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就問: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你知道其中有哪些黑科技嗎
大家好,我是西昆侖Bruce。
今天是北京時間7月4號,早上 8時11分,中國空間站航天員完成了首次出艙活動。

當(dāng)航天員劉伯明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出艙艙門的那一刻,標(biāo)志著神舟十二號又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航天任務(wù)。
截至11點02分,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著中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jié)點艙成功出艙,并已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

劉伯明這是第一次真正完全置身太空,當(dāng)年神舟七號的時候,他只是協(xié)助隊友完成,自己只探出半邊身子出艙。
而在艙內(nèi)的航天員聶海勝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他們分工明確,各有任務(wù)。
本次空間站艙外也有超多的中國黑科技,接下來一一介紹:

第一是飛天服:它本身就是一個微型的載人航天器,能連WIFI,方便快捷;能夠抵御120℃的溫差,對太陽輻照低吸收強反射。既有生命保障支持系統(tǒng),又比較靈活,又可以讓航天員在太空舒展地完成各項工作。

第二是機械臂,那是太空行走的專用“座椅”,免去了攀爬環(huán)節(jié),最大程度節(jié)省宇航員體力;機械臂主體采用高強度碳纖維材料,強度高,手感舒適;外部輪廓曲面也是仿人體設(shè)計,可以完美貼合幾位航天員的手掌心,可以讓航天員操作過程保持最佳舒適度。

第三是超多的高清攝像機,可以充當(dāng)?shù)孛嬷笓]的眼睛。本次主要是三種攝像機,包括節(jié)點艙高清攝像機、艙外定向相機和安裝在小柱段的全景攝像機。都可以支持1080P及以上分辨率,可以應(yīng)對艙外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360度無死角覆蓋拍攝。

基本上我們能夠想到的、想不到的,科研團隊都考慮進去了,盡最大的可能讓航天員最舒適地完成艙外任務(wù)。
地面的網(wǎng)友們也都是紛紛表示祝福和關(guān)注。這一波操作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展現(xiàn)了我們現(xiàn)在強大的航天實力。也希望他們能夠順利完成艙外任務(wù),幾個月后安全返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