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長文]交界地神話大系——一口氣梳理完《艾爾登法環(huán)》故事劇情

2022-05-17 12:53 作者:Jasy杰西  | 我要投稿

本文將以歷史時間線的脈絡順序,試圖整理游戲《艾爾登法環(huán)》中,從交界地誕生之始,至玩家扮演的褪色者登場前,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生過的所有故事。


一些寫在前面的廢話

1.故事的整理基本源于我自己游戲時做的筆記,主要目的當然是自娛自樂,享受研究環(huán)學這一行為本身帶來的樂趣。由于朋友想看,我也很樂意(忍不?。┓窒沓鰜?,給大家看個樂子。

2.為避免先入為主,其他人寫的劇情分析我看得不多。我當然希望自己的分析是正確的,但寫的越多,錯誤自然也就越多,因此希望大家及時幫我指正。同時,我也不斷在更新整篇文章的細節(jié)。(B站審核小編辛苦了

3.全文約四萬字,請讀者閱讀前做好準備。這倒不是炫耀,而是我發(fā)現(xiàn)B站文章的字數(shù)上限就是四萬字……另一方面,寫得太多也影響觀感,所以我決定字數(shù)就控制在這么多,首要任務是精簡一下自己的廢話。

4.我認同游戲中的道具文本是唯一能用作實錘的論據(jù),但也得承認,僅憑它們無法拼湊出完整的歷史脈絡。很多關(guān)鍵劇情確實被官方刻意隱瞞,不讓玩家獲得完整且唯一的正解。不過,推論仍然是有趣且必要的,也是環(huán)學研究的最大樂趣。我在本文中會進行一定的猜測,不少推論也會腦補過猛,剎不住車。當然,我會盡量控制住自己。

在本文中,淺灰色的文字表示該段落描述的內(nèi)容僅憑推斷,無法保證正確性,且因篇幅原因,我也不會擺出所有論據(jù)。不過即使是加粗黑字的強調(diào)段落,也可能因每個人理解不同而導致錯誤。但是,我會優(yōu)先保證全文邏輯性,盡量使所寫內(nèi)容沒有自相矛盾,且沒有和游戲中給出的明確信息相悖,這是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追求。

有個說法我十分認同:“環(huán)學”實際上是玩家的二次創(chuàng)作。無論多細都做不到完全正確,但在這個整理環(huán)學故事的過程中保持熱愛并獲得樂趣,便是最終的意義。



廢話不多說,以下是目錄及全文。


(1)交界地之始

簡單來說,交界地早期的歷史就是被多個外來宇宙能量先后影響,隨后能量勢力之間又發(fā)生沖突與融合的故事。不過,我們很難去考證交界地在未受任何外來勢力干涉前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了,它原本為土地還是海洋,如今也無從追溯。

在交界地所處的世界中,外太空存在著多股強大的宇宙能量,它們先后來到交界地,對這個世界進行了多次的改造和重塑。在這些外來勢力到來前,猩紅腐敗可能是交界地中目前可知的、最早出現(xiàn)的本土能量,這是一種對現(xiàn)代生物屬劇毒的紅色物質(zhì)。當然,猩紅腐敗本身也可能屬于外來宇宙能量。


而來自無垠宇宙中的其他強大勢力,從目前已知地來看,大致可根據(jù)主色調(diào)分為四大類:

1.無上意志,金黃色,它是宇宙中的一股獨立的強大生物能量,是整個故事的幕后主人公,也是我們熟知的“生命”起源。從現(xiàn)在的時間線來看,無上意志對交界地的改造可以說是影響最大的,但作為外來宇宙能量之一,它現(xiàn)身于交界地的時間并不是最早的。

2.月亮群星,銀藍色,它代表的是夜空中的兩顆月亮和無數(shù)星星。所謂月亮,是不同于無上意志體系的銀白色物質(zhì)。所謂群星,是宇宙中富含能量的藍綠色物質(zhì),在交界地更多會被指代為“輝石”。月亮與群星嚴格來說不屬于同一勢力,但兩者的聯(lián)系較為緊密。

3.失色太陽,黑白色,它指的是天空中那顆遙遠的黯淡太陽,它掌管著萬物的死亡與靈魂的輪回。失色太陽的立場是絕對中立的,將它形容為一個勢力派系是不太恰當?shù)摹?span id="s0sssss00s" class="color-default font-size-16">在更多時候,失色太陽是一種對死亡這一自然概念的指代,或是有關(guān)死亡的信仰。

4.黑暗深處,暗紫色,它一般是指宇宙深處的類地行星、隕石生物、甚至暗物質(zhì)本身,會操縱重力。有關(guān)他們的資料較稀少,對交界地的干涉相比其他勢力而言要少得多。

再加上“本土能量”猩紅腐敗,這五股勢力互相處于制衡的狀態(tài),勢力內(nèi)部也可能存在分歧,構(gòu)成了如今混亂的交界地生態(tài)。當然,我們現(xiàn)在還不用急著了解這些勢力的各自細節(jié),隨著故事慢慢推進,等到他們進入故事的主舞臺后再一一闡述。


(2)無上意志與金色流星

無上意志(the Greater Will)是來源于宇宙外太空的強大生物,是一種純粹的金色能量物質(zhì)。

這種金色物質(zhì)后來被稱作生命能量,也就是盧恩。盧恩可以說是組成無上意志的核心物質(zhì),也是后來所謂“生命”的必要構(gòu)成物。用更加通俗的話說 ,無上意志的能量即生命本身。

無上意志在宇宙中漫游時,會向各處有意識灑下盧恩,從而演化出生命。無上意志看中了某顆星球上的一片區(qū)域。于是它向該位置扔出了一顆包含大量盧恩的金色流星,這片區(qū)域就是后來被稱作交界地的地方。交界地被霧海環(huán)繞,是我們整個故事的舞臺中心。

盡管在無上意志投出金色流星前,交界地所處的區(qū)域已經(jīng)存在著其他勢力代表的能量,但“生命”的概念尤為重要。畢竟,有了生命才會有故事,我們的故事也因從這里展開。

用一句不太嚴謹?shù)脑拋碇v,在無上意志投下金色流星之前,交界地不存在生命。之所以說這句話不嚴謹,是因為“生命”本身就沒有準確的定義。以現(xiàn)今黃金樹文明為主的體系中狹義定義的生命,是指經(jīng)無上意志的金色流星干涉后才開始演化的生物,換句話說,只有體內(nèi)包含盧恩的生物,才能被稱作為生命。


無上意志灑下生命能量的最終目的是什么?作為高位階的存在,無上意志從未表達過自己的心理想法,這個問題很難得出明確的答案。以下是我的推論:

無上意志的能量被稱作生命能量,而生命的本能是生存和發(fā)展。無上意志的目的便是“繁衍”。通過播種金色流星,無上意志想要孕育自己的后代——艾爾登獸。

金色流星就是包含艾爾登獸的胚胎,在落地后如同受精卵一樣,以一個單獨個體進化。隨后生命分化并繁衍、獨立個體開始出現(xiàn),艾爾登獸選擇幻化成了一種更為抽象的“律法”,使用律法指引生物發(fā)展文明。個體生物們在通過按照“律法”規(guī)則演化生命、發(fā)展文明的同時,艾爾登獸也在這種律法中汲取能量,發(fā)育成長。當艾爾登獸長大成熟后,可能就會成為無上意志本身,或是它的一部分。


(3)生命熔爐的百相時代

金色流星中包含了擁有無上意志的初始生命能量,即艾爾登獸的胚胎。流星砸到地上后與地面物質(zhì)結(jié)合,形成了紅色的生命熔爐。

需要強調(diào)的是,生命熔爐本身并不等同于金色流星,生命熔爐也并不等同于熔爐。實際上,熔爐在金色流星墜落前就早已存在,實際上也并不特指某種實體,而是一種對多種物質(zhì)結(jié)合狀態(tài)的描述。在最原始的狀態(tài),熔爐中主要物質(zhì)可能就是猩紅腐敗。

熔爐可能還受到另一種物質(zhì)的干涉——源自月亮的銀色物質(zhì)。月亮對熔爐的干涉可能要比無上意志更早,影響也相當巨大,但這部分內(nèi)容我將放在后文再進行敘述。

無論熔爐是何時出現(xiàn)的,猩紅腐敗、銀色物質(zhì)和金色流星先后在熔爐中起了重要作用。多種能量勢力的相互影響,尤其是流星中“盧恩”能量的注入,使熔爐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生命熔爐“,誕生并演化出了現(xiàn)代意義上的生命,使交界地進入生命大發(fā)展時期。


生命熔爐快速演化發(fā)展的時期被稱作百相時代。混沌又統(tǒng)一的百相時代是一個漫長的歲月,生命起初如同熔爐一般,相互混合,不分彼此。生命在此時并沒有主觀意識。

此時的生命熔爐內(nèi)部,無上意志的黃金能量與猩紅腐敗的紅色物質(zhì)一直在爭奪創(chuàng)造生命的主導權(quán)。在爭奪的過程中,由于猩紅腐敗具有分化生命的能力,生命開始分裂,形成了獨立的生命個體。

在演化初期,猩紅腐敗的能量占據(jù)上風,因此這是一個漫長的毒物時代。生命熔爐誕生了腐敗真菌、米蘭達花朵等生物。后來,這些“毒物”也成為了猩紅腐敗本身的代言。

再后來,金色流星逐漸壓制了腐敗,成為了生命熔爐的主導力量,誕生了我們后來熟知的普通生物。不過生物仍然留著紅色的血液,這普遍視作為生命熔爐產(chǎn)生的生物特征,即“初始之紅”,這也意味著腐敗的力量始終未被徹底消滅。而所謂的初始之紅可能就是另一神祇——真實之母的雛形,不過這是后話了,暫不贅述。

生命熔爐也在漫長的演化下誕生出一棵半紅半黃的大樹。大樹的位置就是在金色流星起初墜落的地方,也是能量匯聚爭奪最激烈的地方,大樹在爭斗過程中不斷生長蔓延,隨時間推移直至遍布了整個交界地。可以這么說,黃金能量與猩紅腐敗互相爭斗形成了生命熔爐的本質(zhì),而它的演化形態(tài)就是大樹。

“花朵熔爐”作為游戲廢案之一,無法編入正式體系中。不過,這個毒植物時代可能仍是存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熔爐的力量有概率會使生物誕生時便發(fā)育畸形,長出怪異的角、尾巴、翅膀或其他怪異器官,這種畸形的特征起初就稱作百相這種基因突變現(xiàn)象很可能是受到熔爐中猩紅腐敗的潛在影響,產(chǎn)生了生命的非正常分化。在黃金樹時代之前,生物群體始終認為“百相”是生命熔爐的產(chǎn)物(確實如此),并將其視作神圣的象征。


二.遠古文明

(1)盧恩與艾爾登法環(huán)

生命熔爐在演化的過程中,生命分裂形成獨立的個體,這并非無上意志的本意。

無上意志本希望生命以整體而存在,像熔爐一樣不分彼此,這就導致了無上意志內(nèi)部產(chǎn)生了分歧,是任由生命分裂,還是終止分裂回歸整體?這種思想的分歧便是后來雙指和叁指的雛形。但無論如何,生命個體的出現(xiàn)意味文明的誕生,也就誕生了后面的故事。

生命個體出現(xiàn)后,每個個體生物誕生時都會分走一些少量的盧恩,即艾爾登獸的生命能量。作為生命的獨立個體,無上意志理論上就不再能進行管控,這會大大降低艾爾登獸的進化效率。因此在無上意志的指導下,艾爾登獸選擇變成一種以抽象形式存在的“律法”,為每個生命個體可以獲取多少盧恩進行分配。律法就是艾爾登獸,艾爾登獸在律法的分配行為中也汲取了能量。在后來的黃金樹時代,這套分配盧恩的律法就被稱為艾爾登法環(huán),分配盧恩的行為則稱為賜福。

單個生物掌握的盧恩越多,它的實力就越強大。如果單個生物受到了巨量的賜福,體內(nèi)的盧恩能量就會形成環(huán)狀的黃金物質(zhì),成為法環(huán)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后來的黃金樹時代,這些環(huán)狀盧恩稱作為大盧恩,大盧恩的持有者被稱作半神。

需強調(diào),如今我們看到的艾爾登法環(huán)中“四環(huán)交叉”的圖形,是現(xiàn)今黃金樹時代下特有的法環(huán)圖案。在黃金樹文明出現(xiàn)之前的古龍文明也有屬于它們特有的“法環(huán)”,形狀不同,名字未知,具體規(guī)則更不可考。因此也可以這么說,“艾爾登法環(huán)”始終都存在,只是每個時代的具體規(guī)則內(nèi)容各有不同。

無上意志不會親手制定這套規(guī)則,而是會在交界地選擇一名代言人,享受最多的盧恩賜福,并負責制定法環(huán)的具體規(guī)則,只要合理滿足使艾爾登獸進化的基本需求,就可以執(zhí)行下去,發(fā)展繁榮的文明。

位于法姆亞茲拉的古龍時代“艾爾登法環(huán)”。從圖案可大致猜測,古龍時代中的大盧恩持有者比黃金樹時代更多,且沒有底層彎弧。古龍的賜福規(guī)則更“平均”,能量到中間就開始分散,無法形成完整統(tǒng)一的結(jié)構(gòu)。


(2)古龍文明

當生命熔爐誕生的生物個體開始產(chǎn)生獨立意識,文明便在此刻開始出現(xiàn)。

起初,熔爐誕生出來的生命個體只有原始的動物,隨后,古龍誕生了。古龍的皮膚是由堅硬巖石構(gòu)成的龍鱗,還擁有永恒不朽的生命,毫無疑問成為了當時世界的主宰和文明的中心。

桂奧爾是所有龍的母親,擁有如山一樣龐大的巖石身軀。可能是第一頭誕生的古龍,根據(jù)她所處的位置,古龍這一物種可能起源于交界地的南方區(qū)域、即如今寧姆格福、蓋利德區(qū)域。

無上意志賜予“古龍王”普拉頓桑克斯為交界地所有生命的管理者,賜予其巨量盧恩,并讓龍王定下艾爾登法環(huán)的規(guī)則,將盧恩能量更好地“賜?!苯o交界地的其他生物。在古龍時代還沒有“神祇”或“艾爾登之王”這些概念,而后來的黃金樹文明為了方便理解古龍文明,將古龍王稱為“黃金樹時代前的艾爾登之王”。

為了更好的傳遞思想,無上意志創(chuàng)造了一個指導者,這就是五指,指引交界地上的生命們發(fā)展智慧與文明,確切來說,是指引艾爾登獸正?!俺砷L”

游戲中出現(xiàn)過很多五指的概念,但也僅是概念罷了,“五指”是否真的存在?答案并不可知。但是,后來登場的雙指和叁指都與法姆亞茲拉有密切的聯(lián)系。如果說五指不存在,那雙指和叁指的起源就會有很多劇情矛盾,難以自圓其說,因此我認為五指也許沒有實體,但五指的概念至少在獸人及古龍文明中是舉足輕重的。


(3)法姆亞茲拉的誕生與毀滅

部分原始野獸在接受古龍王的賜福后開始進化出智慧,成為了獸人并發(fā)展為文明。獸人將古龍視作神明,學習使用巖石建造了用于祭祀古龍的城市法姆亞茲拉。可能是古龍喜歡這座城市,便使用風暴的力量將它升到了空中,形成一座天空之城。相比現(xiàn)今人類,獸人的智力也絕不低,已經(jīng)掌握燒制陶器和冶煉鐵器。

風暴鷹可能也是此階段出現(xiàn)的生命造物,鷹的首領(lǐng)——風暴鷹古王此時(或后來)來到了天空城,選擇臣服于古龍的靡下。后來,風暴鷹們在寧姆格福懸崖峭壁上建造了被風暴環(huán)繞的史東薇爾城,位置可能就在法姆亞茲拉附近。


在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的高速發(fā)展時期,法姆亞茲拉被隕石砸毀,破碎的城市碎片砸向了交界地的各處,成為了如今交界地隨處可見的遺跡。根據(jù)遺跡散落位置的推測,法姆亞茲拉過去的實際位置可能在寧姆格福-蓋利德區(qū)域。法姆亞茲拉被毀滅的具體細節(jié)不詳,但能明確的是,這場毀滅的起因是無上意志拋棄了古龍。城市毀滅后,古龍王陷入了自閉,躲在破碎城市的時空漩渦中心,等待著無上意志的歸來。

如今我們在游戲中的法姆亞茲拉處于時空紊亂的狀態(tài),仿佛永遠處于崩壞但沒有徹底毀滅的狀態(tài),這種詭異狀態(tài)的產(chǎn)生原因沒有明確的說法。我的分析是:法姆亞茲拉在正常的時間線中早已被徹底毀滅,但古龍王不愿接受自己被無上意志拋棄這一事實,在它凋零之際發(fā)出的哀嚎力量,致使引發(fā)了時空流的紊亂。古龍王在時空長河中找出了即將崩壞狀態(tài)中的法姆亞茲拉,并將這個狀態(tài)的城市單獨抽離出來,創(chuàng)造出一個存在于現(xiàn)世的獨立空間。這樣一來,古龍王便可以永恒的等待并“欺騙”自己——法姆亞茲拉將永遠不會被徹底毀滅,無上意志也終有一日可以回到它的身邊。

無上意志為什么要拋棄古龍,又通過何種形式毀滅了法姆亞茲拉?目前也未有準確定論。但考慮到癲火詛咒可以在法姆亞茲拉中心治愈,可以推測其很可能與叁指有關(guān)。個人測為:在生命熔爐演化出文明發(fā)展后,選擇用艾爾登法環(huán)賜福的形式來孕育艾爾登獸的工作效率過于低下,使得無上意志內(nèi)部就“是否允許生物發(fā)展獨立文明”發(fā)生了嚴重分歧,五指也因此分化為了雙指和叁指。在爭斗中,主張“回歸生命熔爐、反對文明發(fā)展”的叁指毀滅了法姆亞茲拉。


(4)其他初始文明

除了無上意志“欽定”的獸人與古龍外,生命熔爐也誕生了其他生物。包括人類在內(nèi),有些也發(fā)展出了自己的文明。這些生物的出現(xiàn)順序和各自的強盛時期,大抵上無法理清正確的時間線,弄清楚可能也并無必要。重要的是,在我們熟悉的黃金樹時代到來之前,這些生物出現(xiàn)過,發(fā)展過,有的也隕落過。


先祖之民是藍皮膚的游牧種族,在發(fā)展出文明后又選擇擯棄文明,自愿放棄金屬等現(xiàn)代造物,回歸原始自然。他們身材壯碩,擅長弓術(shù),抵抗力高,宗教類似薩滿,信仰“萌發(fā)生命”的祖靈。祖靈是一種從生命和死亡中萌芽出來的生命——長命的野獸會發(fā)出新芽,隨著新芽不斷萌發(fā),就會成為祖靈??梢圆惶珖乐?shù)卣f:先祖之民信仰的就是生命熔爐的”百相“。


在地底下,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多個種族未知,如今已經(jīng)毀滅的古王朝文明,古王朝實際上是由多個王朝組成,主要建造于地下,文明的結(jié)構(gòu)和藝術(shù)風格類似于現(xiàn)實的蘇美爾文明。古王朝的泥人神官會使用泡泡魔法,試圖從泡泡中尋找到失落的神諭。


亞人是半野獸半人的生物,有一定的智商和原始文明,喜歡黑暗的環(huán)境。他們身上發(fā)生“熔爐百相”的突變概率似乎非常高。從形象和物種分布上猜測,很可能是未受到初始古龍賜福的獸人演化而來的種族,甚至猜測他們是人類的前身。


身藏火焰的巨人和自帶寒風的薩米爾人是在北方雪山上生活的種族,不過他們的戲份在后來的巨人戰(zhàn)爭才會變多,在這里先簡單提一句他們的存在。


飛龍是古龍的后裔,它們沒有古龍的巖石皮膚,也沒有永恒的生命,因此被古龍所藐視。不過,龍仍擁有強大的力量,也因此被崇拜或者狩獵,從而演化出了龍饗儀式——通過吞噬龍心臟來獲得龍的力量。


在某一個時間點,人類這一物種終于誕生,他們生性聰明,繁衍速度快,熱愛探索,很快成為了占據(jù)交界地的主流生物。

人類的開拓與發(fā)展是一段漫長的歷史,他們在交界地各處生活。在雪山,人類仰望星空,發(fā)展出了占星師文明;在寧姆格福,人類進駐寧姆格福,與風暴鷹共同生活,了解并融合古龍文明;在格密爾火山,人類誕生了褻瀆神明的思想;在大樹底下,以雙指引導下的人類以樹為崇拜,發(fā)展出后來統(tǒng)一天下,也是我們熟知的黃金樹文明。而還有一些人類,甚至跨越霧海遠洋并定居海外,發(fā)展出各自的紛雜文明。


三.外在神祇

除了生命熔爐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物,在無垠的宇宙中,外神也并非只有無上意志一個。

其中,從黑暗深處隨隕石而來的宇宙生物種族就有黑王白王,他們擁有巖石般的皮膚,會使用重力法術(shù)。不過,零碎的生物種族對無上意志構(gòu)不成威脅,但還有很多如今被稱為“外在神祇”的力量,他們有的發(fā)展出強大的文明,有的本身就是一種強大力量。在文章開頭我們已經(jīng)簡要提及了他們的存在,現(xiàn)在是詳細描述他們的時候了。


(1)星月勢力

交界地所處的地區(qū),太陽不會直射交界地,但兩顆大月亮始終高掛在空中,一顆為白月,一顆為暗月,加上黑夜中密布的群星,便構(gòu)成了宇宙中的星月勢力。它們孕育著與無上意志不同的另一種能量,為銀藍色。需強調(diào)的是,盡管星月勢力中群星與月亮屬于同盟,但月亮與群星是兩種類似但不完全相同的能量,同盟間的關(guān)系也并非像表面那般穩(wěn)固。

月亮與無上意志類似,也是一種純粹的能量物質(zhì)。盡管無法確定月亮本體的構(gòu)造屬性,但它后來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命普遍核心是一種被稱作為銀色淚滴的冰冷銀白色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類似可變形的液態(tài)金屬,很可能就是月亮本體的構(gòu)成材料。當月亮滿月時,在交界地就可以獲得來自于它的更多力量。

群星是一種半有機半無機的生命體,顏色更偏向于藍綠色。由于落到地面的群星會成為結(jié)晶,在交界地常被指代為“輝石”,后來被人類研究學習,發(fā)展出了魔法。群星的起源比起月亮要更為神秘,很可能還有一個叫“群星之主”或“黑夜之王”的高階外神存在,也有一種說法,這位“黑夜之王”可能就是暗月。

不論真相如何,由于專門研究群星的起源會導致自身肉體身軀會逐漸化為無機水晶而失去自我意識,因此這個方向的研究很難深入下去,群星起源始終保持著神秘的面紗。


作為宇宙的強大勢力之一,星月同盟和無上意志存在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但是星月同盟仍然不敵無上意志,在這兩股宇宙級能量之間的對抗中,暗月在某次戰(zhàn)斗被擊碎了一部分。

由于暗月顏色十分暗淡,而且加上后來出現(xiàn)的黃金樹光芒過于耀眼,如今的交界地只有極少的地方能勉強看到暗月。隨著暗月被擊碎,起初跟隨月亮的群星立場開始動搖,有一部分選擇脫離了星月同盟,轉(zhuǎn)而追隨“黑夜之王”,可能就是指那個暗月被擊碎的部分,成為一股獨立的勢力。


(2)諾克斯人與永恒之城

月亮始終希望獲得交界地的掌控權(quán),與無上意志產(chǎn)生了多次抗爭。

在百相時代,同無上意志的金色彗星一樣,月亮也將它的銀色物質(zhì)帶到了交界地與生命熔爐結(jié)合,最后創(chuàng)造了擁有銀色血液的月之民,即諾克斯人。

需要強調(diào),盡管流著銀色血液,但諾克斯人也應該是由生命熔爐制造出來的。來自月亮的銀色物質(zhì)起初也與生命熔爐結(jié)合過一段時間,誕生了銀色淚滴,但隨著盧恩能量占據(jù)了生命熔爐的上風,隨后銀色物質(zhì)便被壓制。也正因此,諾克斯人如此天生地敵對無上意志。

由銀色物質(zhì)誕生而來的諾克斯人使用會冰系魔法以及液態(tài)金屬武器。同時他們也使用群星的力量創(chuàng)造魔法,在如今的古樹根位置處附近建造了無名永恒之城。諾克斯人誕生的時間線十分早,大概和古龍時代一同出現(xiàn),并共存過一段時間。

諾克斯人熱愛發(fā)明創(chuàng)造,研究了很多反制無上意志的裝備,例如可以抵御無上意志精神攻擊的諾克斯鏡面盔。作為純粹的科學探索,諾克斯人也會研究無上意志的生命體系并進行創(chuàng)造。諾克斯人模仿古龍的造型,創(chuàng)造了龍人士兵這樣的怪物。龍人士兵與后來的山妖非常相似,因此猜測龍人士兵是由巨人改造而成的。可憐的龍人士兵沒有不會飛翔與紅雷,只能使用諾克斯人賦予的冰雷力量。

通過利用改造銀色淚滴的實驗,諾克斯人創(chuàng)造出了人造生命。諾克斯人制造了很多仿照現(xiàn)實生物的仿造體,有一些仿造體還跑到了地表,真假難辨。通過研究人類,諾克斯人用銀色淚滴仿制出了夜人。夜人除了體表顏色是黑藍色和留著銀色血液外,和人類幾乎無異。諾克斯人還制造了仿身淚滴,可以克隆出召喚者的樣子,這是他們意圖造王的產(chǎn)物。

然而,諾克斯人的下一個發(fā)明獵殺指頭刀徹底激怒了無上意志。獵殺指頭刀可以傷害雙指和其使者,這是無上意志絕對無法容忍的,因此派出了強大的遺棄外神諾斯緹毀滅了無名永恒之城。永恒之城起初可能是在地表,經(jīng)此毀滅打擊后,諾克斯人被迫在地底生存。

諾斯緹、以及在交界地各處的外星蜈蚣生物的來源非常神秘,僅知它們是誕生自宇宙黑暗深處的星星異形,由于都會重力法術(shù),可能和黑王白王同源。無責任猜測的話,可能是無上意志在宇宙中與其它能量勢力戰(zhàn)斗并獲勝得到的、如同戰(zhàn)斗奴隸般的產(chǎn)物。

有關(guān)永恒之城被毀滅的細節(jié)并不清楚,不過諾克斯人沒有被徹底滅絕,也并未萎靡不振,諾克斯人很快繼續(xù)沿著地底的兩大支流——希芙拉河和安瑟爾河分別建造了諾克隆恩諾克史黛拉,兩座城相互對稱,成為新的永恒之城。

無名永恒之城包含的信息量可能要遠比想象中多,但由于被摧毀殆盡,導致遠古諾克斯人的故事被官方刻意隱瞞,造成了巨大的情節(jié)缺位

在地底兩座永恒之城上,殘存的諾克斯人巖石壁上繪滿了星空,緬懷過去的輝煌。兩座城市分家后信仰也出現(xiàn)了分歧,諾克史黛拉信仰原本的星月同盟,諾克隆恩則信仰那群脫離星月同盟的星星勢力。

雖然實力大減,諾克斯人仍在觀察并偷偷干涉地表上各種文明的發(fā)展,瘋狂的生物實驗也從未中斷。


(3)猩紅腐敗

猩紅腐敗是一種紅色劇毒物質(zhì),它的存在極其古老。猩紅腐敗可能是交界地本土最原始的生命形式,在前文已經(jīng)提到,在金色流星砸下后與它發(fā)生了同化,成為了生命熔爐的一部分。

若要嚴謹?shù)恼f,猩紅腐敗也可能并非交界地的本土生命,它可能同樣來自宇宙中的某個外來勢力。無論如何,猩紅腐敗的存在要快“人”一步,在其他外在神祇干涉交界地前,猩紅腐敗已經(jīng)在交界地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未受金色流星影響前,猩紅腐敗可能僅僅是純粹的物質(zhì)。但隨著生命熔爐的產(chǎn)生、結(jié)合和發(fā)展,猩紅腐敗演化出自己的生命,產(chǎn)生了類似有毒孢子的真菌或植物生命。后來,猩紅腐敗的概念基本也將這些“毒物”包含在內(nèi)。

但隨后,金色流星的黃金生命能量壓制了猩紅腐敗,使得猩紅腐敗的毒物屬性不再成為主流現(xiàn)代生物的特性,后續(xù)演化出的生物也將其視作劇毒。因此,猩紅腐敗與交界地上的一切生物為敵,希望殺死一切生命,確切地說,是腐化一切外來生物,將生命消解并回歸化為原始的腐敗物質(zhì)。

毒物們以猩紅腐敗為信仰,創(chuàng)建了腐敗教和以毒蝎為形象的神祇腐敗神。腐敗教認為有生必有死,這是生命輪回法則的基礎(chǔ),這很可能是受到了另一個外在神祇“失色太陽”的影響。有一群稱為腐敗眷族的蟲類生物以及蘑菇人(可能是接受了腐敗的人類)都是腐敗神的教徒,它們曾建立過崇拜腐敗神的王國文明。但腐敗神后來遺棄了它們,而腐敗眷族仍不離不棄,死心塌地侍奉著腐敗神。

我認為,所謂的腐敗神可能并不是一個實際的“神”,而是猩紅腐敗這一物質(zhì)本身的自然屬性。猩紅腐敗自始至終都不認同生命的存在,當然也不認同這些由生命熔爐演化出的毒物,所以才會拋棄他們。

遠古時代的其他生物體系都在尋找鎮(zhèn)壓腐敗的方法。生命熔爐中通過血液演化出了紅色的火焰,使用火焰來鎮(zhèn)壓腐敗,效果顯著。

諾克斯文明發(fā)現(xiàn)可以用水來抵抗腐敗。一名盲眼的藍衣劍士使用“流水劍”將腐敗封印至地底。據(jù)說,流水劍又是一個自稱“藍衣舞娘”的妖精傳授給劍士的。這位劍士可能是諾克斯人。后來,諾克斯人建造了引水渠抵抗腐敗湖的侵蝕。可能如同油水分離的原理,腐敗物質(zhì)會被分層于無害的水面之下,這就是腐敗湖的由來。

盡管對于現(xiàn)代文明而言,猩紅腐敗是一種人見人恨的存在,但它可能確實是生命大發(fā)展時期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沒有猩紅腐敗的影響,生命熔爐就不會分裂為多樣化的生命個體,文明可能也不復存在。


(4)真實之母

真實之母(The mother of truth)是在遠古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的外在神祇。真實之母隱藏于地下,渴望傷口,可以將詛咒之血化為血焰。

有關(guān)真實之母的提供信息都極其稀少。但既然提到了與“百相”有關(guān)的詛咒之血,那就很難不往生命熔爐上聯(lián)想,個人猜測,真實之母是生命熔爐時代中為了對抗猩紅腐敗而制造的產(chǎn)物,她代表初始之紅的血液,也是火焰的起源(血火同源)。我不打算在此進行詳細敘述,而是放到后文(米凱拉的章節(jié))再進行展開。


(5)失色太陽與死亡儀式

交界地的遠古時代還可能存在著一個資料極其稀少,甚至連名字都無從考據(jù)的外在神祇,這位外在神祇可能就是交界地天空中那顆暗淡無光的失色太陽。失色太陽代表的就是死亡,甚至可以說,它掌控著萬物的死亡規(guī)律和靈魂轉(zhuǎn)世的法則。這種法則是絕對中立的,不隨其他勢力干涉而變化。

萬物終有一死,因此,這種法則也被稱作為命定之死。所有生物都擁有命定之死,也就是正確的死亡,這在原始時代是一種常識。失色太陽擁有被稱作為雙鳥”(twinbird)的使者。作為使者,雙鳥與它的子嗣死之鳥,向交界地上的萬物傳達有關(guān)死亡儀式的知識。

游戲中并沒有明確指出雙鳥的主人就是失色太陽。雙鳥所謂的“主人”和失色太陽確實可能是兩個不同的外在神祇,但這樣一來故事的不必要復雜度就會大大提升,因此本文將它們綁定在一起討論。


生物死亡時,會受古代祭司們制造的靈火洗禮,從而接受轉(zhuǎn)世,這一過程稱之為死亡儀式。所謂靈火,就是火焰燃燒靈魂后的樣子,這時的火焰會化為寒冷的黑白色。靈火中包含的就是死去生物的靈魂。死后的靈魂將前往靈魂世界,在靈魂世界內(nèi),有一個發(fā)出微光、成為死者路標,像樹一樣,稱作赫芬尖塔,可能就是靈魂在靈魂世界中游蕩后,進行轉(zhuǎn)世的終點。

死之鳥是靈火的看守者。死之鳥和古代祭司會引導死去的靈魂,讓它們能夠正確進行生死輪回。如果沒有正確的引導,死去的靈魂都將如同迷途羔羊一樣不知所措,有的就會成為怨魂。


四.第一屆神人繼承者

在第一個艾爾登法環(huán)“代言人”——古龍文明被毀滅后,無上意志開始思考使交界地發(fā)展,使“艾爾登獸”發(fā)展進化的下一步行動。無上意志在交界地的傳達者“五指”很可能就于此時發(fā)生了意見不統(tǒng)一,分化并產(chǎn)生了雙指叁指兩種存在實體。如果我們姑且認為雙指與叁指確實由五指分離,那么這個分歧出現(xiàn)的時間點很可能就是法姆亞茲拉的毀滅事件。

(1)雙指與叁指

古龍文明被毀滅后,雙指希望能物色新神祇,創(chuàng)造新的艾爾登律法繼續(xù)統(tǒng)治交界地下的生物。

雙指似乎很喜歡獸人文明,因此它的造物往往都會參考獸人文明進行制作。它按照曾經(jīng)獸人文明的建筑風格建造了神授塔,尋找強大的繼承者并給予他們力量,賜為神人。所謂神人,其實就是接班龍王下一任的候選者,成為艾爾登獸的“容器”。神人正式成為接班人就需要制定一套以艾爾登法環(huán)為基礎(chǔ)的新律法來管理交界地的生命,另一方面,接班人本身也獲得了大量賜福加強自身實力,從而可以在武力上征服交界地,成為名副其實的神祇

以雙指的名義,交界地開啟了神人繼承者的爭奪。這場爭奪似乎沒有官方上的定義,文字敘述寥寥無幾,細節(jié)已無從考證。但能確認的是,神人之間確實發(fā)生過戰(zhàn)爭,代表黃金樹勢力的瑪莉卡和代表命定之死的宵色眼眸女王進行了戰(zhàn)斗,最后瑪莉卡勝出并成為了交界地的新神祇。雙指也成為了瑪莉卡,以及她所創(chuàng)“黃金律法”的維護者。


叁指則持另一種觀點:交界地的發(fā)展與艾爾登獸的進化已經(jīng)往錯誤的方向前進,與其繼續(xù)犯錯,不如毀滅當下的一切生命,重頭再來。換句話說,叁指認為生命從一開始就不該被分裂為獨立個體,它希望消滅所有生命個體,使交界地重回生命熔爐本身,化而歸“一”,從“零”開始。

對于世間萬物而言,叁指“毀滅一切”的思想毫無疑問是一種癲狂的想法,他的毀滅方式是使用黃色的火焰,因此被稱作為癲火。癲火也是無上意志盧恩生命能量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這種火焰可能起初就是在生命熔爐中用來壓制猩紅腐敗的紅色火焰,隨后被無上意志掌握并優(yōu)化,因此顯現(xiàn)為盧恩般的黃色。

雙指和叁指的意見分歧使它們發(fā)生了一場戰(zhàn)斗,這場“戰(zhàn)斗“也許只是意識形態(tài)上的爭斗,在爭斗中,叁指毀滅了法姆亞茲拉,但最終雙指還是戰(zhàn)勝了叁指。但由于叁指作為無上意志思想的一部分無法被徹底消滅,因此最后被封印在了古樹深根的最底層,即生命熔爐附近,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叁指雖然被封印了,但它仍然會將自己的思想傳染給附近的生物,還擅長寄宿于尸體。生物感染到叁指癲狂的想法后會變得瘋狂,通常眼睛里會出現(xiàn)黃色余火,嚴重時會燃燒眼球,這種傳染病被稱作為癲狂病。叁指會向癲狂病患者指引自己所被封印的位置,從而能釋放自己。

原本,叁指的位置與生命隔絕,無法傳播自己的力量。直到黃金樹統(tǒng)治的某個時代,羅德爾王城將流浪民族屠殺并拋棄到王城下水道深處,這里與叁指封印處的位置意外地非常接近,因此導致癲狂病通過流浪商人爆發(fā)(第一個有記載的癲狂病病人為夏波利利,估計是死了后被癲火寄宿),從而傳染到交界地各處。


(2)“黃金樹女神”瑪莉卡

之前提到,生命熔爐長成了一棵大樹,此時大樹附近的人類聚落形成了初始的文明,他們就是后來征服交界地的黃金樹文明。

不過,當時黃金樹還沒有出現(xiàn),他們以大樹作為崇拜,這顆大樹也被他們換了個名字稱呼,叫做初始黃金樹,也稱遠古黃金樹。

大樹的形象更加自然遠古,是半紅半黃色的。但隨著時間推移,生命熔爐中的艾爾登黃金力量已幾乎完全壓制住紅色的猩紅腐敗,大樹在繼續(xù)生長的分支中也開始發(fā)生外在顯現(xiàn)的變化,散發(fā)著黃色光芒。這些黃金色的分支越長越大,規(guī)模逐漸蓋過了大樹本身,被稱作黃金樹。

盡管黃金樹與大樹是共生的關(guān)系,但大樹黃金樹是兩種不同的明確指代。尤其在后面發(fā)生的陰謀之夜事件,使得黃金樹與大樹的共生連接也被切斷,使兩者正式成為了獨立的存在。

生命熔爐、大樹、初始黃金樹、黃金樹這四者的具體定義和關(guān)系是一個非常容易引起混淆的問題。實際上,我認為沒有必要在這里強摳定義。之所以在這里容易引起誤解,是因為黃金樹文明自己也沒徹底搞清楚,對黃金樹的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多次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游戲中數(shù)條文本信息產(chǎn)生了邏輯矛盾。

從黃金樹文明紋章的變化可以看出,隨著文明的發(fā)展,“樹”的特征逐漸變少。黃金一族對黃金樹的原始崇拜,漸漸轉(zhuǎn)化為對法環(huán)本身的信仰。

在黃金樹還沒出現(xiàn)的時代,在雙指的指引下,以瑪莉卡代表的一群人類開始以大樹開始崇拜,逐漸發(fā)展為了一支不可小覷的文明勢力,這就是初始黃金樹文明。而這群信仰初始黃金樹的人類稱作黃金一族。黃金一族在黃金樹的周圍建造了宏偉的羅德爾王城作為家園。

不過,瑪莉卡本身并不是人類,瑪莉卡是“來自異界”的稀人。有關(guān)稀人的概念,涉及到的陰謀論和推論實在太多,姑且暫時只認為瑪莉卡是雙指挑選的強者而已,不作詳細的推論展開。

能確定的是,此時稀人身份帶給瑪莉卡只是長壽的生命而已,瑪莉卡起初并不強大,也像人類一樣有七情六欲。當雙指選中瑪莉卡為神人時,瑪莉卡也曾猶豫過,她明白神人不過是無上意志的傀儡。但這并不是一道選擇題,拒絕只會讓自己的文明也被輕易毀滅。因此,她接受并成為神人,加入了神祇的競選之戰(zhàn)。但反抗無上意志的“弒神”計劃,此時已在瑪莉卡的心中醞釀。


作為成為神人的獎勵,雙指通常會以野獸的形象創(chuàng)造一個生物以侍奉神人完成使命,這個生物就稱之為影子仆從。侍奉瑪麗卡的影子仆從,就是瑪利喀斯?,斃λ姑x上成為了瑪莉卡的義弟,忠心耿耿地守護著瑪莉卡,在神人大戰(zhàn)中作戰(zhàn)驍勇。影子仆從的概念也從黃金樹文明傳開,被黃金一族熟知并喜愛,后來搞出很多模仿行為,例如野獸宰相瑟絡修、獵犬騎士、白狼戰(zhàn)鬼等等。


(3)”狩獵神祇“宵色眼眸女王

宵色眼眸女王(Gloam-Eyed Queen)是無上意志挑選的另一位神人,有關(guān)宵色眼眸女王的信息記載很少,她可能是在蓋利德神授塔被授選為神人,種族也可能是稀人,與瑪莉卡的關(guān)系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親密。宵色眼眸女王信仰并侍奉命定之死,創(chuàng)建了狩獵神祇教派

狩獵神祇教派認為有生必有死,任何生命都應接受命定之死,即使是神這樣強大的生物也不例外。因此,狩獵神祇教派的存在就代表著“神之死”本身。他們使用命定之死的力量,即黑紅色火焰,來狩獵神祇。這種火焰可能脫胎于死亡儀式的黑色靈火,但又加入了生命熔爐初始之紅的力量,因此為黑紅色。

狩獵神祇教派很可能誕生于格密爾火山,這里是褻瀆盤,遠古人類里犯下褻瀆之舉,因而被神明懲罰生下了蛇人般的異形。狩獵神祇教派的教徒稱為神皮使徒,他們就屬于遠古蛇人,最古老的使徒則稱為神皮貴族。神皮使徒出生時就被平滑人皮拼接成的“圣布襁褓”包裹,隨后經(jīng)宵色眼眸女王”擁抱“(可能是另一種形式的賜福),這樣就能長成我們?nèi)缃窨吹降模之惖纳衿な雇叫蜗蟆?/span>

神皮使徒身穿以人皮拼接制成的衣服,他們認為自己的形象就是“神的死亡”,這和生命熔爐的“百相”概念十分類似,因此也可以理解為,他們也信仰生命熔爐的“回歸本源”。


尤其從梅琳娜與癲火的關(guān)系上來看,狩獵神祇教派又很可能與叁指有一定聯(lián)系。但梅琳娜又是誰?她就是宵眼女王嗎?我不敢打包票確認梅琳娜的身份,但顯然,她和命定之死與癲火都有極大的聯(lián)系。

個人的推論是:宵眼女王原先也侍奉過叁指,以叁指的名義參加神人大戰(zhàn),認同“一切生命皆平等”。但是和叁指意見不同的是,她極力反對“毀滅一切、消滅所有生命”的瘋狂意愿。因此最終與癲火分道揚鑣,決定“狩獵神祇”——那些強大到有實力逃避死亡的“神”才是生命不平等的問題所在,所以,宵色眼眸女王的使命就是讓神接受命定之死

考慮到梅琳娜的真實身份是故意隱藏起來的核心謎題,推論分析很多,思考下去只會越陷越深。本文會暫時故意避開梅琳娜,放到最后分析。


神人之戰(zhàn)中,宵色眼眸女王的狩獵神祇派系與瑪莉卡的黃金樹文明展開了戰(zhàn)斗,最后,宵色眼眸女王不敵瑪莉卡的手下瑪利喀斯,戰(zhàn)敗后仿佛人間蒸發(fā)一般地消失了。神皮使徒也尚未滅絕,他們的殘余勢力后來還活躍在交界地的各處,策劃著各自的陰謀。


五.遠古黃金樹時代

(1)黃金律法

在成功被雙指選中為新神祇后,瑪莉卡成為了艾爾登法環(huán)的新容器,黃金樹文明也成為了雙指欽點的交界地“合法”神祇。合法的第一步,瑪莉卡便是要根據(jù)艾爾登法環(huán)的需求,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文明的律法,即黃金律法。

黃金律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剝奪了命定之死,使得生物無法獲得“正確的死亡”。

在瑪莉卡的命令下,瑪利喀斯將宵色眼眸女王侍奉的命定之死化作死亡盧恩,封印在自己的黑劍里,隨后瑪利喀斯躲在了法姆亞茲拉的時空廢墟中,不與外界接觸。失去命定之死后,黑焰從此也失去了狩獵神祇的力量,火焰的顏色由黑紅色變成了黑白色。瑪利喀斯是當時唯一擁有命定之死的人,只有他的黑劍能夠“弒神”,黑劍瑪利喀斯的稱號也由此而來。


沒有命定之死的生物,原則上將不再會死亡,因此也更不會有死亡儀式中生死輪回的概念。為了代替舊系統(tǒng),黃金律法推出了全新的歸樹系統(tǒng),即當生命個體走到盡頭時,將回到黃金樹的懷抱,化作盧恩,在黃金樹的體系下進行重新分配和輪回。實際上,瑪莉卡就是取代了“失色太陽”,將所有生命的生殺大權(quán)與輪回體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位于地底的大樹與聳天的黃金樹是連接在一起的,因此遍布交界地各處的大樹樹根便是執(zhí)行歸樹儀式的最好場所。黃金一族在各個大樹樹根分支建立歸樹地下墓穴,被通知“走到生命盡頭”的人民將主動前往墓穴觸摸樹根,從而執(zhí)行歸樹儀式,將自己的靈魂回歸至黃金樹。

歸樹墓穴的擴建是漫長的,隨后來的征服戰(zhàn)爭逐漸擴張至整個交界地。而其他非黃金樹的文明也對歸樹存在敵意,墓穴需要大量的歸樹守衛(wèi)進行防范,部分歸樹守衛(wèi)可能為自愿擔當,也有一部分歸樹守衛(wèi)就是在征服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的敵人。羅澤司可能原來是原始死亡儀式的祭司,在黃金律法祝福下,他成為了歸樹系統(tǒng)的“引導者”,引導人民進行正確的歸樹。

雖然原來的死亡儀式不再使用,瑪莉卡還是掌握了原先死亡的核心力量,即“咒死”。盡管這種力量幾乎被她封印了起來,極少使用,但后來的“死眠少女”菲雅還是通過研究死亡學習到類似的法術(shù),是一種由失色太陽的“黑”和黃金樹的“黃”,組成的一種死亡煙霧。


瑪莉卡既然控制了“死”,那就也能掌握“生”。當她將盧恩歸集于某一個個體當中而遲遲不讓其歸樹,那么該個體就可以獲得強大的力量甚至不朽的生命?,斃蚩ㄙn予黃金一族祝福,以加強他們的戰(zhàn)斗力,以為日后的征服戰(zhàn)爭進行準備。

瑪莉卡創(chuàng)造了艾爾登之王半神的概念,就是指那些被授予大盧恩的不朽生物,他們被賦予各種各樣的使命,共同維護整套黃金律法的穩(wěn)定,輔佐神祇一同統(tǒng)治交界地。不過,瑪莉卡仍是最高位階的神祇,可以隨時剝奪半神們身上的盧恩,讓他們回歸成普通人。


黃金律法基本主義是由后來的一位智慧學者“金面具”發(fā)明,是用于研究黃金律法以及艾爾登法環(huán)本身的一套學術(shù)理論。黃金律法基本主義使用“回歸”和“因果”兩種理論解釋黃金律法。所謂回歸是萬物朝不變收斂,是含義上的引力。所謂因果是萬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是含義間的引力。

當然,這些只是形而上的車轱轆話,實際上就是在表達:黃金律法是最穩(wěn)定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不存在漏洞的”完美律法“。事實當然并非如此,瑪莉卡是神,也是人。人擁有人性,這就是黃金律法最大的漏洞。這為后來黃金樹文明的衰落埋下了種子。


(2)“初始王”葛弗雷

黃金樹文明成為了交界地最權(quán)威的存在,但還不是最強大的存在,此時的交界地還有各種未曾聽說過黃金樹的文明勢力。在制定好黃金律法后,瑪莉卡與黃金一族認為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征服整個交界地,與交界地一切不服從管理的勢力為敵。

第一步,瑪莉卡需要找一個實力強大的夫君作為“艾爾登之王”(Elden Lord),一方面讓他管理整個黃金樹文明發(fā)展的具體細節(jié),另一方面,瑪莉卡也需要進行交配生下強大的子嗣并分配大盧恩,制造有血緣關(guān)系的半神,以鞏固黃金樹文明的輝煌。

瑪莉卡選中了荷萊露,一位來自交界地之外的荒地部落酋長,也是實力強大的勇敢人類戰(zhàn)士。荷萊露在初始黃金樹時代作戰(zhàn)驍勇,瑪莉卡賞識荷萊露的強大戰(zhàn)斗力,于是荷萊露成為了黃金樹文明下的第一位艾爾登之王,與瑪麗卡結(jié)為夫婦后,被神賜祝福,改名葛弗雷,也被尊稱“初始王”。

接受賜福后,葛弗雷要展現(xiàn)為王的氣度,因此不再使用野蠻的肉搏術(shù),而改用黃金戰(zhàn)斧。他用黃金樹的力量創(chuàng)造了一只叫作“野獸宰相”瑟洛修的黃金獅子靈體,類似影子仆從一樣守護自己,從而抑制自己沸騰不止的戰(zhàn)意。葛弗雷成功改變了自己的精神面貌,深受擁戴,葛弗雷與野獸宰相的形象后來成為了黃金一族的象征。


葛弗雷與瑪莉卡生下了三名子嗣,分別為葛德文,蒙葛特,蒙格。

葛德文作為長子,英俊貌美,才武兼?zhèn)洌瑤缀跏且粋€完美王子,深受瑪莉卡的喜愛,被稱作“黃金葛德文,也是第二任艾爾登之王的欽定候選人。作為后來的半神之一,葛德文獲得的大盧恩也是最正中心的一顆,代表著他血脈上的正統(tǒng)。

但是蒙葛特蒙格的運氣就沒這么好了,它們都受到了生命熔爐的“百相畸變”影響,身體上長出了丑陋的硬角和尾巴。黃金樹文明將這種畸變視作為惡兆詛咒。一般來說,黃金樹文明的普通人若產(chǎn)下惡兆幼子會被砍下犄角而喪命,但身為貴族的兩兄弟最后則被偷偷扔到了王城下水道的地底下,帶上賦予魔法的沉重枷鎖,自生自滅。

調(diào)香師這種職業(yè)一直存在于交界地各處,他們一直在世界各處流浪并尋找草藥,希望能找到混種或者惡兆問題的治愈方法。蒙葛特和蒙格的惡兆詛咒讓黃金一族痛心不已,因此王城也大批組織了皇家調(diào)香師團隊。但在經(jīng)過漫長的尋找后得出了“惡兆無解藥”的悲劇結(jié)論,部分調(diào)香師成為惡兆獵人,獵殺包括惡兆之子在內(nèi)的所有玷污生物。

不過,“葛家三兄弟”的故事現(xiàn)在還未開始,我們還是將重點回到葛弗雷本人身上。


葛弗雷手下還有一批強大且沉默的騎士團體,稱為熔爐騎士。他們侍奉著初始黃金樹,實際上,他們真正信仰的是初始黃金樹的原初體——生命熔爐。熔爐騎士會使用有關(guān)生命熔爐百相畸變的技能,從招式上看,熔爐騎士與獅子混種非常相像,而獅子混種是受生命熔爐百相影響的典型亞人生物。因此熔爐騎士可能就是獅子混種在接受賜福后,逐漸呈現(xiàn)人性的戰(zhàn)士。

隨著黃金樹文明的崛起,生命熔爐的百相特性也被視作是脫離文明秩序的存在,熔爐騎士因此遭到了輕視和排擠而被解散,分別尋找著自己的出路。


黃金樹文明正式開始籌備全交界地的征服戰(zhàn)爭時,葛弗雷在羅德爾王城建造了圓桌廳堂,招募云集各類英雄戰(zhàn)士,接受黃金樹的賜福,準備隨葛弗雷征戰(zhàn)四方。

征服戰(zhàn)爭漫長久遠,涉及到交界地全境,主要可以分為巨人戰(zhàn)爭、古龍戰(zhàn)爭利耶尼亞戰(zhàn)爭三大部分。這三場戰(zhàn)爭的具體發(fā)生先后順序,游戲中沒有明確指出,如果推理強行分出先后時間線,會發(fā)現(xiàn)人物的登場順序有明顯的矛盾。因此可以確定,三場戰(zhàn)爭的時間跨度很長,幾乎是并行交錯開啟的。其中,巨人戰(zhàn)爭持續(xù)時間最長,最早發(fā)起,也最晚結(jié)束。古龍戰(zhàn)爭和利耶尼亞戰(zhàn)爭的持續(xù)時間相對較短,也基本發(fā)生于巨人戰(zhàn)爭剛發(fā)起時的前期階段。


六.征服戰(zhàn)爭

(1)巨人戰(zhàn)爭

黃金一族與巨人之間打響的戰(zhàn)爭,后史稱為巨人戰(zhàn)爭巨人戰(zhàn)爭主要發(fā)生在羅德爾王城北方的雪山上,這幾乎是一片人類未開墾的土地。因此在具體談論巨人戰(zhàn)爭的過程之前,先了解一下雪山上曾生活著的物種很有必要。

首先是巨人。所有的巨人是擁有一頭紅發(fā),高大魁梧,擁有可以將一切燃燒殆盡的強大火焰力量,這種火焰力量就藏在他們的肚子里,被稱作惡神。惡神也是巨人信仰的神祇,它的形象是一只系著紅色發(fā)辮的獨眼巨人。巨人們在雪山的最高處擁有一座火焰大鍋,熔爐里有著燃不盡的灰滅火焰。火焰可能就是生命熔爐的一部分,初始火焰的生命力量就是惡神,創(chuàng)造了巨人這個種族。

其次是冰龍,它們是最早稱霸雪山的物種,和古龍時代應該處于同一時期,不過隨著后來巨人的出現(xiàn),冰龍和巨人打了一仗,不敵,于是被趕出了雪山。

再次是薩米爾人,這個種族的外貌和人類很像,比人類更瘦高一些,不過最主要的特點是,他們的肉體自帶寒風,壽命很長。在巨人戰(zhàn)爭爆發(fā)之前,薩米爾人和火焰巨人為爭奪雪山地盤成為了世仇,互相爭斗但一直僵持,沒有勝者。


巨人的火焰可以燃燒黃金樹,而黃金樹要是燒了起來,黃金樹文明的安全性就受到威脅,這是黃金一族最忌憚的事情。于是瑪莉卡宣戰(zhàn),命令葛弗雷率領(lǐng)黃金樹士兵與巨人開戰(zhàn),毀掉火焰大鍋。巨人戰(zhàn)爭正式打響。


葛弗雷的軍隊們浩浩蕩蕩地進軍雪山,在斷崖山壁內(nèi)鑿通鋸齒狀山道,建造了行軍通道。戰(zhàn)爭打得激烈且殘酷,黃金一族的英雄們英勇奮戰(zhàn),薩米爾人作為巨人的世仇,也摻和進來一起與對抗巨人。同時,要與火焰戰(zhàn)斗,就要了解火焰,黃金一族也組織了火焰習武修士這一支研究火焰的宗教團體。另一方面,巨人陣營的內(nèi)部發(fā)生了分裂,體型較小的一部分巨人投靠了黃金樹陣營。

戰(zhàn)爭的最后結(jié)果,就是黃金一族勝利,巨人一族被屠戮殆盡,只剩下一位存活下來的火焰巨人。這位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的火焰巨人,成功地激發(fā)了惡神之力,自己的肚子里出現(xiàn)了惡神”獨眼面“的形象,噴發(fā)出更強大的火焰力量,但最終仍不敵黃金一族,敗下陣來。

黃金一族戰(zhàn)勝了巨人,但在最后卻發(fā)現(xiàn)火焰大鍋里的灰滅火焰無法熄滅。無奈之下,瑪莉卡懲罰了最后一名這位火焰巨人,對他施加詛咒,強迫其永遠守護火焰熔爐。

火焰習武修士則成為了灰滅火焰的監(jiān)視者,雙重保證火焰熔爐不被使用。不過后來,火焰的力量也蠱惑了修士們,使得他們越來越松散自負。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黃金一族開始獨吞勝利果實,薩米爾人可能也遭到屠殺,居住地化為遺跡。少數(shù)在戰(zhàn)爭中表現(xiàn)英勇的薩米爾人雖然被稱作為“薩米爾的英雄”,卻被懲罰當作為黃金一族地下墓穴的歸樹守衛(wèi)。

至于那群投靠黃金樹的“小巨人”則結(jié)局就更為悲慘了。黃金一族挖空了他們用于儲存火焰的腹腔,多重鐐銬纏身,淪為了用于拉馬車、挖礦、鍛造等等的奴隸。淪落至此的巨人,思想也逐漸鈍化,很難說他們是巨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退化為了另一個生物種族:山妖。


(2)巨人戰(zhàn)爭延續(xù)——南伐風暴王

巨人戰(zhàn)爭在擊敗火焰巨人后理應就結(jié)束了,葛弗雷和他的戰(zhàn)士們陸續(xù)回到王城短暫停留后,卻又被下令前往交界地的南方繼續(xù)征戰(zhàn)。接下來葛弗雷南伐將面對另一個強敵——風暴王,這和巨人理應沒有關(guān)系,但游戲文本卻明確說道這場戰(zhàn)斗也隸屬于巨人戰(zhàn)爭的范圍,原因極有可能是交界地南方也存在著另一族群的巨人。

位于瑟利亞關(guān)卡附近的巨人骸骨。雖然蓋利德被腐敗嚴重腐蝕,但在巨人雪山中也有類似模型,不像是腐敗產(chǎn)物。


葛弗雷立即率軍南下來到寧姆格福,第一站是史東薇爾城。

史東薇爾城是位于利耶尼亞和寧姆格福交界處的一處斷崖,城堡建于斷崖之上,史東薇爾的歷史極為古老,可能在古龍文明就已存在。史東薇爾城遠古時期被風暴環(huán)繞,城堡和盔甲的藝術(shù)風格有許多古龍野獸文明的影子。起初城堡由風暴鷹掌控,后來人類出現(xiàn)后和風暴鷹一同生存,因此史東威爾騎士們也掌握了風暴相關(guān)戰(zhàn)技。

風暴鷹古王曾是史東威爾城的城主,是一只風暴鷹,作為古龍時期的生命造物之一,它也曾見證過古龍文明。史東威爾城曾經(jīng)還組建過一支奴隸組成的“墜鷹軍團”,深入地下調(diào)查失落的永恒之城諾克隆恩,不過他們基本都死在了那里,無疾而終,尸體可能還被諾克斯人研究并進行生物實驗。

強大的黃金一族來到這里后,史東威爾淪陷。被征服后,史東薇爾城的騎士成為了失鄉(xiāng)騎士,大多被發(fā)配到北方雪山的索爾城,也有少部分騎士拒絕發(fā)配,被懲罰到地下墓穴成為歸樹守衛(wèi)。有的失鄉(xiāng)騎士甚至還找到了天空之城法姆亞茲拉。


在寧姆格福和蓋利德的某片區(qū)域,曾有一個叫作太陽城的地方,他們信仰太陽,這個信仰可能十分古老,曾經(jīng)的獸人文明也有此信仰(可能和死亡儀式的失色太陽是同一個)。葛弗雷輕易殲滅了他們,城市化作灰燼。這本不值一提,但后續(xù)的關(guān)鍵劇情人物食糞者可能就來自于太陽城。家園被毀滅后,食糞者卻因?qū)嵙Ρ还文肯嗫?,被迫成為黃金一族的戰(zhàn)士。雖然被賜福,食糞者憎恨著黃金樹文明的一切,發(fā)誓要詛咒這個文明,詛咒這個不公平的世界。


葛弗雷繼續(xù)南征,最遠甚至打到了摩恩城。摩恩城位于啜泣半島南方的一座人類城堡,它所處的位置也是全交界地的最南端。葛弗雷與摩恩城發(fā)生了摩恩攻城戰(zhàn),摩恩城無法招架黃金一族的猛烈進攻,但一位英雄站了出來,只身奮死抵抗。他收集了一族戰(zhàn)士所有的武器,使用傳說中的武器“形骸大劍”挺身作戰(zhàn),但最后仍敗給了葛弗雷。


最后,葛弗雷在蓋利德遇到了他真正的勁敵——風暴王。葛弗雷與風暴王一對一單挑,兩者實力相近,戰(zhàn)斗場面應該非常精彩。最終,葛弗雷擊敗了風暴王,也成為了他本次南征的終點。

但問題來了:風暴王到底是誰?這是游戲中描述得相當含糊。當然,根據(jù)已知信息的合理推論也不少,可惜的是,我目前也沒有百分百的把握來確鑿風暴王的身份。風暴王的身份可能是以下幾位:

1.風暴鷹古王。鷹王的風暴屬性和風暴王的綽號十分貼合,鷹王也確實擁有大量的信徒臣服于它。但在游戲文本中,鷹古王和風暴王又時常會被分開描述,似乎不是同一“人”,顯得這個結(jié)論有不確定性。

2.古龍王普拉頓??扑?/strong>。古龍所處的法姆亞茲拉也處于風暴中心,且鷹古王也是古龍王的臣子、史東威爾城也有相當多的野獸文明風格。另外,蓋利德有很多古龍,甚至“古龍之母”桂奧爾,古龍王會前來戰(zhàn)斗的原因也許就是要保護桂奧爾。而且如今的古龍王重傷累累,就可能是葛弗雷戰(zhàn)斗時留下的。因此,風暴王就是古龍王這個推測可能性極高,但終究沒有非常實錘的證據(jù)。

3.某位不知名的巨人。風暴王也可能僅僅一位還暫沒有在游戲出現(xiàn)過的人物,曾經(jīng)掌管著風暴。蓋利德區(qū)域確實存在巨人,如果說這位“風暴王”是巨人的話,那么葛弗雷的這場南征作為巨人戰(zhàn)爭一部分的說法就更合情合理了。當然,這種推論的證據(jù)更少。

無論風暴王是誰,葛弗雷最后擊敗了風暴王,風暴王的敗北代表了巨人戰(zhàn)爭的徹底結(jié)束。此時古龍戰(zhàn)爭和利耶尼亞戰(zhàn)爭也已經(jīng)收尾,巨人戰(zhàn)爭的終結(jié),也為黃金樹文明漫長的征服戰(zhàn)爭畫上了句號。


(3)古龍戰(zhàn)爭

當黃金樹文明被無上意志代表的雙指欽定為艾爾登法環(huán)的新容器后,曾經(jīng)也掌管過法環(huán)并等待著無上意志歸來的古龍一族再也不能泰然自若地自閉下去了。古龍選擇主動出擊,與黃金一族開戰(zhàn),古龍戰(zhàn)爭爆發(fā)。

古龍奇襲般地進攻羅德爾王城,黃金一族完全沒有做好準備,葛弗雷此時也正在巨人戰(zhàn)爭的遠征之路中無法回來,一條大古龍古蘭桑克斯踏破了王城的城墻,這是羅德爾王城有史以來的唯一一次城墻被攻破。

但隨即反應過來后,以”黃金“葛德文為領(lǐng)導的黃金一族戰(zhàn)士們立即組建起來,英勇抵抗,開始與古龍進行正面對抗。黃金一族強大的戰(zhàn)斗能力很快在與古龍的戰(zhàn)斗中占得上風,古龍連連敗退。

不久后,古龍戰(zhàn)爭最終以古龍方的失敗告終。戰(zhàn)爭雖有勝負,古龍與黃金樹之間卻達成了結(jié)盟,古龍信仰允許在黃金樹的體系中存在。之所以黃金樹文明會選擇容納古龍信仰,可能是因為古龍信仰和黃金樹信仰同源,皆來自無上意志。古龍作為上一屆的艾爾登之王,黃金樹文明也能從其汲取知識和經(jīng)驗教訓。

弗爾??怂?/strong>是戰(zhàn)爭古龍方的一只強大古龍,擁有“最強巖石”之名,會使用紅色雙雷這種強大的禱告。葛德文與弗爾??怂乖趹?zhàn)爭中互相賞識,化敵為友,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兩人成為了摯友。

蘭斯??扑?/strong>是弗爾??怂沟慕憬?,在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幻化為人形祭司,在王城傳教古龍信仰,頗受歡迎。羅德爾王城的許多士兵漸漸地接受了古龍信仰,并學會了例如紅雷等古龍禱告。有個叫維克的圓桌騎士天賦異稟,深受蘭斯桑科斯喜愛,掌握古龍禱告后,稱作為“龍槍”。


(4)占星者與魔法學院

在巨人戰(zhàn)爭和古龍戰(zhàn)爭之后,就應該是利耶尼亞戰(zhàn)爭了,不過在講這場戰(zhàn)爭之前,先要了解戰(zhàn)爭另一方,我們還未曾提及的重要勢力——雷亞盧卡利亞魔法學院。

很久以前,在雪山生活的人類熱愛觀察星空,他們自稱觀星者。有一天,觀星者觀察到了“創(chuàng)星雨”——星云中降下了磅礡的星雨。星雨就是星星的琥珀,隕落到地上化為了輝石,觀星者們意識到這些輝石蘊含的強大能量,進一步學習后研究出了法術(shù),這就是魔法的起源。

輝石的強大力量很快讓全交界地掀起了一股學習魔法的熱潮。


而輝石本身實際上也是有“生命”的,古老的輝石中會誕生結(jié)晶人這類半無機半生物的存在,深得魔法師們的研究愛好。部分魔法師組成結(jié)晶派,專門研究結(jié)晶人的細微思緒。

通過研究輝石,法師知曉了靈魂力量的存在,他們掌握對靈魂的各種操縱技術(shù),例如將靈魂剝離出肉身,這種被剝離出的靈魂像是水母一樣漂浮在空中,就是靈魂水母。他們還改造研制出了源輝石,可以將靈魂抽取至輝石中,也創(chuàng)造了很多以靈魂為驅(qū)動力量的魔像。

專門研究星星起源的魔法師稱作源流派(又稱起源派,但是由于調(diào)查星星的起源極有可能喪失理智,雖然會研究出非常強大的法術(shù),但也通常會使魔法師本人走火入魔,身體結(jié)構(gòu)逐漸化為無機的結(jié)晶體,因此被同行視作禁忌。

從諾克斯人的文明中可以看到,月亮和群星其實屬于同一宇宙勢力(至少曾經(jīng)是),也有魔法師開展了對月亮的研究,這些魔法師便屬于卡利亞家族。


終于,魔法師們在利耶尼亞的湖區(qū)正中心建立起了雷亞盧卡利亞魔法學院,專門教授和研究魔法,給熱愛魔法的人們開展共同交流學習的一席之地。

蕾娜拉是卡利亞家族下的一名女性魔法師貴族,她年幼時看到了白月的“滿月”,光是看到這幅景象,月亮就讓她獲得了極高的法術(shù)天賦。憑借強大的月之魔法,長大后的蕾娜拉成為了卡利亞家族和雷亞盧卡利亞魔法學院的領(lǐng)導者,并將卡利亞推上王室,成為了學院女王,尊稱“滿月女王”。

雷亞盧卡利亞魔法學院的名字原意為“皇家卡利亞魔法學院”,這可以推斷出學院可能是由卡利亞王室統(tǒng)籌建造的,亦或可能是后來卡利亞成為學院王室后改名的。在學院里,卡利亞的月亮系法術(shù)也要比其他學派的地位高人一等。

卡利亞王室與交界地非人生物都有不錯的往來,包括山妖、亞人、輝石龍等。其中山妖與卡利亞的關(guān)系尤其好,王室向山妖傳授魔法,甚至對表現(xiàn)出優(yōu)異天賦的山妖授予即使人類也極其稀有的卡利亞騎士身份——這些騎士由蕾娜拉親自授予勛章,皆是萬夫莫敵的英雄。


由于月亮群星與已經(jīng)被滅城的諾克斯文明有極大的聯(lián)系,魔法師們很快了解到永恒之城與諾克斯人的存在。

蓋利德魔法鎮(zhèn)瑟利亞建造于諾克隆恩的正上方,很難確認瑟利亞與諾克隆恩的具體關(guān)系,不過諾克隆恩的殘存諾克斯人與魔法師們進行過不少交流。在諾克斯人的指導下,瑟利亞的魔法師們研究出了專門克制魔法師的刺客系法術(shù)派系“黑夜魔法”。

卡利亞王室研究起了諾克史黛拉的液態(tài)金屬和銀色淚滴,制造出人造生命白金之子。白金之子涉及的故事線比較長,后文再進行詳細敘述。


魔法學院和卡利亞王室在利耶尼亞的迅速崛起,對黃金樹文明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另外,無上意志系和星月的起源完全不同,因此黃金樹與學院之間的矛盾更是源于難以調(diào)解的意識形態(tài)。于是,以黃金樹文明發(fā)動,征服學院的利耶尼亞戰(zhàn)爭爆發(fā)了。


(5)利耶尼亞戰(zhàn)爭

利耶尼亞戰(zhàn)爭的持續(xù)時間并不久,發(fā)起和結(jié)束時間大概在古龍戰(zhàn)爭之前,巨人戰(zhàn)爭打完火焰巨人后的中場休息階段。

由于葛弗雷還忙于巨人戰(zhàn)爭的南征,出征利耶尼亞戰(zhàn)爭需要另一名將領(lǐng)率軍作戰(zhàn)。此時,一個叫拉達岡的“完美男人”出現(xiàn)了,拉達岡率領(lǐng)黃金樹的軍隊,在利耶尼亞戰(zhàn)爭中發(fā)起了侵略戰(zhàn)爭 ,戰(zhàn)斗事跡無人不曉,成為了英雄。

實際上,拉達岡就是瑪莉卡?,斃蚩ㄗ鳛樯竦o,擁有強大的力量,但其人性的一面,以及“不想成為神祇,想反抗無上意志”危險思想一直折磨著她。于是,瑪莉卡產(chǎn)生了自己的另一個人格,也就是拉達岡。拉達岡是作為艾爾登容器、更純粹神性的一面,是“完美的黃金律法”。

有關(guān)瑪莉卡和拉達岡為何能自我分裂有眾多猜測,并不能簡簡單單地將其解釋為神祇的力量。這種分裂我認為很可能與稀人的起源,或是永恒之城的淚滴實驗有關(guān),但由于很多與此劇情相關(guān)的內(nèi)容最終變成了廢案(淚滴阿史米),總體而言并沒有確切的結(jié)論,不敢妄下定論。

拉達岡有一頭天生的紅發(fā),因此被稱作紅發(fā)英雄,幾乎無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關(guān)于這頭紅發(fā),拉達岡自己認為這是巨人戰(zhàn)爭中來自巨人的恐怖詛咒,對于想要成為“完美”的他而言,感到十分絕望。(但巨人似乎和詛咒沒啥聯(lián)系,這里拉達岡的“自認為”可能是他的錯誤理解,對此我有個不靠譜推論:火焰可以鎮(zhèn)壓猩紅腐敗,但代表火焰力量的巨人滅絕了,因此猩紅腐敗在此時開始蔓延并寄生在拉達岡的體內(nèi),只是拉達岡神性較強而抵抗住了,但為后面故事中瑪蓮妮亞被腐敗寄生埋下了伏筆)


不同于葛弗雷一路砍瓜切菜,拉達岡率領(lǐng)的利耶尼亞戰(zhàn)爭打的并不順利。利耶尼亞的侵略戰(zhàn)爭可以分為兩次,第一次戰(zhàn)爭中,拉達岡初次登場,雙方打得不分上下,沒有結(jié)果。在第二次利耶尼亞戰(zhàn)爭,雙方一樣打得“難舍難分“:拉達岡在戰(zhàn)場上與卡利亞女王蕾娜拉邂逅,兩人陷入愛情。拉達岡認識到了自己侵略行為的不齒,真心懺悔,不久后,拉達岡與蕾娜拉兩人在結(jié)緣教堂結(jié)為夫妻。戰(zhàn)爭戲劇般地結(jié)束,拉達岡與蕾娜拉過上了相當長時間的一段甜蜜生活,月與黃金的和平聯(lián)盟正式開啟。


結(jié)盟后,黃金樹文明的部分權(quán)貴,也喜歡到學院進修一些基礎(chǔ)的法術(shù),當作娛樂消遣。魔法學院則利用靈魂法術(shù)幫助黃金樹文明創(chuàng)造各類守衛(wèi)傀儡,尤其是小惡魔和看門犬可以作為黃金樹墓穴的歸樹守衛(wèi),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想要成為“完美存在”的拉達岡則一心認真學習魔法。拉達岡行事低調(diào),命令學院的魔法教授們不準談論他相關(guān)的事情。

蕾娜拉深愛拉達岡,與拉達岡生下三名子嗣,分別是拉塔恩,拉卡德菈妮。他們各自擁有漫長的故事線,之后再詳細敘述。


直到葛弗雷的巨人戰(zhàn)爭結(jié)束前,拉達岡和蕾娜拉之間的故事似乎非常圓滿。完成漫長征服戰(zhàn)爭的葛弗雷正準備收拾軍隊回城,故事卻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轉(zhuǎn)折,月與黃金的結(jié)盟也即將開始崩壞。


七.黃金樹時代

(1)被剝奪賜福的褪色者

在巨人戰(zhàn)爭最終在擊敗風暴王后,葛弗雷理應回到王城后安享艾爾登之王的晚年生活,但結(jié)果卻大相徑庭。

瑪莉卡此時剝奪了葛弗雷以及他手下戰(zhàn)士們的黃金賜福,將他們逐出交界地,命令他們在交界地之外征戰(zhàn),生存,死亡。失去黃金賜福后,葛弗雷和這群黃金一族的戰(zhàn)士們的眼瞳也失去了金色光澤,被稱作為褪色者。

褪色者們乘船離開了交界地,失去賜福的他們也不再強大,在更加群魔亂舞的交界地之外尋求生存,但幾乎全部死亡。即使強大如葛弗雷這樣的戰(zhàn)士,也在未知的世界戰(zhàn)死。

在褪色者離開的船隊中,有一艘船留了下來。這顯然是某個暫未使用或未被發(fā)現(xiàn)的伏筆,可能會在DLC作出解釋。


作為游戲玩家,我們都知道在交界地后來處于破碎時代時,褪色者被復活了。畢竟我們扮演的角色就是褪色者。瑪莉卡放逐褪色者本就是她計劃中的一部分。褪色者將在未來復活并行使重要的任務,因此在此時讓褪色者剝離黃金賜福并接受死亡,才是對他們而言的最佳選擇。瑪莉卡籌備了反抗無上意志的“弒神”計劃,按照這個計劃,整個交界地都會因此陷入混亂,自己也將犧牲。而褪色者的復活,就是瑪莉卡的“壓軸武器”,是執(zhí)行弒神計劃的最終步驟。


(2)卡利亞城寨保衛(wèi)戰(zhàn)

葛弗雷褪色后,瑪莉卡需要下一位艾爾登之王。候選人理應是她的兒子“黃金”葛德文,但瑪莉卡最終卻選擇了自己。瑪莉卡與拉達岡成婚——自己和自己結(jié)婚盡管聽起來荒誕,但對于神祇而言,瑪莉卡確實可以做到。

拉達岡“無情”地拋棄了他原先的妻子蕾娜拉,回到王城擔任黃金樹文明的第二任艾爾登之王。在離走時,拉達岡贈給蕾娜拉一個琥珀卵。這枚卵實際上是即將成為艾爾登法環(huán)的一部分——“無緣誕生者”大盧恩。蕾娜拉無法接受自己深愛的夫君如此莫名其妙的拋棄自己,精神陷入異常,整天抱著作為“離婚禮物”的琥珀卵,沉迷于研究它,試圖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生命。


魔法學院早就不滿卡利亞王室的統(tǒng)治,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領(lǐng)導者蕾娜拉已經(jīng)精神失常時,他們將蕾娜拉軟禁在學院的大書庫內(nèi),并公然叛亂卡利亞王室。

侍奉魔法學院的騎士稱之為杜鵑騎士,他們沒有魔法天賦卻仍覷視著魔法師們的力量。因此他們選擇與學院簽訂契約,成為保衛(wèi)魔法師的杜鵑騎士,以換取學習一些高級魔法。不過學得的魔法也不過是用輝石創(chuàng)造的“仿造魔法”罷了。不論如何,大量杜鵑騎士代表著魔法學院勢力,浩浩蕩蕩殺向卡利亞城寨,卡利亞王室奮死抵抗,這就是卡利亞城寨保衛(wèi)戰(zhàn)。

卡利亞王室最終在自己的城寨埋下大量魔法陷阱,選擇同歸于盡,大量的杜鵑騎士橫尸遍野,卡利亞城寨也成為了一座死城。從此,卡利亞王室就此沒落,魔法學院的實力也大不如前。


(3)拉達岡的全盛黃金樹時期

拉達岡回到王城后擔任了黃金樹文明的第二任艾爾登之王。至此,黃金一族完成了全交界地的統(tǒng)一,瑪莉卡本人以拉達岡的身份親自管理黃金樹文明,進入了黃金樹的鼎盛發(fā)展階段。

黃金樹崇尚的不再是戰(zhàn)爭和力量,而是文明和律法曾經(jīng)葛弗雷在交界地各處建造了競技場,供斗士們廝殺取樂。拉達岡成王后,便命令拆除競技場。失去工作的斗士們大多數(shù)選擇去地下墓穴當起了歸樹守衛(wèi)。

瑪莉卡與拉達岡產(chǎn)下了兩名孿生子嗣,為米凱拉瑪蓮妮亞。但可能是自我交配的原因,孿生雙子天生殘疾——米凱拉永遠幼年,瑪蓮妮亞被猩紅腐敗纏身。


瑪莉卡與拉達岡各自的子嗣都被封為半神,包括因惡兆詛咒被遺棄的蒙葛特和蒙格兩兄弟

所謂半神,就是指被授得艾爾登法環(huán)一部分,即“大盧恩”的受賜者。半神并非必須是瑪莉卡的直系子嗣,只是在黃金樹時代,半神的封賜權(quán)被女神瑪莉卡所壟斷。

半神也并非只有這些“神二代”們,還有“神三代”們,半神們的后代,這里主要是指葛德文的子嗣,也算作是瑪莉卡的“親族”,因此同樣受賜福并成為半神。


半神們前往交界地各處,成為了各區(qū)域的領(lǐng)主。

葛德文成為寧姆格福的領(lǐng)主與史東薇爾城主,生下了不少子嗣后代,包括葛瑞克葛孚亞。

拉塔恩成為蓋利德的領(lǐng)主以及征戰(zhàn)大將軍,與瑟利亞關(guān)系交好,有”瑟利亞之盾”的稱號。

拉卡德成為格密爾火山的領(lǐng)主,建立了火山官邸,是黃金樹文明的司法官,也是拷問官。

菈妮米凱拉瑪蓮妮亞則被挑選為神人,他們擁有更加高級的身份和使命。


(4)白金之子

白金之子(Albinaurics)是使用“蒼銀”制造出來的人工生命,所謂蒼銀,實際上就是來自永恒之城的銀色淚滴。因此白金之子和擬態(tài)淚滴的生命起源相同,都流淌著銀白色的血液。

在交界地各處,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很多生物會掉落銀色淚滴,這意味著它們不是普通的生命,而是永恒之城的擬態(tài)淚滴實驗造物擅自跑到了地表上。這讓魔法學院以及卡利亞王室非常好奇其構(gòu)成,相關(guān)研究也隨之出現(xiàn)。

白金之子的具體誕生時間和創(chuàng)造者在游戲中沒有明確指出,但很顯然與卡利亞王室有極其緊密的聯(lián)系。個人認為是直到蕾娜拉獲得無緣誕生大盧恩后,才順利制造出幼年學徒,然后由卡利亞王室主導研究。幼年學徒看起來是少女,但思維如同嬰兒,短命脆弱,這可能就是白金之子的雛形。脆弱的原因就在于無緣誕生者的大盧恩是不完整的艾爾登法環(huán),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命也是不完整的。

基于此,卡利亞王室開始了對白金之子的研究制造,確切來說,白金之子是卡利亞王室根據(jù)永恒之城擬態(tài)淚滴的制造科技進行山寨而得出的產(chǎn)物。很快,針對銀色淚滴的加深理解,卡利亞王室順利制造出壽命較長的白金之子,并做出了兩代不同的白金之子。

第一代白金之子,外表和智商與人類幾乎無異,但腿部都有殘疾,無法站立行走。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代白金之子的男性只有非常衰老的形象,而女性卻能保持年輕且身手矯健,擅長使用弓箭,似乎制造女性白金之子比男性要順利的多。

第二代白金之子改善了腿部的殘疾,但外表和智商都有大幅度的下退,口噴寒冷吐息,他們的頭像被壓扁,樣貌神似青蛙。這代白金之子可能汲取了更多永恒之城的科技。

(由于游戲中只明確表示“青蛙臉”是第二代白金之子,因此也有一種說法為:第一代白金之子是由永恒之城制造的,蒼銀女射手屬于第三代白金之子。個人認為這個說法立不住腳,因為永恒之城里雖然有大量淚滴實驗,卻沒有任何信息提到“白金之子”這一詞。當然,本文的說法一樣沒有足夠證據(jù)。)


羅蕾塔是卡利亞王室的禁衛(wèi)騎士,盡管沒有確鑿文本說明,但大量線索都暗示著羅蕾塔可能是白金之子。如果她確實是,那么羅蕾塔就是創(chuàng)造出來的白金之子中,性能最好的一位。無論真實身份如何,實力強大的羅蕾塔與卡利亞、白金之子的關(guān)系都很好。

在卡利亞王室沒落后,白金之子也失去了庇護,遭到了學院魔法師和杜鵑騎士的屠戮。作為人造生命,白金之子也無法獲得黃金樹的祝福和參與歸樹系統(tǒng),因此同樣被黃金一族當成玷污而屠殺。學院甚至與火山官邸聯(lián)手,將白金之子活捉送到火山官邸,被拉卡德法官虐待。

部分白金之子逃到了利耶尼亞湖區(qū)山崖下不起眼的角落建起了屬于自己的白金村羅蕾塔也帶領(lǐng)著白金之子,試圖尋找這個受遺棄種族的棲息家園。


另外,壺人這一種族可能也在這個時間點被制造出來。壺人以人類血肉作為生命泉源,以成為更強大的內(nèi)容物為驅(qū)動力成長,但本性卻十分善良。與世無爭的壺人在歷史故事中占據(jù)的戲份不多,有關(guān)其起源信息也很少。但考慮到壺村位于卡利亞書齋附近,我猜測壺人同樣是由卡利亞王室制造,是白金之子發(fā)明過程中的意外產(chǎn)物。他們天生就是“容器”,對壺人這一種族的描繪,可能就是在暗示另一個更神秘種族的起源——稀人。

小壺支線的最后,可以在霍斯勞的尸體上發(fā)現(xiàn)相當罕見的“稀人盧恩”


(5)碎星戰(zhàn)爭

拉塔恩是拉達岡與蕾娜拉的長子,是萬夫莫敵的習武之人,公認戰(zhàn)斗實力最強大的半神。

作為戰(zhàn)士,拉塔恩崇拜他的父親拉達岡,以及和他沒什么血緣關(guān)系的初始王葛孚雷。他的頭盔仿照了父親拉達岡的紅發(fā),戰(zhàn)甲和武器參照了葛孚雷的黃金獅子,因而被人稱作“紅獅”。

在封為半神后,拉塔恩成為蓋利德區(qū)域的領(lǐng)主和大將軍。在蓋利德,拉塔恩建立了自己的城堡——紅獅子堡。手下的紅獅子騎士皆是老練的戰(zhàn)士,與拉塔恩出生入死。

強壯體魄的拉塔恩為了仍能和他喜愛的瘦弱戰(zhàn)馬一同作戰(zhàn),就前往魔法鎮(zhèn)瑟利亞向白王拜師,學習了重力法術(shù)。因與魔法鎮(zhèn)瑟利亞關(guān)系交好,有”瑟利亞之盾”的稱號。


某一天,外來星空勢力突然襲擊了蓋利德,無數(shù)的群星砸向了地面。拉塔恩出面抵抗,這就是碎星戰(zhàn)爭。拉塔恩的重力法術(shù)恰好能夠?qū)惯@種災難,因而他獨自挑戰(zhàn),以一人之力粉碎墜落的星星,從那之后,就出現(xiàn)了所謂“星星命運受到封印,停止了流轉(zhuǎn)”的說法,只要拉塔恩不死并守護著交界地,群星就不敢再犯。碎星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拉塔恩也又多了一個稱號——“碎星”。


碎星戰(zhàn)爭在游戲中的描述大多著重于拉塔恩身上,但是,襲擊蓋利德的星星又屬于什么勢力?他們此舉的目的是什么?這些問題在游戲中鮮有解釋,因此只能進行無責任的猜測。

我們知道蓋利德的地下是信仰群星和黑夜的永恒之城諾克隆恩,他們被無上意志滅城后一直在地底等待群星時代和“黑夜之王”的到來。襲擊蓋利德的群星可能與此有關(guān)。進一步推測的話,進攻蓋利德的星星勢力也許就是那群曾經(jīng)離開星月同盟的那一部分群星,它們追隨“黑夜之王”(可能就是暗月被擊碎的那一部分),希望能通過砸落隕石打開諾克隆恩與地表間的通路,讓諾克隆恩重歸暗月的懷抱。


八.第二屆神人繼承者

作為無上意志的傳達者,雙指一直在背后默默觀察和守護著黃金樹文明。雙指可能是保險起見,也可能已經(jīng)察覺了瑪莉卡的不忠,開始為拔除瑪莉卡、黃金樹文明衰落的可能性做起了應急準備。

瑪蓮妮亞、米凱拉菈妮此時被挑選為新的神人。此時的神人就是繼瑪莉卡之后,下一屆艾爾登律法的神祇候選人。對雙指而言,它并不在乎下一個律法是否繼續(xù)使用黃金律法或黃金樹,也不在乎律法里是否有其他外在神祇干涉。雙指只在乎新的神祇需成為艾爾登法環(huán)的容器,而建立的新律法也需以艾爾登法環(huán)為核心來實現(xiàn)。


(1)“女武神”瑪蓮妮亞

作為瑪莉卡和拉達岡自交的產(chǎn)物,瑪蓮妮亞天生殘疾,沒有右臂和左腿,用黃金制作的精密義肢代替。戰(zhàn)斗天分極高的瑪蓮妮亞可以將義肢運用自如。

瑪蓮妮亞父親拉達岡一樣擁有滿頭紅發(fā),實際上,瑪蓮妮亞是被腐敗神附體,成為猩紅腐敗寄生的主要對象。腐敗之所以能寄生于瑪蓮妮亞,可能就出自于出生時就賦予她體內(nèi)的大盧恩中,這顆大盧恩在拉達岡的體內(nèi)時就已經(jīng)被猩紅腐敗感染。腐敗神希望能由瑪蓮妮亞作為猩紅腐敗的傳染源,將熔爐創(chuàng)造生命的控制權(quán)重歸于腐敗。

猩紅腐敗的寄生不但折磨著瑪蓮妮亞的身體,也影響她的神志。當瑪蓮妮亞的身體或精神崩潰時就會綻放大株猩紅之花,引爆猩紅腐敗。據(jù)說猩紅之花綻放三次,瑪蓮妮亞就會徹底化為腐敗女神,腐化整個交界地。


幸好,她的孿生弟弟米凱拉一直幫助根除猩紅腐敗。米凱拉制作了純凈金針,雖然不能徹底治療猩紅腐敗,但確實能夠減緩瑪蓮妮亞的疼痛折磨。另外,瑪蓮妮亞也找到了一名老師,在自己義手上插入不會腐敗的化圣刀,學會了流水劍法。這位老師極有可能就是遠古時期封印猩紅腐敗的盲眼劍士(或是他的傳人)

瑪蓮妮亞的親衛(wèi)騎士稱為尊腐騎士,他們也接受逐漸步入腐敗的后果,自愿與瑪蓮妮亞并肩作戰(zhàn)。在金針、尊腐騎士的幫助和自身頑強的意志下,瑪蓮妮亞艱難地維持住了自己的神志。


瑪蓮妮亞非常疼愛弟弟米凱拉。她希望智慧的米凱拉能夠成為下一位神祇,而不是自己,因此她非正式地放棄了自己的神人身份。瑪蓮妮亞自稱“米凱拉的鋒刃”,成為了戰(zhàn)無不勝的女武神,忠心守護著米凱拉,使米凱拉能夠完成他的圣樹和“純凈黃金”。


(2)“圣樹之子”米凱拉

作為瑪莉卡和拉達岡自交的產(chǎn)物,米凱拉天生殘疾,永遠處于幼年,無法長大,卻被他的孿生姐姐稱之為“最可怕的神人”。

米凱拉是一個求賢若渴,人美心善的好少年,當他得知瑪蓮妮亞被腐敗纏身后,就一心想要找到根除猩紅腐敗的方法。年幼時米凱拉與父親拉達岡關(guān)系親密,認真研究黃金律法基本主義。但隨即發(fā)現(xiàn)黃金律法基本主義對治療猩紅腐敗無能為力,米凱拉拋棄了基本主義,尋求他法。

外在神祇”這個詞在之前已經(jīng)提到多次,實際上是此時才被米凱拉提出的概念。非黃金樹文明的外部力量都可以統(tǒng)稱為外在神祇。米凱拉意識到,黃金律法不完美的核心原因就是黃金樹遭受了過多外在神祇的干涉,因此,米凱拉著力于研究自己的新課題——純凈黃金。

純凈黃金學說認為,只要排除掉一切外在神祇對黃金律法的干涉后,律法就能真正地完美

米凱拉通過對純凈黃金課題的研究,制造了數(shù)種純凈金針。一種金針可以治療猩紅腐敗,盡管還無法完全根除,但能有效改善瑪蓮妮亞的腐敗疾病。另外,他還發(fā)明了可以消除癲火詛咒的金針,但這種金針也暫不完美,必須要在法姆亞茲拉時空扭曲的中心才能使用。


可能是研究純凈黃金的附屬產(chǎn)物,或是天生的天賦,米凱拉具有魅惑的超能力。米凱拉受萬物愛戴,實際上,米凱拉能強迫他人對自己有所好感。

一個信仰圣女托莉娜的宗教在交界地各處出現(xiàn),據(jù)描述,托莉娜是一個形象縹緲的少女,具有催眠的能力。祭司使用淡紫色的催眠煙霧傳教,它可以使人昏睡并進入甜蜜夢鄉(xiāng),具有成癮性。實際上,米凱拉就是托莉娜。米凱拉利用托莉娜的身份傳教,向交界地的生物蠱惑并接受自己的存在,以實現(xiàn)自己計劃中的新時代。


但米凱拉發(fā)現(xiàn),純凈黃金仍然無法解決問題,因為外在神祇的影響確實難以徹底消除,畢竟黃金樹在誕生時就受到了大量外在神祇影響。因此,米凱拉想到了另外一個更加徹底的辦法——用自己的力量造一顆不同于黃金樹、可包容所有外在神祇的新樹。這就是圣樹

米凱拉選擇在交界地最南端的雪山腳下作為圣樹的落根處,自己在樹根底部使用鮮血灌注讓圣樹生長?,斏從輥喤c她的尊腐騎士和守護著米凱拉,米凱拉也使用魅惑的能力組成了圣樹騎士部隊,在樹根處建造了城池艾布雷菲爾,以支撐和維護圣樹的生長。


圣樹是隱秘建造的,不被人們所知。圣樹目前僅接納不被黃金樹文明文明認可的邊緣生物,包括白金之子、腐敗生物、混種亞人、結(jié)晶人等等。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白金之子,他們從誕生起就被當作玷污詛咒,經(jīng)過了數(shù)世紀被屠殺,被虐待的命運,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家園。米凱拉的圣樹接納了禁衛(wèi)騎士羅蕾塔所帶領(lǐng)的白金之子們。為了報答,羅蕾塔則在圣樹擔負起了圣樹守衛(wèi)的職責,白金弓箭手們則在進入圣樹的入口——化圣雪原搭起了戰(zhàn)斗警戒線,提防生人的靠近,并保管進入化圣雪原秘密符節(jié)的一半。


米凱拉原以為自己的這個包容一切的造物將會非常美麗,但現(xiàn)實中的圣樹卻生長得丑陋無比。這幅模樣的圣樹就是米凱拉希望用來代替黃金樹的產(chǎn)物嗎?當然不是,但問題又出在哪?米凱拉很快找到了答案——問題就是他自己。于是米凱拉又開展了新的計劃。

不過,米凱拉新計劃的實施時間不是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推進故事線,待發(fā)生時再說。


(3)“月之公主”菈妮

菈妮是拉塔恩與蕾娜拉的女兒,擁有很強的法術(shù)造詣,是選中的神人之一。

和瑪莉卡類似,作為成為神子的獎勵,雙指創(chuàng)造了屬于菈妮的“影子仆從”——狼人布萊澤。忠心侍奉菈妮。幼年時布萊澤作為菈妮的義弟,和菈妮是青梅竹馬。作為卡利亞王室的貴族及半神,還有很多人侍奉著菈妮,包括卡利亞騎士山妖伊吉、魔法教授賽爾維斯等人。

年邁的雪魔女蕾娜是菈妮幼時的秘密老師。雪魔女向菈妮傳授了冰冷魔法,并介紹了冰冷魔法的起源——暗月。就像她的母親蕾娜拉見證了白月的滿月一樣,菈妮也看到了暗月的“滿月”,并開始了解暗月相關(guān)的勢力。


就如同古代諾克斯人反抗無上意志一樣,加上雪魔女的引導,菈妮越了解暗月相關(guān)的知識,就越厭惡無上意志以及它的黃金律法。不久之后,菈妮拒絕了自己的神人身份,決定破壞黃金律法,反抗無上意志,從而開始策劃整個歷史脈絡中最具轉(zhuǎn)折性的事件——陰謀之夜。


九.破碎戰(zhàn)爭

(1)陰謀之夜

陰謀之夜又稱黑刀之夜,是導致法環(huán)破損、破碎戰(zhàn)爭爆發(fā)、黃金樹文明衰落的重要導火索事件。陰謀之夜的直接后果就是“黃金”葛德文被刺殺,破壞了歸樹系統(tǒng)。陰謀之夜的起因和具體發(fā)生的過程相當復雜,加上多方勢力的暗中涉及,至今,整場陰謀之夜的細節(jié)仍充滿了謎團。


“月之公主”菈妮成為神人后,因不信仰黃金律法而決定反抗無上意志,遂開始策劃陰謀之夜——通過殺死“不死”的半神以破壞黃金律法。

要殺死半神,首先要獲取被封印的死亡盧恩。死亡盧恩位于法姆亞茲拉的“黑劍”瑪利喀斯手中。盡管偷竊這一過程的具體細節(jié)不詳,但可以知道的一點是,菈妮的哥哥拉卡德協(xié)助參與了此事件。根據(jù)雪山上的蟲怪,拉卡德很可能幫助了菈妮前往火焰大鍋。菈妮最終成功偷走了死亡盧恩的一部分,菈妮感謝拉卡德的協(xié)助并贈于褻瀆獸爪,期待他一同對抗無上意志。

隨后菈妮將死亡盧恩托付給黑刀刺客集團,讓她們執(zhí)行最終的密謀刺殺。黑刀刺客是只有女性組成的刺客團伙,實力強大,動作敏捷,身穿隱形鱗甲,她們的起源十分模糊,只知道她們來自永恒之城,皆為稀人。黑刀刺客將偷來的死亡盧恩注入到他們的匕首“黑刀”中,從而獲得了可以殺死半神的力量。

在某個寒冬深夜,黑刀刺客潛入了交界地。他們狡猾地于各地同時發(fā)動襲擊,殺死了眾多女王的親族半神。所有被黑刀殺死的半神,處于“靈魂死亡,但肉身卻仍然存活”的狀態(tài),成為了無魂半神。刺客們于襲擊中殺死的半神中,所有死去的“親族半神,最重要的就是“黃金”葛德文,他是黑刀刺殺的第一個目標。

葛德文不敵眾多刺客的圍剿而被殺死,成為了半死不活的“死王子,他的“尸體”隨后被安放在用于黃金律法歸樹的樹根底部,死亡的詛咒迅速通過大樹根蔓延到了整個交界地。作為葛德文的好友古龍弗爾桑克斯進入了葛德文的尸體內(nèi)與死亡搏斗。由于這是場不可能獲勝的戰(zhàn)斗,因此弗爾??怂挂脖凰劳銮治g。


黃金律法的歸樹系統(tǒng)被死王子的尸體污染。黃金一族迅速切斷了黃金樹與大樹根的連接,避免黃金樹本體受到死亡詛咒的感染。黃金樹文明下的人民無法在墓穴中完成歸樹儀式,樹根被死亡詛咒成為了死根,黃金子民無法真正死去而成為了半死不活的死誕者。隨著死誕者越來越多,人民陷入混亂,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發(fā)生了——瑪莉卡見證了混亂卻無能為力,隨即“陷入瘋狂”,砸碎了艾爾登法環(huán)。

但是,種種細節(jié)線索都指向瑪莉卡對陰謀之夜的過程和發(fā)生是完全了解,甚至是暗中支持的。可以說,陰謀之夜真正的始作俑者就是瑪莉卡,主動砸毀艾爾登法環(huán)的行為是她“弒神”計劃中最關(guān)鍵的一步。


陰謀之夜后,黑刀刺客四散奔逃,黑刀首領(lǐng)亞勒托在女兒狄希的犧牲下僥幸逃脫王城,但亞勒托不久后也死去,靈魂被囚禁于月亮祭壇的靈魂監(jiān)牢中。亞勒托的具體遭遇不詳,根據(jù)地點猜測,可能是菈妮為了消滅證據(jù)而被慘遭滅口。還有少量存活下來的黑刀刺客去向也十分詭異,最后可能選擇背叛菈妮,服從于雙指,后來聽命刺殺反抗無上意志的菈妮及其手下。

瑪利喀斯則在死亡盧恩被偷后非常懊悔,于是他將黑劍封印在自己的體內(nèi),除非殺死他,命定之死將無法再被偷走。瑪利喀斯的愧疚心理還讓他產(chǎn)生了一個“分身”——野獸祭司古蘭格,古蘭格在蓋利德的野獸神殿瘋狂收集并吞噬死根,妄圖能挽回自己的錯誤。嚴格來說,古蘭格可能是因時空錯亂導致而產(chǎn)生的瑪利喀斯異時同體。在蓋利德收集死根的古蘭格就是死亡盧恩剛被偷時的瑪利喀斯,卻因為法姆亞茲拉的時空紊亂特性,出現(xiàn)在了未來。


作為始作俑者的菈妮,陰謀之夜發(fā)生的一切正如她的計劃般順利。為了避免自己被雙指控制,菈妮用黑刀殺死了自己的肉身以放棄半神身份和大盧恩,同時將自己的靈魂注入到一具人偶中。這具人偶以她的老師——雪魔女蕾娜為形象制作。

菈妮從此開始就一直躲在卡利亞城寨后院的魔法師塔,靜靜地看著交界地陷入混亂,并著手自己的最終計劃——將艾爾登法環(huán)帶離交界地,奔向群星。

交界地隨即進入了支離破碎的時代。


(2)無魂半神與“日蝕”

瑪莉卡的許多親族半神包括葛德文在陰謀之夜被殺,成為了無魂半神。而所謂的親族半神,其實大多是葛德文的子嗣。米凱拉和生前的葛德文兩人關(guān)系非常好。在葛德文死后,米凱拉也竭盡全力尋找著拯救哥哥葛德文的方法,希望他能“正確地死去”。當然,米凱拉如此執(zhí)著于拯救葛德文及子嗣,其實也是在研究死亡的概念,即外在神祇“失色太陽”。

日蝕的概念可能起源于索爾城,索爾城信仰受侵蝕的失色太陽”,將其視為絕望的象征,以及須敬畏的對象:無法視而不見的“死亡”。因為研究外在神祇的緣故,加上圣樹位置與索爾城較近,米凱拉與索爾城一直保持著較好的關(guān)系,將前往圣樹的重要道具秘密符文的一半由索爾城保管。在米凱拉的安排下,讓索爾城的人民祈禱“日蝕”,所謂日蝕,可能就是當太陽發(fā)生天文意義上的“日食”時,死亡儀式將會獲得大幅增強。

索爾城人民的祈禱希望讓日蝕發(fā)生,從而讓無魂的半神們能真正安息,但失色太陽的絕對中立立場,祈禱毫無作用。


遠古時代,先祖之民(或古王朝文明)就發(fā)明了漫步靈廟(mausoleum)這種生物,將靈魂死者的尸體搬入了不斷徘徊漫步的巨型石頭造物內(nèi),這是一種規(guī)模更大的死亡儀式,以引導他們進行真正的死亡。

如今,為了讓無魂半神安息,原來屬于這些半神靡下的士兵們也仿制建造了漫步靈廟。同時,這些忠誠的騎士們砍下了自己的頭顱,變成無頭靈廟騎士,成為半死的靈魂狀態(tài),永遠地守護自己的主人,直到主人“真正的死亡”。


(3)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

陰謀之夜后,瑪莉卡擊碎了艾爾登法環(huán),而她的另一個人格拉達岡,則選擇修復法環(huán)。瑪莉卡與拉達岡在黃金樹內(nèi)部發(fā)生了人格上的自我對抗。但法環(huán)終究是碎了,這對于無上意志而言無疑是反叛之舉。因此雙指對瑪莉卡進行了懲罰,將瑪莉卡封印在黃金樹內(nèi)。

天下大亂,永恒女神卻被封印,黃金子民們陷入迷茫。在艾爾登法環(huán)破碎之際,黃金樹將黃金種子投向各區(qū)域──有如生命明了自己最后的下場。半神們看到此景后很快就意識到,這正是下一個時代開啟的暗示:他們需要自相殘殺,互相爭奪各自的大盧恩,最后的贏家便能成為下一任艾爾登之王。破碎戰(zhàn)爭正式打響。


坐擁黃金樹的羅德爾王城無疑成為了破碎戰(zhàn)爭初期的核心地點,處于交界地各處的首領(lǐng)半神們組成了君王聯(lián)軍,開始進攻羅德爾王城要求覲見瑪莉卡女神,即打響了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是破碎戰(zhàn)爭中的第一場戰(zhàn)爭,規(guī)模最大,影響也極其深遠,但其具體參戰(zhàn)方和陣營都沒有明確地提出,因此戰(zhàn)爭細節(jié)也顯得十分模糊,以下是我自己的個人推論:


羅德爾王城方面,黃金樹用刺自我封印,拒絕一切。群龍無首的王城缺少實質(zhì)的強有力領(lǐng)導者曾經(jīng)被關(guān)在王城下水道的惡兆之子蒙葛特站了出來,成為了守護黃金樹的末代王,后來也被稱作惡兆王。蒙葛特作為惡兆之子自愿成為黃金樹的守衛(wèi)——不是因為想要回饋,而是善良的他單純希望去愛。

同樣守護王城的勢力還有葛德文的后裔葛瑞克,葛瑞克可能是第一個站出來搶王城領(lǐng)導者身份的人,雖是正統(tǒng)的“黃金后裔”,但他實力很弱,名聲也差。在蒙葛特登場后,雙方就王城領(lǐng)導人爭奪了一番,葛瑞克不敵,隨后躲進人群中灰溜溜地離開了王城。隨后,葛瑞克加入了君王聯(lián)軍。


君王聯(lián)軍方面,起初君王聯(lián)軍包括葛德文的后裔葛孚亞、蓋利德的拉塔恩、火山官邸的拉卡德、以及圣樹的瑪蓮妮亞。君王聯(lián)軍起初的實力可能遠大于王城,聯(lián)軍們聲勢浩大,圍住了王城,但隨后發(fā)生了“鮮血陰謀”事件,使戰(zhàn)局發(fā)生了變化。

同樣是惡兆之子、葛蒙特的弟弟蒙格趁著瑪蓮妮亞在王城圍攻時前往圣樹偷走了米凱拉。無論此事是否受葛蒙特指使,至少蒙格有著自己的野心與計劃,即蒙格溫鮮血王朝??傊?,蒙格和米凱拉躲到了位于諾克隆恩附近的地底藏了起來,醞釀著另一個巨大的陰謀。

瑪蓮妮亞得知圣樹被偷家,隨即退出君王聯(lián)軍。失去此重要力量后,君王聯(lián)軍內(nèi)部開始瓦解。王城勢力抓住優(yōu)勢順勢出擊,“古龍騎士”克里斯托福成功活捉“接肢”葛孚亞。君王聯(lián)軍大敗,第一場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結(jié)束。


第二場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很快組建并開始,但君王聯(lián)軍這時只剩下了拉塔恩、拉卡德和葛瑞克。

蒙葛特作為王城最后的守護者,化名為“惡兆妖鬼”瑪爾基特出城作戰(zhàn)。君王聯(lián)軍從未聽說過這號人物,致使其在敵軍陣營里亂殺,英雄們血流成河。

“惡兆妖鬼”甚至和實力公認最強的“碎星”拉塔恩一對一作戰(zhàn),拉塔恩不敵被摁倒在地上,可見蒙葛特的戰(zhàn)斗力強大。第二場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更快地結(jié)束了,王城大獲全勝。

此時拉塔恩粉絲可能坐不住了,說被惡兆王摁在地上的只是雜兵。確實可能如此,但碎星將軍有多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蒙葛特的實力一直被大家所忽略。

拉塔恩和拉卡德分別回到蓋利德和火山官邸養(yǎng)精蓄銳。葛瑞克則占據(jù)了史東威爾城,并學習兄弟葛孚亞的接肢技術(shù),通過肢解他人肢體以強化自己的實力,從而有朝一日能回到王城。


(4)蒙格溫鮮血王朝

蒙格是葛孚雷和瑪莉卡的三子,是蒙葛特的孿生弟弟,被惡兆詛咒。與哥哥不同,蒙格憎恨著流淌在自己身上的詛咒之血,在王城下水道被囚禁的經(jīng)歷使他變成了一個心理陰暗的人。

在地下,蒙格接觸到了外在神祇真實之母,可以將他的詛咒之血化為血焰。蒙格很快成為了真實之母的信徒,建立了鮮血教派,廣傳詛咒之血。破碎戰(zhàn)爭中,蒙葛特派蒙格繼續(xù)呆在下水道地底,看守叁指的封印。不過蒙格顯然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只設置了個幻象,假裝留在下水道深處。


之前提到,米凱拉的圣樹計劃失敗了,隨后米凱拉又開始著手下一步計劃,這個計劃就與蒙格有關(guān)。

米凱拉通過某種魅惑的方式與蒙格取得了聯(lián)系,而蒙格被魅惑并聽信于米凱拉。在米凱拉的說辭中,自己和米凱拉將會開啟下一個王朝,米凱拉為神,自己則是神的伴侶,也就是下一屆艾爾登之王。為此,蒙格在第一場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中,趁瑪蓮妮亞圍攻王城時潛入圣樹根部,將米凱拉擄至諾克隆恩附近的古王朝遺跡,自稱建立蒙格溫鮮血王朝。

鮮血王朝下,蒙格進行了各種授血實驗。他從圣樹擄走的還有不少“青蛙臉”白金之子,他們也被迫或主動地經(jīng)受了詛咒之血的洗禮,成為了紅血白金之子,有的甚至長出了百相犄角。蒙格還在破碎戰(zhàn)爭的戰(zhàn)場上擄來了很多戰(zhàn)地醫(yī)師,接受授血儀式之后大多都陷入了瘋狂。

不過,米凱拉卻在到達鮮血王朝后化為了一只巨繭,仿佛處于永遠的沉睡狀態(tài)。蒙格不斷用鮮血注入進繭里,然而米凱拉卻仍不為所動,鮮血王朝的建立也隨之陷入停滯。


“蒙格溫鮮血王朝”顯然只是米凱拉欺騙蒙格的虛假說辭,米凱拉顯然有其更加龐大深遠的計劃。米凱拉到底想干什么?游戲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目前公認的推論是:米凱拉可能想通過造夢,給交界地的生物進入一個永恒的“美好虛幻世界”。

我認同這一推論,但我們不妨思考地再深入一些。米凱拉此舉的目的顯然是為了聯(lián)系真實之母。那么,真實之母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的推論為,真實之母是生命熔爐中的另一重要組成元素,它是由原始猩紅腐敗能量中分裂出來的一股能量。百相時代的熔爐中各種能量互相結(jié)合,腐敗物質(zhì)逐漸形成了“真實之母”這一存在意象。與腐敗這種自然物質(zhì)不同的是,真實之母在盧恩能量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生命與意識,也是后來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即生物體內(nèi)流淌的紅色血液。

起初,在熔爐里的原始血液就是造成百相現(xiàn)象的詛咒之血,但隨著生命熔爐的進一步演化而失去了毒性。詛咒之血雖然被壓制但沒有被徹底消滅。可以這么說,生物百相畸變的始作俑者就是真實之母。

血液源于猩紅腐敗,這個推測確實有些大膽。不過試想,如果說生命熔爐中的無上意志黃金能量會分裂為神圣雙指和癲火叁指,那么,猩紅腐敗紅色能量也可以分化為“腐敗神”和“真實之母”。其中,腐敗神希望消滅所有生命,回歸于無序的自然物質(zhì)。而真實之母則希望生命能繼續(xù)演化,但要排斥掉自己對抗的黃金能量,而化作為屬于她最本質(zhì)的詛咒之血

如果按照這個推論繼續(xù)分析,米凱拉的行為就很好理解了。米凱拉起初的圣樹計劃中,他想?yún)⒄拯S金樹的形式建造一顆新樹,而自己的身軀就用來擔當圣樹的“生命熔爐”。但畸形生長的圣樹讓米凱拉意識到,自己純凈黃金的半神體質(zhì)才是這個計劃最大的問題。要讓自己成為生命熔爐,就缺少了真實之母這一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米凱拉計劃鮮血陰謀,讓蒙德為他提供詛咒之血。彌補這一缺口,米凱拉就能最終實現(xiàn)祂的“生命熔爐計劃”。

按照對稱敘事的表現(xiàn)手法來看,若“圣樹”對照“黃金樹”‘,那“眠卵”對照的就是“生命熔爐”。米凱拉想要創(chuàng)造一個包容所有生物的世界,這便是祂的“生命之卵”。

當然,以上這些胡謅都是我的推論,目前以游戲中提供的內(nèi)容來看,米凱拉與真實之母相關(guān)的信息量實在太少,請自行發(fā)揮腦洞,或者在DLC拭目以待吧。


(5)火山官邸攻防戰(zhàn)

拉卡德是拉達岡與蕾娜拉的二子,掌管者火山官邸,在黃金樹文明的鼎盛時期是黃金樹的司法官和拷問官。與他善戰(zhàn)的哥哥不同,拉卡德性格狡猾多端,更是心理變態(tài),喜歡研究刑具拷打虐待諸如白金之子的囚犯。

拉卡德似乎和他的兄妹關(guān)系還不算太壞:拉卡德幫助了妹妹菈妮一同策劃陰謀之夜,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中也和哥哥拉塔恩一起并肩作戰(zhàn)。

破碎戰(zhàn)爭時期,他認為無上意志拋棄了交界地的半神,讓他們自相殘殺,這是不正義的行為。因此,拉卡德決定“褻瀆神明”:既然黃金樹,也就是神祇有意糟蹋我們,那么即使要犯下叛律的褻瀆之舉,我們也要揭竿而起,維護尊嚴。


在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失敗后,拉卡德躲回了自己的老家火山官邸,羅德爾王城的黃金樹士兵前來攻打火山官邸,這就是火山官邸攻城戰(zhàn)。這是一場毫無榮譽,無休止的戰(zhàn)爭,拉卡德把一切下三濫的玷污招數(shù)都用上了——咒死,癲火,疾病等等,戰(zhàn)事久攻不下,至今仍未結(jié)束。

吞噬大蛇是位于格密爾火山的本土生物,它通過吞噬周邊的生物來強化自己的身體和力量,它的目的就是想要吞噬整個世界,吞噬神祇,成為最強大的存在。蛇人這個種族的誕生原因十分模糊,可能起源于古代一個叫作迪蒂卡的女人,她也許就是所謂“褻瀆神明”的源頭,因犯下諸多道德瑕疵之舉而遭受詛咒,生下了多個異形之子,從而演化成蛇人、手蟲之類的褻瀆生物。

在火山官邸攻城戰(zhàn)爭永無寧日的情況下,拉卡德選擇主動被吞噬大蛇吃掉,兩者合為一體,變得更加強大。在被大蛇吃掉后,拉卡德和弒神大蛇究竟誰是主導者已經(jīng)不重要了,如今的怪物即是大蛇,也是拉卡德。


合體為大蛇后,拉卡德的自主意識開始溶解。身邊的格密爾騎士和家人們看到拉卡德從原來反抗無上意志、褻瀆一切神明的雄心壯志,變?yōu)槌舐獕櫬涞臒o盡貪欲,也放棄追隨了拉卡德。在后來百智爵士的指引下,騎士們還尋找到了可以獵殺大蛇的傳說大矛,盡管武器是找到了,但還是無人能夠?qū)勾笊摺?/span>“大蛇拉卡德”則在火山官邸內(nèi)閉關(guān)養(yǎng)生,自我交媾產(chǎn)下了大量蛇人士兵,甚至和狩獵神祇教派的神皮殘黨也達成了合作,養(yǎng)精蓄銳,準備反擊。神皮一族的起源可能也來源于褻瀆神祇的吞噬大蛇。

僅有一名拉卡德的側(cè)室——“異國舞娘”塔妮絲,在拉卡德化成褻瀆大蛇之后,仍然維持人類身分留在他身邊。拉卡德和塔妮絲在火山官邸創(chuàng)辦了叛律者聯(lián)盟,招募一切希望反抗無上意志的戰(zhàn)士,以“變得強大,成為英雄”的名義獵殺同胞,意圖褻瀆神明。

叛律者后來主要招募的就是褪色者。不過當叛律者的”英雄“們真的變得殺夠同胞,變得強大后,則會受邀覲見拉卡德,實際上就是被拉卡德吞噬,沒入大蛇的體內(nèi),成為“王的族人”,即拉卡德力量的一部分。


(6)艾奧尼亞戰(zhàn)爭

在羅德爾保衛(wèi)戰(zhàn)中,趁著瑪蓮妮亞圍攻王城時,蒙格潛入圣樹偷走了米凱拉。瑪蓮妮亞十分震驚和自責,因此退出了君王聯(lián)軍,回到了圣樹。不久后,瑪蓮妮亞掌握了米凱拉的大概位置,目標為蓋利德,準備南征。

途徑利耶尼亞,由于此時衰落的魔法學院早已宣稱不參與破碎戰(zhàn)爭,使用魔法封印了自己的大門,瑪蓮妮亞未在此地發(fā)生過多戰(zhàn)斗。

途徑寧姆格福,瑪蓮妮亞與接肢葛瑞克交戰(zhàn),葛瑞克兵敗如山倒,跪服于地,懇求饒命。這是葛瑞克恥辱的一戰(zhàn),瑪蓮妮亞出于憐憫,饒了葛瑞克一命。

最后,”女武神“瑪蓮妮亞在蓋利德的艾歐尼亞遇到了實力最強的半神”碎星“拉塔恩,代表破碎戰(zhàn)爭的決戰(zhàn)艾奧尼亞戰(zhàn)爭開始了。

戰(zhàn)爭非常殘酷,尊腐騎士與紅獅子騎士在戰(zhàn)場上廝殺的你死我活,不出勝負?,斏從輥喤c拉塔恩進行了最終決斗,不敵拉塔恩后,瑪蓮妮亞選擇爆發(fā)了自己的腐敗詛咒,綻開猩紅之花,此舉使艾奧尼亞變成了一片劇毒沼澤,蓋利德整個區(qū)域陷入猩紅腐敗。

作為猩紅之花的最近接觸者,拉塔恩遭受了嚴重的猩紅腐敗腐蝕,變得神志不清,隨后幾乎變成了一具巨大的活尸,游蕩在蓋利德的沙灘上,敵我不分地啃食著動物以及戰(zhàn)士們的尸體。

瑪蓮妮亞自己也被猩紅力量侵蝕,在沼澤中暈倒,抑制腐敗的金針隨之破損,她的意識也因猩紅腐敗的力量產(chǎn)生了分裂,誕生了多個“分身”般的生命個體,她們也產(chǎn)生了自己的意識。一位名叫芬蕾的尊腐騎士將昏厥的瑪蓮妮亞一路拖回了圣樹。殘存的紅獅子騎士則在蓋利德使用火焰,不知疲倦地抵御著猩紅腐敗的繼續(xù)蔓延。

在艾奧尼亞戰(zhàn)爭的兩敗俱傷的結(jié)果后,破碎戰(zhàn)爭進入了相當長時間的冷卻期。就如同艾奧尼亞戰(zhàn)爭的結(jié)果一樣,這場半神之間的廝殺沒有贏家,而經(jīng)過破碎戰(zhàn)爭的洗禮,交界地變得更加“破碎”了。


十.褪色者時代

(1)褪色者復活計劃

在破碎戰(zhàn)爭洗禮后,交界地生靈涂炭,卻也沒有最終的勝者。但法環(huán)修復的計劃還是要想辦法執(zhí)行,于是,雙指開始了它的褪色者計劃。

葛弗雷等戰(zhàn)士曾經(jīng)被瑪莉卡剝奪了賜福,成為了褪色者,后死于交界地外。他們的肉體雖然早已死去,但在黃金樹的歸樹系統(tǒng)中都留有他們的“靈魂”備份,因此雙指有能力重新給予賜福,從而復活他們。嚴格來說,如今重獲新生的褪色者都是通過黃金樹的能量“克隆”出來的新生命。不過由于連同意識也一并復制,“復活”這種說法也并不算錯誤。復活褪色者雖然是雙指所為,但這也是如今已經(jīng)被封印住的瑪莉卡所籌備“弒神計劃”的重要一環(huán)。


褪色者復活后,會看到賜福的指引,雙指指引它們消滅交界地現(xiàn)存的半神們,取得大盧恩,成為艾爾登之王,從而修復艾爾登法環(huán)。

雙指在一開始為褪色者的到來做足了充分準備。全交界地到處都是賜福,會為褪色者們指引正確的方向。雙指還會為每位褪色者提供一名教會派出的指頭侍女,憑借賜福的指引讓兩者相遇,指頭侍女會為復活的褪色者們提供幫助和指引。

以曾經(jīng)葛弗雷招募云集各類英雄的圓桌廳堂為模板,雙指創(chuàng)造了大賜福這個虛擬空間,供褪色者們聚集休息,交流戰(zhàn)斗經(jīng)驗。起初的氛圍應該相當好,大家積極地引導著圓桌廳堂,選擇自己的工作職責,互相幫助,完成指引。褪色者的復活時間有先后,迄今為止過去了很久,第一批復活的褪色者存活至今的已經(jīng)寥寥無幾。

在這段時間里,也總有不聽話的褪色者,在復活后選擇叛離賜福的指引。以“密使之首”克雷普為領(lǐng)導組建了圓桌廳堂刺客,專門負責處理那些背離引導的褪色者。


(2)指引的逐漸崩壞

很快,交界地支離破碎的現(xiàn)狀也影響著褪色者們的心態(tài),畢竟,“消滅交界地半神,取得大盧恩”確實是一個過于艱巨的任務。

事情漸漸地開始往不好的方面發(fā)展,原本給每位褪色者分配的雙指侍女也因各種各樣的意外而死,得不到指引的褪色者很快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拉卡德組建的叛律者聯(lián)盟,蒙格溫鮮血教會下的“血指”,還有一些零散的褪色者,都決定背叛指引,獵殺同胞?!敖又酢?/span>葛瑞克也在史東威爾城守株待兔般等待無辜褪色者的“空降”,將他們大卸八塊。

蒙葛特作為末代王依舊忠心的守護著衰落的黃金樹,得知褪色者出現(xiàn)后,以“惡兆妖鬼”瑪爾基特的身份率領(lǐng)黑夜騎兵于交界地各處捕獵褪色者。

法環(huán)遲遲未被修復,雙指逐漸失去自己的掌控力,賜福的指引變得越來越微弱,很多褪色者信念不夠強就看不到了。畢竟,雙指也不過是無上意志的傳話筒。當?shù)弥S金樹用刺拒絕了褪色者,雙指也陷入了迷茫和沉默,雖然它并不知道瑪莉卡在計劃什么,但這顯然是一個對它而言極其危險的信號,因此選擇和無上意志進行漫長的通信。


“百智爵士”基甸生前就是一個忠誠信仰著瑪莉卡的博學智者。作為褪色者復活后,迅速成為了圓桌廳堂的實際領(lǐng)導者。基甸希望褪色者們跟隨指引,完成修復法環(huán)的任務;但另一方面,他與雙指進行長時間交流,推導出了瑪莉卡的“弒神”計劃,這讓他的三觀發(fā)生顛覆,使他陷入無盡的恐懼。

基甸是一個極度理性又矛盾的人,有關(guān)他的心理活動和各種骯臟手段,值得進行更深入的分析,篇幅原因這里就不再展開。


當然也有一些褪色者接受了指引,完成了相當多的任務,幾乎就離艾爾登之王僅差一步之遙。“龍槍”維克“聚獸”貝納爾都各自走到了火焰大鍋這一步,準備前往天空之城,但面臨著要燒死自己的指頭侍女、點燃火焰大鍋這一關(guān)鍵步驟。

維克選擇不讓侍女送死,接受癲火的暗中引導,選擇尋找叁指,試圖使用癲火的力量點燃大鍋,但在和叁指接觸后,維克被燒得皮開肉綻,陷入了瘋狂。

貝納爾原本是個理性的人,在他的侍女跳入火后認識到了這個世界的絕望與荒誕。虛無主義折磨著貝納爾,因此他決定暫時不再追隨指引,心血全投注在戰(zhàn)斗上,在交界地四處流浪。


(3)艾爾登神話之始

作為褪色者之一,你在候王禮拜堂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的指引女巫已經(jīng)死亡。沒有女巫的指引,就無法前往圓桌大廳,最可能的結(jié)局就是被葛瑞克接肢,成為接肢王的一部分而死去。但是梅琳娜出現(xiàn)并救了你,她將代替你的指頭女巫,為你完成指引的工作。

之后,你將探索交界地各處,遇到形形色色、亦敵亦友的褪色者同伴。有些褪色者會制造出修復盧恩,在你最終取得艾爾登法環(huán)后可以選擇注入他們各自的修復盧恩,從而修改黃金律法。

在你取得艾爾登法環(huán)后,你還可以帶走法環(huán),讓交界地上的生命自生自滅,與菈妮一同前往群星世界。當然,你也可以接受叁指的指引,成為癲火之王,消滅一切生命,讓交界地重歸混沌


自由意志,就是瑪莉卡從成為神祇起就開始深思熟慮的結(jié)果。盡管生命的本質(zhì)是由無上意志而形成,但每個人的生命卻不應受到無上意志擺布,而屬于每個人的自己。因此瑪莉卡策劃了弒神計劃,她剝奪褪色者的賜福、暗中策劃陰謀之夜、乃至砸毀法環(huán),指引褪色者釋放命定之死。這些行為都是為了反抗無上意志而布下的棋局。瑪莉卡的最終夙愿,便是讓褪色者殺死自己和艾爾登獸,完成所謂的“弒神”,獲得艾爾登法環(huán)的控制權(quán),將自由意志重新歸于人民。

無論是選擇隱居一隅,還是自相殘殺,或是接受引導奪取艾爾登法環(huán),這都是您自由選擇的結(jié)果。得到艾爾登法環(huán)的控制權(quán)后又該怎么做?是成為艾爾登之王?是與菈妮奔向群星?還是毀滅一切?

瑪莉卡將選擇權(quán)交給了最終完成弒神計劃的你,隨心所欲地展現(xiàn)艾爾登法環(huán)吧。

(4)梅琳娜的身份

艾爾登法環(huán)的故事至此就已經(jīng)梳理結(jié)束,但很多地方還存在著問題。比如稀人到底是什么?宵眼女王去哪了?菈妮怎么會是靈馬托雷特的主人?最奇怪的是,這位憑空冒出來幫助主角的梅琳娜到底是何方神圣?

盡管戲份不少,有關(guān)梅琳娜的線索實際上也非常多,但有關(guān)她的身份,游戲卻沒有給出哪怕一丁點能夠確鑿的答案??梢哉f,梅琳娜的真實身份是被官方刻意隱瞞的最大謎題,沒有之一。

大家的猜測已經(jīng)有非常多,但能確認的是,梅琳娜的存在貫穿了整條故事時間線,如果不首先把交界地的整個歷史進程理清楚,那梅琳娜真實身份顯然也不是可以通過幾句話論證明白的。

我雖然也有自己的推論,但這當然也不是正確而唯一的解,只要邏輯自洽,言之有理就好。本文已接近尾聲,現(xiàn)在是聊聊這位小木頭的好時機了:

在古龍和諾克斯人共存的原始時代,有一支身體素質(zhì)優(yōu)異的人形種族誕生了,這便是稀人。有關(guān)稀人的起源已經(jīng)難以考證,他們可能是由無上意志主導,用于繼承古龍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生物;他們也可能是諾克斯人通過研究無上意志能量從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產(chǎn)物,用于對抗無上意志本身;又或者,他們僅僅可能就是由生命熔爐漫長的歲月中純粹進化而來的生物。
無論真相如何,有兩點是能夠確定的:第一,稀人力量的來源是盧恩能量,他們天生就是艾爾登法環(huán)的完美容器;第二,就如同后來的"非完美容器"壺人一樣,稀人具有生命本身最質(zhì)樸的人性之善,以及作為獨立生命個體而言,對自由意志的天然向往。

稀人誕生于生命熔爐,無論帶有何種目的而被創(chuàng)造出來,他們都擁有至少要生存下來的想法。稀人一族在古樹周邊建立起了聚集地,其中,便有我們熟知的瑪莉卡與梅琳娜。她們可能都曾擔當稀人這一種族的領(lǐng)導者(甚至是姐妹?)。至少,她們當時應該互相認識,但具體關(guān)系已無從知曉。
此時更重要的是,古樹周圍還有諾克斯人的棲居地。自然而然地,稀人與諾克斯人發(fā)生了交集,但并沒有敵對。依靠自己強大的身體素質(zhì),稀人在永恒之城中組建起了黑刀刺客集團,專門從事諾克斯人不擅長的暗殺活動。兩個種族從某種意義上實現(xiàn)了共存。
瑪莉卡和梅琳娜都與黑刀集團存在聯(lián)系,尤其是梅琳娜,她大概率擔任過黑刀刺客,甚至是領(lǐng)導者,永恒之城的神器“獵殺指頭刀”很可能也與她有關(guān)。這段經(jīng)歷也使梅琳娜十分熟悉諾克斯人的起源:群星與月亮。

隨時間推移,文明的發(fā)展抵擋不住歷史車輪的碾壓,隨著初始永恒之城被無上意志毀滅,稀人的棲居地也被順帶摧毀。此時,古龍文明也同樣隕落。交界地失去了主導文明。

作為分裂出來的無上意志指導者,二指和叁指都希望自己主宰交界地未來的命運,很快,它們就盯上了流離失所的稀人們,他們的身體素質(zhì)幾乎就是完美的艾爾登法環(huán)容器。瑪莉卡接受了二指的指引成為黃金樹女神,建立了初始黃金樹文明。而梅琳娜接受了叁指的指引,成為霄眼女王,前往格密爾建立了狩獵神祇教派
格密爾地區(qū)以褻瀆神明聞名,但起源的細節(jié)十分模糊,究竟是狩獵神祇教聽聞此名才來駐扎,還是狩獵神祇教來到格密爾后才開始興盛褻瀆?答案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不管如何,狩獵神祇教在格密爾扎了根,格密爾的一部分蛇人便在梅琳娜的帶領(lǐng)下,成為了狩獵神祇教的主力:神皮使徒。
在梅琳娜的領(lǐng)導下,狩獵神祇教的存在意義是為了消滅強者,造福弱者,實現(xiàn)天下大同。但叁指并不是這么認為,祂扶持狩獵神祇教的意圖只是為了對抗二指,若能戰(zhàn)勝,則會消滅所有生命。這是梅琳娜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因此當梅琳娜得知叁指的真實意圖后,便徹底與叁指決裂,將自己掌握的叁指力量封印(右眼)。對梅琳娜而言,不讓叁指達成目的,要遠比戰(zhàn)勝二指的黃金樹勢力重要。

失去叁指的扶持,梅琳娜只能另尋力量鞏固自己的勢力。通過了解失色太陽代表的死亡力量,梅琳娜將其與自身的盧恩能量結(jié)合,提煉出了紅黑色的命定之死能量,作為狩獵神祇后來戰(zhàn)斗時所使用的能量來源,用于對抗瑪莉卡的黃金樹勢力。
當然,關(guān)于神人大戰(zhàn)的結(jié)局我們都十分清楚。梅琳娜并沒有足夠的力量對抗瑪莉卡,在被擊敗后,狩獵神祇教幾乎消失殆盡,霄眼女王的稱號也不復存在。但是,梅琳娜并沒有被瑪莉卡手刃。
出于同族的惺惺相惜,或者說是利益需求,成神的瑪莉卡將自己醞釀已久的弒神計劃全盤告知給梅琳娜。梅琳娜恍然大悟,瑪莉卡的目標實際上和自己是一樣的,就是干翻無上意志,將自由和公平還給人民,只是瑪莉卡的計劃更加龐大和隱秘,做出的犧牲也更加巨大,將交界地所有生命的命運都下注到這一賭局之中。

從此,梅琳娜同意了瑪莉卡的提議,將掌握命定之死的力量交給了瑪莉卡,并被后者封印為死亡盧恩。由于瑪莉卡仍然是女神,必須在表明上維持著黃金樹文明的體面。而梅琳娜秘密接受賜福,成為弒神計劃最重要的秘密執(zhí)行人。


梅琳娜在計劃中主要的身份便是擔任"火種",這里的火種實際上包含兩重意思,一是成為釋放命定之死的引信,二是暗中引導人民反抗無上意志,成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瑪莉卡清楚地知道,梅琳娜所熟練運用的命定之死擁有弒神的力量,正是可以和無上意志抗衡的基石,這很可能也是瑪莉卡醞釀弒神計劃時最初的靈感與動力。但是,無上意志也同樣知道并畏懼命定之死的力量,因此瑪莉卡成神后,她不得不將命定之死封印于遙不可及的天空之城,用于假裝效忠無上意志的手段。

不過,瑪莉卡開了個后門。這個后門便是巨人的火焰大鍋。作為生命熔爐原初力量的一部分,雙指也對它無可奈何。瑪莉卡故意不毀壞火焰大鍋,反而暗中將其制成可以通往天空之城的“隱藏門”,為后來的褪色者們一個前往天空之城的通道。

有了后門,就必須還要配把鑰匙。為了不被雙指發(fā)覺,已經(jīng)人間蒸發(fā)的梅琳娜便是最好的“鑰匙”。瑪莉卡將梅琳娜的靈魂能量制成了所謂的“火種”,只要梅琳娜犧牲自己跳入大鍋,就可以釋放火種點燃大鍋,將身邊的伙伴送往天空之城?!盎鸱N少女”的使命由此而生。

只有梅琳娜一把鑰匙還不夠,瑪莉卡將梅琳娜的“火種”能量抽取了出來,偷偷傳給了雙指教會。當瑪莉卡起初將褪色者戰(zhàn)士逐出交界地時,也將雙指教會派出去傳教。雙指教會表面上是離開交界地傳播黃金樹信仰,實際上則是在保留“火種”,待褪色者返回之時,教會則可以提供帶有“火種”的指頭侍女,為褪色者們秘密提供前往天空之城的途徑。

?

將自己的“火種“奉獻給雙指教會后,梅琳娜失去了她絕大部分的力量。然而,瑪莉卡交給她的任務仍還未全部完成。年老體衰的梅琳娜還有下一步使命——引導人民反抗無上意志、實現(xiàn)“弒神計劃”。

此時,交界地上的部分人類接觸到了星月勢力,開啟了占星魔法的熱潮。梅琳娜曾經(jīng)的黑刀刺客經(jīng)歷使得她對諾克斯文明的了解,讓她發(fā)現(xiàn)這正是一個極好的反抗契機。因此,梅琳娜化名雪魔女蕾娜,隱藏于利耶尼亞的深山密林中,為尋求魔法的人類提供更多有關(guān)諾克斯與星月的知識。盡管沒有足夠證據(jù),后來對諾克斯文明知之甚多的卡利亞王室,就可能由雪魔女隱秘扶持而發(fā)跡。

梅琳娜就是雪魔女蕾娜,這當然是一個大膽的猜測,但卻并沒有什么時間線上的劇情矛盾,只要認同這一推斷,那后面的故事就能非常順暢地理解了。

梅琳娜在秘密傳授菈妮雪魔法以及“暗月”的故事時,也在暗中培養(yǎng)她對于無上意志的憎恨,從而使菈妮“自主”地孕育出陰謀之夜的計劃。為了執(zhí)行陰謀之夜中的弒半神行動,菈妮必須前往天空之城偷取死亡盧恩。此時,作為“火種少女”的梅琳娜便最終在火焰大鍋旁自焚,將伙伴送上了法姆亞茲拉,完成了計劃的第一步。此時,梅琳娜的肉體正式死亡。菈妮也獲得了梅琳娜留下的神器招魂鈴與靈馬托雷特。

死亡盧恩到手后,憑借梅琳娜曾經(jīng)的關(guān)系網(wǎng),黑刀刺客幫助菈妮成功刺殺了包括葛德文在內(nèi)的眾多半神,陰謀之夜正式結(jié)束。為了對老師的尊敬與崇拜,菈妮在放棄自己的肉身后選擇的人偶也以雪魔女形象制作。

?

隨著梅琳娜的“殞命”,她的使命本質(zhì)上已經(jīng)完成,最后便是等待著破碎戰(zhàn)爭的爆發(fā)和褪色者計劃的展開,讓復活的褪色者們最終在雙指侍女的輔佐下接受瑪莉卡的指引,完成弒神計劃。

然而,褪色者計劃還是重重受阻,不斷復活的褪色者被投入交界地,又因各種各樣的遭遇而失敗。隨著雙指侍女的數(shù)量銳減,她們攜帶的火種能量又回到了源頭——梅琳娜身上。因此,梅琳娜的靈魂又逐漸重塑形成,恢復了意識。

當梅琳娜看到眼前的這片破敗景象后,意識到褪色者和侍女可能不夠用了。因此梅琳娜決定自己出馬,尋找適格的褪色者,親自輔佐其擊敗交界地上的半神們,奪取大盧恩,并送其登上天空之城釋放命定之死,并最終消滅艾爾登獸,成為最終的弒神者。

?

這位適格的褪色者,當然就是玩家你啦!至此,梅琳娜的故事結(jié)束了,玩家的故事也到此結(jié)束。


有關(guān)梅琳娜的分析,當然存在其他說得通的解讀,我也并不認為我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歡迎各位讀者指正。



(5)《艾爾登法環(huán)》歷史時間線個人梳理框架圖

本文內(nèi)容已經(jīng)結(jié)束,出于自娛自樂,我還繪制了如下框架關(guān)系圖,以時間線為主軸重新梳理了脈絡。因為包含了本文的大量推論,有很多猜測當然是不靠譜的,因此我不是很想將這張圖片單獨發(fā)出來,免得一些武斷的罵聲。因此還是附在了這篇沒什么關(guān)注量的文章里,請隨意吧~



若您看完本文后有任何想討論或是認為我在胡謅的地方,請隨意向我開炮。若喜歡也可以簡單點個贊,感謝您的閱讀!


[長文]交界地神話大系——一口氣梳理完《艾爾登法環(huán)》故事劇情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甘谷县| 弋阳县| 松桃| 上蔡县| 博客| 承德市| 百色市| 轮台县| 西吉县| 湘西| 沐川县| 循化| 临城县| 昌都县| 西盟| 衡东县| 布拖县| 澄江县| 托里县| 浪卡子县| 杂多县| 筠连县| 文昌市| 南川市| 安岳县| 广宁县| 清丰县| 红安县| 大冶市| 栖霞市| 柯坪县| 永丰县| 堆龙德庆县| 宜春市| 思南县| 高安市| 黔西县| 永定县| 中江县| 福安市|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