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殺瘋的港產(chǎn)片,被賈樟柯點贊了

“地道的港產(chǎn)片!”
7月6號看過《神探大戰(zhàn)》,賈樟柯在首映式現(xiàn)場,忍不住這樣盛口夸贊:“主創(chuàng)非常用心,每場動作戲很有挑戰(zhàn),廟街的那場戲?qū)憣嵱殖F(xiàn)實,把香港的空間和氛圍拍得很好,片中的那句臺詞’與怪物戰(zhàn)斗,小心變成怪物',讓影片除了擁有極強的娛樂性外,也富含了深層的主題,是非常道地的港產(chǎn)片,又再次展現(xiàn)香港電影風采的,表現(xiàn)了香港電影的創(chuàng)造力?!辟Z樟柯導演這段話,至少透露了兩個信息——
其一、《神探大戰(zhàn)》在動作戲和視聽語言上極具娛樂性;
其二、它的主題依舊延續(xù)了韋家輝導演極強的個人風格。
總而言之就是:《神探大戰(zhàn)》,去看就對了!

01
驚世奇案
POST WAVE FILM
《神探大戰(zhàn)》是一部信息量極大的電影。
因為它綜合了真實發(fā)生在香港的一系列驚世奇案、懸案、慘案。
比如在香港轟動一時的“烹尸案”。

“烹尸案”新聞
1988年2月23日下午,某28歲傅姓女子回到父母家,也就是康怡花園D座312室,發(fā)現(xiàn)母親馬潔芝正在擦地,鼻孔之間有血漬,還意識到父親傅棠不知所蹤。
經(jīng)不住女兒連番詢問的,馬潔芝十分生氣地說:“你爸爸想用毛氈悶死我,所以我已經(jīng)用鐵錘殺死他!”
但她以為母親不過是胡言亂語,直到越來越長時間沒有父親的消息,她才意識到母親說的應該是真的,這才選擇了報警。
這就是香港第一宗找不到實體的“肢解案”,也被稱為“烹尸案”,因為在馬潔芝前后不對應的交代里,其中有一個說的是她把丈夫肢解后煮了。

墻體上的字,都是曾發(fā)生在香港的真實慘案
不同的是,在《神探大戰(zhàn)》里,這個案子只是作為背景,以及一晃而過的“烹尸奇觀”出現(xiàn)的,目的是為了給觀眾傳遞這樣一個信息——
劉青云的“神探”,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線索,比如“死人”。

但如果一味這么拍,《神探大戰(zhàn)》就難免滑入“神棍片”。
如果真成了這樣,那整部電影就失去了說服力,只能在貪圖視聽娛樂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繼而失掉韋家輝慣有的藝術表達和主旨訴求。
所以他在改編這些奇案時,留了一個口子。

這也是電影的第一個案子,尚未在大銀幕看過《神探大戰(zhàn)》的朋友,可以在預告片里看到。
一個一瘸一拐的女人,身血污地奔走在明暗不定的路燈下,然后跳進臭水溝,一路哭喊著救命。
她身上只穿著內(nèi)衣、頭上裹著保鮮膜、雙手還被反綁,遍身都是青紫淤傷,很明顯遭受了很嚴重的非人虐待。

就在她在臭水溝里高呼救命時,執(zhí)勤的巡警,也就是林峯扮演的方禮信,聞訊趕來救了她。
警察根據(jù)受害者提供的線索,找到她被囚禁虐待的地方。
這一到現(xiàn)場,著實嚇壞了搜捕的警察,因為他們在這個虐待狂的后院里,又發(fā)現(xiàn)了很多具此前報過失蹤的女孩的尸體。

更讓他們感受到壓力的是:這個在后院里埋下好多具女尸的連環(huán)殺人犯,居然有個六七歲的小女兒。
當警察把她圍堵在埋尸現(xiàn)場時,這個殺人不眨眼的狂魔,居然說自己是無辜的,還死死地抱著女兒不撒手。
關鍵時刻,又是這個方禮信,當著他女兒的面,以精準的槍法把連環(huán)殺人犯爆了頭。
是的,《神探大戰(zhàn)》的尺度,就是這么大。

但是這個尺度,還只是《神探大戰(zhàn)》的開胃菜,它還在后邊準備了更多刺激的大尺度場景——
比如,破舊的居民樓上,一個男人突然被從窗戶里扔了出去,一聲哀嚎劃破長空,然后重重地摔死在地上;

比如,人頭涌動的香港廟街,警察與荷槍實彈的悍匪短兵相接,一路火花帶爆炸地掀翻整個市場,讓人誤以為進了邁克爾·貝的片場。

02
模糊善惡
POST WAVE FILM
為什么要搞這么多懸案?
又為什么搞這么大尺度?
當然,這里邊有韋家輝個人對電影的喜好和理解。

在接受「后浪電影」專訪時,被問及這兩個問題,韋家輝坦言,自己一直都想在視聽語言上做一次更大的努力和嘗試——
用韋家輝的話說就是:
“我有點刻意為之,因為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拍片了,所以拍攝《神探大戰(zhàn)》的時候,我的一個動力就是:要做一個很難拍的、有挑戰(zhàn)性的電影,也就是升級它的動作和刺激程度?!?/strong>

在影迷眼里,韋家輝一直是個思想價值大于視聽語言的電影人,他對筆下主角們心靈層面的東西,有很深的思考與理解,并且?guī)в写罅繓|方思維的特性。
他故事里的那些人,總是帶有很濃重的宿命感。
比如電視劇《大時代》里,周慧敏第一次見到劉青云,看她摳搜著要劉青云上門修電視機還要包零件,劉青云就懟她說:“我還包你的棺材和墳地好不好啊?”

《大時代》(1992)
在《大時代》結(jié)尾,她真的就死在了他懷里,而劉青云那個角色,也真的就包了她的棺材和墳地。

《大時代》(1992)
這種一語成讖的宿命感,還只是韋家輝思想價值的初級狀態(tài),更明顯的是他跟劉德華合作的《大塊頭有大智慧》,以及與劉青云合作的《再生號》。

《大塊頭有大智慧》(2003)
這兩部電影,完全可以看做是韋家輝對生命、死亡和人性的終極思考——
生命是物質(zhì)的、短暫的、會消失的,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牽絆,卻是永恒的。


《再生號》(2009)
但在《神探大戰(zhàn)》里,韋家輝雖然沒完全拋棄自己這個極具個人特色的東西,卻也完全看得出,他這次的重心,的的確確不在思想性上,因為他選擇了并不新鮮的議題,也就是在電影中多次出現(xiàn)的、引用的尼采的那句名言: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著你?!?/strong>
不同于尼采的警示格言的處理方式,韋家輝是讓劉青云扮演的神探一角,身體力行地、徹底具象化地再現(xiàn)著尼采的這句話——
這個不停跟罪犯打交道的警察,在經(jīng)受一連串家庭變故和持續(xù)緊繃的狀況下,最終精神崩潰,出現(xiàn)幻視和幻聽的精神分裂癥狀。

他看得到死人。
他看得到惡魔。
他看得到藏在每個人心里的邪祟和恐怖。
卻唯獨看不到:自己手里沒有槍,卻分明還能射殺罪犯的荒腔走板。

也就是說,在《神探大戰(zhàn)》里,韋家輝在意的并不是怎樣才能把尼采這句話,深究出更深刻的含義——
他只是想用李俊,這個在劉青云看來極有可能是在“裝瘋”的警察(在接受「后浪電影」專訪時,劉青云說在他的理解里,李俊這個神探有一部分是在裝瘋),把這句話通過影像的方式,獎懲一個故事而已。
更直白來說就是:相比于主題思想,韋家輝更在意的是講故事的方式。
03“去到盡”
POST WAVE FILM
一直以來,我們很可能都對韋家輝有一定程度的誤解,就是我們總覺得,韋家輝是一個思想型的影視從業(yè)者——這當然沒錯,但還是要說這是一個誤解的原因在于:
除了注重對思想深度的探究,韋家輝本人也是一個特別喜歡視聽刺激的人。
比如《大時代》。

《大時代》(1992)
我們現(xiàn)在聊這部電視劇,總是會說它的人物塑造得多么出色、它的故事多么曲折、它的情緒多么充沛,它所要表達的價值觀多么有沖擊力。
但這些東西,事實上并不是韋家輝一開始就去考慮的東西。
在韋家輝腦海里,他想到的《大時代》就是始于一個畫面:
一群人,被從高樓上扔了下來。

這個場景對韋家輝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強?在整部《大時代》里,一共出現(xiàn)了三次:
第一次,在第一集開始,丁蟹父子們從樓上跳下;

第二次,方展博的三個姐妹,被丁氏黑幫扔下樓;

第三次,在故事的最后一集,重演了一遍丁蟹父子跳樓。

類似這種視聽體驗極強的處理,還同時出現(xiàn)在韋家輝其他署名導演的作品里。
比如周潤發(fā)西上好萊塢之前的最后一部港片《和平飯店》。

《和平飯店》(1995)
在這部韋家輝第一次做電影導演的作品,韋家輝牟足了勁,把CULT片、西部片、武俠片和情節(jié)劇等元素,統(tǒng)統(tǒng)塞進去。
甚至違拗制片方希望周潤發(fā)拿槍的設定,執(zhí)意讓周潤發(fā)手持長劍,在一個密閉的飯店里直殺得血流成河。


《和平飯店》(1995)
從視聽效果來說,《和平飯店》當然是失敗的。
可韋家輝很顯然很不服氣,于是就有了視聽語言相當別致的《一個字頭的誕生》。

《一個字頭的誕生》(1997)
這次的《神探大戰(zhàn)》也是一個道理:
韋家輝如果自己做電影導演,他通常首先想要的并不是被影迷奉為經(jīng)典的思想,他更多的是要讓自己和觀眾,同時享受到極致的電影視聽語言。

《神探》(2007)
這就是《神探大戰(zhàn)》搞那么多懸案、又搞那么大尺度的原因。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神探大戰(zhàn)》不是《神探》的續(xù)集。
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神探大戰(zhàn)》是對《神探》的一次豪華升級。


作者丨清晏
電影并不比生活重要
編輯丨逍遙? ? 排版丨逍遙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