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戰(zhàn)犬α】Part.6 無悔的選擇
這里的孩子是被分為兩波的,一波是被大人保護著,可以說這個民兵組織的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這些孩子。大人們盡力讓這些孩子遠離戰(zhàn)爭。
所以在我勉強能下地的時候,我意外的看見村里竟然有孩子在踢足球,雖然也不知道那團不知道什么的東西是不是足球就是了。
我出來的時候,那群孩子好奇的看著我,畢竟是個沒見過的還四肢不全的人。我有些尷尬的朝他們笑了笑,打了招呼。我就算現(xiàn)在也不會覺得自己之前做的事是錯誤的,這不是我能左右的事情。
而這些孩子的父母,拿槍的時候是殺人的鬼,放下槍了卻意外的又像個普通家長一樣,甚至要更溫柔些,陪孩子做飯、唱歌、嬉笑打鬧以及傳授各種知識,偶爾生氣,之后又和解。他們不喜歡,更絕對不希望孩子摸槍,但還是無奈的把槍的用法教給了孩子們。
我看著他們,無論愿不愿意,難免會聯(lián)想到自己,想著如果自己回家之后,又該怎么面對孩子呢?我夢話的時候會不會把那些咒罵敵人快死絕的話一同喊出來呢?如果未來又有戰(zhàn)爭,我又該教育我的孩子怎么做呢?
這些問題很操蛋,但就在腦海間揮之不去。
啊,對了,孩子分為兩波,就像上面說的那樣。去當人肉炸彈的是另一波……
不少孩子在這場戰(zhàn)爭中失去了自己所有的家人,自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拍拍腦袋笑著說“得過且過”的傻樂觀的活下去,一部分孩子,尤其是半大的孩子,可以說現(xiàn)在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動力就是復仇——對我的國家的復仇。
這些孩子基本失去了童真,訓練的時長和強度常常喜歡和大人們較量。比起筆紙,刀和槍子更加粘附了他們的體溫。
當然,這樣的家伙不止孩子,他們明白自己已經(jīng)半瘋了,所以盡量的不去同那前一波孩子接觸。
殺人不是砍瓜切菜,這是生物不能輕易跨過的底線,除非是在戰(zhàn)爭中。所謂人權(quán)、人性,在戰(zhàn)爭中不過是幾句屁而已。
或許在歷史中,我們的國家沒有被分裂過的話,所謂的“驢萊人”和我們這些“紅塔豬”也能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吧。因為這里的媽也像媽,孩子也像孩子,看著他們實在說不出要殺光他們的理由。但是,我不會對我之前的所作所為后悔。
我不會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