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賣豆腐大媽擺攤無聊,邊等顧客邊摳腳,可能因為腳癢癢
貴州畢節(jié):賣豆腐大媽擺攤無聊,一邊等顧客一邊摳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味兒
食品衛(wèi)生大于天,這已經(jīng)讓很多人形成了共同認識,但仍有一些小攤主不放在心上。

貴州畢節(jié)一條街道上,一位攤主大媽悠閑的摳腳,隔著屏幕都能聞到味兒。這讓大媽背后的一位網(wǎng)友拍了下來。

據(jù)了解:這位大媽是一位賣豆腐的攤主。因為當時天氣炎熱,街上沒有什么顧客,大媽只能坐在攤位的椅子上等待。一邊打開手機刷著視頻,一邊用手摳著腳,十分的悠閑。
幸好在大媽身后,出現(xiàn)一位網(wǎng)友,可能網(wǎng)友就居住在這兒,正好把這段視頻拍了下來。
看大媽的衣著打扮,并不像是特別有錢的人。更像是為了生活,出外擺攤。這個角落顧客根本看不到。光是攤位上琳瑯滿目的豆腐品種,就更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在不少人看來,賣豆腐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軟了就去買豆腐,硬了做成豆腐干,稀了可以是豆腐干,就算臭了也能變成臭豆腐。也可能是因為這種商機被發(fā)現(xiàn),不少的人開始加入豆腐行業(yè)。

從大媽攤位上可以看出,不少豆腐擺放額整整齊齊,各色豆腐種類也是齊全。攤位雖然屬于那種簡易攤位,但上面擺放的賣豆腐工具確實應(yīng)有盡有。做生意常用到的秤砣,常用的塑料袋,攤位上還撐著遮陽傘。
這可能是關(guān)乎到大媽的生計問題了,但對于顧客健康更是一種威脅。
事情發(fā)生后傳在網(wǎng)上,吸引了不少網(wǎng)友的關(guān)注和熱議。

有網(wǎng)友表示:此前曾有一位攤位上賣豬肉的大媽,也是趁著沒人摳腳。隨后又一位采耳的大媽也是摳腳。這位賣豆腐的大媽還摳腳,初衷不知道,但一定不是因為腳上穴位多在養(yǎng)生,可能因為腳癢癢了。
也有網(wǎng)友表示:此前老聽家長說不讓買攤位上的東西,說是一些小攤位上的東西沒有保證。光站在攤位前,就能感覺到陣陣黑霧撲面而來,想想都是一陣異味。

大媽當時正在刷視頻,一邊還悠閑的摳腳。也不知道,在視頻上有沒有看到自己。
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但依然有不少的人還在因為生活奔波。像大媽一樣,守著一個固定的攤位已經(jīng)是幸事。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對生活的感恩開始不見,取而代之的卻是習以為常的“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