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二):如何應對孩子的磨蹭?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上期我們談了孩子磨蹭的原因,今天我來談談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應對孩子的磨蹭。
?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件事:是孩子真的磨蹭,還是你以成人的標準認為他速度慢?
?
舉個發(fā)生在我朋友身上的例子:
?
她帶她兒子去參加幼兒園組織的活動,在活動之前他們先去吃了飯。
由于時間原因,朋友吃的很快,可她的兒子卻是細嚼慢咽,絲毫沒有被媽媽著急的氣氛所感染。眼看活動就快要開始了,朋友十分著急,認為女兒在磨蹭。
?
但她的兒子很委屈,自己明明已經比平時吃的很快了,奈何媽媽的速度更快,他根本趕不上。
?
我想說,孩子有孩子的生活節(jié)奏、生理節(jié)奏,他們的身體素質、個人能力都不如大人,因此他們吃飯比大人慢、走路比大人慢這都是正常的。
?
但有不少家長卻覺得孩子做事情的速度跟不上自己的節(jié)奏,就是孩子速度太慢了,然后直接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簽,這其實是不合理的。
?
我們判斷孩子是否磨蹭,不應該以大人的節(jié)奏為標準,正確的判斷標準應該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
其次,家長自己要調整好情緒,然后根據(jù)孩子磨蹭的原因對癥下藥。
?
上期我們說了孩子磨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孩子對要做的事情不感興趣,或者這件事對他而言做起來有困難都有可能導致孩子磨蹭。就像生病,有不同的病癥和病因,需要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所以醫(yī)生在診斷時,會具體分析,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那種病,再對癥下藥。
作為家長,不能盲目的催促孩子,應該在弄明白孩子磨蹭原因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方法,幫助孩子一點點改變。
?
比如孩子對事情不感興趣,那可以引導他產生興趣,或者激發(fā)他做這件事的其他動機,如果孩子是因為覺得難而磨蹭,那你可以給他提供幫助。
?
另外,孩子缺乏對時間的認知是正常的,家長也不要總是板著臉催促孩子,或是抓著孩子的磨蹭不放,嘮嘮叨叨。反復催促會讓孩子分散精力,也會逐漸形成排斥心理。所以家長,我們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能給孩子一個正面影響,同時讓孩子在心情愉悅的狀態(tài)下做事情,會更積極、更有效果。
?
最后家長的引導也很重要,我覺得:
?
1、作為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
其實,在生活中有的家長本身做事情就很拖拉,比如答應孩子晚上吃完晚飯帶孩子去游樂場玩,但吃完晚飯,父母卻不緊不慢的刷碗,打掃衛(wèi)生,拖拖拉拉很久才出門
要知道,孩子是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的,如果總是對自己“放縱”,卻對孩子“高標準”,那孩子就會感覺大人是“雙重標準”,對你的教導只會過耳即忘。
?
有些磨蹭是可以避免的,家長可以教導孩子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孩子每天上學前收拾書包要花上很長時間,那么可以考慮前一天晚上就將第二天上課需要的文具和書本整理好等等。
?
這種提前計劃也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對自己的日程安排做到心中有數(shù)。
?
2、制定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以及獎勵和懲罰制度。
?
這里,我提三點:
?
一是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磨蹭拖拉的后果,最好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后果。
?
二是讓孩子去選擇,是要早點完成任務然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還是慢慢弄直到完成了再去玩。
?
三是針對孩子容易磨蹭的事情,根據(jù)他可能完成的時間,定好鬧鐘,幫助孩子養(yǎng)成時間觀念,如果孩子提前完成了,不要吝嗇你的夸獎和鼓勵的獎勵,如果是因為拖拉沒完成的,那應該也要有相應的懲罰。
?
另外,家長在平時也可以帶著提升孩子的各項生活技能,同時要明確一點,讓孩子不再磨蹭是需要時間培養(yǎng)的,千萬不要過分的焦慮,也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長。想要改善孩子拖拉的毛病就需要家長的耐心引導,一旦時孩子擁有了時間觀念,那么他們做事拖沓、磨蹭等行為會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