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平板的維度-我們在買平板的時候在需求些什么

開頭講點廢話:
大眾在消費主義浪潮的沖擊下,根本敵不過這些老套的資本家,服務的選擇方是我們自己,而不是提供服務的人,全世界做平板的廠家明明有那么多,他們就是只認識個iPad,我不知道這該怪誰,當大眾用一些商品名稱替代一整個行業(yè)的的時候,壟斷就已經形成了,新來的人也會拋棄自己的了解自己需求的義務,直接投入其它人的所謂的適合的懷抱
這篇文章,目的,還是幫你找到你自己的消費需求吧,我將將自己近幾年的所見所聞都告訴你們,這不是推薦文章,我將系統(tǒng)的區(qū)分各家的優(yōu)劣,當然,不免會有個人的主觀臆斷,這就只能請大家多多包涵了:

還記得當初喬老仙人剛提出iPad的時候對于iPad的定位:手機和電腦之間的第三屏
換句話說,從一開始平板電腦就不是對手機或者對電腦的替代,而是對手機或電腦的補充。
但是在這個以中國為發(fā)展中心的新移動互聯網浪潮下,人們早已經不知道電腦為何物了,他們拿著手中的一小塊屏幕,以為那就是全部,因此,平板電腦的定位也發(fā)生了偏移,從補充電腦和手機的設備變成了更多人心目中電腦的替代品,或者從為了避免PC的高門檻的首要選擇。所以第一部分,我將將移動設備劃分為手機,電腦,平板,來談談不管什么平板可以帶給你什么。

手機,作為集成度越來越高的設備,儼然成為了個人真正的交互終端,電腦或者平板,從某種意義上對現在人來說只是變成了配合手機的工具,那些互聯網早期的啥都得懂點的網民逐漸開始被年過中旬、初中小學學歷的人替代。他們不會電腦也不知道互聯網,他們只知道肆無忌憚的APP,不夠規(guī)范的應用商店,也不會去看隱私協議什么東西,這其中放棄或是還未形成認識世界的能力的人,很不幸變成了在網絡上占有主導地位的人。
人們必須要手機,所以資本家的主攻方向就是手機,互聯網浪潮開始時,可以使用電腦或有能力購買平板電腦的人,一般來說都有較強的認識能力,資本家想要在這個方面去賺錢,就必須和用戶斗智斗勇,但是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門檻降低,既然可以爽快的收割大部分低端用戶的錢為什么費力討好那些高端用戶?不幸的是,平板和電腦都是這一階段的犧牲品。人們最容易發(fā)現的是,平板的HD版本的APP逐漸停止更新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些頭部公司會沒有開發(fā)能力?),在iOS的強硬政策和市場保有量的前提下,Android成為了最先被放棄的地方,再加上蘋果和安卓這兩大陣營的發(fā)展策略問題,以及微軟在Windows8階段的滑鐵盧,平板電腦從未來,變成了棄子,只有小部分還算有實力的廠商繼續(xù)探索:蘋果、三星、華為、微軟。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問題:沒有APP。
很多人說自己購買蘋果的理由就是這里良好的APP,但是即便是強如iOS,依舊有一堆國內廠商不好好進行適配,僅限豎屏或者奇怪的縮放充斥著iOS,而且iOS是不存在第三方輔助這一概念的。華為的平行世界提供了系統(tǒng)級的適配方案,還算不錯,但是只要APP廠商不針對橫屏進行專門的設計優(yōu)化,平板的體驗就不會太好。當然,很多人呢會說我根本不需要那些軟件,不過這里可以先開始考慮著,你說的那些你需要的軟件,不同設備體驗哪個好?硬件決定上限,軟件只是附庸。
而相比較Windows的筆電,平板電腦的優(yōu)勢就很明顯了,而且就那一個:便攜(性能不管怎么比起來,同價位你總能犧牲便攜性來獲得高性能)。便攜的大屏幕,并且具有性能就是平板一直以來的身份。
這次最近的新的iPad發(fā)布后,一堆人吵吵著想要把Mac搬上iPad,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MacOS從來沒有支持過觸控,Windows的觸控體驗雖然稀爛,但是人家起碼有。
但是隨著Windows筆電的發(fā)展,各種輕薄本也都上架了,不管是微軟作為標桿的surface(品控真不行),還是三星galaxy boox,IBM ThinkPad,也不會多重,想要把平板作為生產力的偶爾也要想想自己的平板只有幾個洞。
綜上所述,基本上平板對你的用處僅限于:影音娛樂;無紙化;替代數位板。這幾種作用,其它的專業(yè)工作還是算了吧,當然,也有諸如剪輯師,動畫師,老法師,代碼師之類的需要輕便,這里推薦等我之后針對設備的優(yōu)劣比較,和其它已經購買平板電腦的專業(yè)人員的測評,相信已經到這個位置上也是知道自己的需求的。

當你問清楚自己是不是真正的需要一個便攜的大屏幕設備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下一步了:挑選。
大概分為以下幾種維度:使用場景;需求功能;性價比。
這里并沒有什么數據,自己對其進行排序,搞清楚自己最看重哪方面的制約,

使用環(huán)境包括自己使用他的場景和自己已經有的設備,比如如果你是個蘋果用戶,那直接去買果子,不要問為什么,這不是你需要問的問題,如果你受到第三點的制約,那我勸你趁早退果保平安。(接下來的推薦可以說是針對非蘋果生態(tài)圈的用戶的,如果你打算買蘋果,建議全身設備都換成蘋果,因為只有蘋果配蘋果才有稱得上體驗的東西。)
使用場景上來說,你是需要在咖啡館僅靠電池呆一下午,還是隨時隨地都有充電器,只是需要一個移動起來方便的類似筆記本的設備?平板電腦的尺寸是一個很好的區(qū)分點,便攜性與尺寸成反比,續(xù)航力與尺寸成正比,目前的手機一般都有6寸及以上的大屏幕,所以平板尺寸從8寸到12.6寸算是可以選擇的區(qū)間,當然,不同品牌的功能性也不同,記住自己的大概場景也有助于接下來的判斷。
你需要什么?
你是需要一個便攜式的視頻播放設備來看劇或者播放考研視頻?還是想要無紙化記錄,拜托繁瑣的各種書本?或者你是個大觸,需要一個方便的畫畫設備?或者攝影老法師,隨時隨地就能出片?甚至辦公狂魔,精通word Excel powerpoint;還有代碼大師,隨時隨地捉bug。。。。
我以上羅列的種種雖不能說覆蓋了所有人,但是可以說覆蓋了大部分的功能點,但是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平板的優(yōu)勢在于影音娛樂;無紙化、便攜數位板上面,接下來也是這些個東西。
其中最基礎的莫過于視頻播放器這一屬性,我無數次刷到買個iPad來考研的推廣,但是到了大部分人手里,其實只是需要一個大屏的播放設備。如果你真的只是追求一個大屏幕播放設備,從及其便宜的酷比魔方、臺電,到最好的三星、華為都可以,這點需求決定你買什么的更多是預算和使用環(huán)境,而不是拓展的功能性。甚至對于很多使用盜版資源的同學來說,沒有文件管理的iOS還是直接pass吧。
無紙化學習最主要的當然是作為配件的鍵盤,以及系統(tǒng)本身對于鍵盤和鼠標操作的支持,這里最好的當然是Windows,但是X86的續(xù)航性普遍較低需要注意。而Android和iOS原生都是不支持對鼠標的優(yōu)化的,可以用,但是操作邏輯不對勁。這里其實也不是鍵盤鼠標的問題,而是軟件優(yōu)化的問題,軟件是為了觸屏設計的,就不要想鼠標會有多好,不過這里可以推薦PWA或者UWP(可惜死了)技術,我相信這兩個技術可以完美解決操作邏輯的問題(以及通過網頁來解決,不用軟件不就行了?)
此時尺寸選擇也應該到了10寸以上(9.X寸也算10寸吧2333),10寸以下拿來寫字紙?zhí)?,用鍵盤鍵盤都擠成一堆根本沒法用,
如果你需要進一步提升無紙化學習的體驗,說白了就是是需要筆,這里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都是筆體驗>其它,目前說筆體驗最佳的應該只有三星,已經用過數位板的大佬應該清楚wacom在壓感觸控筆行業(yè)的地位,而三星因為有wacom股權的緣故,一直在自己設備上上使用的是wacom的無源電磁筆技術,當然,有條件的話前往實體店實際感受一下不同品牌的觸感也是極好的。至于畫畫用的專業(yè)軟件,似乎都一樣,每個平臺都有值得稱贊的應用程式,對于畫家來說,更主要的還是手中的筆吧。
如果你有專業(yè)性更強的需求老法師,,,可擴展性或許是你需要考慮到東西,蘋果這種連文件管理都沒有的設備直接pass(還有自己下片的影視愛好者),安卓能不能支持你的使用?目前Android只有三星有和Adobe合作的專門軟件,Windows平臺的話請考慮下續(xù)航,以及花這么多錢買個平板還是一個輕薄的二合一筆電好。
其實平板的專業(yè)性也就到此了,至于文件處理和代碼,他們的最優(yōu)選擇似乎還是Windows平板或者二合一設備,畢竟,你都帶了鍵盤了。。除非是受限制于預算的話,那我還是推薦office用戶買Windows或者iOS設備,畢竟就我實際體驗來說,雖然這篇文稿就是在三星tab S4的onenote上寫的,但是我還是想念我surfacebook的鍵盤。
代碼大師們請搞清楚自己的編譯器在iOS和Android上有沒有,專業(yè)人士,比我懂我就不多說了。
拋開以上幾種特別需要軟件支持的,其實大家更多的還是硬件為主嘛,那其實和硬件同等位置的就是系統(tǒng)了。這里羅列一下完全主觀的對各個系統(tǒng)(Android比較突出的倆UI單獨列出)

其中:
省心度是一個系統(tǒng)有多少是你不需要去主動尋找的,你只需要干你的就行(也包括遇到系統(tǒng)級bug的情況);
自由度是指你能對系統(tǒng)或者體驗上的更改,也就是自定義自己的體驗;
系統(tǒng)功能性就是系統(tǒng)自帶的獨特功能,有別于其它系統(tǒng)的部分;
流暢度就是系統(tǒng)UI響應方面的,你花的錢越多期望就可以越高,但是畢竟是電子設備,用戶自己的使用習慣也是很重要的。
筆體驗就是筆體驗啦,三星真的是把筆玩出花來。。。還有隔空手勢操作。。另外這些里就三星的筆是隨機附贈,不是選配。。

其實直到我自己寫到這,才真的想清楚,需要看這篇文章的恰恰是沒啥需求的人,對于知道自己需求的人,都會自己去查平板電腦的好壞了。。當然,對于那些不知道從哪里查起的小白同學而言,這篇文章應該還是有幫助的。搞清楚自己的需求是最好的硬件還是特別的軟件,前者就去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然后預算內選擇最好的那個即可,后者直接看這些特別的軟件在哪個平臺就好。
軟件并不是特定某個軟件,比如修圖,Lightroom,Photoshop,潑辣修圖都是專業(yè)性還不錯的軟件;記筆記,三星的三星筆記,微軟的onenote,蘋果的啥啥,不同平臺的最優(yōu)選擇可能是一樣的,制約你的到底是軟件還是硬件呢?
平板作為目前講求生態(tài)的產品,能夠選擇自家的產品還是盡量自家的,除非其它特別突出,比如說你就需要特別強的性能,雖然也不知道能干啥,那就選最新版iPad Pro M1版本。比如你就需要最好的壓感筆,那就三星;(我暫且只想到這兩個特別突出的舉例。。)
這篇文章寫到最后才發(fā)現是篇入門文章,下篇詳細講講每家最新的產品吧。。看到這里的看官還請投個幣點個贊,謝謝了。
ps.個人講東西風格一貫想到啥說啥,可能有點零碎,但還是希望您可以從中得到您想要的東西,覺得本文應該涉及到的東西我卻沒講出來的歡迎直接在評論區(qū)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