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量關系行程問題很難?那你是不知道這個技巧
距離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有20天有余,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準備的如何了?是在突破分數(shù)瓶頸還是在惡補基礎知識?
最近發(fā)現(xiàn)許多備考的小伙伴在抱怨數(shù)量關系太難了,算了半天結(jié)果還不對,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感情。而數(shù)量關系中鬼讓人頭疼的就是行程問題。
行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行測數(shù)量關系的??碱}型之一,行程問題的考點分散且題目靈活,往往富于變化。
也因為此導致許多考生在數(shù)量關系上翻了車。所以才會有人甚至機構告訴大家不會就放棄。
但其實大可不必如此,行程問題雖然麻煩,但還沒到解決不了的地步,只要大家熟練掌握這個技巧,就可以輕輕松松邁過這個坎兒。

其實,如果大家仔細觀察分析過行程問題就不難發(fā)現(xiàn),行程問題存在三組重要的正反比關系:
1.當路程相同時,速度與時間成反比關系;
2.當時間相同時,路程與速度成正比關系;
3.當速度相同時,路程與時間也成正比關系。
想要輕松快速的解決行程問題,我們必須抓住題干中的不變量,再根據(jù)正反比關系,找到對應實際量,在通過比例求解即可。
只要我們能夠從題干中找到路程、時間或速度中的某一個不變量,進而分析出關于另外某個量的比例關系,就可以運用正反比關系來快速求解。
是不是聽起來挺迷茫的?沒關系,做完下面兩道真題你就明白了。
例1、小張開車上班,若提速20%,可比原定時間早10分鐘到達。一天早上出門時發(fā)現(xiàn)離上班時間只剩50分鐘,若他提速25%,那么他到達單位時離上班時間還有幾分鐘?
A.2 B.5 C.8 D.10
解析:無論小張?zhí)崴倥c否,他開車所經(jīng)過的路程都是不變的,那么根據(jù)正反比關系,速度與時間成反比關系。車速提高20%后,提速后的速度與原來的速度之比是1.2:1,化簡后就是6:5,根據(jù)反比關系,提速后與原來的時間之比是5:6。提速后比原定時間早10分鐘到達,說明現(xiàn)在的時間比原來的時間少10分鐘,這個實際量對應的比例量是6-5=1份。因此,原來所用時間是6份,如果1份代表10分鐘,那么6份就代表60分鐘,因此,原來需要時間60分鐘;同理,當小張?zhí)崴?5%時,提速后的速度與原速之比是1.25:1,化簡后是5:4,則時間之比為速度的反比,即4:5。此時按原速走完全程所需的時間為之前所求的60分鐘,即5份代表60分鐘,那么4份代表60÷5×4=48分鐘,即提速25%后走完全程需要48分鐘,再根據(jù)他出門時離上班時間只剩50分鐘,可以得出他到達單位時離上班時間還有2分鐘。本題正確答案為A選項。
例2、快遞員每天騎電動車從物流分散中心到某鄉(xiāng)鎮(zhèn)送包裹。若電動車速度比平時提高20%,就可提前20分鐘到達。某天在距離鄉(xiāng)鎮(zhèn)2公里處,電動車出現(xiàn)故障,車速降低了50%,結(jié)果比平時晚到了40分鐘。問物流分散中心到鄉(xiāng)鎮(zhèn)的距離是多少公里?
A.5 B.6 C.8 D.10
解析:快遞員每天走過的路程均相同,因此,速度與時間成反比關系。當電動車速度提高20%后,現(xiàn)速度與原速度之比是1.2:1,化簡后為6:5,則時間之比為5:6。根據(jù)提速后提前20分鐘到達得出,提速前后時間之差的實際量為20分鐘,比例之差為1份,即1份代表20分鐘,按原來的速度走完全程需要20×6=120分鐘。電動車出現(xiàn)故障后降速50%,無論降速與否,剩下2公里的路程是不變的,此時速度仍然與時間成反比,降速后的速度與原速度之比是0.5:1,化簡后為1:2,則時間之比是2:1,多出來的1份代表的實際量是40分鐘。因此,如果按原速度走完2公里需要40分鐘,而走完全程一共需要120分鐘,說明物流分散中心到鄉(xiāng)鎮(zhèn)的距離是120÷40×2=6公里。本題正確答案為B選項。
如果一道行程問題我們能夠從題干中找到路程、時間或速度中的某一個不變量,進而分析出關于另外某個量的比例關系,那么行就可以運用正反比關系來快速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