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一些日語本土詞翻譯上的問題
之前有人提過我一個問題,問我韓語的桂樹和日語的桂是不是同一種桂樹。 答案是否定的。日本的桂(かつら)指的是連香樹(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和肉桂、月桂和木犀都差得很遠(yuǎn)。 然而這并不妨礙我們把(月中)桂樹翻譯成桂(かつら),關(guān)于用かつら指月中的桂樹,日本人早有先例: *萬葉集〔8C後〕四?六三二「目には見て手にはとらえぬ月の中の楓(かつら)のごとき妹をいかにせむ〈湯原王〉」
很搞笑的是,在萬葉假名表記中這里被寫作“楓”,大概是因為這對當(dāng)時的日本人來說還是一個外來的概念,所以還不太熟悉吧。
*古今和歌集〔905?914〕秋上?一九四「久方の月の桂も秋は猶もみぢすればやてりまさるらむ〈壬生忠岑〉」 *土左日記〔935頃〕承平五年一月一七日「水底(みなそこ)の月の上より漕ぐ舟の棹にさはるはかつらなるらし」 *日葡辭書〔1603?04〕「Cat?ura (カツラ)〈訳〉月の中に現(xiàn)われる黒いもの」 另外,古典日語中會用“桂男”(かつらを/かつらをとこ/かつらをのこ)指住在月宮中的男子,也用來比喻美男子。 這里還想補充一句,
古詩中的桂大多指的是肉桂,而非現(xiàn)在的木犀
。比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這里的桂花是春天開的; 所謂的桂子在很多用例中指的也是這種“桂花”在秋天時結(jié)的種子(不一定是木犀花本身)。古人所說月宮中吳剛砍的那棵桂樹,一開始指的也是
肉桂
。參見知乎 大地理館: 《肉桂、月桂、桂花:誰是月亮上的那棵樹?》 其實,古文中的許多植物名,現(xiàn)在雖然也在用,但并不一定是同一種植物。比如“蘭”(澤蘭),“楓”(楓香),等等。
楓(かへで),在日語中是槭屬(Acer L.)植物的稱呼,與槭屬植物在漢語中的俗稱相同,所指并非楓香。 蘭(あららぎ),在古語中指山蒜[Allium grayi,現(xiàn)代日語名: 野蒜(のびる)],近世又為澤蘭[白頭婆,Eupatorium japonicum,現(xiàn)代日語名: 藤袴(ふじばかま,歷史假名ふぢばかま)]之異名,對應(yīng)漢語的“蘭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