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郭敬明(狗頭)

先看偷跑版過了半年拉著基佬去看的電影。突然看了某魚評價新海誠,來評論下,本來想給9分,想了想P站評分虛高,就給了個4星。
我喜歡看新海誠的作品是因為他罕見地能把我這鐵石心腸的王八蛋的情緒調動起來,讓我想起以前談戀愛的時候見一個愛一個看得上的看不上我、看不上的甩不干凈的弱智戀愛體驗和天賜良機卻因直男癌爆炸的悲慘經歷。
優(yōu)點有很多,但是我都懶得講了,因為太多,講起來費勁死了,而且以我學習的經驗,刷錯題才能提分,刷做對的題只是浪費時間,把所有缺點都彌補,再討論優(yōu)點擴大優(yōu)勢,是我的個人習慣,想看吹捧可以找5星的去看,我這里只負責挑刺。
我基本都帶著一分反感去看新海誠的作品,因為每一句關鍵臺詞都是薛定諤的尬,只要稍微理性一點思考總能讓我聯(lián)想到社交平臺里無病呻吟的高低級文藝青年在我社交平臺里展現(xiàn)TA那語文不及格的短文和突如其來的情感,君名上映的時候,也有一大波這種人在刷我的屏,尤其是網易云音樂里的評論,我都看吐了。所以看到一半我基本放棄了思考。
在一則新海誠的訪問中我留意到,新海誠還在讀大學的時候,老師就說他是走捷徑。短短這3個字,我展開說一下,在學校里學作畫自然是要系統(tǒng)化的整體學習,這個學藝術的應該很清楚。從他的作品就看得出來,他到底走捷徑偷了那些懶。他的作品,沒有復雜的動作,更不可能有打戲,基本都無限接近于靜止畫面,就只會用BGM加故事和臺詞調動人的情緒,風格也基本是鎖死的,這就說明他沒有在打戲、動作上面下功夫。如果把音樂關了,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作品直接就沒意思了。他嘗試宏大的世界觀的作品《追逐繁星的孩子》,不是誰做了期視頻我都不知道有這么個作品,最后還是承認自己不夠水準,又做回老本行,這說明他沒有在劇本世界觀上下功夫。
結果就是他還是局限在他那點格局里,背景往小清新里畫,濾鏡拉滿,有花趁機畫點飄落的花,其它高難度的基本功全都不做,男女主角一定要夠慘,反正不能輕易在一起,再整個男二或者女二曖昧下,前60分鐘鋪墊后30分鐘爆發(fā)。足控秒五君名,全一個尿性,這要是再多點,去看看他做的廣告和商業(yè)短片,日??钢粝渥坊疖嚕娴?,我覺得夠了,秒五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看完之后蹲在廁所里哭抱怨以前自己情商低,君名偷跑出來瘋了一樣當場看完,現(xiàn)在天氣之子我都沒有當初找君名那種激動的心情了,而且這次天氣之子的評價也不咋地,這就說明新海誠如果再不提升的話路就快走到頭了,這就是走捷徑的后果。你說他是因為沒錢才拍小情侶我信了,可他錢早就賺夠了,現(xiàn)在還在拍這種小情侶,講真的如果是我自己在做,觀眾還沒膩我自己都膩了。
新海誠已經足夠厲害了,可比新海誠厲害的人,大有人在,我不是很資深,所以我只知道宮崎駿、高畑勛和今敏,可宮崎駿退休了高畑勛、今敏去世了,現(xiàn)在的業(yè)界可以說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點名肆式青春點名吃胰臟),新海誠剛好趕上這么個好時代,就跟國內的哪吒一樣。我也是很久沒看宮崎駿了,才會被新海誠忽悠到,如果金敏還在,估計新海誠永遠都要活著他的陰影里,不過那樣的話也許新海誠才會有更大的進步。我至今不敢看宮崎駿和金敏的作品,是因為我知道我現(xiàn)在的水平可能還根本看不懂。
我也想學新海誠,在自己想做的行業(yè)里選擇一個成本低的方向走捷徑,擴大優(yōu)勢避開劣勢,積累經驗口碑,最后獨立自己做個項目??勺詈笫窃谝粋€狹隘的題材里做一輩子的還是成為萬人敬仰的大師,成功之后是享樂還是追求完美,這真的是個很難抉擇的問題。
這篇文章之前沒改的時候表述很不清晰,把自己3分想法表述出來,剩下7分都懶得說,然后然后很多分衛(wèi)兵一個勁的罵,歪曲我的見解,強行給我貼上不喜歡、釣魚的標簽,意思一下子就變味了,一直懶得改,實在忍不了了,就改一下,一開始還一肚子怨氣,但是敲著敲著發(fā)現(xiàn),思想積極向上之后,好像不是很在乎低級的人怎么說了,分衛(wèi)兵什么的一下子都無所謂了。