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你喜歡自己的背影嗎? 或者說,你熟悉自己的背影嗎? 你,從背后端詳過自己的模樣嗎? 我是沒有的,所以,每次看到別人相機里的自己,我都覺得是偷穿了我衣服的陌生人。 我很熟悉我的正面,五官的優(yōu)缺點、腰的粗細,腿縫的大小……我會偶爾嫌棄,但更多時候喜歡它們的樣子。我覺得那就是我,是除了“周婉琳”這個名字以外,唯一可以代表我的東西,甚至“我的正面=我”。 與之相反,我一點都不熟悉我的背面。除了偶爾試衣服的時候看看背面的效果,我很難得轉(zhuǎn)過身去瞄幾眼。 如果正面不盡人意,看久了也許多少會安慰性地接受自己的樣子。但背面就不一樣了,如果屏幕里的那個身影不好看的話,那大概率一眼都不愿多看了。 漸漸地我不喜歡別人拍我的背影,后來連同樣不太熟悉的側(cè)面也被殃及。因為我知道正臉有美顏相機可以大刀闊斧地修飾,但面對強調(diào)輪廓曲線的背影和側(cè)臉,再智能的美顏相機也如無米的巧婦,毫無用武之地。 后來,背影被嫌棄多了,好不容易從精修的正面建立起的稍稍自信也被慢慢消磨掉了,闊別已久的容貌焦慮又開始鉗住我。我開始別扭地回避家人和好友的鏡頭,從一個肆意大笑玩鬧的社牛,變成了躲閃不自信的攝恐。 再后來的某天,和許久不見的好友約了一個早午茶。好友很喜歡攝影,攝影技術(shù)也很過硬,和我分享過很多作品。那些照片真的拍的很好,景物構(gòu)圖精妙,寧靜深遠;人物鮮活真實,情緒飽滿。但即便如此,當(dāng)我看到她胸前掛著相機沖我招手的時候,我心里還是咯噔一下:美顏相機我都扛不住,這高清的大鏡頭,我該怎么說才能不讓她拍我???或者,怎么跟她解釋我不想看她拍的我?。?暗暗糾結(jié)一番后,我決定還是拿出永遠的必殺技——真誠。 我:其實,我不喜歡拍照。 她:???為什么?你明明很好看啊。 我:嗯…因為,我自己拍照的時候,都一個樣子,沒啥新意就不想拍了。而且,我也沒有特意練過,不知道怎么做才好看。(OS:?都再一次直抒胸臆了,應(yīng)該不會趕鴨子上架,強人所難吧?) 她:我就喜歡改造別人,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我好多朋友都不喜歡拍照,后來被我鍛煉出來了,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想讓你喜歡上拍照。 我:這么厲害? 她:你先試試嘛。不需要特意擺拍,你做自己的事情,剩下的交給我就行。 我半信半疑,但出于情面,沒有再堅持。 所以,當(dāng)朋友拿起相機在咖啡館里四處轉(zhuǎn)悠的時候,我也心領(lǐng)神會的打開新買的書看了起來,裝作不知道的樣子,其他的隨她去吧,或者用她的話說:交給她吧。 新書很好看,我坐在窗邊,全神貫注地讀了起來,雖然偶爾在抬頭的瞬間會留意到朋友的攝像頭在不同角度對準(zhǔn)我,稍稍感到不自然,但沒有想象中的坐立難安。 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又來了另一位很好的朋友,大家玩得很開心。在我和后來的那位朋友捧腹大笑、抱作一團的時候,好友默默的拿起相機拍我們。我注意到了,但沒有在意,因為當(dāng)時兩個人笑個不停,完全沉浸在無比的歡樂里。 事后當(dāng)好友把拍的照片分享給我的時候,那些照片其實沒有太多驚喜,我知道我還是那個樣子。但我卻被一些特別的照片打動了。 那些照片里,是開懷大笑的我們。這些大笑的照片,沒有美顏相機修飾出來的漂亮,只有飽滿的情緒,赤裸的真實。 但真實不應(yīng)該是最重要的嗎?不應(yīng)該最被珍惜嗎? 最近半年,我一直力求不糊弄自己,無論是心中所想,還是開口表達,還是文字記述,我都希望是真實且坦誠的。怎么牽涉到自己的外貌,就想注點水呢? 我心中疑惑。 而好友拍下的這些照片,如一記警鐘,敲醒了我,讓我不再回避我在別人眼中的樣子,不再沉溺于鏡子或者美顏相機里的自己。它們提醒我:真實并不丑陋,相反真實很踏實。完美反而太可怕了,如履薄冰、小心翼翼。 寫到這里,我把我的想法分享給了那位喜歡攝影的好友,感謝她的同時,也請她以后肆意地拍我吧,我想看看自己所有的樣子,并愛上與眾不同的她們,正如當(dāng)初學(xué)會愛上正面一樣,因為:她們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