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鞘膜積液知多少
最近,一位媽媽抱著2歲左右的男孩到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yī)院泌尿外科門診就診,本來是做包皮手術,但經醫(yī)生查體發(fā)現寶寶**一邊大一邊小,經診斷小男孩還患有鞘膜積液。

什么是鞘膜積液?大部分家長可能都很陌生。
今天,重慶佑佑寶貝婦兒醫(yī)院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鞘膜積液是指鞘膜腔內積聚的液體超過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腫”。

因為胚胎時期**下降到**時,有兩層腹膜構成的盲袋,稱為腹膜鞘狀突,一般在胎兒出生前后閉合,如果閉合不全就會形成一個鞘膜腔,它導致液體的積聚、擴張而形成梨形的腔囊,表現為**腫大,一般不疼痛。
根據鞘狀突閉合的位置不同,鞘膜積液又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精索鞘膜積液(嬰兒型)、交通性鞘膜積液(先天性)等四種類型。

各類鞘膜積液的類型
一、鞘膜積液有哪些表現?
一般沒有不舒服表現,多數在洗澡時發(fā)現小朋友一側腹股溝或**的囊性包塊,有1/4的患兒表現為雙側包塊;
精索鞘膜積液表現為腹股溝或正常**上方的包塊,有時看上去像有三個“蛋蛋”,包塊可隨精索上下移動;
**鞘膜積液表現為**增大,積液較多時包塊張力較高或**內摸不到**;交通性鞘膜積液最典型的表現就是小朋友睡一覺包塊就不見了,白天玩一天后又非常明顯;
所有類型的鞘膜積液包塊在手電筒照射下都可以透光,即透光試驗陽性,這也是鞘膜積液包塊與腹股溝、**其他類型包塊相鑒別的一個重要表現。
二、鞘膜積液有什么危害?
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周圍的鞘膜積液壓迫**,影響血液循環(huán)和溫度調節(jié),嚴重的可能引起患側**發(fā)育不良或萎縮,影響生精功能。
2. 鞘膜積液過大,將來會影響夫妻生活。
3. 對于繼發(fā)于結核、**炎等疾病者,很可能降低患兒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三、鞘膜積液如何治療?
手術治療仍是鞘膜積液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手術可分為傳統(tǒng)開放手術和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微創(chuàng)手術)。一般來說,在兩種方法都可以選擇時,更推薦腹腔鏡手術,因為腹腔鏡可以同時發(fā)現對側有無鞘狀突未閉,且手術切口小、美觀,創(chuàng)傷也更小,術后恢復快。

右:腹腔鏡術后切口痕隱蔽,幾乎看不見
但大部分孩子的腹膜鞘狀突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閉合,鞘膜積液會自然消退,因此對于新生兒鞘膜積液,家長不必太驚慌,可觀察至半歲,因為出生后半年未閉合的鞘狀突有可能自行閉合。
如果到1歲左右鞘膜積液還沒有消退,則自然消退的可能性會很小,這時應予考慮手術治療。手術目的是避免精索受壓導致**因血液循環(huán)障礙而萎縮。
需要提醒的是,鞘膜積液癥狀與疝氣非常相似,只不過疝氣進入鞘膜腔的是大網膜或腸管,家長不易區(qū)分,而且疝氣如果發(fā)生嵌頓,會引起腸壞死,所以家長發(fā)現孩子**腫大時,要到醫(yī)院檢查,明確是疝氣還是鞘膜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