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幼麟分別是誰,后來結(jié)局如何?三個歸了劉備

三國時代,人才輩出,許多有本領(lǐng)的人還有一些別稱,而精英中的精英則也得到了更響亮的標(biāo)簽,比如諸葛亮被叫為臥龍,龐統(tǒng)被稱為鳳雛。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曾向劉備推薦臥龍、鳳雛,并直接說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在當(dāng)時還有?;?、幼麟存在。龍、虎、鳳、麟,除了虎是真實存在的猛獸外,其他3個都是傳說中的神獸。
能用這4個標(biāo)簽來形容人才,由此可見,這樣的人才多么給力。那么臥龍、鳳雛、?;ⅰ⒂作敕謩e是誰,他們又怎么了呢?
臥龍:諸葛亮。由于演義的廣為流傳,基本上稍微關(guān)注點(diǎn)三國時期歷史的人都知道臥龍諸葛亮了。據(jù)《襄陽記》所載,劉備曾問伏龍、鳳雛分別指哪個,后來別人就直接說是諸葛亮、龐統(tǒng)。按《三國志》記載,劉備親自去拜訪諸葛亮,總計3次才見到,后來雙方在隆中進(jìn)行了一番決策,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隆中對”。無論從演義還是歷史的角度來看,諸葛亮都是帶飛劉備的真正王者,沒有臥龍就沒了后來的蜀國。
鳳雛:龐統(tǒng)。無論演義還是歷史,龐統(tǒng)都和諸葛亮齊名,同時也歸劉備所有。據(jù)《三國志》記載,一開始龐統(tǒng)在東吳做官,但后來投靠了劉備。按《九州春秋》所記,龐統(tǒng)曾勸說劉備放棄荊州,干脆取益州為根據(jù)地。211年,龐統(tǒng)和劉備帶著幾萬人去了西川,然后開啟了攻占益州的戰(zhàn)役。不過在圍攻雒城的時候,龐統(tǒng)中了亂箭,最后死了。

幼麟:姜維。據(jù)《三國志》記載,228年,諸葛亮開啟北伐模式,而天水馬遵則帶著姜維等人抵擋。一開始,馬遵麾下的姜維與梁緒、尹賞、梁虔都在很認(rèn)真的防守,可馬遵卻不信任姜維,自己跑去了上邦,然后不準(zhǔn)姜維回城。就這樣,無辜的姜維走投無路,干脆歸順了蜀國。再后來,諸葛亮把姜維培養(yǎng)成了自己的接班人。在諸葛亮死后,姜維也獨(dú)撐蜀國接近30年,直到成都投降,姜維依然在想辦法應(yīng)付,可惜大勢已去,維無力回天。
?;ⅲ核抉R懿。據(jù)史料所載,這司馬懿是祝融之后,也是名門之后。208年,司馬懿被曹操任命為文學(xué)掾。再后來,由于司馬懿會站隊,所以他逐漸得到曹操、曹丕的重視。曹叡統(tǒng)治時期,司馬懿有了與諸葛亮對抗的機(jī)會,而后來他也是諸葛亮的北伐對手。司馬懿為人狡猾老練,也精通兵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匹敵諸葛亮。這司馬懿活了73歲,解決了曹爽,給他的兒子鋪平了路,可說是晉的真正奠基人。

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tǒng)、幼麟姜維3位跟了劉備,但都沒能真正帶飛蜀國,最終含恨而死。?;⑺抉R懿則跟了曹操,但他卻并不甘心屈居于人下,最終給兒子留下了晉基礎(chǔ)。相比較而言,司馬懿才是真正的贏家,同時也是名聲最差的1位。
(資料來源于《三國志》和《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