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缺朋友,但不忍心和你做朋友
翠花是賣大蔥的,彩霞是賣臉盆的。兩人關系很好,攤位臨近。
今天,世界上最神秘的部門要采購一批大蔥。部門采購員來到菜場,菜場領導親自接待。
翠花不在場,彩霞看到領導一本正經(jīng),首先被這強大的氣場鎮(zhèn)住。雖然領導知道自己也是裝裝樣子,但臀部決定腦袋,既然大家都覺得自己有威嚴,那么就得擺出有威嚴的架勢,以便欺騙大眾。
再加上地位差別帶來的隱形隔膜,令彩霞心里的自卑如朝霞般冉冉升起,又如晚霞般久久不散。
平時,翠花彩霞都是互相幫助,有主顧買東西,總會給對方美言幾句,防止生意被別家做了去。兩人是團結(jié)友愛的姐妹花,因為彼此不是競爭對手,沒有利害關系的關系,看起來總是美好一些。
這次,彩霞卻犯難了。領導在邊上,雖然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歪,什么都沒做錯,可就是不敢對采購員多說一句,將其目光引向翠花的大蔥,而不是別的攤位。
百年一遇,采購員這次沒有指定的攤位,完全像沒有經(jīng)過自由市場熏陶的,拿著媽媽的錢出來第一次打醬油的。這正是各品牌與其建立連接的好時機,可偏偏翠花不在,而彩霞又沒助力。任由采購員走向了其他攤位。
翠花失去了一個大買賣。這很平常,天下的生意不可能一個人做。她本來不知道。這也很平常,不可控的事情就不應該被知道。
故事到這里結(jié)束了。
偏偏彩霞憋不住,偏要把整個故事告訴翠花。
翠花知道了不該知道的,就痛苦了。因為一旦知道事情發(fā)生,而自己又無法改變,個體就容易陷入“我本可以”的痛苦和無力回天的痛楚中。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卻特別擅長推脫責任。
彩霞改變不了自己的自卑,只好把采購員沒買翠花的大蔥,歸因于領導把采購員領向了別處。
翠花改變不了不在場的情況,只好把飛走的單子,歸因于彩霞沒為自己勇敢一次,赤膽忠心的像推銷她的臉盆一樣,推銷自己的大蔥。
由此兩人心生隔閡。
事后諸葛亮:
彩霞可以勇敢一些,不看領導臉色,直接像平時對主顧那般,對采購員說一句翠花大蔥的好。即便最后還是沒達成交易,那么對翠花也問心無愧。
當然,在朋友不在場且不知情,又不涉及自身利益時,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確不容易。就算彩霞當時退縮了,在向翠花陳述情況時,是不是可以適當篡改事實?比如,說自己持有萬分熱情,向采購員推銷翠花的大蔥,無奈采購員不聽勸這一不可抗力,導致單子飛走。
語言不一定要有什么效果,能作為心理安慰劑也是一個效果。
再想一步,是不是整個故事都不必說?
既然一件事說出來沒什么幫助,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