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3個人,到海上鋼鐵長城【激蕩·中國海軍簡史】

1949年4月23日,在青島港的大型軍艦上,美國第七艦隊的士兵們享受著周末冷餐會,這是他們來中國的第四年。駐扎兵員最多時有兩萬七千多名,駕駛的艦艇中有“福吉”號、“安提塔姆”號等航空母艦。中國的青島,被他們稱為“遠東海軍基地”。
中國擁有1.8萬多公里的大陸海岸線,300萬平方公里的主張管轄海域,但從甲午戰(zhàn)爭后 一直沒有海上力量。
而就在這一天1949年4月23日,距離美國大兵500多公里外 ,張愛萍同志在江蘇泰州白馬廟召開會議,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華東軍區(qū),并擔任華東海軍司令兼政委。與會的有5名干部、4名警衛(wèi)員、3名司機和1名炊事員,這就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股力量了。
張愛萍跟同志們說——
“我們也許是世界上最小的一支隊伍,但是13人,可以發(fā)展成13萬兵馬 ?!?/span>
1950年,開著“陳船利炮”的人民海軍打響了建軍后的第一戰(zhàn)——萬山群島戰(zhàn)役。對面是國民黨裝備精良的海軍第三艦隊,人民海軍只有5搜小炮艇和9搜登陸艦,總噸位不到敵軍的1/10,很多軍艦人員是上了戰(zhàn)場才第一次見到大海。不要命地激戰(zhàn)71天后,海軍一舉解放了萬山群島和廣東沿海全部島嶼,創(chuàng)造了“小艇打大艦”的奇跡。




核潛艇之父——黃旭華




2012年,遼寧艦正式服役。
中國海軍,這支從幾艘小炮艇發(fā)展起來的人民軍這支從幾艘小炮艇發(fā)展起來的人民軍隊,已經(jīng)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大。隨著國家經(jīng)濟和科技的發(fā)展,底氣越來越足。2011年2月,由于利比亞發(fā)生軍事動亂,我國派出“徐州號”護衛(wèi)艦,首次動用軍事力量撤僑;2017年7月,中國在亞丁灣西岸的非洲國家吉布提,建立了第一個海外保障基地,索馬里海域也有了我們的護航編隊;2019年4月23日,中國海軍成立70周年,在青島海域舉行盛大閱兵。波濤之上,百舸爭流,其中就包括最新的055型導彈驅(qū)逐艦“南昌號”;半年后,第一艘完全國產(chǎn)的航母正式入列海軍,定名為“山東艦”。與此同時,第三艘航母和更多艦艇還在建造中......中國海軍,已經(jīng)走向“遠洋護衛(wèi)”的新時代。
70多年前的13人海軍,歷經(jīng)滄海桑田,如今已經(jīng)變成24萬戰(zhàn)士,裝備戰(zhàn)斗艦艇493艘,其中包括2艘航母、18艘核潛艇、43艘驅(qū)逐艦。在全球化受阻,國際局勢多變的今天,它們是保衛(wèi)國防安全的強大保障。而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海軍戰(zhàn)士和軍工科研人的付出浴血奮戰(zhàn)。
讓我們把目光拉遠,從公元1521年,人類第一次完成環(huán)球航行,世界首次連成了一個整體。到1840年,英國47艘艦船,封鎖廣東珠江口,鴉片戰(zhàn)爭開始。再到1894年,甲午戰(zhàn)爭爆發(fā),小小的日本打懵了晚清政府。時間線性向前,50年代,我們在一系列“小艇打大艦”戰(zhàn)役中浴血奮戰(zhàn),2000年前后,那三次刻骨銘心的屈辱,(一是96臺海危機,幾十萬大軍集結(jié),寶劍出鞘未殺賊;二是駐南聯(lián)盟大使館被炸(五八事件),邵云環(huán)、許杏虎、朱穎無辜身亡,千古奇冤成血債;三是南海撞機案,王偉已無法返航,英魂長埋深海底。)一直到今天,無數(shù)人用青春熱血澆灌海軍之魂。
海權(quán),對于一個國家至關(guān)重要?;赝奥?,所有那些英魂,所有那些曾經(jīng)的屈辱與今日的榮光,一個民族的幸與不幸,都可以在那片碧藍的大海上找到答案。
歷史尚未終結(jié),也從未飄散。走過的航道會留下永恒的浪花,通往未來的路上,我們這艘大船也仍在遠航。
我們從屈辱中走來,征途是星辰與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