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教的作文——寫在母親節(jié)
母親教的作文 ——寫在母親節(jié) 窮人家的孩子,老是以為自己的東西不值錢;或者是因為父母的善良大手大腳而讓我們以為自己擁有的不值錢。 父母對于農(nóng)活的疲憊又讓我很早以為農(nóng)村我們生活的一切都不好的。 可是,母親的識字,母親的巧手,事事做得比人強的針線、活計,還有母親老是年輕的樣子讓我奇怪于別人的媽媽竟然白發(fā)蒼蒼的,我所以偶爾去人家不敢稱呼,事后給父母學(xué)說事情,提起來便以為是人家奶奶的。 但是我從小時候作文就是好的。 大約起源于母親。 《一件小事》是那個時代永恒的作文題目。坐在油燈下的窗臺邊,母親炕頭做針線,父親歪躺在對面,父親是剛下班,或者是去人家串門兒回來的樣子,和母親聊天。 我仔細聽,大約想找借口不寫的樣子:因為是一件小事,是有意義的小事,哪有什么有意義呢,每天放學(xué)后或上學(xué)前都去剜兔子食或鵝食……關(guān)鍵是每次集體活動母親都不讓去,就是早早回家剜兔子食! 母親竟然隨口就來。 就寫剜兔子食!母親口授,我記錄。我記得最后一句是,喂了兔子,給國家賺外匯,就是為國家做貢獻,這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小事呀。 然后,我的作文就那么開始了,而且人家都愁作文,我是從來沒有:扯扯連連就一篇,大約母親是功不可沒的。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