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靈感從哪里來?如何尋找靈感?
寫作靈感從哪里來?如何尋找靈感?
?
我在昨天更新的《寫小說沒靈感要如何保證日更?》里寫到,我寫作靈感比較少,但我依然能做到日更不斷更。
?
總結(jié)起來就是要堅持寫,不放棄,隔絕外界一切干擾,在私密空間寫作,電腦只用來碼字,碼字的時候手機丟遠一點,有靈感立馬記錄下來,疏理細綱大綱人設(shè),給主角制造矛盾沖突,固定的時間寫固定的字?jǐn)?shù),不寫完不休息。
?
今天我想聊聊我是如何尋找靈感,激發(fā)靈感,希望新人作者不要因為自己靈感少而感到焦慮,靈感少也可堅持寫作,只要你想寫,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阻擋你。
?
寫作遇到困難,不要害怕,我們一起積極尋找解決辦法,而不是從此放棄寫作,放棄不會讓我們快樂,堅持才會。
?
我每天都會看小說,基本上都是從榜單上找的,當(dāng)然也看數(shù)據(jù)沒那么好,我卻很喜歡的小說。每個作者都要大量閱讀,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輸入決定輸出,多看多輸入,肚子里有貨,才能寫得出來。
?
閱讀是激發(fā)靈感非常好的方法,幾個月之前,我在地鐵上看一本現(xiàn)言,氣得我好難受,我心疼女主心疼得哭了,我真的恨不得弄死男主。
?
這幾年,我很少因為看小說流眼淚,我當(dāng)即被刺激得冒出來一個靈感,我要寫一個相反的男主,絕不會讓我的女主承受那樣的痛苦,我就算要寫矛盾沖突,也不能以虐女主為代價。
?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記得那種強烈的感覺,幸好我當(dāng)時立馬把靈感記在了備忘錄里,不管我以后會不會把它寫成一本小說,靈感冒出來了,不論身處何地,在做什么事情,都要立馬記下來。
?
我情緒波動比較大的時候,不管是痛苦,還是高興,或是其他的,我會下意識地細細感受這種情緒,試圖把這種感覺記下來,萬一以后寫小說用得到呢?我有過親身經(jīng)歷,寫出來的文字看起來才會更真實。
?
我看小說會同時從讀者思維和作者思維來看,作為讀者,我就是以喜歡為主,喜歡的書我就多看點,迫不及待看完,一旦我看到不喜歡的點,立馬棄文,我不會為了掃榜,逼自己看不喜歡的小說。
?
如果有不符合我三觀的情節(jié),出現(xiàn)常識性錯誤,男性角色爹味太重,我都看不下去,我不喜歡看的文,我就不可能寫得出來,哪怕這類文非常受市場歡迎。
?
通常我看到不喜歡的地方,反而更容易產(chǎn)生靈感,正是因為我不喜歡,會忍不住想,如果是我來寫,我要怎么寫,怎么設(shè)定。
?
我看到喜歡的地方,會想想我為什么喜歡?喜歡的點到底是什么?覺得爽?覺得甜?把自己當(dāng)成讀者,多問自己幾個問題,自問自答,也能激發(fā)出一些靈感。
?
從作者角度來看,我看到不喜歡的點,也可稱為雷點,我寫小說的時候,就要注意規(guī)避雷點,我只能寫出自己喜歡的小說,寫自己認同的東西,吸引和我口味差不多的讀者,對我來說是雷點的地方,對我的讀者來說,大概率也是。
?
我除了閱讀,就是看影視劇,我已有很多年沒完整地看完一部熱播劇,大部分劇都無法吸引我,主要是因為演員演技普遍太差,服道化粗糙,遠比不上以前的劇,我都是在某站看剪輯。
?
比如前陣子很火的《你是我的人間煙火》,孟宴臣那幾個鏡頭,我看了很多遍,給了我一些啟發(fā),寫總裁男主,不能寫得太懸浮,太做作。
?
不少讀者吐槽現(xiàn)在的總裁都不用工作,整天就是談情說愛,我當(dāng)然也不喜歡這樣的男主。
?
我筆下的男女主都會努力工作,我只是沒詳細寫工作的過程,除了專業(yè)的職場文,大部分現(xiàn)代言情小說,都是以談戀愛為主,畢竟大部分讀者也是來看談戀愛的。
?
專業(yè)的職場文寫作難度大,大部分作者不具備這樣的寫作功底,反正我不具備,我只能揚長避短,略寫職場,主角事業(yè)線要寫,但不能寫得太假太深。
?
我要是詳寫職場,會卡文卡得寫不下去,寫得脫離現(xiàn)實,被專業(yè)人士看到只怕會笑掉大牙。
?
小說人設(shè)當(dāng)然要有高于現(xiàn)實之處,寫小說本質(zhì)上是在給讀者造夢,高于現(xiàn)實才是讀者想看到的,同時賦予角色接地氣的特點,讓角色看起來稍微有點真實感。
?
完全真實的小說就是現(xiàn)實向的,那是另一種寫法,言情小說肯定有很多不現(xiàn)實的地方,這很正常。
?
我看到打動我的鏡頭,假如我要描寫類似場景,如何寫才能呈現(xiàn)出我看到的這一幕,試著將畫面轉(zhuǎn)化成文字,那么文字也會具有畫面感,記得多使用動詞。
?
我經(jīng)??吹木褪?987版《紅樓夢》和1994版《三國演義》,看劇的時候,我會思考角色的生平,角色如何成為現(xiàn)在的模樣?角色不可能只有一個面,鮮活的角色一定是立體的,鏡頭沒拍出來的其他面是什么樣的?
?
我在番茄的第一本小說,就是從《三國演義》中姜維和劉諶身上得到的靈感。
?
劉諶是劉備之孫,劉禪之子,他在劉禪投降后,殺了妻子,而后在昭烈廟自刎殉國,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劉諶的戲份都很少,但他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還有姜維,蜀漢最后的忠臣,寧死不降,甚至在劉禪投降之后,還不愿降,為了曲線救國,才假意向鐘會投降,最后還是沒能挽救蜀漢的滅亡。
?
劉諶和姜維兩個角色都具有極重的悲劇色彩,我為他們感到遺憾,我想給他們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
?
于是我想出了男女主人設(shè),讓他們倆在我的筆下代替劉諶姜維得到圓滿,但實際上我寫出來的男主,已經(jīng)是一個新角色,和劉諶姜維都不太像了。
?
因為我的男女主結(jié)局和劉諶姜維大相徑庭,走向結(jié)局的過程不同,角色的成長軌跡改變了。
?
我們作者就是要在主角成長過程中,不斷給主角樹立目標(biāo),讓主角去行動,主角要達成目標(biāo),需要解決哪些困難?遇到什么阻礙?各個角色之間,有什么利益沖突?
?
用不了多久,角色就會有自己的意識,到時候我們就可以讓角色來推動劇情,也就不愁沒靈感,寫不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