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神器AED,把握黃金四分鐘
猝死,可不會在意你是否年輕 ! 猝死(Sudden Death,SD),在人類所有疾病中,就其突發(fā)性、緊急性、嚴重性、惡性程度和后果而言,是最可怕的疾病。即使是年輕人,也有可能發(fā)生猝死。
絕大多數(shù)的猝死源于心臟驟停。心臟驟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的突然終止,大動脈搏動與心音消失,重要器官(比如腦)嚴重缺氧、缺血,如不進行即刻及時救治,4~6分鐘后會造成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不可逆的損傷。心臟驟停后,大腦供血停止,病人會在6秒內喪失意識。如果此時立即恢復供氧,可在幾秒到幾分鐘內恢復意識。大腦缺氧2分鐘,會造成局部損傷;缺氧超過4分鐘,腦細胞就開始永久性喪失;而如果大腦缺血性缺氧超過10分鐘,絕大多數(shù)已經(jīng)無法恢復意識。
快速及時的救治至關重要,必須爭分奪秒。自動體外除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是一種便攜式的急救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電擊除顫,是可以被非專業(yè)人員使用的用于搶救心臟驟?;颊叩尼t(yī)療設備。AED體積小、重量輕,搶救心跳驟?;颊叩某晒β蔬h高于徒手心肺復蘇(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其操作簡單并且內置語音提示,便于非專業(yè)人員安全使用。
患者突然倒地,立即讓患者平躺在平地或硬板上,拍打患者雙肩,判斷其有無意識;如無意識,解開患者上衣,判斷其有無呼吸及心跳,如果患者無呼吸、胸部無起伏、頸動脈無搏動,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并指定現(xiàn)場人員撥打120,并快速取得AED。將AED放置在患者身邊,開啟電源,按圖示貼電極片,然后按照語音提示操作,等待AED分析心律,分析完畢后,AED將會發(fā)出是否需要進行除顫的建議。如需除顫,提醒并確認所有人都沒有接觸患者后,按下放電鍵進行除顫。
中國2006年開始在公共場所配置除顫器,普及率偏低,遠低于100臺/10萬人的國際水平,隨著醫(yī)療健康知識的普及,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配置除顫器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受重視,目前國內多個城市逐步增加了公共場所的除顫器配置,國家也出臺相關政策推動AED的普及。Research And Markets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除顫器市場預計將從2021年的104.7831億美元增至2028年的148.769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5.1%。
除了本身有基礎心臟病的患者,平素身體健康的患者也會發(fā)生猝死,F(xiàn)ramingham Study的研究顯示,心臟性猝死占據(jù)全部猝死病例的75%?!吨袊难懿蟾?020》中指出,在中國,每年發(fā)生心源性猝死54.4萬例,相當于每分鐘就有一人心源性猝死。伴隨著社會壓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者突然的高強度運動等,猝死趨于年輕化,多件慘痛的案例給世人敲醒警鐘,猝死給每個家庭帶來的痛苦難以言述,AED作為從死神手里搶奪生命的手段之一,值得大力推廣普及。
AED作為第三類醫(yī)療器械,制造技術壁壘高,國內市場起步晚,早前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品牌所壟斷,飛利浦、菲康、卓爾、波科、美敦力、日本廣電、旭化成等,邁瑞、久心醫(yī)療等國產(chǎn)品牌的加入填補了國內AED技術的空白,并逐步加大國產(chǎn)化進程。目前除了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植入型除顫器ICD、可穿戴式心臟除顫器WCD的技術日趨成熟,科研技術的加碼也為更多的患者贏得一份生機。
文章來源: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網(wǎng)
編輯:王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