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顓頊的王年斷代,可以推證此前此后上古華夏帝王的王年斷代
廣百宋齋
2023-07-26 12:00
前文論述,根據(jù)顓頊時代劃定“星紀”為“十二次”的首“次”,可知星紀初斗宿十一度是立冬點,黃經(jīng)225°;星紀中牛宿的起點恒星牛宿一是小雪點,黃經(jīng)240°。
牛宿一黃經(jīng)240°,是且僅是公元前2629年,由此確證顓頊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629年。
根據(jù)顓頊的王年斷代,可以推證此前此后上古華夏帝王的王年斷代。
根據(jù)顓頊元年公元前2629年,上可推證少昊元年公元前2711年,下可推證帝嚳元年公元前2551年,帝堯元年公元前2477年,禹夏元年公元前2325年。
《史記·律書》敘錄的“八風(fēng)”,就是禹夏元年的天文實測記錄,無可置疑地證明禹夏元年是且僅是公元前2325年。
竺可楨、夏鼐等人都知道“八風(fēng)”,但沒有人看得懂。
《史記·律書》敘錄的“八風(fēng)”起于不周風(fēng),不周風(fēng)到廣莫風(fēng),再到條風(fēng)、明庶風(fēng)、清明風(fēng)、景風(fēng)、涼風(fēng)、閶闔風(fēng),由此完成“八風(fēng)”的周天循行。
“八風(fēng)”的流轉(zhuǎn),跟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的循行方向是“鏡像相反”的。
如圖,當不周風(fēng)起于“蹄通之維”,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實際在鏡像相反的“報德之維”。
《史記·律書》敘錄的“八風(fēng)”,不周風(fēng)起于壁宿,位于黃道地支方位的“亥”位,流轉(zhuǎn)到“子”位,就到了“冬至”。
由此可知,不周風(fēng)的起點壁宿某度(假定是壁宿末度)正好是立春點,黃經(jīng)315°,而此時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正好在黃經(jīng)225°,是立冬點。
八風(fēng)和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就這樣鏡像相反地逆行流轉(zhuǎn)。
八風(fēng)在南天上流轉(zhuǎn)到黃道“午”位的“景風(fēng)”,夏至交節(jié),這時景風(fēng)的起點跟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短暫重合。
交節(jié)之后,景風(fēng)繼續(xù)順時針流轉(zhuǎn),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則繼續(xù)鏡像相反地逆時針流轉(zhuǎn)。
根據(jù)《史記·律書》的敘錄,當“涼風(fēng)”初起,正好在天狼星的位置。
此時太陽周年視運動位置黃經(jīng)135°,立秋交節(jié)。
請問,天狼星黃經(jīng)多少?
顯然,天狼星跟立秋點正好鏡像相反,天狼星黃經(jīng)45°,是立夏點。
用高精度專業(yè)天文軟件Stellarium檢測一下——
公元前2325年,天狼星正好黃經(jīng)45°,就是立夏點。
由此可知,《史記·律書》敘錄的“八風(fēng)”,就是禹夏元年的天文實測。
中外學(xué)界沒有一個人懂先秦天文學(xué),史料文獻記載的上古華夏系列重大天文歷法特征,沒有一個人看得懂,以至于什么“沒有夏朝存在的直接證據(jù)”這樣的胡言亂語謬種流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