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人類,終究比其他物種高級

2020-09-17 20:12 作者:曹操讀書  | 我要投稿

我向來認為眾生平等。在讀《自私的基因》前幾章,特別是第三章的時候,更是堅定這個想法。

第三章有句話:

我們都是同一種復制因子——人們稱之為DNA的分子——的生存機器。

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想:幾乎所有的生命都是以 DNA、RNA 作為遺傳物質的,說不定,我們和很多很多的其它生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如果萬物有共同的祖先,同宗同源,自然是平等的。

可越往后讀,「眾生平等」的想法越是動搖。

現(xiàn)在,我想說,即使同宗同源,人類,也依舊比其它物種高級。

就好像都是碳元素組成,鉆石就是比石墨、木炭更璀璨、更高級一樣。

人類雖然來自DNA,但生存與發(fā)展卻不依賴DNA。這是人類高級的根本。

我想從3個角度說明上述觀點。

下面動物的例子,都來自《自私的基因》。所有的想法,也建立在對《自私的基因》這本書的理解上。


1建造


石蠶蛾、海貍,在動物「建筑師」里面是數(shù)得上名的。

石蠶蛾會建「房子」,而且建好的房子頗為精致,甚至有人利用石蠶蛾的建造技能來制作獨一無二的首飾。

不過,無論石蠶蛾的房子多么精致,也僅此而已了,細想一下,石蠶蛾的房子和兔子打的洞、燕子搭的窩一樣,只是一個自己棲身安眠的住處。

相比之下,海貍要「高級」一點。

海貍建造的水壩可以稱為奇觀,據(jù)說最長的海貍水壩超過850米。水壩攔水形成「貍工湖」,不但保護自己的巢穴免受外敵侵害,還能作為出行和運輸?shù)慕煌ㄋ贰?/p>

而且除了自己居住,海貍的水壩還改造了環(huán)境,促進了周圍生態(tài)的發(fā)展和生物多樣性。

青蛙、蠑螈、鱒魚等很多動物在「貍工湖」里繁殖育兒,水鳥、狗熊也來此覓食,更不用提旱季時為其他動物提供水源、防止藻類過度繁殖等等其他益處。

不過,海貍才不在乎「貍工湖」對環(huán)境的影響如何,它們關心的只是自己在水壩下的小窩。那些影響無論好壞都不是海貍的本意,只是客觀的存在,然后其他物種去適應的結果。

深究一點,石蠶蛾、海貍的共性是什么呢?就是它們的建造技能都是寫在基因里的。按道金斯的觀點,石蠶蛾的房子和海貍的水壩,是基因的表型和表型的延伸。

也就是說,石蠶蛾、海貍的建造技能不會自己改進,頂多進行累加,比如像海貍一樣把水壩建的很長。因為在它們有限的生命里,基因不會改變?;虿蛔?,建造技能就不會改變。

如果想要改進自己技能,怎么辦呢?

優(yōu)勝劣汰。通過自然選擇更有利的變異,來改進建造技能,這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而一旦石蠶蛾滅絕、海貍滅絕,那么之前留下的石蠶蛾房子、海貍水壩,就算是絕版的文物、遺跡了。因為不會再有第二個物種去重復石蠶蛾、海貍的生存方式,他們的建造技能自然也無人繼承。

相比之下,人要遠遠比石蠶蛾、海貍高級。

人類天生不會建房子,就好像我們天生不會建造宇宙飛船一樣。我們的基因里并沒有造房子、建水壩這些項目,我們所有的建造技能都是后天習得的。

沒有建造基因反而是優(yōu)勢,這讓我們能隨心所欲的建造,并且隨時改進自己的技能。

而且,我們并不擔心基因毀滅而導致技能無法傳承。后天習得的技能自然無法遺傳,但可以通過語言、文字、圖像傳承。

因此,即使沒有基因,我們也可以教會機器人建造。即使我們滅絕,其他的智慧物種也可以通過我們的文字、圖像去復刻我們的建造技能。

這大概是人類與動物建造技能的最大區(qū)別,也是高級的地方:不依賴基因傳承。

話說,是不是為了傳承技能,才逼著人類學會用圖像記載呢?

除了傳承方式,對于建造的目的,人類也更高級。

石蠶蛾并不知道它所用的材料是珍珠還是砂礫,海貍也不知道它建起的一道水壩能影響多大范圍的生態(tài),它們只是無意識的在基因的指引下用機械的動作選擇現(xiàn)成的材料來建造自己安身的巢穴,以完成繁衍的任務。

人類會選擇不同的材料建造,很多材料并非天然。人類如果建起水壩,一定至少有一個明確的目的。

動物只知道建造,而我們知道為什么建造。


2馴化


陽傘蟻會「耕種」。它們的地下洞穴里有菌圃,用來種植一種特殊的菌類。螞蟻會為菌圃「除草」,不讓其他品種的菌類混跡于其間。菌類成熟后,陽傘蟻會收獲菌類,用來食用。

一些螞蟻會「養(yǎng)殖」。它們有一些場地放牧蚜蟲,這些蚜蟲能排泄出營養(yǎng)豐富的「蜜汁」。蚜蟲從小就被螞蟻照料:蚜蟲的卵在蟻穴孵化并成長,長大的幼蟲被螞蟻送到地面上的牧場里,有些螞蟻還會用觸角或腿撫摩蚜蟲的臀部來「擠奶」……

第一次知道螞蟻竟然會有耕種、養(yǎng)殖這樣的行為,真是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用耕種和養(yǎng)殖這兩個詞實在是高看螞蟻了,因為本質上來說,螞蟻和菌類、蚜蟲是共生關系。

螞蟻食用菌類,菌類借助螞蟻增殖;螞蟻食用蚜蟲蜜汁,蚜蟲則借助螞蟻來撫育幼蟲和防御敵人。

和建造技能一樣,螞蟻的上述行為也是在漫長的自然選擇和進化過程中寫到基因里的。

所以它們只能養(yǎng)殖單一品種的菌類和蚜蟲,無法選育產量更高的菌類和蚜蟲。

人類呢?

天生不會種植,也沒有養(yǎng)殖的基因,可我們卻能馴養(yǎng)甚至馴化其他動物、植物。

在人類馴化下,小麥變得高產,牡丹變得美麗,野豬變成溫順的家豬,黃牛成為助手和朋友。

人類馴化的生物,數(shù)量龐大、范圍廣泛,和這些生物的關系,也不是雙向的共生,而是單向的、單純的把生物變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或許我見識有限,除了人類,似乎沒有其他物種能夠這樣做。

人類,儼然就是造物主。


3選擇


人類已經不是被自然選擇,而是自然選擇的參與者,甚至是選擇的決策者。

我們不希望一些物種滅絕,所以竭盡全力去保護他們,無論是自然保護區(qū)還是人工馴養(yǎng)繁殖中心,都是「逆天而為」。

同時,我們又咬牙切齒的想要消滅一些物種,有的成功了,比如天花病毒,有的還在路上,比如新冠病毒。

也許,我們想要消滅的,現(xiàn)在還無法完全消滅,可未來呢?人類痛恨的,大概率會從地球上被抹去。

雖然和瀕危的、痛恨的物種同宗同源,可人類早已跳出基于基因的自然選擇。

當前人類的進化已經無法通過基因變異、遺傳和自然選擇來完成?;蛘哒f速度太慢、效率太低了。

不對,不是速度慢效率低,是大概永遠無法通過自然變異和遺傳來進化了。

比如過去導致早夭的疾病,現(xiàn)在可以續(xù)命到老,從而使這種疾病基因繼續(xù)遺傳繁衍。

比如當下高糖高熱量食物豐富,但人類已無法通過自然選擇來適應這種飲食結構了。

憑借語言和文字,人類無需將生存和發(fā)展所需的技能固化到基因當中,也就無需通過繁殖、變異和自然選擇來將改進技能、升級肉體。

變異、進化是次要的,科技才是主要的。

基因的變異、穩(wěn)定、進化需要成千上萬年,這樣的時間長度里人類已經讓世界發(fā)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人類的生存和發(fā)展,不再依賴基因。

脫離了基因與肉體層面的競爭后,人類開始反抗基因賦予的繁衍使命,嘗試跳出DNA的循環(huán)宿命。

而其他的物種依舊在為生存、生育忙碌。


所以,身為人類,就是比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更高級、更偉大。

只是,身為人類,也很渺小。始終是基因的載體,無法永存。

短期看,我們現(xiàn)在被基因制約,將來也會被覓母制約,可毫無疑問人類會繼續(xù)走下去,而我們所依賴的,必然不是DNA。

可是在浩瀚宇宙中,我們會有同路人嗎?





人類,終究比其他物種高級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和政县| 阿克陶县| 墨江| 丽江市| 曲水县| 平昌县| 玉田县| 黄骅市| 贺兰县| 岑巩县| 南澳县| 大厂| 虞城县| 桃江县| 鲁山县| 泰安市| 当涂县| 武安市| 阜平县| 正定县| 阜城县| 秀山| 两当县| 同德县| 澜沧| 平顺县| 彩票| 广灵县| 滦南县| 佛教| 屏东市| 普定县| 肇庆市| 景德镇市| 敦煌市| 凤凰县| 亚东县| 湘潭县| 台东县| 东方市|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