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婆婆親媽一起帶孩子的后果是什么!

和媽媽+婆婆一起帶了兩個多月的娃,聽說的人都表示非常驚訝?? 其實我以前對和婆婆相處這件事也很恐懼,更別說怎么讓婆婆和親媽和諧共處,怎么讓她們齊心帶娃這些聽起來不太可能的事
但事實上是我們仨在帶孩子的問題上沒有吵過一次架 ??這些時間自己也總結(jié)了一些經(jīng)驗,分享給姐妹們~希望對你有幫助! ??【厘清溝通機制】 我和家屬事先就確定了三人帶娃的前提:透明化溝通,及時交流,不能積累矛盾,一開始溝通機制理順了,后面也不會出太大問題 1、我和家屬:起初家屬每天都會問我“你今天有什么對我媽不滿意的地方嗎?”只是舉例,關(guān)鍵是和隊友溝通一定要透明,特別是產(chǎn)后,不要把委屈憋在心里,有時候問題不一定能馬上消失,但說出來就會好很多 2、婆婆和媽媽:他負責(zé)對接婆婆,我負責(zé)對接我媽,生活相處多少總有小矛盾,有時候她們互相客氣壓在心里,久了就會出問題,我和老公就當(dāng)她們的溝通橋梁 3、我和她倆:坦誠交流是核心,但和親媽有啥說啥,和婆婆有事說事,以禮相待,不任性、不越界
【明確分工】 提前聊好帶娃分工,各個時間都由誰主帶,盡量不出現(xiàn)三個人扎堆的情況,不僅容易容易出現(xiàn)搶孩子,大家的體力也容易一起耗盡 一個人主帶的時候其他人就好好休息、保存體力,不要內(nèi)心有負擔(dān),他人也不要不平衡 在婆婆和媽媽帶娃的時候,自己要抓緊時間盡快做產(chǎn)后修復(fù),恢復(fù)健康身體才能更好帶娃,可以下個手機軟件G動,做凱格爾運動,修復(fù)盆底肌,改善松弛增加緊致,緩解漏尿膨出等后遺癥 【互相尊重,常懷感恩】 尊重各自長期的生活習(xí)慣和行事方式,不要求對方改變,更多是包容和理解 常懷感恩心,沒有誰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要帶娃的,不幫是本分,幫了是情分,帶娃很辛苦,要肯定大家的付出 越感恩,越快樂,這是正向循環(huán) 【明確話語權(quán)】 我和家屬掌握育兒話語權(quán),有分歧婆婆聽兒子的,我媽聽我的,我和老公有分歧誰說得明白聽誰的 有疑問我們來研究,出了差錯我倆來兜底,老人們基本照做就行
【擺正心態(tài)】 可能媽媽幫我?guī)Ш⒆?,更多是希望幫我分?dān),不讓我太累 而婆婆可能更多是希望能讓寶寶接收更好的照顧 不要比較婆婆和親媽,就算婆婆更愛孫子,那也是正常的,只要結(jié)果是能讓孩子和家庭更好,就夠啦~ 當(dāng)然,和諧共處前提還是因為媽媽和婆婆都很好 ??能遇到這樣的家人,真的很感恩! ??總結(jié)來說,帶娃問題父母為主,他人為輔,達成共識,互相理解,就能快樂育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