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方(7):寧靜的夏天,夜宿戈壁灘

出烏斯太鎮(zhèn)后沒多遠就來到了蒙寧交界處,往前就是寧夏,以前只聽過梁靜茹的《寧夏》,在我仔細了解后才發(fā)現(xiàn)這首歌背后的故事更加感人,這也讓我對后面的路程有了很多期待。
沿著濱河大道來到了“石嘴子”,這是石嘴山市名字的由來,我把車停靠在公路護欄邊,停下來靜靜地看著旁邊的黃河,若有所思。此時夕陽西下,落日的余暉照在我的公路車上,雖然自制的車包經(jīng)歷一個月的日曬雨淋已經(jīng)褪色,但車架如新發(fā)出布靈布靈光芒,光彩奪目。這一刻也讓我暫時忘記了這一天酷暑暴曬下的疲憊。
第二天原計劃一直沿著黃河邊走,結果刮起了大逆風,吹得我想穿衣服,踏頻降到了60,心率也起不來,磨了兩個多小時后直接放棄了,拐彎往城市里跑。我的想法是城里有高樓路兩邊還有樹,多少可以擋一些風,總比光溜溜的黃河強。事實證明早就該這樣了,城市里風果然小很多,只是車水馬龍加上紅綠燈,騎起來要多幾分小心。好消息是到處都是便利店,隨時可以停下來享受冰棍+冰可樂,這樣一來誰還想去河邊喝西北風?
來到青銅峽市第一眼就看到了一棟樓,名曰“黃河樓”,這名字哈哈哈哈哈,想起來《武林外傳》里佟掌柜說的梗:大雁塔~黃鶴樓~黃河樓...有一說一,樓雖然是新蓋的,近看還是氣勢恢宏,磅礴大氣!放古代肯定能得一篇《黃河樓記》,但今天被風吹得興致全無,只拍了張照就走了,印象中從延安開始就一路抗風,到包頭拐了彎還是沒躲過......有點倦怠,只想早早歇息,馬上訂房間導航找地方住宿去了。
▲黃河樓
整頓好后例行出門逛超市,順便放松疲憊的雙腿,還是老樣子:雞蛋補充蛋白質、西紅柿代替水果、面包是明天的零食。住宿點的老大爺很熱情的跟我聊他的旅行計劃,改一輛電車從這到那好好轉它一大圈!咱也來個報復性旅游......我問他為什么用電車不用摩托?他黯然神傷:沒有駕照?!膀T啥不重要,只要有這個勁頭就已經(jīng)成功了”
聊下最近的伙食,我的裝備配置就沒考慮過做飯,一日好幾餐都去店里吃,前一天晚上就要研究地圖早餐和午餐在哪吃。自打到了陜西后基本都是吃拌面,因為它快、分量夠、便宜,而且店面很多,不要花心思去找。很多人說南方人不習慣面食,我覺得還可以接受,當然一定要去人多的店,有的人做的真不好吃。
到中衛(wèi)時間還早就打算繼續(xù)往前走,主要是想搭帳篷,因為明天就到甘肅地界了。哪怕中衛(wèi)到下一個鎮(zhèn)子中間隔了70多公里,人煙稀少無補給也要走,總不能大晴天一天就騎120公里吧?出市區(qū)后抓住最后的機會炫了份拌面,買了水和早餐后繼續(xù)出發(fā)。
過沙坡頭旅游景區(qū)大門沒多久,黃河赫然出現(xiàn)在眼前,此時我居高臨下,鳥瞰整個河面。講真我見過長江的灣、見過廣西紅水河第一灣、黃河的這個灣屬實震撼!寬闊的河面在周圍荒山的襯托下顯得生機勃勃,而灣內(nèi)的蔥綠像一個在母親呵護下的孩子,在遍地黃沙中更加彌足珍貴,這才是黃河,這才是母親河!旅途就是這樣,你永遠也無法預料下一個山頭會遇見什么風景。
就在我望著黃河感慨時,地上的駱駝刺差點要給我普及荒漠騎行知識,僅僅拍照推行了十幾米,前后輪胎就扎上了四五個刺,如果不注意直接到公路上騎車準扎胎,幸好發(fā)現(xiàn)及時,不然就補胎到天黑了。
闊別黃河,這里地處內(nèi)蒙寧夏甘肅三省交界處,越往前走越荒涼開闊,筆直的路面,一覽無余的天際,夕陽西下我并沒有一絲憂慮與恐慌,反而有些興奮,之前無數(shù)次暢想在這種環(huán)境下披星戴月,忘我的騎車,非常享受這種荒茫的感覺。
夜幕降臨后開始刮風,只能停下來搭帳篷,個人睡覺比較輕,于是選擇在離公路一百多米的沙棘叢后面扎營,拔了些草鋪在地上防潮,撿了幾根枯木把帳篷立起來,又把雨衣綁在外圍擋風,簡單洗漱后換好衣服裹上睡袋就睡了。透過塑料膜外賬依稀能看到一點星光,置身荒野聽著風的呼嘯,心里沒有恐慌是假的,但附近火車和卡車的轟鳴又給了我一點底氣,在驚喜與不安中結束這完美的一天......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