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反對派人士離奇被殺,尸體出現(xiàn)在戰(zhàn)場,澤氏甩鍋給俄羅斯
據(jù)有關媒體報道,近日烏克蘭反對派的大衛(wèi)·日瓦尼亞離奇失蹤,隨后他的尸體出現(xiàn)在俄烏交戰(zhàn)地區(qū),日瓦尼亞被殺的消息引起了軒然大波,烏克蘭指責俄羅斯殺害烏克蘭官員,美國媒體也趁勢對俄羅斯發(fā)起攻擊,而俄羅斯則表示這是很明顯的栽贓行為。
日瓦尼亞是烏克蘭最高拉達的代表,是烏議會的反對派,曾直言曝光烏克蘭官方的一些“破爛事”,并且引起了一定的轟動,這讓烏克蘭當局和美國都非常不滿,最近日瓦尼亞被烏克蘭安全局逮捕,隨后就傳出他在交戰(zhàn)區(qū)被殺的消息。
雖然烏克蘭和俄羅斯雙方各執(zhí)一詞,但我們只要簡單的分析就能看出來,這是烏克蘭下的黑手,日瓦尼亞是親俄人士,俄羅斯不可能去害“自己人”,只能說澤連斯基實在是太陰險了,自己做的丑事還要往別人身上甩鍋。
其實早在俄烏沖突之初,澤連斯基就下令烏克蘭安全局去逮捕“俄羅斯間諜”,不僅在國內大肆逮捕反對派人士,甚至直接取締了一些在國內的合法反對派組織,而被逮捕的對象并不僅僅局限于親俄,只要是發(fā)出的聲音和烏克蘭不一樣,就會遭到逮捕暗算。
而這些人一旦被逮捕就將被扣上一頂“通敵”的帽子,隨后遭到虐待或者直接處決,對于一些沒有影響力的人,烏當局會直接處決掉,而對于像日瓦尼亞這樣有影響力的人,則直接弄一個“死因不明”,在甩鍋給俄羅斯就可以了。
不僅是日瓦尼亞,在烏克蘭,有近11名市長遭到基輔的暗殺,據(jù)說手段都極其殘忍,早先克里米納市長就遭到了綁架,隨后被槍殺,隨后尸體都被掛在街道上。戈斯托梅爾市長同樣遭到了暗殺,而這名市長并不是親俄分子,只不過是想和俄軍協(xié)商開辟一條人道主義通道,就遭到了基輔的暗殺。
烏克蘭如此之高的效率都要歸功于烏克蘭安全局,而澤連斯基則很有可能頻繁指導這個組織的所有行動。這實際上說明,烏克蘭正在進行大清洗,而實際上很有可能逐漸“法西斯化”,未來甚至可能成為一個極右翼統(tǒng)治的國家。
我們從澤連斯基的日常表現(xiàn)就能看出來,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一個國家正遭遇戰(zhàn)爭,那么它的領導人必然會在指揮部里查看作戰(zhàn)地圖,親自指揮作戰(zhàn)行動。而烏克蘭是在同俄軍作戰(zhàn),假如澤連斯基親自參與作戰(zhàn)指揮,那必然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搞一些別的呢?
可實際上,澤連斯基并沒有整天埋頭于軍事地圖,而是不斷的接見各種領導人,或者在社交媒體上頻繁的發(fā)布動態(tài),而我們可以注意到的是,澤連斯基發(fā)布的動態(tài)有時候和烏克蘭安全局的動態(tài)是有關聯(lián)的。
澤連斯基很可能并沒有親自參與軍事指揮,當然他也并不具備這種軍事素養(yǎng),但他卻掌握了烏克蘭安全局,這樣他就可以集中精力去清洗“不聽話”的人。但澤連斯基的行為激起了烏克蘭所有人的反抗,認為他是在無理取鬧。
其中就包括前任烏克蘭總司令霍姆恰克,由于澤連斯基是演員出身,對于軍事一竅不通,因此在烏軍的指揮上,一向都是由烏克蘭總司令霍姆恰克負責,霍姆恰克在戰(zhàn)爭上也算是盡心盡力,對于頓巴斯前線的戰(zhàn)事很關心。
事實上烏軍也確實穩(wěn)住了針腳,雖然并沒有掌握戰(zhàn)略主動權,但至少可以進行局部反攻了。看到烏軍取得了這樣的成績,澤連斯基有了一點底氣,便開始干涉烏軍的指揮,在不了解戰(zhàn)事的情況下,直接干涉烏軍的行動。
對澤連斯基來說,他想要勝利,于是命令霍姆恰克制定一項進攻克里米亞半島的作戰(zhàn)計劃,以此獲取來自于北約國家的更多支持,但霍姆恰克認為這純粹是癡人說夢,會招來俄軍更猛烈的反擊,而且克里米亞半島是黑海的重要戰(zhàn)略區(qū),早被俄軍防守的如鐵桶一般,是毫無用處的。
但澤連斯基不管,寧可犧牲烏軍士兵,也要去搞這么一場戰(zhàn)爭,不過由于霍姆恰克堅決反對,雙方甚至爆發(fā)了沖突,這就導致烏軍終究沒有去進攻克里米亞,隨后澤連斯基直接換任了更聽話的扎盧日尼接替他的崗位,成為了烏克蘭新的司令。
有日瓦尼亞的例子在先,現(xiàn)在我們要擔心霍姆恰克的安全了,保不準哪天澤連斯基就命令烏克蘭安全局把這位前司令直接逮捕,然后讓把他的尸體丟在俄烏戰(zhàn)區(qū)里,這樣以來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完成了清洗。
烏克蘭的官方尚且如此,那亞速營在馬里烏波爾的殘忍行動就可以理解了,澤連斯基在媒體面前甚至把亞速營軍人稱為我軍,甚至把一些諸如“右區(qū)”這樣的極右翼組織歸類為民兵,而這些無惡不作的極端組織對待烏東地區(qū)的俄裔民眾時,更是無所不用其極,有些民眾只是因為說了兩句俄語,就被拉到隱蔽角落暴打一頓,正是因為這樣的暴行不斷的出現(xiàn),烏東地區(qū)才出現(xiàn)了保衛(wèi)自己的民兵組織,而烏東地區(qū)的民眾對俄軍的到來歡呼雀躍,甚至要求并入俄羅斯。
在美國的支持下,澤連斯基甚至成了“烏克蘭之王”,伙同烏克蘭安全局打擊其他意見,實行新聞管制,但凡不利于基輔的報道全部都退回,而誰敢發(fā)出質疑的聲音,必然會遭到無情打擊,最后落得個日瓦尼亞般的下場。烏克蘭正在逐漸法西斯化,未來或許會成為歐洲的一大禍害。
【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