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耳毒性藥物
導讀:由于國內(nèi)醫(yī)療體制問題,醫(yī)生濫開藥物現(xiàn)象常見。醫(yī)院是藥廠銷售的大渠道。醫(yī)生除了治病,還要承擔藥廠產(chǎn)品銷售。這一點和患者利益不一致。國內(nèi)優(yōu)秀醫(yī)生也不少,不會給患者濫開無用的藥物。古人云是藥三分毒,我建議大家要有基本藥物常識,避免一些藥物中度事件發(fā)生。
最重要事情說三遍--沒事不要亂吃藥!
藥物毒性是一直存在,例如最出名的反應停事件,從1957—1961年間這種藥物造成了8000余個畸形胎兒。

這一次,我們重點談論耳毒性藥物,有些藥物即使用很少劑量也會造成永久性耳傷。
個體差異
有些病人往往有家族傾向和個體差異,在使用該類藥物時,即使小劑量、短療程、正常用藥途徑,也可能出現(xiàn)早期或嚴重的耳中毒反應。
年齡差異
兒童和老年人易出現(xiàn)藥物性耳中毒。
耳毒性危險因素
1.高日劑量和總量。
2.長期治療超過2周。
3.血藥濃度升高。
4.發(fā)熱、脫水和敗血癥時,血藥濃度增高。
5.腎功能不全,使藥物蓄積,加重其耳毒性副作用的發(fā)生。
6.老年人。
7.與其他耳毒性藥物聯(lián)用。
8.暴露于高強度的噪聲環(huán)境中。
9.曾有聽力異常者。
10.患耳感染及有家族史者。
監(jiān)測早期毒副反應
早期毒副作用的主要表現(xiàn)為:
頭痛頭暈、耳鳴、耳部滿漲感、耳聾、眩暈、平衡失調(diào)等耳毒性反應,惡心、嘔吐、血尿、蛋白尿、尿量減少等腎毒性反應。
耳毒性作用永久性的藥物: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鏈霉素,雙氫鏈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使用此類藥物,外毛細胞最容易受損,出現(xiàn)永久性的高頻聽力損失;隨著劑量增大或應用時間增加,內(nèi)毛細胞也會受損,永久性聽力損失加重。
母系遺傳的氨基糖苷類藥物致聾:
?

在線粒體 tRNA?有遺傳性缺陷的個體中,氨基糖苷類所致的耳聾發(fā)生率要明顯的高。線粒體的DNA都是直接通過母親傳遞給子女,所以是母系遺傳。
帶有線粒體1555A-G的突變患者,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耳毒性作用的敏感性增加,更容易因此類藥物的使用發(fā)生聽力損失。而且,即使沒有使用此類藥物,隨著年齡的增加,也更容易發(fā)生耳聾。
其他耳毒性作用永久性的藥物:
抗真菌藥物:咪康唑
抗腫瘤藥物(卡鉑,順鉑,鐵鰲合劑,長春花生物堿);多粘菌素,粘桿菌素,氯霉素;酒精,含碘消毒劑,苯扎氯胺,Chlorohexidine;吡咯,克霉唑,制霉菌素,發(fā)癬退等---在全身用藥,或耳部局部用藥時,可導致永久性的聽力下降。
1. 解熱鎮(zhèn)痛藥:乙酰水楊酸、水楊酸鈉、水楊酸類解熱鎮(zhèn)痛藥(阿司匹林等),布洛芬,非那西丁。其受損部位為耳蝸底,故初期表現(xiàn)為高頻聽力喪失,并可引起耳鳴、眩暈、平衡失調(diào),耳部癥狀可停在停藥后24-48h消退。
水楊酸類---阿司匹林/含阿司匹林的藥物,可引起輕-中度的聽力下降,停藥24-72小時后,聽力恢復正常。?
3.?抗生素:目前已知影響聽力的藥物有近百種,其中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危害最大,其耳毒性在臨床上最為常見?(妥布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阿奇毒素,克拉毒素萬古毒素,去萬古霉素等),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紅霉素等)
4. 利尿劑 :袢利尿劑(速尿、利尿酸)最易引起暫時性或永久性耳聾,對腎功能不全者更易導致耳聾。?[
5. 抗惡性腫瘤藥:氮芥、順鉑等可引發(fā)聽力障礙,出現(xiàn)不可逆的高頻聽力喪失,且與用量和用藥時間成正相關。?長春新堿、2-硝基咪唑、順氯氨鉑)
6. 抗瘧藥:奎寧、氯喹的主要損害部位在內(nèi)容螺旋神經(jīng)節(jié)而非感受上皮,引起耳鳴、耳聾,表現(xiàn)為低頻區(qū)聽力減退。?
7.抗肝素化制劑(保蘭勃林)
?
特別注意藥物的相互作用
1. 同時或先后連續(xù)在局部或全身應用氨基甙類抗生素,可增加耳毒的可能性。
2.該藥與其他耳毒性藥物(如紅霉素等)、強利尿藥(如呋喃苯胺酸、利尿酸等)、卷曲霉素、順鉑、呋塞米或萬古霉素等聯(lián)合使用,耳中毒可能性增加。
3.該藥與堿性藥(如碳酸氫鈉、氨茶堿等)聯(lián)合使用,抗菌效能可增強,但同時耳毒性也相應增強,必須慎重。
?
布洛芬,萘普生,吲哚美辛(消炎痛);奎寧;紅毒素,阿奇毒素,克拉毒素;萬古毒素,去萬古霉素,替米拉寧,daptomycin;襻利尿劑---利尿酸,布美他尼,吡洛他尼,azosemide,indacrinone,torasemide,呋塞米(速尿)等---可引起暫時性的聽力下降,停藥后一定的時間內(nèi),聽力恢復。
注意!!耳毒性作用可逆藥物在低濃度單獨應用時,只是產(chǎn)生一過性的聽力下降,但是,如果大劑量使用或/和同時應用多種藥物,則可能導致永久性的聽力損失。
?
影響
1.與強利尿藥(如呋喃苯胺酸、利尿酸等)聯(lián)合應用可加強耳毒性。
2.與其他耳毒性的藥物(如紅霉素等)聯(lián)合應用可加強耳毒性。
3.與有腎毒性藥物(如頭孢菌素類)聯(lián)合應用可加強耳毒性。
4.與肌松劑或有此種作用的藥物(如安定等)合用,可使神經(jīng)-肌肉阻滯作用加強。
5. 本類藥與堿性藥(如碳酸氫鈉、氨茶堿等)聯(lián)合應用,抗菌效能可能增強,但毒性也相應增強。
6. 青霉素與氨基糖苷類藥物聯(lián)合應用可對耐藥肺炎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及部分腸球菌有
重金屬(如鉛、汞、鎘、砷),消毒劑和防腐劑也有耳毒性。
聽力測試

聾兒現(xiàn)場聽力測試
聽力測試:在用藥前、用藥過程中及長期用藥后定期進行聽力檢測。
(1)音叉試驗可粗略測試氣、骨導聽力改變,但不能發(fā)現(xiàn)早期高頻聽力下降。
(2)電測聽(純音測聽)。
(3)沒有儀器時,可做言語測試或秒表測試,即用簡單易懂的詞語或表聲來測試聽力。 ?
前庭功能檢測
可疑前庭有損害時,如出現(xiàn)眩暈、平衡失調(diào)等,應做前庭功能檢測,如溫度刺激試驗。
血藥濃度及肌酐清除率測定
在用藥過程中宜進行血中藥物濃度監(jiān)測,以指導臨床用藥;不能測定血藥濃度時,應根據(jù)肌酐清除率調(diào)整劑量,肌酐清除率可據(jù)以下公式計算:
成年男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齡)×體重(kg)/ 72×患者血肌酐濃度×0.85
成年女性肌酐清除率=(140-年齡)×體重(kg)/ 72×患者血肌酐濃度×0.85
或用血肌酐含量來調(diào)整劑量。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作為停藥指征:(1)血清肌酐>132.61umol/L或增加35.36umol/L(原血肌酐正常)。(2)血清肌酐至少增加44.2umol/L,原血肌酐升高,但在265.2umol/L以下。(3)血清肌酐增加>88.4umol/L,原血肌酐>265.2umol/L
用藥時注意
1. 給予首次飽和劑量后出現(xiàn)腎功能不全、前庭功能障礙和耳聾的患者應酌減或停藥。
2.患者應大量飲水以減少對腎小管的損害。
3.持續(xù)在同一部位注射可影響藥物的吸收,應經(jīng)常更換注射部位。注射藥液濃度一般為200-250mg/ml,不宜超過500 mg/mL。
4.氨基甙類藥物有遲發(fā)反應,停藥后發(fā)生耳聾、耳鳴或耳部滿脹感者應引起高度注意。
逾量處理
主要用對癥治療和支持療法。
1.用氨基甙類抗生素時應適當給以維生素類藥物,同時使用一些生物制品(氨基酸類、ATP、輔酶A、細胞色素C、核苷酸、軟骨素、葡萄糖醛酸、水解肝素等),這些制品對預防和治療氨基甙類藥物中毒有一定作用。
2.氨基甙類與青霉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聯(lián)合使用可獲得協(xié)同作用,應減少氨基甙類的用量,以防止毒副作用的發(fā)生。3.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有助于從血中清除毒性藥物。




?
?參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185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