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承認失敗,中國或成“救命稻草”,美國內部已吵成一團
受近四十年以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美國白宮最近罕見地承認了失敗。白宮新聞秘書珍·普薩基表示對中國商品增收的關稅,提高了美國人民的生活成本。雖然承認了失敗,但美國喜歡甩鍋的習慣卻一點都沒有改,普薩基將這一錯誤完全歸結到了前任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頭上,認為正是特朗普政府時期,在消費價格飆升的情況下,對中國商品增收關稅,才提高了美國人的成本?,F在拜登政府,正在仔細研究這些關稅對美國通貨膨脹的影響。
如何解決目前美國所面臨的通脹難題,美國內部已經吵成了一團。在一些媒體看來,美國應當及時調整對華策略,不要讓中國成為永遠的敵人,降低對華進口關稅,才能幫助他們度過這次通脹危機。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也指出,美國要考慮進一步降低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以平抑目前的通脹問題。顯然,在面對危機之時,很多美國人都將中國當成他們的“救命稻草”。只不過,他們真的能夠如愿嗎?
據美國政客網站報道,在耶倫等人釋放削減關稅信號,談論這一行動可行性的同時,另一位關鍵人物缺席了這次會議。她就是美國政府的貿易代表戴琦。據悉,對于削減對華關稅這個提議,她一直都持反對態(tài)度。以征收進口關稅為武器的做法,美國顯然已經失敗了。在戴琦看來,現在取消關稅已經于事無補,反而會讓美國失去銳氣,這是她反對的理由。
戴琦的這種想法,在美國內部也獲得了很多支持。事實上,美國雖然在對華關稅上出現了松動,但這個態(tài)度的轉變依然十分不明顯。在有關討論中,美國只是著眼于一些“非戰(zhàn)略性商品”,對芯片在內的高科技產品則是閉口不談,依然延續(xù)了對中國“卡脖子”的思路。可見其對華打壓的態(tài)度依然沒有實質性改變。
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已經持續(xù)了四年之久,在這四年當中,中國非但沒有在美國的施壓中屈服,反而迎難而上,有效地應對了挑戰(zhàn)。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四年當中,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不降反增,2021年對美貿易額更是同比增長了三成。弄得華盛頓的政客們直呼,美國這不是在制裁中國,而是制裁他們自己,特朗普增加的關稅,最后還是由美國人自己買單了。
事實證明,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單方面增加關稅,破壞貿易規(guī)則的做法,最終也讓他們吞下失敗的苦果。如果白宮真的把中國當成了解決通脹的“救命稻草”,應該放下身段作出實際行動,而不是在那空喊口號,這樣最終只會讓美國的危機越陷越深。(馬文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