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隊贏球,關恒大什么事兒?
昨晚,日本隊爆冷擊敗了奪冠熱門德國隊。中國球迷在贊嘆“亞洲之光”時,心里多少有些酸楚與憤懣。
酸的是近20年來,國足水平每況愈下,變成了亞洲三流球隊;憤的是日本足球站在聚光燈下,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兩者的一退一進,差距越拉越大,讓人看不到追趕上的希望。
今天的日本隊已具備歐洲二流的水平,屬于足球界的“列強”,理論上有擊敗任何強隊的可能性。
就如100多年前,他們在沒人看好的情況下,率領聯(lián)合艦隊大破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故事。日本足球經(jīng)過30年的“明治維新”已浴火重生。
自2002年,國足第一次打進世界杯決賽圈后,20年來足球很少能為國人帶來快樂。
唯一一次全民歡騰的時刻,還是2013年恒大勇奪亞冠。在許家印“金元足球”的攻勢下,中國足球終于揚眉吐氣了一把,原以為這會是中國足球復興的起點,沒想到變成了爛尾的開始。
1
許家印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做事極講排場,吸煙要抽雪茄、著裝要穿愛馬仕、請個健身教練也要外國人,理由是“中國人不懂健身,都是瞎練”。
這種風格影響到了他的事業(yè),在恒大宣布造車時,許家印一臉得意地表示:“我們造車就是大大大、買買買、圈圈圈、好好好。”一副土豪嘴臉,沒技術、沒底蘊,沒關系,恒大有錢!
恒大足球亦是如此。2010年,許家印花一億元從廣州醫(yī)藥手中收購了廣州隊,更名“廣州恒大”,揭開了中國“金元足球”的序幕。
在許家印介入之前,中國土豪對足球并無太高的熱情,參與投資的僅有王健林和趙本山。王健林和許家印雖都是泥瓦匠,但王健林對足球的見解要高得多。
投資大連萬達期間,王健林多次化身“吹風機”,在更衣室責備球員:“領先了兩個球就松懈!甲A聯(lián)賽沒有禮尚往來!能多打幾個就要多打幾個!”
話鋒一轉又指揮起了戰(zhàn)術:“下半場繼續(xù)逼迫式打法!壓上去打!”從話語中不難看出王健林本人是懂球的。
許家印對恒大球員,從來不談戰(zhàn)術,土豪最講實際,發(fā)錢完事了。聯(lián)賽進一個球給200萬,亞冠進一個給500萬。外援孔卡和穆里奇跟打了雞血一樣,場場開花。
孔卡離開恒大時感動地說:“我已掙夠了一輩子用不完地錢,感謝中國。”然后底薪簽了一家巴西俱樂部,去享受真正的足球了。
恒大沒暴雷之前,許家印每年在足球上的投入不低于10億,分到場上11個主力球員身上,平均每人1個億,徹底養(yǎng)肥了國足隊員。
隊長鄭智,在英超踢不上球的水平,在恒大踢了一年后,買了一輛價值400萬的保時捷;
國產(chǎn)鋒霸郜林,別說去歐洲,就是在J聯(lián)賽和K聯(lián)賽都打不上主力,在恒大買了一輛100萬的保時捷;在國家隊出工不出力的于漢超,在恒大買了一輛200萬的奔馳大G。
每個國足隊員在恒大都拿到了千萬以上的年薪,收入水平直追歐洲豪門,水平卻比不上20年前的國足。
2
中國足球在恒大的“虛火”之下,越燒越旺。華夏幸福、蘇寧易購、天津權健等土豪老板紛紛加入狂歡,集體哄抬球市,把國足球隊抬到了不屬于他們的身價。
比如國腳任航,在江蘇舜天踢出了名氣,球隊要和他續(xù)約時,他很直白地要蘇寧給他8000萬“簽字費”。
注意是簽字費,不是轉會費。任航給出的理由是“華夏跟我談好了,愿意付1.2億的轉會費,我對江蘇有感情,私下給我8000萬就行”。
一個國足隊員的身價居然能炒到1.2億,達到歐洲二線球員的水平,這種事只能發(fā)生在“金元足球”的中國。
國足隊員在金錢的誘惑下,害怕受傷,在國家隊出工不出力;回到俱樂部后,狀態(tài)神勇,進球拿獎金。有位球迷吐槽說:“你跟一群初中畢業(yè)的球員講國家榮譽,有用嗎?”
國內(nèi)唯一旅歐踢球的武磊,在12強賽結束后,去機場等飛機,整個國足就他一個人在歐洲航班的通道,其他人全是回國。
一同等歐洲航班的還有十幾名日本隊員,武磊感嘆說:“這就是差距,我們要更加努力?!?/p>
國足不去歐洲踢球,不完全是水平問題,根本原因是貪圖國內(nèi)的高薪和地位。在中超,他們有錢有地位,跑去歐洲,只能在次級聯(lián)賽踢,賺的錢少80%。
恒大張琳芃收到過幾家歐洲俱樂部的邀請,但他都以年齡大了不合適為由拒絕了,而真相是錢少不想去。
許家印為中國足球燒了150億,換來了什么?一群高薪低能的球員。
3
日本人在足壇掀起了一場脫亞入歐的“明治維新”,許家印等一幫土豪在中國足壇掀起了一場自娛自樂的“洋務運動”。
用金錢砸出來的“恒大戰(zhàn)艦”,猶如“北洋艦隊”,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七,表面上威風凜凜,一投入實戰(zhàn),原形畢露,艦隊打出去的全是“啞炮”,北洋官兵用大炮曬褲衩,國足隊員拿高薪踢臭球。
許家印對中國足球最大的貢獻在于,他用真金白銀證明了一件事: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放在國足身上是偽命題。金錢培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球員。
有球迷開玩笑說,現(xiàn)在想要拯救中國足球唯一的辦法是把足球納入高考。
雖是句玩笑,卻指出了目前國足最大的問題:沒人踢球了。日本有300萬注冊球員,中國兩萬不到。從300萬人中選11人的水平,肯定比兩萬人選11人的要高。
許家印同樣搞過青訓,投資兩個億蓋了個恒大足球學校。
老師全從歐洲聘請,訓練場地的水平堪稱國際一流,食堂飯菜以西餐牛排牛奶為主,誓要從飲食上把中國人改造成適合踢足球的體質。
搞青訓的方向是對的,問題是恒大足球學校的收費,一學期兩萬元起,家長想培養(yǎng)一個孩子,至少要在恒大花20萬。
中國有多少家庭能承受如此大的花銷?球王貝利沒有上過一天專業(yè)學校,從街頭踢起,名揚世界。商人總是把一切看成生意,他們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熱愛足球。
當年蘇寧接手江蘇隊和國際米蘭時,張康陽說了句:“從發(fā)達國家經(jīng)驗來看,中國體育產(chǎn)業(yè)即將進入爆發(fā)階段,蘇寧這時介入是非常合適的?!?/p>
日本足球的崛起花了30年,我們卻總想一口吃個胖子,引出了“金元足球”一場虛假的繁榮。
2014年,馬云在投資恒大時曾說:“投資足球就是投資快樂?!弊闱蚴强鞓返模袊闱騾s不是。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