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抗倭名臣:一生忠心為國,因黨爭終含冤自殺
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內(nèi)閣首輔嚴嵩被罷免,其子嚴世蕃入詔獄不久,也被斬首了。嚴黨一派的落幕間接導(dǎo)致了嘉靖朝的不少大人物的隕落,胡宗憲就是其中一位。在政治黨派中,胡宗憲因討好嚴嵩的義子趙文華而屢獲升遷,朝中其他黨派的大臣也就將胡宗憲歸屬于嚴黨。
嚴嵩一倒,胡宗憲自然一并遭殃,同年年底南京給事中陸鳳儀以貪污軍餉、濫征賦稅、黨庇嚴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彈劾胡宗憲,明世宗便罷免了胡宗憲的一切職務(wù),念及舊情,準許回籍閑住。
可惜政治的黨派斗爭多有幾分殘忍,過了兩年,政敵一黨借羅龍文一案誣陷胡宗憲曾假擬圣旨。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胡宗憲被押解進京,僅僅過了一個月,胡宗憲在獄中不堪受辱,留下“寶劍埋冤獄,忠魂繞白云”的絕筆后,自盡而亡。朝廷黨派的爭斗此起彼伏,到了隆慶六年(1572),胡宗憲終于得以平反了。在萬歷朝時,還為其追謚襄懋。
胡宗憲是何許人也?為何是奸臣嚴嵩的一黨,又能得到朝廷平反?其實我們回溯歷史,就能得到答案。

編輯
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胡宗憲出生在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自幼家境殷實,在父親胡尚仁和母親方氏的悉心教育之下,胡宗憲茁壯成長。嘉靖十七年(1538)他考中了進士,開始在刑部觀政,自此胡宗憲開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胡宗憲受父親胡尚仁影響,仗義忠信是他一生所牢記的。嘉靖十九年(1540),胡宗憲被朝廷授予山東青州府益都縣縣令,在他上任之際當(dāng)?shù)卦夥甓嗄觌y遇的旱蝗之災(zāi),加上強盜猖獗,可謂民不聊生。胡宗憲沒有絲毫慌亂,他及時調(diào)整政策積極應(yīng)對,成功帶領(lǐng)當(dāng)?shù)匕傩胀^了艱難的自然災(zāi)害。對于強盜,他則是軟硬兼施進行招降,并且將其中勇武之人收編義軍,這也跟他后來應(yīng)對倭寇的對策不謀而合。
嘉靖二十一年(1542),胡宗憲的母親方氏和父親胡尚仁相繼離世,他回鄉(xiāng)守喪五年。復(fù)出之后,嘉靖二十八年(1549),他出任了宣府大同巡按御史,上任后又成功地解決了因兵部尚書兼宣大總督翁萬達處置不當(dāng)引起的士兵嘩變事件,胡宗憲在這兩年里整頓軍紀,鞏固邊防,為大明王朝的邊疆穩(wěn)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編輯
而此時明朝的倭患問題正在日趨嚴重,嘉靖三十四年(1555),一股由72人組成的倭寇在浙江登陸,自西向東掃蕩了嚴州、衢州、饒州、徽州等地,共計80余日,據(jù)記載:“經(jīng)行數(shù)千里,殺傷幾四千人。”而明朝守城的軍隊幾乎都望風(fēng)奔潰,毫無招架之力。

編輯
胡宗憲被朝廷擢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浙江,朝廷希望他能在抗倭問題上做出功績,胡桂奇的《胡公行實》記載:“某此行,不擒王直、徐海,靖東隅,誓不回京?!钡堑搅说胤街?,胡宗憲也深感問題的艱巨性,當(dāng)?shù)氐氖勘o律松弛、軟弱渙散,并且裝備落后,當(dāng)面對武器精良、斗志昂揚的倭寇的時候,瘋狂撤退是他們唯一能做的了。胡宗憲以嚴明賞罰為手段,大力進行整頓,當(dāng)?shù)毓俦能娙?、軍紀開始有了改觀,士氣逐漸有所恢復(fù)。
胡宗憲不像朝中其他的清流大臣,嚴于律己、兩袖清風(fēng),他懂得變通,擅長權(quán)術(shù),因此他把握得住官場的上升機會。嘉靖三十三年(1554),工部右侍郎趙文華以祭海神的名義前往江南督察沿海軍務(wù),趙文華是內(nèi)閣首輔嚴嵩的義子,胡宗憲明白只要和趙文華打好關(guān)系,自己的仕途就會一帆風(fēng)順。因此胡宗憲百般討好,趙文華要財,他就給財,趙文華貪色,他就獻上一屋子美女。果然等到趙文華回京復(fù)命的時候,對胡宗憲進行了大力的舉薦,嚴嵩也將胡宗憲劃歸進了自己的勢力范圍,自然也就進行提拔。

編輯
與此同時,胡宗憲也懂得討好帝國最高的權(quán)力掌握者明世宗,明世宗崇尚道教,喜歡青詞與祥瑞,這是眾所周知的。胡宗憲為此曾進獻過白龜、白鹿、五色靈芝等各類象征祥瑞之物。并在自己的幕府中網(wǎng)羅了徐渭、唐順之、田汝成這些大才子,以便為自己向明世宗進獻青詞。
胡宗憲幾番操作下來,自然有所收獲。嘉靖三十五年(1556),明世宗親自擢升胡宗憲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又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wù)。

編輯
胡宗憲并不只會討好上司,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才干的人。明末史學(xué)家何喬遠曾贊揚胡宗憲:胡宗憲討好嚴黨,不是為了魚肉百姓,而是為了建立功業(yè),因為這一點,他的虛與委蛇和一腔苦衷就值得尊敬了。
前文曾說嘉靖朝的倭患已經(jīng)到了火燒眉毛的地步,而在胡宗憲上任之后,倭寇的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首先是胡宗憲大力感召各地的文韜武略的能人,并適時的重用他們,后人所熟知的兩大抗倭名將俞大猷和戚繼光都是由胡宗憲推薦和重用的。同時倭匪的幾方勢力的重要頭領(lǐng)幾乎都在此時相繼落網(wǎng),徐海投水自殺,徐洪、陳東、葉明、辛五郎等人被活捉。
嘉靖三十九年(1560),胡宗憲擢升至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一年后,又加少保之銜,并節(jié)制江西等七省總兵,權(quán)勢可謂盛極一時。古語有言:“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胡宗憲晉封少保僅僅一年后,嘉靖四十一年(1562),嚴嵩倒臺,胡宗憲被列為嚴黨,自然就難逃厄運。

編輯
明末清初史學(xué)家談遷:“此后,東南數(shù)百年免倭患,皆胡宗憲再造之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