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名詞簡釋》4.16.3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
【本文轉載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57年版 僅供學習參考】
3、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i]
? 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是指資本主義的再生產是通過由危機到高漲、由高漲到危機的周期變化而發(fā)展的。1825年以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fā)展,差不多每隔十年左右就要爆發(fā)一次經濟危機。歷次的經濟危機,都使社會生產遭到一次比一次嚴重的破壞,給勞動人民首先是工人群眾帶來了慘重的災難。因此,恩老師把這個通過定期爆發(fā)經濟危機的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發(fā)展過程稱為“罪惡的循環(huán)”。
? 從一次危機的爆發(fā)到另一次危機的爆發(fā)之間的時期叫做周期。周期由四個階段組成: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每一個階段都有它的特點,從這些特點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資本主義再生產之所以具有周期性的直接原因。
? 危機通常是在資本主義經濟最繁榮的時期,同時也是在資本主義矛盾最尖銳化的時期爆發(fā)的。在危機階段,大量商品賣不出去,價格猛跌,中小企業(yè)紛紛破產,商業(yè)、信用急劇縮減,大批工人失業(yè)。危機是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各種矛盾的爆發(fā),是實現(xiàn)再生產所必需的各部門間比例關系的嚴重破壞和生產與消費之間尖銳沖突的表現(xiàn)。但同時,危機又是“現(xiàn)存矛盾的暫時的強制性的解決,通過強制的爆發(fā)暫時恢復已經被破壞的均衡”[ii]。因為通過危機的破壞,消滅了過剩的商品,重新調整了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這就為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繼續(xù)進行提供了可能。因此,永續(xù)的危機是沒有的。危機本身就提供了逃脫危機的可能。
? 在蕭條階段,經濟生活雖然不像危機階段那樣震蕩,但生產仍然踏步不前,物價很低。為了在商品價格降低的情況下仍能獲得利潤并擺脫停滯狀態(tài),資本家就必須降低生產費用。所采取的辦法是加強對工人的剝削和大規(guī)模更新固定資本? ? ? ??采用新的機器和設備。資本家紛紛購買或定購新的機器設備的結果,就刺激了生產資料生產部門逐漸恢復生產,工人逐漸就業(yè),從而對消費品的生產也提供了較大的需要。在這種相互刺激下,就過渡到再生產周期的下一階段? ? ? ??復蘇。
? 在復蘇階段,總的情況是:資本主義經濟生活各方面都走上了發(fā)展階段。經過復蘇,逐漸走向高漲。恩老師在描述各個過程時說:“這個運動,逐漸加速,慢步轉成快步,這工業(yè)的快步轉成跑步,這跑步又讓位于瘋狂的奔馳,包括工業(yè)、商業(yè)、信用、投機在一起的跳欄賽跑,直至······重新陷入危機的泥坑之中?!盵iii]
? 資本主義再生產之所以經過復蘇、高漲后必然重新陷入危機,是由于曾經暫時解決了的矛盾在高漲時期又重新尖銳化了,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必然會重新與消費處于極度對立的狀態(tài)。危機并不能徹底解決資本主義的矛盾,只要“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一日不被炸毀,這種沖突就一日不能得到解決,所以它就帶有周期的性質”[iv]。
? 可見,資本主義再生產的周期性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決定的。資本主義矛盾的日益加深,使這種周期有越來越短的趨勢。
? 固定資本的更新是資本主義再生產周期性的物質基礎。這就是說,固定資本的更新為資本主義再生產在危機后的復蘇和高漲提供了物質的刺激因素。同時,由于大規(guī)模更新固定資本,采用新的技術設備的結果,促使資本主義生產能力進一步發(fā)展,從而又為將來的更嚴重的經濟危機隱伏下物質基礎。
? 在資本主義總危機時期,再生產的周期性具有了新的特點。
注:
[i]《政治經濟學教科書》,1959年版,第201頁。
[ii] 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6頁。
[iii] 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9頁。
[iv] 恩格斯:《反杜林論》,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