親情的看重等原因。面對幾個兒子奪嫡的局面,更是柔多過剛。而雍正帝的帝王之術(shù)則是霸烈至極,父子兩個可以說是截然不同的風格。
下面貧道來給大家說道說道。
康熙的智慧在于,面對幾個如狼似虎的兒子,都是盡量保全,但也是他的縱容,甚至一廢太子時被戴綠帽子了也沒有極度厭惡太子,后來還復立了太子。造成了太子的屢教不改,其他兄弟的虎視眈眈,釀成了九子奪嫡的兄弟相殘。
于親情來說康熙是很看重,盡量平衡自己諸多的兒子。于治國來說卻因此造成了九子奪嫡的亂象,所以晚年的康熙是柔多于剛的。
當然康熙的御下之術(shù)還有陽剛一面都是爐火純青的,在劇中有著很多體現(xiàn),就不再敘述了。
下面我們來說說康熙治國的陰柔之處。
一、追繳國庫
追繳國庫時,康熙選擇的老四是不講情面,追究到底??梢哉f急病下猛藥了。
但康熙卻先棋錯一步了,一群當年陪著康熙南征北戰(zhàn)的大臣找康熙哭窮。康熙并沒有采取什么辦法。
反而是跟他們講講治國的難處,其實講這些也沒什么用,他們也聽不進去。就好像康熙自己說的那句話似得,你們總是覺得這大清是朕一人的天下一般。跟他們說無異于對牛彈琴。
后來康熙又把自己體己的銀子給了這群大臣,讓他們還款。
雖然康熙表達出欠款一定要還,哪怕我出錢你們拿著還的意思。但這種方法還是不利于老四的要債之道。

二、偽造太子手諭的處置
在熱河狩獵時,康熙發(fā)現(xiàn)了太子與貴妃鄭春華偷情,自己被戴了綠帽子。接著老十四又偽造了太子手諭發(fā)動了假兵變。
在張廷玉的提醒之下,康熙發(fā)現(xiàn)太子的手諭的確系偽造,因此勃然大怒。(來自貧道獨家原創(chuàng))最后又是張廷玉勸康熙現(xiàn)在局勢復雜,免得引起奪嫡和禍起蕭墻,康熙才沒有追究此事。
當時在熱河,并不是在清廷大本營北京,康熙這樣不做追究也有情可原。
事后回到北京以后,一切穩(wěn)定以后??滴醪]有再追究,其實應該已經(jīng)隱隱約約猜到了偽造太子手諭的肯定是皇子里面的人干的,在親情面前,康熙選擇了妥協(xié)。
三、死鷹事件
老十四在成為大將軍王以后,在西北打了勝仗,還派人送一塊天石祝壽。
但回來被老八換成了死鷹,氣的康熙都暈倒了??滴跻矝]有追究。
雖然鄔先生分析的很對,是老八搞的鬼,但康熙心知肚明現(xiàn)在不能亂,一旦查起來有可能使老十四發(fā)動兵變,更會使老八趁亂謀取皇位。所以康熙沒有追究。
但如果不是康熙這些年因為親情而縱容這些兒子,又豈會發(fā)生這種大逆不道之事。
可以說晚年的康熙,面對國家吏治的腐敗和諸皇子之間的傾軋,因為親情很大程度上選擇了得過且過的陰柔之法。
所以康熙的帝王之術(shù)應該是剛?cè)岵砟旮瞧幦嵋恍?/p>
如果換成老四面對這種情況,像賜死弘時賜死一兩個,或者用其他霸烈方法打壓幾個兒子,估計也不會造成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亂象。

喜歡這篇文章的轉(zhuǎn)發(fā)和點個贊長按5秒給個三連,順便關(guān)注天天,關(guān)注天天不易走偏,人均壽百,年入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