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物質被認為占到了宇宙質量的大約八成,但它仍然充滿著神秘。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認為它可能比大爆炸更為古老,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我們之前對它的搜索失敗了。
論文作者、博士后研究員 Tommi Tenkanen 稱,如果構成暗物質的粒子誕生于創(chuàng)世大爆炸之前,它們會以獨特的方式影響星系的分布。這一聯(lián)系可能能揭示其身份。
他說,如果暗物質真的是大爆炸的殘余,那么研究者應該能在不同的粒子物理實驗中觀察到其信號。他從數(shù)學上證明,暗物質可能存在于大爆炸之前。大爆炸的快速膨脹被認為會產(chǎn)生被稱為標量的粒子,到目前為止,物理學家只發(fā)現(xiàn)一種標量粒子:希格斯玻色子。
研究報告發(fā)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