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歌

特別喜歡2003年張紀中導(dǎo)演版的《笑傲江湖》,會一看再看,一品再品。
起首第一集第一個場景第一場戲,喬裝打扮的華山派大弟子令狐沖在福建省福州府境內(nèi)的林間小徑上路遇一垂垂老翁,老翁飲酒,令狐沖贊酒香,雖然不懂酒;老翁撫琴,令狐沖贊好聽,雖然不懂琴。
名門正派的性情中人令狐沖不知道自己搭上話的,竟是魔教護法長老曲洋,一時間七情上臉。我的好哥們兒袁磊曾經(jīng)有兩句頗為自得的詩:“少年擊劍又吹簫,道義等閑一肩挑”,用來形容令狐沖,再合適不過。
既然被贊酒香,可見皆有所好,既然同為性情中人,曲長老就請令狐少俠喝酒,天底下沒有免費的酒,更何況還是這波詭云譎日日腥風(fēng)血雨的江湖,在這一點上,古龍先生的江湖比金庸先生的江湖更甚。于是,曲洋反問令狐沖:“喝了這口酒,你就正邪不分,善惡不辨,黑白不明,你,敢喝嗎?”
曲洋長老說這句話的時候,憤世嫉俗的樣子尤為令人動容,在我看來,這是為整部劇奠定了基調(diào)的幾句話之一。
其一,對于曲洋而言,想到自己只不過因為酷愛音律而與衡山派劉三爺結(jié)交,就先是為神教所不容,繼而被所謂的名門正派抽刀相向,江湖之大,幾無容身之地,只得暫棲于枯藤古樹之上,聊為有巢氏,不免英雄氣短?。∧懿粦嵤兰邓讍??
其二,對于令狐沖而言,其實這話里也有對令狐少俠的回護與誡勉,少俠少俠,青春年少,犯不著為了貪飲一口酒而摻和到這趟渾水中來,反誤了卿卿性命。你繼續(xù)做你的名門正派,守正守善守白,別如我這般被世人認作魔教,卻又被神教認作叛徒,左右不是人。我在這江湖上活得也夠久了,也老了,卻也活明白了,死不足惜。你還年輕,不值當。
其三,對于令狐沖和曲洋兩者而言,是考量也是權(quán)衡??剂苛詈鼪_的人品、武功,令狐沖,你敢像我曲洋一樣不拘泥于門戶之見而選你所選愛你所愛嗎?權(quán)衡《笑傲江湖曲》的傳承,自己是將死之人,將心比心,知己劉三爺只怕也自身難保,我們這把老骨頭死不足惜,但總要給這腥風(fēng)血雨的江湖留個念想,《笑傲江湖曲》要有所托付,令狐沖,你是那個值得托付的人嗎?
所以這得是多么具有神奇與魔幻色彩的一口酒?。?/p>
喝上一口,就有可能正邪不分善惡不辨黑白不明。
性情中人的令狐沖特別想嘗一嘗。
想嘗一口酒的這一年,令狐少俠已然27歲了,已奉師命行走于江湖之中,他有自己的閱歷,在他看來,這不過就是一口酒而已,至少他自認為是這樣,于是,自以為是的令狐少俠拔掉了酒葫蘆塞子,滿飲一口,就這樣,令狐沖進入了屬于他的那個真真正正的江湖,奏響了屬于他的笑傲江湖曲。
一口酒如是,一顆珠子如是。
說是天地間有這么一顆珠子,吸食日精月華,亦仙亦魔,善惡不分,是非不明,縱然如此,人們總是有辦法來分明,比如就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五岳劍派就是名門正派,日月神教就是邪魔外道,于是,故事進行下去,混元珠也被天尊煉化,一分為二,是為靈珠與魔珠。
靈珠入海,投胎在了陰寒冰冷的龍宮;魔珠入關(guān),投胎在了火熱溫暖的人間,一個叫做敖丙,一個叫做哪吒,是魔非魔,是靈非靈,三年,他們用三年譜寫了一曲冰與火之歌。
二、序曲
魔珠入了陳塘關(guān),魔童降世了。
魔童自出生那一刻起,似乎火氣就很大,如果你住的地方距離陳塘關(guān)不是很遠的話,動輒就能看到關(guān)內(nèi)關(guān)外時不時的火光沖天,天天這么玩火,就是不知道這位魔童小朋友晚上尿床不?
火氣旺,據(jù)說是混元珠當年吸食天地間日精月華的過程中,吃多了火棗子,修得了三昧真火,當然,娘胎里也帶出來些親娘的暴脾氣,很是有些混世魔王的樣子。
這就很使得身為陳塘關(guān)總兵,負有保境安民職責(zé)而同時又作為爹爹的李靖為難。一而再再而三的闖禍,兩害相權(quán)之下,魔童被圈禁在了李府內(nèi)院。
李夫人從成為媽媽的那一刻起就不覺得自己生的孩子是魔童,那是她的吒兒,往日里,她自同郎君一起斬妖除魔,護佑良善,日子還算太平的時候,便即同仆從一起與吒兒踢毽子戲耍,踢毽子的時候,魔童不是魔童,只是兒童,又或者,大多數(shù)時候,兒童就只是兒童,間或小小的惡作劇或大大的闖禍,亦不過是小孩兒心性。
與娘親的毽子踢的并不盡興,意興闌珊之余,哪吒出了陳塘關(guān),到海邊散心。
到海邊散心,是很多電影當中的經(jīng)典鏡頭,年少的時候,我一直不明白這鏡頭的含義。
直到某一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據(jù)說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屈原那天晚上睡不著,又沒有煙抽,于是一個人走到江邊去吹風(fēng),江水拍打著堤岸,洶涌澎湃,同于他心中的波濤洶涌,于是他引以為知己,于是他決絕地跳進去了。
哪吒那天在海邊遇到了一個頭上長角的人,童言無忌,他笑人家頭上長了角,跟自己跟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一樣,于是那個頭上有角的少年人愈發(fā)害羞地遮擋其面容來了。
少年的時候,我們都太害怕與別人不一樣,都怕被看做是不合群的怪物,魔童哪吒如是,頭上有角的龍王之子敖丙如是。
哪吒嘲笑敖丙的時候,未嘗不是在自嘲,在這自嘲當中,免不了還有一些惺惺相惜,原來,還有人跟我一樣因為奇怪而不合群啊。
一個魔童哪吒,一個靈珠敖丙,不打不相識,在海邊,踢起了久違的毽子,如此地盡興,如此地酣暢淋漓,少年哪吒快樂到落淚。這不是菊次郎的夏天,這是哪吒的盛夏晚晴天,一個火爆脾氣的魔童,一個冷冰冰的靈珠,第一次接觸,如此地美好,冰與火之歌,歡樂的歌。
三、中段
在我看來,申公豹與龍王可謂同是淪落天涯之人。
哪吒口中的申公公,說起來也是天尊門下弟子,然而不同于其他子弟的地方在于,申公公乃是豹子精修煉而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于是縱然如此勤勉,卻一直未得重用,十二金仙的位置,也是想都不要想。
修仙修仙,我如此勤勉,要的不就是位列仙班嗎?你不要我想,我偏要想!仙班沒有我的位置,不要緊,會有的!
龍族當年會同仙界除魔衛(wèi)道,將一干妖魔鎮(zhèn)壓在海平面以下,才得以有了這個花花世界太平天下,然而,與此同時,因為龍畢竟是妖獸出身,所以龍族也被全數(shù)困于海底,名為龍宮,不過牢獄。
困獸猶斗,何況我龍族這叱咤風(fēng)云的百鱗之長!
于是,不被待見的申公豹與不見天日的龍王聯(lián)手,申公豹貍貓換太子,掉包靈珠與魔丸,使得靈珠投胎于龍族,生子為敖丙,再拜申公豹為師修習(xí)仙術(shù),只等天劫到來。
今何在先生曾經(jīng)為悟空立傳,也曾為悟空代言,說:“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我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我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我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這是《悟空傳》,這也是《申公豹傳》,這更是《敖丙傳》,這是所有不甘于人心里成見的大山所壓迫而奮起抗爭不公命運的人、獸、神的呼喊!
就這樣,背負家族命運的靈珠敖丙與明了爹娘良苦用心的魔丸哪吒再一次相見,這一次,兵戎相見,戰(zhàn)錘掄起,風(fēng)火輪滾滾,冰與火之歌,陳塘關(guān)天空之上的戰(zhàn)歌!
四、終章
當我在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瞿穎有一次同我談心,說到“盡人事聽天命”,她對我們盡人事,諄諄教導(dǎo)循循善誘,然后我們就和全國的莘莘學(xué)子一道匯成巨流河,聽天由命地躍龍門。
申公豹也是那種且盡人事晚聽天命的人。申公豹結(jié)巴,以致于被魔丸哪吒誤認為是申公公,申公公何以結(jié)巴?因為不受待見,不被認可,一說便錯,一錯再錯,申公豹去巴結(jié),越巴結(jié),越結(jié)巴。不巴結(jié)的時候,申公豹特別順溜。
哪吒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魔丸就魔丸吧,妖怪就妖怪吧,跪別了娘親與爹爹,拜別了不曾叫過一聲師父的太乙真人,告別了在這世間的唯一朋友敖丙,哪吒迎向了自己的天命,天雷滾滾,就要吞噬了哪吒。
違抗了師命,全然不顧了龍族命運,靈珠敖丙跟著進入了天劫,是的,這也是他苦等三年之久的天劫,真等到了,卻又全然不是當時所想的那樣。
那又怎樣!
靈珠敖丙解下萬龍甲,為魔丸哪吒遮擋住了交擊的雷電,攜手世間唯一的朋友,對抗屬于哪吒同時也屬于他敖丙的天命!
柔柔弱弱的毽子,你同我一起踢;無堅不摧的萬龍甲,我同你一起披。來吧,天劫;來得更猛烈些吧,雷公電母,我是靈珠,我是魔丸,我們是混元珠,這是我們的冰與火之歌,我們歌唱,我們放膽,我們向命運的左右,不自量力地還手,直至死方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