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辭典》9.38 客觀真理
【本文轉載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僅供學習參考】
38、客觀真理
? 指真理的客觀性,是人的認識所正確反映的不依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凡真理都是客觀的,都是客觀真理。真理的根本屬性就在于它的客觀性,在于它包含著不依賴于任何個人、集團、階級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內容。盡管人們的階級立場、觀點和方法的不同的,觀察同一對象會得出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但關于同一對象的客觀真理,只能有一個而不能有多個。一種觀點,一個認識是不是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而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 堅持真理的客觀性就是堅持真理的唯物論。凡承認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堅持唯物論的反映論,就必然承認客觀真理。列寧說:“當一個唯物主義者,就要承認感官給我們揭示的客觀真理?!?span id="s0sssss00s" class="font-size-16">[i]凡認為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堅持唯心論的先驗論,就必然否認客觀真理,而主張主觀真理。主觀真理最典型的代表是實用主義。實用主義者認為,凡是給人以“方便”,對人“有用”,能滿足人們的“需要”,給人們帶來某種“利益”的就是真理。在他們看來,真理是人造的,造出來是供人用的,是人手中的一種工具?!坝杏眉凑胬怼本褪撬麄兊墓?。
? 客觀真理都是具體的。一切科學真理都是正確地反映了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一定的對象和過程,離開一定時間、地點、條件適用于一切對象和過程的真理是沒有的。一切科學真理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體的統(tǒng)一和結合,離開了真理的具體性就沒有真理的普遍性,而真理的普遍性正是通過真理的具體性來體現(xiàn)的。
注:
[i] 《列寧選集》第2卷,第132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