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diào)理脾胃虛寒,用家里的蔥姜蒜椒就行
“蔥、姜、蒜、花椒”是家家戶戶廚房中常用的調(diào)料,俗稱為“調(diào)味四君子”。它們看似常見又普通,除了做菜時能夠提升味道,在日常養(yǎng)生保健中也可有大作為。 ? 在這里,我就來講講蔥姜蒜椒的功效,在廚房怎么用好它們。蔥姜蒜椒溫補脾胃,防御寒邪。 ? 中醫(yī)學(xué)認為,蔥姜蒜椒具有一定的藥性作用。平時烹調(diào)做菜,只要善于使用、搭配得當,對于脾胃虛寒者能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這四物皆為溫熱之調(diào)味品,可以溫中暖胃,健脾燥濕。有的人認為,溫補脾胃、防御寒邪僅僅是秋冬的事,卻不知即使是炎熱的夏天,人體也有被寒邪侵襲的可能,吃點蔥姜蒜椒就能防御。 ? 1、蔥,散寒解表。蔥性溫,味辛,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溫中通陽祛痰、散凝、通乳、定痛的功效。適用于風寒感冒、流清鼻涕、腹痛肢體痹痛等,對小便不利、大便秘結(jié)也有一定的作用?,F(xiàn)代研究證明,蔥含有揮發(fā)性大蒜素,有發(fā)汗解表的作用,并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幫助消化,能夠殺滅和抑制多種致病菌,特別是對痢疾桿菌及皮膚真菌作用尤佳,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預(yù)防呼吸道及腸道傳染病。如果被風寒侵襲得了感冒,可以飲用蔥白紅糖飲祛寒解表。蔥白還可以和生姜、糯米煮成蔥白生姜糯米粥,緩解寒咳效果不錯。 ? 2、姜,溫中止嘔。生姜性溫,味辛,入肺經(jīng)、胃經(jīng)、脾經(jīng),具有祛風散寒解表、溫肺化痰止咳、暖中開胃止嘔、解魚蟹腥毒的功效。適用于風寒感冒、肺寒咳嗽,且為止嘔圣藥,可治療胃寒、惡心、嘔吐。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姜在夏季食用效果會更好,對身體更有利。 夏季炎熱,五臟六腑均為開散狀態(tài),體內(nèi)的寒濕之氣都在浮表,吃生姜或喝生姜紅糖水都可以祛除體內(nèi)存積的寒氣。有的人可能會提出疑問:姜性溫,是助熱提火之物,夏天本就炎熱,再吃姜豈不是熱上加熱?其實不然,人們只關(guān)注到夏天炎熱,卻忽略了夏天多雨潮濕的氣候特點,熱邪常跟濕邪勾結(jié),“結(jié)伴”侵犯人體。 另外,現(xiàn)在的人們夏季喜食冷飲、雪糕、冰鎮(zhèn)西瓜等,這會讓脾胃遭受寒濕、濕熱雙重夾擊,嚴重時出現(xiàn)頭昏惡心、胸悶嘔吐、心悸、食欲缺乏等癥。這時,脾胃最需要的就是溫中燥濕,而姜正好具有這樣的功效。 要注意的是,生姜、干姜、炮姜的功效是不一樣的。生姜是入上焦(心、肺)的,發(fā)散功能很強,非常適用于感受寒邪引起的感冒。一碗姜湯或者紅糖姜水、姜汁可樂就可以將寒氣趕出去。干姜是曬干的生姜,干姜的作用就下移到中焦(脾、胃)了,主要針對脾胃虛寒引起的各種問題,比如胃疼嘔吐、腹瀉、大便不成形。干姜就是脫了水的生姜,因為脫水了只剩下“干貨”,溫熱之性遠大于生姜。炮姜就是炮制之后的干姜,是黑色的。它的作用部位移到了下焦(肝、腎、膀胱)。腎陽虛導(dǎo)致的泄瀉滑痢、月經(jīng)量多甚至崩漏不止等,都可以用炮姜治療。因為增加了炮制環(huán)節(jié),炮姜更為溫熱,而且多了收斂止瀉止血之功。 ? 蒜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jīng),具有溫中除濕、行滯消積、解毒殺蟲的功效。適用于脘腹冷痛、水腫脹滿、飲食積滯、泄瀉、痢疾、瘧疾、肺癆、百日咳、感冒、癰癤腫毒、腸癰、癬瘡、蛇蟲咬傷、鉤蟲病、蟯蟲病、帶下、陰癢、水腫等疾病。在西醫(yī)上,大蒜以超強的殺菌能力聞名。大蒜含有一種叫蒜氨酸的物質(zhì),它進入血液后就會轉(zhuǎn)換為大蒜素,而這種大蒜素即使被稀釋仍能在瞬間殺死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等多種病菌。另外,蒜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對心血管系統(tǒng)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但要注意,凡屬于體質(zhì)陰虛火旺的,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腎炎、心臟病和便秘者,最好不要生食大蒜。 ? 花椒性熱,味辛,有祛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的功效。適用于虛寒腹痛嘔吐、風寒濕痹肢痛、牙痛等癥?;ń窡嵝詮?,用來祛寒止痛是最好不過的。人體以胃最易受寒,多因飲食生冷寒凍食物而受之。由此引起的胃痛,用花椒煮水喝,可起到祛寒止痛的功效。女性大多宮寒,多出現(xiàn)痛經(jīng)。用花椒、生姜煎水服下,可以祛寒通經(jīng)、緩解腹痛。一到冬天,腳寒的人一般睡覺也不踏實,總感覺被窩不夠暖和??梢杂没ń芳铀箝_后,倒入腳盆,加冷水調(diào)和,將雙腳浸泡,水位宜沒過腳踝?;ń窔馕斗枷?,能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還能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服食花椒水,還能驅(qū)除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