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FC專訪成都Tan吉他
2020年的魔幻開年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暴擊,不過這次疫情也成了一些總是被擱淺的計劃的契機。按往年計劃,指彈中國的李校長在這個時間應該在北京忙著各項演出事宜,今年得閑空了下來,便開始了一次從河南出發(fā),遍訪老友的旅行。6月17日,李校長在B站“專訪成都制琴師譚俊松老師”的直播不知大家有沒有關注,本文是此次專訪結束后的一次總結。
說起譚俊松老師,指彈中國老粉應該有印象,譚俊松老師的手工琴品牌Tan是2018年的WAGF獎品之一,指板上還有WAGF專屬的定制款鑲嵌。譚老師接觸吉他30余年里,從指彈演奏到指彈教育,最后成為專業(yè)制琴師,每一次的改變都是因為再一次愛上了音樂。而今年的WAGF原創(chuàng)組亞軍獎品同樣由譚老師提供,各位參賽選手加油吧!

接下來我們就來聽聽這位用時間打磨愛好的制琴師聊聊他對制琴與音樂的看法。


Q
FC:譚老師什么時候開始接觸到吉他的,什么契機讓您學習吉他?
Tan:最初我從小學習小提琴,后來在80年代中國興起的吉他熱潮中接觸到了吉他,十六歲時開始學習古典吉他,后來在90年代又接觸到指彈吉他這種風格后,開始研究起指彈吉他。
Q
FC:眾多周知,您是成都非常著名指彈吉他教師,培養(yǎng)了很多演奏家,后來是因為什么對手工吉他感興趣了呢?您第一次接觸到手工吉他在什么時候?
Tan:大概在2007年,在瀏覽一些國外的吉他制作網(wǎng)站時,有了自己嘗試手工制作吉他的想法,就在國外買了一些工具和材料回來開始自己動手制作。后來又到美國還有歐洲尋訪了一些名家,學習了鋼弦和古典吉他的制作方法。



Q
FC:知道譚老師您是“雙修”在古典與民謠琴的制作,您更偏向于喜歡哪種琴的制作嗎?
Tan:我對古典和指彈都非常喜歡,對這兩種吉他都很熱愛,因此沒有傾向性的偏好。只是這兩種吉他在制作上有很多方面的把控要點不太一樣,所以得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摸索、思考,并積累不同的感覺和經(jīng)驗。

Tan Guitars
型號:grand concert
講解:沁陽
https://v.qq.com/x/page/w0705062scr.html
Q
FC:民謠與古典琴除了外觀以外,您可以給我們琴友講講他它們實質上的區(qū)別嗎?
Tan:民謠和古典除了外觀,在使用材料,內(nèi)部結構,用弦,音色取向,演奏手感等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但最實質的區(qū)別還是在表現(xiàn)的音樂風格內(nèi)容上,古典吉他更多演奏的是嚴肅音樂,民謠吉他主要演奏通俗音樂。
打個容易理解的比方,我們唱歌,分美聲唱法和通俗唱法。美聲唱法的發(fā)聲有專門的訓練體系和標準,主要演唱古典音樂和藝術歌曲。
通俗唱法的發(fā)聲就沒有單一體系和標準,演唱的歌曲也包括民謠流行搖滾等等多樣風格。那么古典吉他就相當于美聲唱法,民謠吉他相當于通俗唱法。


Q
FC:每個知名制琴師都有自己的風格,給我們講講那些制琴師影響了您或您借鑒過他們的創(chuàng)意嗎?
Tan:彈琴制琴這么多年接觸非常多的制琴師和好的吉他,從每個制琴師或者好琴那里都能學習到不同的制琴理念、創(chuàng)意、工藝、手法。比如:有的在裝飾藝術上,有的在造型藝術上,有的在結構設計上,有的在音色塑造上,有的在大膽創(chuàng)新上,有的在油漆工藝上,有的在木工工藝上,甚至有的在膠水使用上等等等等,所以影響我的制作家和作品非常多,比如馬丁,泰勒,吉布森,布爾喬亞,柯林斯,格林菲爾德,ryan,somogyi,老鄧,松田倫宏,內(nèi)田光広等等,還包括很多古典吉他制作家,總之,只要遇到能打動我的元素,我都會嘗試將其融入到我的制作中。


Q
FC:對于吉他影響它聲音好壞的關鍵是什么?
Tan:影響吉他聲音好壞的最關鍵首先是演奏者,其次是樂器的制作者,再往后才是材料,結構,面板,背板,琴頸,琴橋,弦枕,品絲,弦鈕,琴弦等等這些部件。所以,吉他發(fā)出聲音是一個由人操控的綜合系統(tǒng),沒有單一某個方面就能夠左右聲音的好壞。

Q
FC:那請您給我們講講比較有代表性的音梁品牌
Tan:鋼弦吉他音梁結構以傳統(tǒng)馬丁X音梁結構為主流,并在這個基礎上衍生出很多變化。Somogyi及其弟子們嘗試的各種改良布局,格林菲爾德在X音梁下方采用網(wǎng)狀音梁結構,ryan的鏤空音梁,老鄧的加強型布局等等。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完全拋開傳統(tǒng)X體系的一些音梁結構,例如內(nèi)田光広獨特的立交橋式,泰勒的V型音梁,Mcpherson的非常規(guī)音梁,ovation的扇形音梁,還有kasha系統(tǒng)的音梁結構等等??傊澜绺鞯氐闹魄賻?、廠商一直在不斷探索和嘗試各種新的結構。
Q
FC:我一直覺得古典琴頭是非常藝術,給我們聊聊比較出名琴頭的制作品牌嗎?
Tan:不僅是古典吉他琴頭,現(xiàn)代鋼弦吉他琴頭同樣都是一種造型藝術。有追求的獨立制琴師和廠商,都會在琴頭造型上下功夫,不僅體現(xiàn)其精良的工藝,也展示藝術修養(yǎng),增加作品的辨識度。
大牌廠商如馬丁,吉布森,泰勒,Lowden,maton等等,他們的琴頭造型都是大家熟知的。除此之外,許多知名獨立制琴師的琴頭都讓人印象深刻,列舉起來名單就是一長串,somogyi,Olson,Ryan,杉田健司,松田倫宏,內(nèi)田光広...
大家也可以逛逛指彈中國網(wǎng)店,看看那些優(yōu)秀的獨立制琴師作品。一般來說,琴頭造型有脫胎于傳統(tǒng)古典琴頭的,這類造型比較容易被人接受,但視覺效果相對沉穩(wěn)。也有完全拋棄傳統(tǒng)進行現(xiàn)代藝術設計的,視覺沖擊較強,但在審美上的受眾不一定普遍。



Q
FC:我們對譚老師的琴頭樹葉很感興趣,這應該是您的原創(chuàng)您可以給我們聊聊創(chuàng)作它的想法嗎?
Tan:我當時設計這個琴頭的想法來自秋天成都遍地金黃的銀杏落葉,我覺得很漂亮,很有藝術感,于是就有了把這個加入到我的琴頭造型里邊去的想法,這樣可以增加作品辨識度,也代表了制琴師的所在地。
但整體還是按照傳統(tǒng)對稱造型來考慮,這樣的話,接受度可能會普遍一些。借鑒了西班牙古典吉他的一些元素,比如羅德里格斯吉他的琴頭布局,赫爾南德斯&阿瓜多以及弗雷德里奇的浮雕工藝等等,這樣在制作上雖然增加了非常多的工作量,但我覺得這是值得的,能表達制作者對工藝的追求、對作品的用心,對客戶的誠意。



Q
FC:在您制作的作品中哪幾把是您比較滿意的?
Tan:一個的制作者,對待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看著順眼,又希望更好,因此,每把琴我自己比較滿意了,才能交付出去;但另一方面,又會不停地審視,挑毛病找不足,爭取把后面的琴做得更好。所以我覺得我做得最好的永遠是下一把琴。
Tan Guitars
型號:grand concert
演示:okapi
https://v.qq.com/x/page/o0705iczm2q.html
Q
FC:譚老師給我們來講講您的制琴工具,看到一墻的工具很好奇他們都有什么用?
Tan:我制琴方式比較傳統(tǒng),作為一個手工琴制琴師,我給自己定的技術標準是,即使沒有電,我也能做琴,所以我這里手工工具比較多,電動工具很少,常用的有鋸,刨,刀,銼,刮片,打磨塊,各種模具,夾具,品絲錘,品絲鉗,弦枕打磨工具等等,還有一些專門用于維修的工具。
Q
FC:古典琴與民謠琴的制作周期分別是多久?
Tan:這個要看吉他的配置和復雜程度,如果只是制作類似馬丁那樣簡約風格的吉他,制作完大概150個小時左右。
如果制作復雜琴型,比如我自己的琴頭,缺角,大斜靠手這些,就得大約250小時,這些都不包含油漆耗時。古典吉他的話,音孔圈手工馬賽克制作,法國漆涂裝,那差不多要300個小時。
因此,制作周期一般是2到3個月。


Q
FC:制作一把吉他的他的順序分別是什么呢?
Tan:一般順序是先做好各個部件,把琴頭、琴頸、面板、背板、側板、前后琴踵、指板、琴橋這些加工完成后,隨后進行合箱,包邊裝飾,接柄,安裝指板,安裝品絲,精修打磨,油漆,粘琴橋,制作安裝上下弦枕,裝弦,手感調試。


Q
FC:什么濕度與氣候對吉他的最大?平時琴友們在家要注意哪些呢?
Tan:吉他最佳環(huán)境濕度是40%到60%。濕度太低,會出現(xiàn)面板塌陷,品絲突出,琴弦打品等問題,嚴重了就會開裂,所以一定要加濕。濕度太大,又會出現(xiàn)琴頸變形,面板鼓包,弦距變高等問題,這時要除濕。同時受濕受熱,吉他就很容易開膠。
平時,琴友一定要買一個濕度計,隨時監(jiān)測環(huán)境濕度,根據(jù)情況使用加濕器或干燥劑,有條件的買個恒濕柜最好。彈完琴一定放進琴盒,在陰涼通風處存放,避免陽光直射。
我們?nèi)梭w所不能夠接受的氣候條件,對吉他來說也是嚴酷的。夏天帶琴外出,一定不要把琴放在汽車后備箱,到達目的地后,及時把琴帶走,不要長時間把琴悶在車里。冬天在家不要讓琴靠近地暖或暖氣。帶吉他上飛機,盡量不要托運。
拿琴時不要抓音孔,應該提琴頸托琴身,輕拿輕放,避免磕碰,注意鑰匙紐扣,左手指甲剪干凈。每次彈完琴,記得擦弦,弦銹了就馬上換,否則傷品絲。
長時間不彈,要松弦,但不要松完,所有弦降低一個小二度就可以了。

Q
FC:您覺得制作吉他與維修吉他需要學習嗎?如果自學可以嗎?
一般愛好者沒必要學習制作和維修,但基本的手感調試這些技能還是要去掌握。深度發(fā)燒友不妨自己動手試試,但當心入坑容易出坑難。
對于專業(yè)制琴師來說,制作維修是不分家的,我通過維修吉他,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通過分析測繪這些吉他,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優(yōu)點,也能根據(jù)出現(xiàn)的問題發(fā)現(xiàn)別人制作上的短板,這些對我來說都有很大幫助,可以讓我學習到別人的長處,總結很多經(jīng)驗,在我的制作中避免出現(xiàn)類似問題。
吉他制作維修,跟演奏一樣,理論上是可以自學的,但實際操作不太容易,畢竟這個對動手能力要求比較高,如果沒有一定的木工基礎的話,幾乎很難上手。
而且自學中會遇到各種細節(jié)性的問題,不一定每個自學者自己都能很好地解決,還有就是自學的話試錯成本會比較高,弄不好會耗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金錢。
所以,有條件還是找個老師學習,這樣能少走彎路,方向更明確,更有效率。


Q
FC:譚老師平時會去參加國外手工樂器展學習嗎?哪些樂器展對您印象比較深刻?
Tan:去樂器展參觀學習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了解最新的業(yè)內(nèi)成果,并跟同行交流學習探討。比如國內(nèi)上海樂展,美國楠木秀,歐洲法蘭克福這些大型樂展。
除此之外,美國制琴師協(xié)會的年會,GFA的手工琴展,歐洲幾個吉他藝術節(jié)的手工琴展等等,都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指彈中國的美國手工琴之旅,以后有機會我也想?yún)⒓?,去觀摩一下那些更為專業(yè)和小眾的手工琴展。
Q
FC:您覺得中國的制琴師跟國外的制琴師,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我們應該加強哪些?
Tan:最大的區(qū)別還是文化背景和行業(yè)氛圍這兩方面,畢竟吉他是西方樂器,無論是音色、外觀還是做工,審美取向跟所處的西方文化背景相關,所以很多國外制琴師在這方面先天起點就比較高。
國外制琴師行業(yè)氛圍比較好,無論職業(yè)的還是業(yè)余的制琴師,線上線下的活動和交流都很多,其深度廣度和頻繁程度比國內(nèi)都要強很多,而且相關的資料工具材料這些獲取也更容易,制琴師的培訓教學也很成體系。
作為國內(nèi)的制琴師,我們應該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多走出去拜訪名師進行系統(tǒng)學習。并隨著從業(yè)者數(shù)量和水平的提升,逐步建立起國內(nèi)制琴業(yè)良好的行業(yè)氛圍。
Q
FC:您在成都工作生活這么多年,想向您了解一下成都的音樂氛圍,成都80年代的吉他風氣是什么樣的,成都玩吉他的人多嗎?有沒有什么小型沙龍呢?
Tan:在80年代,成都玩吉他的人很多,潮流的年輕人都以會彈吉他為榮,有部老電影叫《路邊吉他隊》就真實地反映了那時的情況。
誰會什么技巧,誰有什么譜子,大家都像尋訪高人秘籍一樣地去找他,軟磨硬泡學技術,抄譜子。要是誰不服氣誰,就茬兒琴,一幫愛好者圍觀,很熱鬧。
那時沒啥琴行,樂器都在百貨大樓文體用品商店里買,基本就是國產(chǎn)的紅棉百花金雀美聲牌吉他,雅馬哈的面單就是頂級神器,香港的通利琴行是每個彈琴的人向往的圣地。
那會兒成都成立了吉他協(xié)會,經(jīng)常搞一些活動,也辦了不少培訓班,古典民謠夏威夷各種風格齊上陣,彈琴的人聚在一起是最快樂的事情。偶爾國外要是來一個會彈琴的,那都覺得是大師,音樂會一票難求。

在我們的整個專訪過程中,譚老師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隨和且熱情,不斷的跟我們分享他在制琴路上歷煉的技巧經(jīng)驗和扎根音樂多年對中西方音樂氛圍的獨到見解。譚老師一如他的工作室一般,質樸、精細、且蘊含著溫暖沉穩(wěn)的力量。
如果大家對手工制琴有濃厚的興趣,歡迎大家來成都,到譚老師的工作室坐一坐,與譚老師聊聊吉他、音樂。
最后附上譚老師工作室地址:
Tan吉他藝術工坊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前鋒路6號陽光欣園2棟1單元1801

地鐵三號線前鋒路站C口出站即達小區(qū)大門。
期待每一位內(nèi)心炙熱的音樂人。
指彈中國
彈吉他,彈夢想,我們在路上!
【指彈中國】
淘寶:指彈中國
實體店:北京朝陽區(qū)中國第一商城B座904室
電話:01085852696
手工琴定制品牌歐美篇
手工琴定制品牌亞太篇
官宣|指彈中國 2020“醋消節(jié)”
如果你也喜歡本文?不妨將它分享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