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成帝并不昏庸,為何卻成為昏君?這與他的母親有關(guān)
漢成帝劉驁是漢宣帝之孫、漢元帝之子,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昏君,在位期間荒淫無道、沉湎酒色,導(dǎo)致西漢王朝走向衰敗。然而仔細閱讀史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漢成帝其實并不昏庸,他在即位初期還有想有一番作為的??墒鞘屡c愿違,他沒能成為中興之主,反而淪為亂世昏君,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東漢史學(xué)家班固的姑母是漢成帝的婕妤,他的長輩曾在漢成帝身邊擔(dān)任侍從。他們經(jīng)常向班固講述漢成帝,“成帝善修容儀,升車正立,不內(nèi)顧,不疾言,不親指,臨朝淵嘿,尊嚴若神,可謂穆穆天子之容者矣”。在他們看來,漢成帝是一個非常莊重嚴肅,具有帝王威儀的皇帝。另外,漢成帝博學(xué)多才,“博覽古今,容受直辭”。

那么這樣一個人,為何會變成貪圖享樂、荒淫無道的皇帝呢?其實,漢成帝的經(jīng)歷與西漢的第二皇帝漢惠帝非常相似,他們都是在母后、外戚的壓制下,淪為傀儡皇帝的,只能通過尋歡作樂來消遣人生,“以酒色自娛”。對于漢惠帝的經(jīng)歷,人們都比較了解,他處處受到呂后的壓制,最后英年早逝,那么漢成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元前33年,18歲的漢成帝即位,他的母親王政君被尊為皇太后。與此同時,漢成帝的舅舅王鳳被封為大司馬大將軍、領(lǐng)尚書事,從而位極人臣。第二天,漢成帝另外的幾個舅舅全部被封為侯,自此開始,王家權(quán)勢熏天,可以說是當(dāng)時最顯赫的家族。漢成帝在位時期,他的三個舅舅王鳳、王商、王根,先后擔(dān)任大司馬、大將軍的職務(wù)。

在王根之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繼任大司馬,繼續(xù)把持朝政。漢成帝在即位之初,就曾發(fā)起過反擊。有一年夏天,“黃霧四塞終日”,漢成帝向諫大夫楊興、博王駟勝詢問是怎么回事,他們將矛頭指向了以王鳳為首的王氏外戚集團,“今太后諸弟皆以無功為侯,非高祖之約,外戚未曾有也,故天為見異”。王鳳以退為進,最終讓漢成帝攬下責(zé)任。
之后又發(fā)生了“定陶王之國”事件。定陶王劉康是漢成帝的異母弟,但兩人關(guān)系不錯。漢成帝對劉康很好,“賞賜十倍于他王”,并且將其留在京城,打算讓他輔佐自己,來抗衡外戚的勢力。然而王鳳卻以災(zāi)異為借口,向漢成帝施壓,迫使定陶王之國。臨行前,漢成帝哭著與定陶王分別。

此事發(fā)生后,引起了京兆尹王章的不滿,他向皇帝上書,“今政事大小皆自鳳出,天子曾不壹舉手,鳳不內(nèi)省責(zé),反歸咎善人,推遠定陶王”,同時指責(zé)王鳳害死前任丞相王商(并非王鳳的弟弟)。漢成帝深感言之有理,“微京兆尹直言,吾不聞社稷計!”接著漢成帝又向王章詢問誰可輔政,王章推薦了馮野王。
就在王氏外戚岌岌可危之際,王政君出手了!她既沒有說話,也沒有發(fā)脾氣,就讓漢成帝乖乖就范。王政君流下了眼淚,然后拒絕用膳,以絕食的方式向兒子漢成帝施加壓力。在王政君的庇護下,王氏外戚的權(quán)力如日中天,而漢成帝則淪為傀儡。懦弱的漢成帝無法恢復(fù)皇權(quán),最終走上了與漢惠帝一樣的道路。
參考資料:1.《漢書》;2.《資治通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