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癥,是拖延癥嗎?
每次事情拖到最后時刻,一邊暴走干活,一邊反問自己:為什么!為什么自己的拖延癥就這么頑固!為什么吃了這么多次虧還是這么病入膏肓!
這次依舊。焦頭爛額的論文補(bǔ)改。但我還是能騰出刀刃上的時間給自己問診,這個拖延癥,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面對word,一個想法襲來:拖延癥,不是拖延癥,是人生中的一道坎。
通常認(rèn)為,拖延癥是指拖著事情不及時完成、非要拖到最后一刻的行為、習(xí)慣。往往在意的是”拖“這個動作、行為。對,確實是最典型的癥狀。所以凡是拖拉,都可以用拖延癥來定義和解釋自己的問題。
但是!我今天意識到,拖,并不是拖延癥的精髓,拖的那件具體的事情,才是拖延癥患者患病的關(guān)鍵。
為什么我們選擇用拖延癥來界定自己的行為,而不是懶?說明我們基本上是不懶的,甚至我可以說自己比較勤快。但是為什么也會拖延?在別的事情上不拖延,就在特定事項上拖到極致。足以說明,事情本身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就我自己而言,這個論文,拖了好幾年了,很想早點搞定,但就是行動無力。給自己找借口,說是想寫得好一點,實際上是想到時候不至于被批評得體無完膚。對了,關(guān)鍵來了,我害怕的是被否定。為什么預(yù)設(shè)的是被否定,而不是被肯定?顯然是這個事情對于自己太難了,心里毫無把握。那為何不一開始就好好去學(xué)、去做呢?是啊,正常講就應(yīng)該這樣的,但如果真的這樣了,世界上也就沒有拖延癥這回事了。
拖延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程度比較輕微的,日常拖,但是事到臨頭能夠處理完畢,這種很常見,幾乎大部分人都有點,可能是廣義的拖延癥,不至于病態(tài)、影響日常生活。第二種就是很嚴(yán)重的,影響日常生活的拖延癥,這也是我想說的拖延癥,是我患上的拖延癥,這種拖延癥,我今天意識到,是一種心理缺陷。表現(xiàn)得像拖延癥,本質(zhì)上,是病了,心理的病。
畏難,怕被否定,就不去做了,足以見得,行為人是奪么的脆弱。她又不主動放棄,又不積極行動,她對自己有要求,但是又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一個重度拖延患者的背后,是一個破碎的自我認(rèn)知。
能夠拖著,雖然不做,但是也不放棄,說明這件事對于當(dāng)事人相當(dāng)重要,是她真正想要的。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總之就是想要做到。理想的自己。
拖著,不做,是真實的自己。拖延時間越長,兩個自己對峙的時間越久。心理的分裂也越久。最后總要做一個決斷,到底是不忘初心,還是不擇手段?
其實,之所以這么分裂,一是理想的自己太理想,對事情本身過于看重,超過了對事情本身的科學(xué)認(rèn)識,想法欲望太多,不堪其重;二是真實的自己太被動,對自己的能力一無所知,被動地審視、壓抑自己,不去喚醒能量,不去嘗試犯錯。天上地下,眼高手低,心比天高,身為下賤。
這已經(jīng)不再是拖延癥,是人生中的一道坎??邕^了,才會心理統(tǒng)一,自洽,從此勁往一處使。
放下不必要的執(zhí)念,認(rèn)真對待自己的能力,擁抱真實,實事求是。什么是真實?何處是真實的能力?放手去做,做事的我,就是真的我,是事實的我。
我思不一定我在。我做我一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