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晃暈大A股的“常溫超導”,真要改變我們的生活?

"?今年的諾獎被提前預定了。?"?
?"?這是人類文明的大進化!?"?
?"?整個世界都會被顛覆!?"?
昨天,一枚物理學界的核彈爆了,?"?室溫超導?"?四個字,轟炸了差評君微信群和各大網站的熱門。

這么說吧,就連前幾天還在發(fā)沙雕圖的群友,昨天也一個個化身成了科學家,跟差評君描繪著被超導重塑的未來。
而按照 A 股的慣例,隨著消息的瘋傳,新聞也很快進化到了笑話階段。

反正一時間,整個世界好像就只有我沒學過?“?前沿物理?”?一樣。
而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從昨天美國物理學會年會上的論文談起。

簡單來說,就是來自羅徹斯特大學的?Ranga Dias?團隊,聲稱整出來一種新材料。
這玩意加壓到 1 萬個標準大氣壓,再將溫度降至 21 攝氏度以下的室溫環(huán)境下,就會出現超導現象。
而為了吃瓜吃出嚴謹,吃出風采,差評君第一時間聯系了中科院物理所羅老師和相關學術人士,對超導的那些事兒,也終于有了些了解。

首先就是大伙們的沸騰,原來真是有科學依據的。
因為在學術界,人們實在是太想要一個真正好用的超導材料了。。
首先先給一臉懵逼的差友們說說什么是?“?超導?”?,它其實是超級導電體的簡稱,是某一種材料在特殊的條件(?一般是低溫?)下,呈現零電阻、抗磁性的超導狀態(tài)。

電流來自定向移動的電子,只要給電子移動建立?“?特別通道?”?,就能實現零電阻
而零電阻、抗磁性這兩個特性,就給超導材料帶來了不少?"?超能力?"?。。。
第一個就是?“?能省電?”?,而且不是一般的省。
據統計,我們目前用銅或鋁導線輸電,約有 15%?的電能損耗。
光是在中國,每年的發(fā)電量就接近 9 萬億千瓦時,而其中的損失,高達 1 萬多億度,相當于廣東和江蘇兩省一整年的用電量。

由于超導材料沒有電阻,這玩意兒要是有機會用在電力運輸上,電力損耗幾乎就能忽略不計。
咱們粗暴地算,如果電費 5 毛一度,那這能創(chuàng)造 5000?億的利潤,誰不心動啊。
而且咱去醫(yī)院看病,常用的核磁共振也需要超導材料的參與。放在以前,想要讓里面的線圈達到超導的狀態(tài),就得灌一堆液氮進去給他降溫。
一旦用上常溫常壓的超導材料,核磁做起來就方便多了。

當然,這還是比較基礎的運用。
更令人振奮的是,一旦常溫常壓超導體有了合適的突破,那商用核聚變可能都不是夢了。
就說托卡馬克這個技術路線吧。它的核心就在于,要用超強的磁場約束一團高能粒子。
如何長時間、低成本地維持這個磁場,一直都是個大難題。

這就差報上超導材料的?“?身份證號?”?了啊。
因為超導材料沒有電阻,就能通一個很大很大的電流,它就能擱里頭一直轉,不會有能量被損耗為熱量,就能制造一個超強的磁場,并不用很大成本地維持下去。
核聚變一旦商用,帶來的變化可就不是我?guī)拙湓捘苷f清楚的,那估計比當年進入蒸汽時代的改變還要夸張。
那估計肯定有見識廣的差友說了,超導材料不是早就有了么?
是的,確實,我們現在發(fā)現了很多超導材料,可它們的使用條件都非??量?。
前面我不斷強調的,也是超導材料最難達到的,就是?“?常溫?” “?常壓?”?兩個限定詞。
從超導材料誕生之初,超導就和低溫是好朋友。最初的超導現象就是水銀在零下 269 度被發(fā)現的。

要知道,這個溫度再下降 4 度,就是人類不可接近的絕對零度(?-273.15 度?)了,可見這條件有多苛刻。
而上世紀 80?年代發(fā)現的銅氧化物,則在液氮溫區(qū)( 77K 或?-195.8 ° C )實現了超導電性。放在當時,已經算是了不起的進步了。
不過,即使是條件不那么苛刻了,大規(guī)模應用也遙遙無期。
想象一下,辛辛苦苦建造一條幾百公里的超導輸電線,還需要全程浸泡在液氮中冷卻,這成本得多么夸張!

而除此之外,一些超導材料也往往需要在極高的壓力下才能維持超導狀態(tài)。
比如一些富氫化物超導材料,就需要施加于上百萬個大氣壓強的作用。
人們不得不用金剛石擠壓來保證高壓環(huán)境▼

而且中科院物理所的羅老師告訴我們,在施壓過程中,崩壞施壓的金剛石的事也時有發(fā)生。。
這成本,你讓想國家電網按噸采購?別說在常態(tài)保持高壓了,這電纜全用金剛石做也不行啊。
這也是此次 Dias 發(fā)布的論文如此震撼的原因,遲遲沒有革命突破的超導物理學,終于找到了突破口——常溫超導、且維持超導狀態(tài)壓力也沒有那么苛刻。

雖然說這個材料想要維持超導狀態(tài),還要再持續(xù)地施加 1 萬個大氣壓的壓力,但這個已經相比以前已經是巨大的突破。
畢竟 1 萬個大氣壓強相對以前上百萬個大氣壓強,真的是輕松太多。
也就是說,如果這個作者的數據是真實的,那么人們再在這個方向上繼續(xù)努努力,沒準有一天還真有可能找到?“?常溫?”“?常壓?”?的超導材料。
好吧,我要強調一下,如果這個數據是真實的。。。
我之所以會這么說,是因為這個作者也有些爭議。
2020?年,作者 Dias 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關于室溫超導的論文,引發(fā)巨大轟動。簡直和今天的場景一模一樣。

然而,?Dias?的這篇論文發(fā)表后,眾多學術界大牛對他的實驗數據表示懷疑,業(yè)內的大佬埃雷米茨嘗試了?6?次也沒能復現出他的實驗結果。
于是那篇論文在質疑聲中被《?自然?》雜志撤稿。

再往前翻,我們還會發(fā)現:2017 年, Dias 和他的導師還發(fā)文稱發(fā)現了金屬氫。這玩意由于制造條件太苛刻了,相當難搞。
結果大家滿懷興奮問他要材料的時候,他卻說保存不當,沒了。
于是這么一來二去,雖然由于高壓物理實驗上的復雜性,咱真的不好說這個實驗數據是不是真的。。。

所以,咱們還是讓子彈飛一會。(?據說這一次的實驗條件不難,大多數高壓實驗室都可以做到,相信不少高壓實驗室都會跟進的。?)
而且,我們還要注意一件事是,哪怕是這個實驗數據是真的,我們也不能太樂觀。
就像中科院羅老師說的:?“?可以很肯定的說,基于今天這個技術,是不大可能有任何大規(guī)模應用的,挑戰(zhàn)太大了。?”?

不過,這次的實驗還是有標桿意義的。
因為對超導而言,我們的理解程度遠遠不夠。理論不清晰、很多時候都是靠猜和碰。
不過在常規(guī)超導領域,一種克服了低溫這個要素的超導材料的誕生,可能意味著,新的超導規(guī)律的誕生。
人們曾經對?“?常溫?”“?常壓?”?是絕望的,現在至少有了希望。
不管怎么說,超導領域能不能雄起,這篇論文真的很重要。
特別鳴謝:感謝中科院物理所的小伙伴對本文的學術支持!
本文來自公眾號【差評】
撰文:及格? ?編輯:面線?&?江江?&?結界? ?封面:萱萱
圖文、資料來源:
1.21 ℃的室溫超導真的要來了?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室溫超導引爆全網?!科學家:淡定!
硬氣,論文被撤稿后,再發(fā) Nature !
室溫超導再次轟動全球!
?“?室溫超導?”?論文撤稿早有伏筆?
兩年網絡論戰(zhàn)與頂刊的一地雞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